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290章 288,劉備非久居人下之人。

第290章 288,劉備非久居人下之人。

第290章 288,劉備非久居人下之人。

平常沒有覺出來,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荊州的強大了。

一品九位,是的九個了,因爲陳元也一品了。

二品十幾個人。

魏延、周泰、顏良、文丑、張遼、文聘、黃蓋、沙摩柯、戲志才、顧雍、田豐、沮授等等。

文臣武將都有。

文臣這邊之所以還沒有誕生一個一品。

當然陳元除外。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神魂一道跟斗戰一道不同。

神魂一道講究一個積累。

即便是再天才,想要突破一品,也需要一些時間的積累。

鬥戰一道就不同了。

講究頓悟。

不過,這些人離着一品也不遠了。

人員點好了,不過還是要先完成陳元的婚禮。

總不能搞到一半就走了吧。

於是乎,婚禮繼續,陳元和蔡文姬走完了所有的流程。

劉備還沒有那麼喪心病狂,給了陳元一晚上洞房的時間。

陳元這邊帶着蔡文姬去洞房,這邊劉備開始跟衆人商議該如何應對。

陳氏、韓氏、趙氏、楊氏、司馬氏、郭氏。

這其中出去只有趙氏和郭氏在荊州有人出仕,其他四家都沒有人在荊州。

劉備首先處理的便是這個問題。

把郭嘉、趙儼喊了過來。

劉備沒有含糊,直接把問題問了出來:“奉孝、伯然,找你們前來,想必你們也知道是什麼事情,郭氏和趙氏都參與了圍殺四弟,現在我荊州要向郭氏和趙氏進行復仇,你二人是何想法?”

劉備也不來虛的,實打實的來。

因爲他現在沒有心情搞那些勾心鬥角的事情。

郭嘉和趙儼都感受到了劉備的怒氣。

郭嘉倒也好,灑然一笑:“潁川郭氏,與我郭奉孝也沒有什麼恩情,只是看在同宗的份上,還希望使君能給潁川郭氏留下一支可以傳承香火纔是。”

顯然這話,郭嘉已經把自己從潁川郭氏摘出去了。

以後就算郭嘉有了後代,也不再自稱是潁川郭氏了。

改爲襄陽郭氏亦或是洛陽郭氏?

亦或是其他。

主要看日後郭嘉能被封什麼侯了。

шωш✿ тtκan✿ co

以封地爲準就是了。

劉備聽了郭嘉的話,心中無比欣慰。

然後看向趙儼。

說真的,相比郭嘉,劉備更重視趙儼一些。

因爲郭嘉雖然非常厲害,但是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是一個不完全體的郭嘉。

趙儼不一樣啊。

趙儼現在已經是完全體了。

自從趙儼進入軍中之後,荊州軍上上下下的軍紀不知好了多少。

而且各部之間的協調也比往日強了不少。

戰鬥力又上了一個檔次。

趙儼迎着劉備的目光,躬身道:“主公,也許我不能再爲主公效力了。”

趙儼跟郭嘉不同。

趙儼深受家族培養,他不能在這個時候拋棄趙氏。

而且他甚至荊州如今的實力,趙氏斷然是沒有活路的。

可是不管如何,他都要回潁川,與趙氏同生共死。

劉備眼中露出痛惜之色,可是他也無從勸起。

“伯然,汝就不能留在荊州嗎?”

趙儼面露悲痛之色。

“主公,非儼不願,實是不能啊。”

劉備默然。

此言無差。

如果趙儼不回去,日後定然會被世人唾罵的。

所以,趙儼必須要回去。

劉備想了想:“伯然,伱回去告訴趙氏,如果主動交出今日圍殺四弟之人,或可爲趙氏贏得一條生路。”

趙儼聽了,面露感激之色,衝着劉備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就走了。

他要連夜趕回潁川,爲趙氏贏得一線生機。

是的,只有一線生機。

荊州的強大,其他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嗎?

