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295章 293,道落之爭

第295章 293,道落之爭

第295章 293,道落之爭

司馬量被陳元這一身大喝給喝的停了一停。

渾濁的眼睛看着陳元,也沒有說話。

意思卻很明顯,你想說什麼?

陳元指了指天上:“不如去天上一戰?”

司馬量卻是笑了。

他知道陳元的意思,是怕他們之間的戰鬥誤傷了溫縣百姓。

可是司馬量不在乎啊。

他司馬家都快完蛋了,哪裡還會去在乎其他人。

所以司馬量搖搖頭,那一道大河靈光直接就刷了下來。

他現在巴不得陳元束手束腳的呢。

這樣司馬家生存下來的機率就更大了。

陳元一看,好傢伙,不愧是司馬家,一脈相承的自私自利。

可是陳元絕對不是迂腐的人。

既然司馬家都不在乎,他還在乎個屁啊。

想要保護別人,先得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親友吧。

陳元又不是聖人,肯定有親疏遠近啊。

如果陳元現在分心去保護溫縣百姓,那就是對關羽和張飛他們的傷害。

陳元肯定不會這麼做。

“諸位,先保護自己。”

說完,陳元率先拿出熹平石經化碑頂了上去。

震動天心,以人爲本的天道顯現,宛若蜘羅一般攜帶者石碑朝着司馬量的大河靈光砸了過去。

這大河靈光此時完全化作了一條濤濤大河,來去皆不可見,無窮的河水橫亙於虛空之中,彷彿無量天河一般。

浩大、厚重、無窮。

陳元的熹平石經化作的巨大石碑已經足夠大了,可是砸入這濤濤大河之中,並未泛起多大的波瀾。

大河託着石碑繼續往下砸,虛空發出轟鳴之聲,顯然這大河已經近乎不可承受之重了。

關羽、張飛、周泰、呂布、趙雲等人也不是看客,全都發揮出自身最大戰力朝着那大河砍了過去。

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雙刀,方天畫戟,涯角槍,全都化作了百餘丈大小,宛如龍虎,好似神魔都踏入了大河之中。

承受了如此多強大的攻擊,司馬量的大河靈光終於停在了半空當中,不再向下降了。

大河之中,不是泛起滔天巨浪,那便是陳元他們在發動着種種攻擊。

儘管陳元他們全都實力異常強大,可是這畢竟是一個一品巔峰強者,尤其還是一個神魂一品。

神魂之道的修行與鬥戰一道不同。

一般來說,神魂之道,積累的時間越長越是強大,而鬥戰之道到達巔峰之後,就是保持了,一般不會更加強大的。

所以,司馬量這個老傢伙積蓄了幾十年的力量一朝爆發出來,簡直有種沛莫能擋之感。

陳元他們在其中抵擋的有些費力。

好在這些人個個都是越戰越勇之輩,一時之間倒也無虞。

然而,幾人跟司馬量的戰鬥在溫縣上空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能量場,劉備他們就是想要幫助也幫助不了了。

因爲劉備他們一旦介入,就會被這個能量場反擊。

如今這能量場包含了一個近乎超脫境、幾個一品強者的全部戰力在裡面,誰被反擊誰就是死。

所以,現在外人也就只能幹看着,等待裡面分出勝負破局了。

陳元一邊用石碑鎮壓着這濤濤大河,一邊打量戰場情形。

現在他意識到了,不能再這樣下去。

再這樣下去,可能周泰就要先頂不住了。

因爲周泰雖然已經是二品巔峰,可是畢竟不是一品,在這裡面屬他壓力最大。

當然,周泰這種寧死不退的性格,是決計不會喊出來的。

就算是死了,那也是狂戰而死。

就像歷史上的周泰一樣,身披數十創,皮膚猶如刻畫,也從不喊疼。

簡直就是一個怪獸。

可是該怎麼破局呢?

法寶?

熹平石經已經用了,博望行旅圖現在基本屬於廢了。

其他的法寶,陳元沒有啊。

靠系統?

關鍵是現在修爲已經一品了,在世界沒有解除限制之前,即便是系統這種掛逼也不能再提升陳元的修爲了。

這也就是說陳元的修爲也卡在了一品。

修爲上不用想了,雖然陳元現在有種點數爆棚的感覺。

足足幾百點了。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點?

