首頁 > 逢凶化吉,從九龍奪嫡開始 > 逢凶化吉,從九龍奪嫡開始 > 

第70章 廊橋兵變,朝野譁然

第70章 廊橋兵變,朝野譁然

陸鳴淵服下掌天瓶中的所有青翠玉液,頓時感覺丹田突然涌入一大股力量,彷彿要把整個人撐爆了。

好在運轉《血饕天隕經》之後,這種現象就被壓制下去了。

每一滴青翠玉液,其實對於下七境的武夫來說,都是不小的一股力量,二十滴,已然是個龐然數目了。

所以也只有他陸鳴淵敢這麼做,換作任何一個武夫,只會被這股力量撐爆。

他是來多少,就吸收多少。

青翠玉液抵達丹田之後,化解成了氣體,無數氣體又被肉身的各個竅穴所吸收。

在竅穴的溫養之下,這些氣體盡數變成了純淨的武道元氣,全部積累在竅穴之中。

武夫體內的竅穴可以儲存許多元氣,抵達宗師,大宗師,主要就是看竅穴的數量,以及儲存元氣的多少。

開啓三百六十五道竅穴,可稱爲宗師,算是很多普通人的頂峰了。

有些大宗師,突破中五品無望,所以儲存了一輩子的武道元氣,多達一甲子,甚至是兩甲子,這樣的人,一出手,便是碎山摧城的存在,威力不遜於中五品,被稱爲武道大宗師。

若是武夫,能挖掘自身潛力,衝擊其他的死穴,開發爲活穴,那竅穴多達一千多,三千多都不是問題,全看自己。

這也算是武道的唯一優勢。

三教修士,一般往上走,需要達到更高的心境,參悟出更厲害的思想來,哪怕練氣士也一樣,後面的悟道合道,都脫不了關係。儒道學子則需要站在儒家聖人的肩膀上,去領悟思考,只會更難,佛修大體如此。

可武夫只要煉就行了,只要世間有諸般萬法之物,皆在我身。

若想突破到觀海境,一千多個竅穴是基本的,也是必須的。

據說修煉到中五品,觀海境,武夫的竅穴將可以開闢的極大,宛若江湖大川,資質頂尖者,可以裝下一湖一江。

現在的陸鳴淵,正是在利用青翠玉液的力量衝破那些堵塞的活血,把他們全部變成竅穴。

本來他突破第五境築爐的時候,就開闢了大半竅穴,如今也算是輕而易舉。

武道第五境在練氣士那邊,叫做築基。

俗話說打道基,打根基,說的就是這個。

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如今陸鳴淵的根基極爲紮實,皮肉,經脈,骨髓,竅穴都餵養的極爲圓滿,多虧了《血饕天隕經》的存在,他才能轉修行爲吞噬,以此達到磨練肉身的目的。

三炷香過去,陸鳴淵便煉化了身上的三百六十五座竅穴,全部匯聚了大量武道元氣,修爲狂漲不止!

「功法: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六層:7109/15000)」

「功法: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六層:9000/15000)」

「功法: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六層:12000/15000)」

...

「功法: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六層:15000/15000)」

正式躋身第六境宗師!

眼前面板也是發生了變化。

「功法:血饕天隕經·異食篇(第七層:1231/50000)」

若想突破大宗師,需要足足五萬點養分!

