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 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 > 

第36章 重鑄文學榮光

第36章 重鑄文學榮光

正值飯點,姜丹等人給宿舍挨個送飯票。

飯票分作麪票和米票的,一共十斤全國糧票,四斤的米票,其餘六斤是麪票。

米票是一分錢紙幣的大小,牛皮紙的顏色上用黑色的墨印着“米票”的字樣,四兩一張。

方言等四人拿着飯票,結伴來到食堂。

就見食堂一室三用,開會的時候就是禮堂,平時的時候就是課堂兼餐廳,前面是講臺和黑板,後邊的角落裡,有一扇玻璃窗。

裡面是廚房,到開飯時,窗口便拉開來。

米香、菜香,還有蒸饅頭用的酵粉的微酸蒸汽,飄忽出來,瀰漫在整個屋子。

“不妙啊,這地方,將來既是我們的天堂,也會是我們的地獄。”方言半開玩笑道。

“爲什麼這麼說?”

蔣紫龍等人詫異地問道。

方言說:“你想啊,如果上課的時候,突然這些香氣飄過來,還怎麼專心聽課啊?”

莫伸和他互侃道:“巖子這話說的有道理,有句話不就是,‘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這吃飯是一等一的大事,聽課嘛……”

“這就要考驗我們的毅力了。”

方言道:“大腦對文學的渴望,能不能超過肚子對食物的渴望,有沒有到了如飢似渴的地步?”

“哈哈,沒錯!”

蔣紫龍等人笑了起來。

邊上排隊的師生們聽到了,紛紛投目而來,會心一笑,其中包括正副兩名所長。

“這就是李老提到的方言吧?”

徐鋼回頭看了一眼。

李清泉點了下頭,“這個小方啊。”

“年輕人嘛,朝氣蓬勃。”

兩人不動聲色地盯着說說笑笑的方言,像極了透過後門的玻璃偷偷觀察教室的班主任。

古樺排在了他們最前面,邊把裝着票的飯盒遞過去,邊問裡面的人,如果以後米票用光了,能不能用麪票當米票用?

工作人員直截了當地回了個“不可以”。

“唉!”

因爲這句話,古華扒拉着飯,連聲嘆息。

“這是怎麼回事?”

蔣紫龍皺了皺眉,“水土不服?”

“湘南自古是魚米之鄉,米食文化,麪食對他來說,可能吃不習慣。”

方言很清楚古樺的爲難,米票不夠花。

但也不能向家裡要,油糧都是定量供給,一個人一個月的地方糧票,要搭上一人一月的油票,纔可換三十斤左右的全國糧票,要是向家裡要全國糧票,就等於剋扣家中的口糧。

不管怎樣,也不能花費超出定量的飯票。

“我當是什麼事呢!”

莫伸揚了揚手,“你要米票,可以跟我換,我這個人愛吃麪食,吃不慣米飯。”

“還有我,也可以找我換,我在陝北插隊的時候,吃麪食,也吃慣了。”方言笑道。

“謝謝。”

古華不禁感動。

正當所有人吃飯時,徐鋼站了起來,宣佈了一個消息,考慮到促進學員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和熟悉,講習所要舉辦一個開學茶話會。

時間就定在了明天。

一下子,整個食堂炸開了鍋。

“我聽說作協的好幾位領導都要來。”

“老師呢?給我們上課的老師有誰會來?”

“目前我知道的是,萬佳寶、艾清、丁鈴、吳祖緗,袁克甲、王朦……”

“這也太……太……盛大了吧!”

“見識少了吧,前四期那才叫盛大,鄭震鐸、葉聖淘、老舍、萬佳寶、艾清、何其芳、劉柏羽、趙樹理、張天翼……”

聽到這一個個人名,所有人都心馳神往。

特別是一想到這麼多當代文壇的大佬們給自己上課,一下子激動得不能自我。

“這次茶話會,考慮到所裡的人手不夠,需要你們當中的一部分人,擔任服務員、接待員,有意願的可以到古老師這裡報名。”

李清泉掃視一圈,在人羣中找到了方言。

嘚,老領導點名了!