一個是在鑑天台那裡刷關刷出來的。

還有一個就是掃平陳氏、郭氏、趙氏時候給的。

尤其是掃平陳、郭和趙的時候,每一家都增加了一百多點。

簡直讓陳元震驚莫名。

爲什麼會突然增加這麼多點數?

陳元想了想,也許是因爲這三個家族在原先歷史上都有不俗的表現。

各有人才活躍,參與了不少的歷史事情,現在被陳元一鍋端了。

這些也就都算在了點數當中去了。

當然具體怎麼算,陳元也不懂。

不過,陳元現在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滅豪強世家可以得到更多的點數,這就足夠了。

看來,以後說不得要多滅幾家了。

尤其是眼前這個司馬氏。

這可是後來要稱帝的家族,如果滅了他,那豈不是要發?

別說一百點了,一千點都有可能。

這是一波肥,能兌換多少好東西啊。

陳元忍不出有些出神,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

不小心就被大浪打了一個跟頭。

頓時讓陳元醒了過來。

媽的,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現在最緊要的是,應該如何把這司馬量給收拾了。

陳元自己是想不到辦法了,傳音給其他人:“諸位,你們可有破局之法?”

周泰、張飛、呂布都搖搖頭。

這三人基本上都是靠莽的,讓他們想辦法,有點難爲他們了。

陳元看向關羽和趙雲。

這兩人可都是智勇雙全的。

尤其是趙雲,童淵的弟子,師門淵源,知道的肯定比其他人多。

至於關羽。

說實話,關羽這一身修爲到底是怎麼來的,一直都是一個迷。

張飛那裡還可以用家學來解釋。

關羽這就完全不能用家學來解釋了。

因爲關羽本身就不是什麼豪強出身。

按照二哥自己的說法,他出身貧寒,少年時期有幸被一個先生看重,教授了幾年的學問和基本的修行之法。

他這一聲修爲全都是靠着自己悟出來的。

從春秋之中悟出來的。

該說不說,二爺真是天縱奇才。

想想也是。

二爺從一開始只會陸戰,到後面坐鎮荊州的時候,水陸皆能。

這可是二爺自己學出來,悟出來的。

二爺當真是一個帥才,而且是那種能夠親自帥兵上陣廝殺的帥才。

曹操爲什麼如此喜歡二爺?

不僅是因爲二爺的忠義,更是因爲二爺真的有才。

愛學習,悟性高,能力強,還無比忠義。

這樣的人擱那個有爲之君不迷糊?

趙雲想了想給大家傳音道:“我聽師傅說,這靈光乃是一個修行者畢生精氣神的集合,想要打破這靈光,就要從精氣神入手,讓其精氣神不再凝合在一起,這靈光也就破了。”

陳元聽了若有所思。

精氣神。

現如今最好破的就是他的神了。

因爲神代表着道理。

而司馬量作爲一品強者,其道理早就烙印在了天道之中。

故此,要打破他的道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陳元用自己烙印在天道之中的道理去硬碰司馬量烙印在天道之中的道理。

這就是大道之爭,道理之爭。

不過,這是非常兇險的。

因爲一旦失敗,就有道落之危。

一旦道落,直接跌破三品,落到四品去。

因爲三品就要立道了。

既然道落,那就證明此道已經完敗,需要重新立道。

歷史上幾乎還沒有那個人道落之後再度登上一品的。

幾乎沒有。

可是現在這個形勢,容不得陳元顧忌太多。

況且陳元也相信,自己的以人爲本之道,必然是勝過司馬家的自私保身之道的。

司馬家的自私保身之道,說實話,有些楊朱遺風。

就是那個一毛不拔的楊朱學派。

當然楊朱學派的理論,可不僅僅是什麼所謂的自私自利之道。

他們旨在通過對個體的自我完善進而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

貴生,全生。

司馬家也是繼承了楊朱學派的一些東西。

比如說苟。

所謂的苟就是貴生,全性保真,外物傷生,勿爲物累,制命在內,我命由我。

是不是很眼熟?

是不是跟很多小說的主角一個樣?

