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165章 162,羊吃人

第165章 162,羊吃人

第165章 162,羊吃人

陳元一點不慌的喝了口茶,對田豐和沮授說道:“二公,可知國之四民。”

陳元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但凡是學過管仲的人都知道。

雖然沮授不知道陳元問這個是什麼意思,但還是回道:“管子云:‘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國之四民是爲士農工商爾。”

陳元點點頭:“然,公與公以爲四民可有高下之分?”

沮授想都沒想:“自是有高下之分,士者上爲天子掌朝堂,下爲百姓之父母,斡旋造化,梳理陰陽,乃四民之首爾,商人逐利而行,從利而動,易惹民心不附,無禮義廉恥,故而居四民之末也。”

“以此來說,公與公是覺得行商應該禁止了?”

“並非禁止,而是應當限制,以免使人心不附,秩序擾亂。”

陳元反問道:“春秋時期,齊桓公以管仲爲相而九合諸戎,成就霸主之地位,管仲可就是一位商人,齊國也未曾抑制商人,反而成就五霸之首,又做何解釋?”

人家沮授有點東西的。

“然,齊國最終的結局就是被田氏取而代之,實際上齊國就是被田氏給買下來的。”

陳元頗有深意的看了沮授一眼,沮公與果然敢說啊。

要知道田氏可是司馬氏和陳氏的老祖宗呢。

這種秘史也敢說出來,不怕得罪人?

轉念一想,是了,沮授跟司馬氏和陳氏又不是一個集團的,人家是河北派,司馬氏和陳氏是潁川豪強集團的,怕個鳥啊。

恨不得多抹點黑呢。

陳元搖搖頭:“我卻以爲不然,要我看來,商業纔是富國之道。”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齊整之,最下與之爭,對於商人只要不限制他們,商業自然會迅速發展,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只有流通起來,國家才能富裕起來,國富則軍強,國富則民壯。”

沮授直接反駁:“如不限制商人,奢侈成風,民心不定,人皆逐利而行,田地何以耕,官員何以任?”

陳元撫掌而嘆:“如此不正是我等希望看到的嗎?”

沮授一愣。

啥意思?

沒人種地,沒人當官,國家豈不是要亂了?

你陳子初昏頭了吧。

陳元看到沮授懵逼,進而解釋道:“公與公有沒有想過,即便是衆人皆逐利而行,難道就沒有人耕種田地了嗎,難道就沒有人做官了嗎,這斷然是不可能的。”

“爲何?”

“因爲在國家整個的運行之中,是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操控。”

“看不見的手?”

“是的,這隻手我叫它爲市場。”

“何解?”

“公與公你想想,如果糧食不夠了,以商人逐利的特性,一旦糧食成爲稀缺的東西,他們會不會去種,如果官員成爲稀缺的東西,他們會不會主動去當官,只要有利可圖,商人可是無孔不入的。”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商人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商人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商人就敢於冒砍頭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商人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律法。”

“典型的例子就是呂不韋的奇貨可居。”

沮授更加不懂了:“如此,不正應該限制商人嗎?”

陳元擺擺手:“限制是沒有用的,人性本就是趨利的,限制只會讓商人走上邪路,讓商業變得扭曲,也會使國家的力量虛弱。”

“對於商人應該是引導,讓商業成爲國家強大的驅動力量之一。”

說實話,這已經觸及到沮授和田豐的盲區了,而且這跟你在荊州實行的政策有什麼關係。

陳元繞這一圈的目的就是要引導他們的眼光別再侷限於土地之上,別再只看着九州之內這小小的天地。

要有開拓意識,要有擴張侵略的意識。

說實話,漢武帝確實具備這種意識,把匈奴人給打成狗了。

但是漢武帝沒操作好啊,與匈奴的戰爭更多的是爲了他個人的抱負,實際上沒怎麼讓國家得利。

漢匈戰爭打下來,文帝和景帝積攢的家底也差不多讓他給花完了。

這就是沒操作好。

實際上如果用羊吃人的方式去打敗匈奴,不僅不會虛弱大漢,反而會讓大漢更加強大。

讓商人去匈奴人那裡買羊毛啊,用糧食和茶葉以及酒來換。

羊毛可以用來紡織衣服御寒。

整個大漢幾千萬人,需要的羊毛數量何其巨大,如此一來,匈奴人就要變成我大漢的羊毛奴隸了。

恩,你說匈奴人搶?

國家養的那麼多軍隊是吃乾飯的嗎?

這個時候可是一漢當五胡的,趕來搶就弄死。

一旦匈奴人發現不需要去搶,只需要安安靜靜的養羊,給漢人提供羊毛就能夠過上不錯的日子,鬼才去搶呢。

長此以往,匈奴人就會慢慢的失去狼性,真正的成爲大漢的牧羊人。

當然,這個政策不僅適合匈奴人,適合草原上所有的民族。

這也是陳元將來準備對付草原蠻族的利器之一。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肯定會有一些蠻族之中的精明人能夠看穿其中的厲害,定然是會要反抗的。

只是,這種反抗說不定不用大漢出手,他們自己人就把這些人給幹了。

因爲這是影響他們過上好日子啊。

所以,開疆拓土必須要整個大漢上下都能獲得利益,這樣就有了動力,只要能夠形成固定的模式,就能夠滾雪球一般,源源不斷的滾下去,最終將大漢的版圖擴張到全世界。

那時候可就真是日不落帝國了。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漢土。

要實現這個政策,必須讓世家豪強的目光從土地之中,從九州之中解放出來,看向廣翱的九州之外。

而這個政策之中,商人是必不可少的力量。

陳元實行這三條政策,就是要逼更多人去從事商業,不要只想着土地和當官,這種思想要不得。

要實現這個目的,就要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了。

三條政策是大棒,而胡蘿蔔呢,陳元也早就計劃好了。

荊州商會到了該出來的時候了。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