先不說荊州如今有多少高手。

就憑荊州軍如今的實力,那也是傲視天下的。

荊州這幾年一直都沒有怎麼歇着的,不斷的進行剿匪、深入南蠻的軍事征伐。

基本上十萬左右的荊州軍全都是經受過戰火洗練的老兵了。

軍紀嚴明,士兵果敢,將帥和諧。

並且如今的荊州糧食已經足夠多了。

最爲重要的是,荊州有了新的制度。

軍功授田。

其實這也不是新制度,這項制度從秦朝就開始了。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爲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勠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收孥爲。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爲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以軍功定尊卑,按等級授田,商鞅主張“農戰”,他認爲“國之以興者,農戰也”,規定“不以農戰,則無官爵”

也就是所謂的耕戰。

但是,現在這項制度執行有很大的問題。

一個是東漢的現役軍隊不多,按照記載可能也就幾萬的常備軍。

這對一個龐大的帝國來說,雖然能夠減少軍事支出,但是能夠以軍功授田的人就很少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現在國家沒有那麼多土地了,大部分的土地都集中到了豪強世家身上去了。

荊州就不一樣了。

十萬的軍隊,官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土地。

如此就可以重新實施軍功授田了。

如此一來,軍心士氣那可就是嗷嗷的。

土地那可是中國老百姓的命根子。

爲了一塊土地,那可是敢於拼命的。

所以,現在荊州的士兵都敢戰勇戰,甚至求戰。

就是爲了能夠獲得一塊安身立命的土地。

就算自己死了,這土地也能成爲家人生存的根本。

因此,荊州士兵不僅敢戰,還不怕死。

其實,以趙儼看來,如今的荊州已經有了雄踞一方,傲視天下的資本了。

只不過,劉備和陳元有着更深遠的謀劃,所以這一切都暗暗藏着呢。

趙儼憂心忡忡的返回了潁川。

說實話,對於勸說自己的家族,趙儼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因爲他太知道家族之中那些人的想法了。

根本沒有把劉備和陳元放在心上。

不會低頭的。

不低頭的後果那就是族滅。

不管趙儼如何憂心,劉備這邊可是羣情激奮。

趙儼走後,劉備把人都着急在了一起。

“諸位,這六氏老賊,擾我荊州軍師之婚禮,還以卑鄙手段偷襲圍殺軍師,不殺不足以平我心中之恨,明日還望諸位鼎力相助,以正我荊州之威,以明我荊州之情。”

“主公放心,我等必然竭盡死力。”

劉備滿意點點頭:“如此甚好,諸位且去好生休息,養精蓄銳,明日好大展雄風纔是。”

其他人都各自去休息不提,關羽和張飛留了下來。

“大哥,明日定要把這些無恥老兒斬盡殺絕。”

這是張飛說的。

劉備點點頭。

向來考慮周全的關羽這一次也是贊同。

雖然平日裡關羽看上去有些淡然,但是跟陳元的兄弟情誼那可是絕對沒有作假的。

因爲年齡的原因,關羽對於張飛和陳元都是頗爲關愛的。

尤其是陳元。

年紀小,而且還沒了父親。

三人都忍不住心疼這個四弟。

況且陳元的才能三人都看在眼中,他們現在能夠雄踞荊州,陳元居功至偉。

但是陳元卻從來不提這些,對於三位哥哥都非常的敬愛。

щщщ◆ ттkan◆ ℃o

這怎能不讓三人生氣。

劉備目露殺意:“二弟,三弟,明日盡情廝殺,一切有大哥。”

劉備這是給關羽和張飛兜底了。

隨便殺,別管對方是誰,只要不是天子,殺了了事。

說真的,劉關張三人對朝廷還真沒有那麼尊重。

歷史上劉備可是鞭打了督郵掛印而去的。

劉備逃亡之後,到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爲下密縣丞,這一段時間內,劉備的行蹤成迷。

根本不知道這小子跑到哪裡去了。

有人懷疑,也就是這段時間,劉備結識了曹操。

因爲這一段時間,曹操沒有做官,正在家裡隱居。

曹操家在譙郡,這地方距離丹陽不遠。

劉備完全有可能在此期間結識曹操的。

爲什麼會這麼說呢?

我們無論是在《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發現,曹操在對被呂布完敗的劉備非常恭敬,據《三國志》中的記載,雙方可是從未見面的。

自從徐州被破,劉備在曹操身邊受到的待遇甚厚。

先主敗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爲豫州牧。

表先主爲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出則同輿並不是一個隨便拍腦袋就會出現的動作,而是當時漢人表示兄弟情義的一個社交禮儀。鍾會爲了表示與姜維的親近,也曾經這樣幹過:

會與維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復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衆。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這段記錄說明了什麼?