方言第一個站起來,跑去報名。

我真的不是被逼的,我是自願的!

有了他起頭,越來越多的學員踊躍報名參加,最終,方言被分配到鐵甯、王安逸等人一組,把小桌拼成方桌,用牀單蒙上。

整個食堂被佈置了樸素大方的會場。

此時,黑板上寫着:

“1980年文學講習會開學典禮”。

“李老,徐老師,這個提法我們可不可以改一改?”鐵甯拿着粉筆戳了戳。

在場幫忙的學員附議,普遍希望能換個稱呼,‘文學講習會’,聽着也太不正式了。

“你們想怎麼改?”

李清泉慈眉善目,詢問看法。

衆人議論紛紛,方言清了清嗓子。

“我覺得,講習所既然辦了4期,現在恢復辦學,不如延續下去,就叫‘文學講習所第五期’,寓意承前啓後,繼往開來。”

接着環顧四周,“或者叫‘文學講習所1980年第一期’,從頭再來,任重道遠。”

頃刻間,他的提法被所有人討論。

“我覺得‘第五期’好。”

“不,第一期好,一期生比五期生好聽。”

方言聽到這裡,不禁想到常凱申,得虧這座文學黃埔學校不是他當校長,要不然又說:

“你是一期滴!”

最終,師生們一致認可“文學講習所第五期”,鐵甯立刻寫在黑板上,龍飛鳳舞。

“還有這些,該寫什麼?”

王安逸拿起用在橫標和對聯的紙,上面寫得不外乎就是“熱烈歡迎”、“慶祝開學”……

看上去,毫無新意。

“小方,你怎麼看?”

李清泉笑眯眯地看着他。

“咳咳,我是這麼覺得的。”

方言認真道:“對聯和橫幅除了表達歡迎之意,也可以展現講習所辦學的要意,還有我們學員的志向和心意,當年孫先生在黃埔軍校,不就留下了‘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的對聯嘛?不如我們也寫幾幅?”

“這個主意聽上去不錯。”

鐵甯、王安逸等人交頭接耳,不住點頭。

“伱再說說,寫點什麼好呢?”

徐鋼和李清泉互看一眼。

“那我就獻醜了,先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比如這樣……”

方言故作深沉地念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此話一出,全場一驚。

“方言同志,這是你寫的嘛?”

鐵甯眼前一亮。

方言搖頭:“這是蒲松齡寫的。”

“蒲松齡是誰啊?”

“蒲松齡你不知道?《聊齋志異》的作者。”

方言聽到他們的對話,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黑板上的“文學講習所第五期”,眉毛狂跳。

別看招進來的都是作家,未來會是華夏文壇的中流砥柱,文化水平一定很高,但實際上,現在的知識面不比後世的大學生大多少。

隨手拿上輩子在公司常用的打雞血的口號,改一改,就能引起滿堂喝彩,驚異連連。

比如,“重鑄文學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隱隱約約,自己從學員裡脫穎而出,明明年紀是最小,卻儼然一副主心骨的樣子。

“重鑄文學榮光,好!好!”

講習所的領導眼裡異彩連連,紛紛叫好。

“李老,這個小方真不錯啊。”

徐鋼讚賞不已,“怪不得您總是提起他。”

“他啊,總是給我整出點新花樣。”

李清泉嘴角帶着一絲寵溺的微笑。

不一會兒,採購員也從外面回來,花了十幾塊錢的鉅款,買了些花生、豆大的普通粉餅乾和茶葉,略顯寒磣,但已經很不辭了。

這年頭,一張大團結可以吃一桌好飯。

眼看會場佈置到位,李清泉、徐鋼等以前在文學講習所工作過的老人們,無不激動。

整整22年!

文學講習所終於回來了!都回來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