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猗猗蘭香 > 猗猗蘭香 > 

161、天意

161、天意

萬曆二十九年的十月初九,以于慎行爲首的幾個朝中重臣又同時上疏,要求皇帝冊立大皇子朱常洛爲太子,聲言太子乃一國之根本,冊立之後便可按照祖制,增加府中侍衛的人手,此次遇刺險險脫身,卻不能夠保證次次都會如此!若不及早冊立,恐又多生變故!

而這其中,有一個人的奏摺更是讓他的手不由得發起抖,那是他曾經的恩師張居正臨死之前留給他的一封遺書,上面寫着:太子之位宜早立,大皇子洛恭謹賢德,乃國之福、民之福也!

皇帝翻看着一份份的奏摺,朝臣們寫的奏摺他可以不管不理,可是,作爲一代首輔,作爲他的恩師所留下的遺言,他卻不能夠不重視!想到此處,皇帝只覺得太陽穴一陣陣地跳得他的腦子生疼,他揉了揉太陽穴,將恩師的遺書收入一個屜中鎖起,然後起身便往鄭貴妃的景陽宮而去。

鄭貴妃正爲刺殺一案悶悶不樂,原本她那日傳那內侍去知會曹欽平,意思就是想借他的手來打壓朱常洛,卻不想最後竟冒出個什麼“神火教”,又冒出個教主霸天,實在是聞所未聞,但偏偏陛下就一個“斬立決”便將所有的一切都劃上了句號,這讓她的心情如何能夠平復!只一心想要借個機會找找那曹欽平的晦氣,此際聽得皇帝前來,立時飛鳥一般撲入皇帝的懷中,婉轉嬌聲道:“皇上,你昨兒個可是一天都沒來燕兒這裡呢,想死燕兒了。”

皇帝見了她嬌媚的樣子,頓覺得舒心了不少,輕撫着她的秀髮道:“燕兒有心了。”

鄭貴妃看着皇帝的眉間尚有些愁色,於是問道:“陛下可是遇到爲難的事情了?”

皇帝開口便想說是爲了立太子之事,想想又怕她傷心,其實上一回已經下過一次決心,可是事到臨頭,卻又拖延了這一段時間,但這次,那是無論如何也拖不下去了,於是便沒有說話,只是臉上卻現出爲難的神色來。

鄭貴妃察顏觀色,自知不是好事,於是便道:“陛下,可是爲了立太子之事?”

皇帝見她已然猜到,便不再隱瞞,點頭道:“正是。”

鄭貴妃一把拉住皇帝的衣袖道:“陛下,燕兒不管,你當初可是答應了燕兒要立洵兒爲太子的。”

皇帝於是道:“可是燕兒,上一回你說打個賭,若是洛兒他能夠得勝歸來便讓他坐太子之位的。”

鄭貴妃一聽這知,被憋得臉兒通紅,好一會兒方說道:“可是陛下,燕兒不管,十年前陛下就寫下聖旨說要封我的洵兒爲太子的。”

皇帝聽了一愣,凝神回想了一下,似乎是有那麼一回事的,於是便道:“那聖旨何在?燕兒你拿給我瞧瞧。”

鄭貴妃心知那聖旨已被蛀蟲毀去,可是眼前神形,卻又無從推辭,於是磨磨蹭蹭地去拿了聖旨出來,一邊說道:“陛下,你可是答應過燕兒的,燕兒不管,你一定要封洵兒爲太子。”

皇帝未語,接過聖旨來打開一瞧,頓時目瞪口呆,指着那聖旨道:“燕兒,這、這、這聖旨怎麼都成了一塊爛布了,這上面一個窟窿接一個窟窿的是怎麼回事啊?”

“陛下,那聖旨燕兒本來特意收在房樑之上,收得嚴嚴的,這些年來又從未打開看去,前些日子想了起來,卻不想、卻不想竟被蛀蟲給蛀壞了。”鄭貴妃於是說道。

皇帝聽了鄭貴妃的話頓時呆住了,好半晌,再又看看手中殘破的聖旨,終於,他仰首大聲說道:“天意啊,天意!”

鄭貴妃愣道:“什麼天意?”

“天意就是,這個太子之位註定是洛兒的,洵兒終歸是與太子之位無緣啊,若是不然,爲何憑我這些年的寵愛,你這麼些年的籌謀,還有這道聖旨,他爲何仍然無法登上太子之位!所以說,這一切都是天意,只是洛兒,纔是註定要當太子的。”皇帝說道。

“不,不是的,陛下,不是這樣的,你聽燕兒說,只要陛下重新再擬一道聖旨,立洵兒爲太子,那些臣子們必不敢說閒話的,若是有不順從的可以殺一儆百的陛下。”鄭貴妃趕緊說道。

“不”,皇帝搖了搖頭道:“燕兒,天意如此,我又怎能不順應天意!我明日,便會擬旨立洛兒爲太子。”

“不!不行的,陛下!”鄭貴妃聽了皇帝的話,驚怒之間眼淚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她深知,只要皇帝一下旨,那麼從此以後,朱常洵便再難以被立爲太子了,所以在這緊要的關頭,她一定要不顧一切地爭取,於是她說道:“陛下,你立洛兒爲太子,又將置我母子二人於何處?陛下口口聲聲說喜歡燕兒,卻如此對待燕兒麼?洛兒一旦被立爲太子,他又豈會善待燕兒,還有他的生母王皇貴妃,如今便已經整日騎在燕兒的頭上作威作福,日後變成了母后皇太后,又會如何折辱燕兒?還有我的洵兒,以後又會受多少苦?這些、這些陛下難道不爲我們母子多考慮一下嗎?”

“這些,我當然會考慮,燕兒,一直以來你都還不明白我的心麼?至於洵兒,我會封他爲王,定然不會讓洛兒傷害他,至於,你,你放心好了,我會封你爲皇后的,他日你也會貴爲太后,即使王皇貴妃被封爲母后皇太后,你也不用瞧她的臉色,你要相信我,燕兒。”皇帝說道。

“不、不要……”鄭貴妃淚如雨下,“陛下,無論如何,你不能夠這樣對待我和洵兒呀。”

皇帝眼見心愛之人這副模樣,心中也如刀絞般疼痛,他輕撫着鄭貴妃的秀髮道:“燕兒,你的心意,我早已知曉,可是沒想到,如今天意如此,我們不可以違背天意啊。”

鄭貴妃仍是不肯,絮絮地講着,一定要皇帝立朱常洵爲太子,皇帝終於狠了狠心,將鄭貴妃丟下,出了景陽宮,身後,傳來鄭貴妃撕心裂肺的哭聲,但皇帝的腳步只微停了停,終於長嘆了口氣,又向外邁去。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