說明劉備在靈帝在位期間曾經出現在洛陽,還多次與曹操前往沛國募兵。更強的是,劉備也參與了關東諸侯討董聯盟,只是附從在某一支軍閥之下。

《英雄紀》記載:劉備非但與曹操舊相識,也確實參與了討董聯盟

那我們從劉備的履歷中如何來尋找這段經歷?

這個階段,《三國志》卻記載得非常簡單:

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爲下密丞。復去官。後爲高唐尉,遷爲令。

在逃亡後不久,劉備就遇到了毋丘毅,於是跟隨他前往丹楊募兵。此事應該在劉備離開安喜縣後不久。

之後劉備立功,受賞,再離職,直到最後成爲高唐令。

劉備這段經歷記錄的是公元184年至190年之間,而曹操在這期間先爲濟南相,後回鄉隱居,直到188年才應靈帝之邀重新回到洛陽擔任典軍校尉。

劉備在多次爲官不順後想到了在洛陽的老師盧植。

也就是說,《漢末英雄傳》所記“備嘗在京師”應該就在188至189年期間,此時的劉備爲何在洛陽出現?

因爲他“復去官”了。

此時的他選擇前往洛陽,結交人物,投遞簡歷。

爲什麼去洛陽?

因爲他的老師盧植在洛陽!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後爲高唐尉,遷爲令。”

看來這一番在京城的運作還是有效果的。

那劉備在京城洛陽是如何運作的呢?

我們不得而知,但從“復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衆”來看,曹操是認可劉備的能力的,或許他曾協助毋丘毅募兵的履歷,幫助他獲得了曹操對其能力的信任和肯定。

劉備跟隨曹操募兵,或許正是曹操看中了他跟隨毋丘毅募兵的經驗

以上這些資料,我們似乎找到了從184年到191年期間劉備的奮鬥史。

公元184年,劉備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爲安喜縣縣尉。

後因鞭打督郵棄官逃亡。

沒多久後遇見了前往丹楊募兵的毋丘毅。

於是劉備率部追隨他一同前往丹楊,並在下邳一帶立下戰功,毋丘毅在回京之後向朝廷表功,於是劉備被封爲了下密縣縣丞。可劉備在下密呆了沒多久,對這個職位依然不滿意,再次選擇罷官離去。

隨後,劉備發現只靠戰功和人頭是無法在官場立足的。

於是他決定前往洛陽,追隨自己的老師盧植。

通過盧植的關係的舉薦,劉備與曹操相識並一同多次前往小沛地區募兵,形成了良好的個人及合作關係。

經過在洛陽一段時間的打拼及運作,劉備又一次被任命,這一次被派往高唐縣擔任縣尉,不久之後便升爲縣令。

公元190年,關東諸侯結成聯盟討伐董卓。劉備此時所在的高唐縣隸屬於青州平原郡,他很有可能跟隨袁紹或是橋瑁參加了本次征伐。但當聯盟解散之後,劉備回到高唐,發現高唐縣遭遇了黃巾餘黨的攻擊。

在聯盟也未能獲益,老巢高唐也被黃巾餘黨所破,劉備此時想到了老同學公孫瓚。

於是他一路向北,投奔公孫瓚去了。

所以要問曹操與劉備是何時相識?

應該是在公元188-189年。

當然,從以上這些東西我們也能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劉備棄官幾乎已經是慣犯了。

經常動不動就棄官跑了。

或許這也是跟劉備老是不能重用有關係,這傢伙顯然是個官場刺頭啊。

這就是東漢末年了,亂世來臨,不然妥妥的會被朝廷拉黑的。

這傢伙,動不動就棄官,誰還敢用你。

當然,可能也跟劉備這時候沒有長遠謀劃有關係,也許這個時期的劉備就想着功名利祿吧。

後面跟諸葛亮說什麼欲伸大義於天下,多半是後來經過十幾年的歷練,才生出了這樣的思想。

一句話,劉備非久居人下之人。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