所以,現代很多人的思想都是楊朱之風。

事已至此,多想無用,莽吧。

陳元決定了,直接用自己的道理去撞擊司馬量的道理。

一般情況下,想要找到一品強者的道理烙印不是那麼簡單的。

因爲都會隱藏在天道深處的。

這是一個一品修行者最核心的東西,怎麼可能不隱藏的好好的。

不過,現在正是激鬥之時。

尤其是司馬量把靈光都凝聚了出來,凝聚靈光是需要自己的道理作爲核心的。

所以,現在司馬量的天道道理烙印就在這大河上空的冥冥虛空之中。

陳元稍加感應便感應到了。

冥冥虛空之中,一條迷你小河盤旋在其中,閃耀着明明水光。

這便是司馬量的道理了。

說實話,司馬家能悟出九曲大河真法一點不奇怪。

因爲楊朱學派就屬於道家學派的一個分支,雖然莊子不承認,甚至駁斥。

但是從理論上看,楊朱學派與道家學派有很多相同的東西。

不承認也不行。

道家尚水,悟出水道之法,太正常不過了。

陳元感應到這條迷伱小河,眼睛一眯。

感應着自己在天道之中的烙印。

陳元的烙印就很簡單了。

就是一個字,人。

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因爲陳元的思想核心便是一切道理都是爲人而設。

無人則無道。

就像心學的那種,心外無物。

陳元則是人外無物。

說真的,陳元感覺這個世界的天道真就是至道無情了。

因爲陳元的這種道理,甚至都把天道否定了。

無人無道。

天道也是道。

這是把人凌駕於天。

可是天道依然允許陳元把自己的道理烙印在了天道之中,順利的晉級一品。

連個天劫都沒給陳元劈下來。

可以說真的非常夠意思了。

陳元也是非常迷茫的。

因爲一般來說晉級一品,都要渡過天劫。

要讓自己的道理經受天道的考驗。

陳元完全沒有,就那樣直接的晉升了。

一點雷星都沒有。

非常奇怪的一個現象。

陳元百思不得其解,最終只能歸功於,帥就是沒天理,連天道都能放自己一馬。

陳元的人字道理稍稍一扭,便來到了司馬量的迷你大河身前。

這讓下方的司馬量稍稍一愣。

旋即司馬量反應了過來。

這要是跟自己來一個道理之爭啊。

司馬量忍不住冷笑幾聲。

任憑你如何天縱奇才,總歸是年輕氣盛了。

真以爲自己晉升了一品,就可以肆無忌憚了?

這種道理之爭,一般來說,修行的時間越長越是佔據優勢。

因爲會把自己的道理打磨的更加的無懈可擊。

陳元不過是剛剛晉升一品,道理烙印不過剛有一個骨架,想要對付自己的迷你大河?

司馬量只能送陳元一句話,不知死活。

司馬量也不含糊,直接主動攻擊。

迷你大河朝着陳元的人字道理便席捲而去。

就好像古時大洪水一般,濤濤洪水席捲大地,洪水氾濫,無邊無際,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淹沒了人民的房屋,人類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帶起無邊的災劫。

陳元見狀,絲毫不慌。

人字道理稍稍變換,便化作了一個禹字。

隱約之間,便看到一個手持巨斧,腰纏準繩和規矩的昂藏大漢立於半空當中,看到大水席捲天地,這大漢腰間的準繩和規矩當空揚起,手中巨斧猛然下闢。

好似盤古開天闢地,滔滔洪水被一斧劈開,順着準繩和規矩被降服成了涓涓細流。

這正是你有濤濤大水,我有禹皇劈山斷流。

司馬量的迷你大河頓時被陳元的人字踏在了腳下。

司馬量差點吐血。

不當人子啊。

這不就是把我司馬量踏在了腳下。

司馬量怎堪認輸,牙齒一咬,震動精神,迷你大河突然化作了一條巨蟒朝着陳元的人字撕咬了過去,看那架勢,恨不得把陳元給吞吃了。

鎮壓了司馬量的迷你大河一次,陳元現在已經有了十足把握。

那巨蟒剛一成形,陳元的人字陡然一變,化作一方古印。

正是人族上古至寶,崆峒印。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