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144章 141,蓬萊槍神散人

第144章 141,蓬萊槍神散人

第144章 141,蓬萊槍神散人

蔡家的事情陳元給劉備了說了以後就交由戲志才負責後面的謀劃。

戲志才休息的時間也不短了,修養的也差不多了,該幹活了。

這麼一個大才放着不幹活那豈不是浪費。

劉備同意了陳元的安排。

至於說書院的事情,基本上差不多了。

老師有了,學生有了,此處的教材也有了。

剩下的就是因材施教了。

不對,陳元突然想到一個事情。

文科的老師有了,武科的老師還沒有啊。

這個時代論教徒弟的本事,童淵肯定是名列前茅啊。

再有一個就是王越了。

只不過人家王越是帝師,怎麼可能屈尊到襄陽書院當老師呢。

童淵可以考慮忽悠一下。

對了,還有黃忠。

這麼大一個一品強者,不教幾個二三品出來,怎麼對得起他的身份。

最關鍵的是,這學生裡面有馬超和孫策啊。

這兩個傢伙,天生都是心高氣傲的,不來個強點的人還鎮不住他們。

想要找童淵,那肯定是問趙雲。

陳元跟劉備告辭之後,找到趙雲。

趙雲看到陳元,連忙行禮:“見過軍師,不知軍師所爲何來?”

陳元也沒過多客套,直接把趙雲拉到一邊:“子龍,我有一事相詢。”

趙雲道:“軍師請講。”

陳元看着趙雲:“子龍,汝師可是人稱蓬萊槍神的童淵童老先生?”

趙雲雖然有些疑惑陳元是怎麼知道自己師父是童淵的,但還是點點頭:“家師正是槍神童淵。”

陳元一聽,眼中閃過興奮之色:“子龍,你可知襄陽書院?”

“知道。”

“你覺得把令師請來做書院的老師怎麼樣?令師會不會答應。”

一聽這個,趙雲面露遲疑之色。

“怎麼,子龍,有什麼困難儘管直言。”

趙雲道:“軍師,家師曾言,其一生合該有弟子三人,大師兄張任,二師兄張繡,雲就是最後一人,自雲之後,家師就不再收弟子了,要想讓家師前來書院,恐非易事。”

陳元聞言點點頭:“子龍,你可知令師仙蹤?”

趙雲道:“家師除去遊歷天下之外,一般都居於封龍山中。”

封龍山又名飛龍山,傳說是大禹治水時,大禹爲了降服興風作浪的蛟龍,給黃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災難,將蛟龍鎖封此山上,從而得名“封龍山”。

還有一點就是,封龍山就是古恆山,也就是古北嶽。

封龍山景色絕佳,以溝深林茂、清泉碧溪、奇峰怪石爲勝,是一個隱居的好地方。

“子龍,我隨你一起去封龍山拜會老先生,正好我也想一睹仙顏,你看如何?”

趙雲想了想,自己也很久沒有回去看望師父了,正好回去看望一下。

趙雲同意了。

隨後,陳元便將此時告知劉備。

得知陳元想要拜訪蓬萊槍神,劉備眼中露出羨慕的神情。

他也想去啊。

可惜,作爲州牧的他,肯定不能到處亂跑。

所以,只能羨慕嫉妒恨的看着陳元在趙雲的帶領下衝天而起,直奔常山而去。

趙雲作爲二品強者,是可以帶人飛行的。

只需以氣拖住陳元即可。

二品強者,精氣合一,變換隨心,帶一個人還是不在話下的。

趙雲速度很快,從荊州之冀州何止千里,然則沒用一日,兩人便已經到了常山境內。

趙雲與陳元站於雲端之上,指着下方的一座雄偉瑰麗的大山道:“軍師,那便是封龍山了。”

古樹參天,怪石嵯峨,瀑布流泉,頗多奇景。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衆壑殊。

真是好一座大山。

看到封龍山,趙雲便帶着陳元落下了雲端。

陳元看向趙雲,不知他此舉是爲何?

趙雲道:“此山即爲恩師隱居之所,作爲弟子理應恭敬而爲,豈能踏於恩師之上。”

陳元忍不住讚道:“子龍真孝節也,尊師重道理應如此。”

在趙雲的帶領下,兩人翻山越嶺,好在陳元現在也是有修爲的人了,而且還有趙雲相助。

翻越了幾個小山頭之後,兩人便來到了一處山谷。

沿山谷而入,步行數裡,見一處農家院落,幾名農夫正在院前田地中把鋤翻犁,準備春耕。

趙雲與幾名農夫見面,打了招呼,似乎非常相熟的樣子。

說實話,這山谷裡面的景象讓陳元很是意外。

隱士高人不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嗎?

怎麼還會招募農夫耕田呢?

陳元儘管心中疑惑,還是跟着趙雲進到院內。

趙雲在門前行禮道:“不孝徒趙雲趙子龍前來拜見恩師,還請恩師賜見。”

趙雲說吧,院門無風自開。

趙雲見此,臉上露出喜色。

這代表童淵願意見他們。

其實趙雲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的,因爲自己這位老師素來喜歡清淨,不喜歡見外人的。

自己這一次沒有經過老師同意就帶着軍師來了,他生怕老師不高興的。

現在既然門開了,就代表老師沒並沒有生氣。

趙雲伸手一引:“軍師,請進。”

陳元也沒過多客氣,進的院門,來至正堂之上,只見一老者身穿道袍,手持扶塵,盤坐榻上。他白髮銀鬚,面色紅潤,雙目如電,精神健旺,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此人正是槍神童淵。

趙雲見到童淵,連忙大禮參拜:“不孝徒兒趙雲拜見恩師。”

童淵點點頭,拂塵輕輕以拂便將趙雲拂了起來:“子龍我徒,不在劉使君處效力,來此爲何?”

陳元聞言頓時行禮道:“涿郡陳元拜見先生,冒昧打擾,還望先生勿怪。”

童淵看向陳元:“無妨,想必子龍回來就跟小友有關吧,不知小友找我何事?”

“元此來拜見先生有二,一是素聞先生大名,故此前來一睹先生仙顏,二來是想請先生出山出任我襄陽書院的武科山長,不知先生可願屈就?”

童淵點點頭:“想必我不願再收徒的事情子龍應該跟你說過了吧,老朽此生合該只要三徒,如若再收,恐違天意,所以,小友還是請回吧。”

童淵雖然語氣溫和,但是拒絕之意已然是非常堅決了。

該怎麼辦呢?

“不知可有轉圜之法?”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