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174章 171,三步走

第174章 171,三步走

第174章 171,三步走

典韋挖泥巴,趙雲來和泥。

你還別說,有了這兩位的加入,陳元的速度的確是大大提升了。

因爲典韋和趙雲都可以催動真力加速膠泥的晾乾速度,不僅比自然晾乾更快,而且也更加的平滑,一點裂紋都沒有,簡直完美。

於是這般,陳元在兩天之內順利的把一千個活字給造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這一刻是歷史的飛躍,是民智開啓的開端,是打破世家豪強知識壟斷的開始,是中華文明大躍步的里程碑,大大的增加了華夏民族的氣。

崖山之後爲何漢族重新崛起,橫掃蒙古?

書籍傳承的力量居功至偉。

這才重新有了我華夏衣冠。

這種重要的時刻,陳元必不可能讓它就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完成。

必須讓所有人來鑑證。

所以,就等書院開院之日來完成這一偉大時刻。

陳元讓典韋和趙雲好生護持做成的這一千個活字,膽敢窺視者殺無赦。

陳元嚴肅的表情讓典韋和趙雲凜然領命,龐大的靈覺籠罩整個院子之中,一隻螞蟻都別想靠近這一千個活字。

陳元還有事情要做,那就是跟劉備和蔡邕商量書院的開院大典該怎麼辦。

雖然現在書院的老師和學生已經是超級豪華,可是陳元並不滿足。

襄陽書院不僅要培養天才,也要培養人才,尤其是一般百姓之中的人才。

這種培養起來的人才纔是劉備的嫡系,才能一心跟着劉備集團走。

至於說現在收攏的這些天才,除了一些人之外,其他人可都不好說。

當然陳元也是抱着策反這些二代們的心思收攏他們的。

能夠策反最好,就算是不能策反也要讓他們生出劉備不可敵的想法。

一旦有了這種想法,將來統一天下就可以省去很多力氣和麻煩。

所以,這個開院大典不僅要震懾其他人,更是對這些學生的一個下馬威,讓他們見識見識老師們的厲害。

陳元來到劉備的州牧府,然後一起到了蔡邕的府邸。

並不是不能在州牧府商議,主要是爲了尊重蔡邕。

要知道蔡邕現在可是荊州的一塊招牌,因爲蔡邕來了荊州以後,很是有一些人才投效了劉備。

使得劉備的人才庫大大擴充了。

要知道荊州七郡,劉備如今切實掌控的五郡不說,南陽和江夏也要派人過去顯示存在敢啊。

光有兩個太守可是不夠,還得有其他官員,這才能逐漸蠶食兩郡,最不濟也要成爲一個釘子吧。

這就需要人才啊。

要知道一個太守府下面可是有很多屬官的,再加上各縣的縣令、縣丞、縣尉什麼的,需要的人多了去了。

劉備現在掌握的人才填滿五郡的縣令就不錯了,南陽和江夏就鞭長莫及了。

人才,永遠都不夠啊。

而且除了地方上的縣令和太守,州牧府的行政班子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要不是陳元狠狠挖了一波牆角,又把原先蜀漢的一大羣人才給提前請了出來,就算劉備是荊州牧,到最後的結局恐怕跟劉表也差不到哪裡去,還要依靠荊州豪強才能掌控荊州,絕對不會像現在,起碼劉備的命令在五郡之內已經沒人敢不聽了。

政令暢通無阻。

因爲五郡之內大部分的郡縣都已經換成了太學生和劉備招攬的人才做縣令了。

再加上每個郡內都有駐軍,基本保證了對各郡的實際掌控和統治。

所謂的實際掌控,說白了就是劉備可以從五郡之內收稅以及徵兵。

能夠收錢收糧,能夠徵兵這纔是最實在的利益。

有糧食,有錢,有兵,就是大爺。

蔡府之中,蔡邕、劉備和陳元分席而坐。

陳元率先開口:“老師,大哥,關於開院大典,你們有什麼想法?”

劉備和蔡邕有什麼想法?

沒有什麼想法。

因爲像這樣的書院,誰都沒有辦過啊。

這個時代,大部分的書院都是私學,一般都是豪強地主爲自家子弟開辦,頂多收一些姻親和世交的子弟入院學習,外人想都不要想。

知識在這個時代是非常昂貴的。

一般的老百姓想要獲得知識,難如登天。

所以,也就沒什麼開院儀式啥的了。

什麼,你說太學?

那是朝廷以一國之力舉辦的,那是朝廷權威的象徵。

荊州要是敢辦太學,分分鐘滅了你信不信?

這跟舉旗造反沒什麼區別了。

劉備和蔡邕面面相覷,然後看向陳元:“子初,汝可有什麼想法?”

陳元一看劉備和蔡邕的架勢就知道指望他們是沒戲了。

還得看自己。

好在陳元早就做好了功課。

“咱辦這個書院的目的有這麼幾個,一個是爲了保護典籍,傳承文明,一個是培養優秀的人才,還有一個那就是將來時機成熟,在荊州各地辦分院,培養更多的人才。”

現在不辦分院的原因很簡單,沒有那麼多老師。

“要達成這三個目的,就要讓咱們的書院比那些豪強們的私學更有吸引力,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到咱書院來。”

“所以,開院儀式必須要突顯出咱書院的強大和優勢。”

陳元的核心意思就一點,亮肌肉。

聽到這裡蔡邕和劉備心理就有譜了。

陳元繼續說到:“因此,我們得廣邀天下大才前來觀禮,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舉辦兩個活動,天下文士辯經大會,和天下第一武道大會。”

“第三步那就是滅了蔡家,以顯我書院之威。”

劉備和蔡邕聽了陳元的話,不由的心中巨震。

好傢伙,這三步沒有一個是好辦的。

比如說第一步,廣邀天下大才前來觀禮。

你是誰,人家憑啥來給你捧場啊?

沒有足夠的好處,誰願意千里跋涉來荊州給你吶喊助威啊。

劉備問出了這個問題。

陳元早就有所準備:“但凡來者,皆可贈送一本三字經和千字文,老師和大哥覺得如何?”

嘶!

兩人倒吸一口冷氣。

這下了血本了。

三字經和千字文,兩人都看過了。

他們知道,這是開學啓蒙的無上典籍。

大大降低了一般人習文認字的門檻。

“這樣會不會有點太重了?”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