不過讓陸鳴淵安心的是,青翠玉液,依舊可以提供五百點養分,這跟那些宮廷中的食物不同。

說明確實是仙家之物,不同凡響,可以專門用來滋補肉身。

與此同時。

「武癡」命格的煉化度也在增長。

「熒綠命格-武癡,煉化度提升爲80%」

「晉升命格特質-沉心(中級)」

「沉心(中級):可進入深度忘我狀態,認真鑽研功法和武學,消耗時間,一定能學會。」

跨越了一個境界,增加了百分之十五。

最主要的是,「沉心」的提升。

原來是大概率能習得,變成了消耗時間,一定能學會。

這麼一聽,有些天道酬勤的意思,不錯不錯。

剛剛突破宗師境,陸鳴淵感覺心情很好,於是打算出去走走,透透氣。

順便看看嫂嫂在不在殿裡。

他路過冷宮的鵝卵石小路之後,始終不見那冷宮掃地太監的身影。

自從數月前,他主動上前談話之後,他就再也沒出現過。

好似是被自己打擾了,就不在現身了。

不是他不想找,而是找不到。

走出冷宮百米左右,陸鳴淵上了一處花園樓閣,俯瞰後宮,曬太陽的時候,發現極遠處,朝廷諸公上朝的匆匆身影,人羣黑壓壓的,一個個都在往聖明宮跑。

陸鳴淵不知道是,一個震驚朝野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炎。

......

數日之前。

清河鎮,在鎮外的一處廊橋之上,小溪潺潺,魚蝦暢遊。

山坡之上,大炎軍旗雲集,魚鱗黑甲密密麻麻,地上躺滿了屍體,屍體之上的血管發紫,面龐發黑,眼睛滿是血絲,表情宛若癲狂,口津滿嘴都是,筆直的軍旗上只有一個“耀”字。

伴隨最後一股反叛勢力被圍殲剷除,困擾了大炎王朝三個月的“羅剎邪教之亂”,纔算徹底平息。

正當大軍回軍之際,軍中傳出一陣傳言。

“回軍之日,當立元帥爲太子。”

三皇子功勳卓著,勞苦功高,文武雙全,諸將鹹服,理應大加封賞纔對,輪帶他們這些小將小校,也能分些湯湯水水。

一路上,大夥都是高高興興的,打了勝仗,吃着野味,唱着歌,就等回京的賞賜。

直到一道晴天霹靂從後方傳來。

消息具有延遲性,他們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天。

“封賞待定,等聖上病癒定奪。”

內閣的聖旨一出,諸將皆是不滿,像是有心人的傳播,不滿的情緒很快傳到了軍中,變成了抱怨陰陽之聲。

輾轉數郡,圍堵叛軍,朝廷的後勤不僅跟不上,而且連一聲慰問畫餅都沒有。

最後累死累活,打了勝仗,居然還沒獎賞落實,軍營之中實在是怨氣沖天!

很快,“立元帥爲太子”的消息傳到軍中。

讓不少人都生出了心思,最主要的是,引起了各個武侯的關注。

於是個別武侯,就在軍中散步消息。

這天晚上,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佈議論,說“今皇帝大病,UU看書 www.uukanshu.net 不能親政,內閣那幫文人主持大局,我們爲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就連封賞都被扣押,不若先擁立三皇子陸光耀爲太子,然後再討要賞賜。”

這個消息一出,就被陸光耀自己親自堵死了。

宣告全軍,萬不能做出不臣之事。

但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壓根不管用,這時陸光耀的兄弟張如臣、白驚濤,和他們的父親威遠侯,忠信侯,武安侯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酣睡的陸光耀身上,並皆拜于帥營下,呼喊萬歲,遂擁立他爲太子。

他們並不傻,沒有做出謀反之事,沒有擁立三皇子當皇帝,而是支持陸光耀成爲太子,同時要求落實封賞。

按兵不動,三十萬大軍常駐大炎各郡各府,什麼也沒做,但這變相是一種威脅內閣的方式。

因爲如今,主持大局的人,是朝廷內閣。

“爾等誤我!”

шшш¤тт kΛn¤¢O

陸光耀睡醒之後,怒火滔天,破口大罵。

可大晚上燈火通明,看着將士們那一雙雙期待的眸子,他最後還是對天長嘆一口氣:“你們自貪富貴,立本王爲太子,切莫做出不臣出格之事,討要封賞也就罷了,此外不能傷害百姓,掠奪城池,不然我就向父皇自刎謝罪。”

此言一出,諸將也是一口同意。

但這場兵變,還是給世人,給朝野帶來了久久的震撼。

大炎數十萬精銳大軍,忤逆朝廷的命令,在永安年間,這樣的事情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

大家久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