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

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

第139章 136,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

陳元他們過許昌而不入,直接南下,在襄城補給了一下。

補給完之後,一行人正準備出城的時候。

一個披散着頭髮,臉上塗着白粉,手持長劍之人突然從一旁衝了出來,後面跟着就是一羣官兵在後面喊殺。

“莫要走了那賊子。”

“賊子,快快束手就擒,否則悔之晚矣。”

那手持長劍之人對身後的喊殺聲充耳不聞,只是埋頭逃跑。

陳元這一行裡,基本上可都是潁川大族出身,遇上這種事情豈有袖手旁觀之理。

沒待陳元反應過來,鍾繇已然出手。

只見鍾繇伸手往前一點,一杆大筆憑空出現,直接點在了那臉塗白粉之人的頭頂之上,當場就把那人給定住了。

後面的官吏趕到,連忙對鍾繇躬身施禮:“多謝元常先生出手相助。”

看來,鍾繇的名聲果然是大,襄城的官吏都認識他。

鍾繇擺擺手:“無妨,此人犯了何事,勞動如此多的人追捕他?”

爲首一人道:“此人犯了殺人之罪。”

鍾繇點點頭:“既然如此,你們按律處置就是了。”

陳元看着那定在當場的人,心中起了念頭。

這場景咋這麼熟悉呢,這貨該不會是徐庶吧?

不過,陳元還不能確定,畢竟這個時代遊俠太多了,動不動就爲人報仇的。

要不是徐庶的話,救他就沒意義了。

暫且先看看。

官吏聽了鍾繇的話之後,大手一揮,身後上來幾個人直接把那人給捆了起來。

“汝是何人,報上名來。”

誰料那人看了官吏一眼,然後閉上眼睛,頭仰着一言不發,看那模樣是不準備說話了。

官吏不由一怒,想要動刑,但是大庭廣衆之人,卻不好行事。

便想把此人帶走,刑訊逼問。

不過,陳元現在還沒確定,這貨是不是徐庶呢,萬一要是的,真給搞死了,那可就太冤了。

因此,陳元便開口道:“不如召集百姓來辨認一下。”

那官吏眉頭一皺,不過看到陳元是跟鍾繇在一起的,想來身份也是不俗。

雖然心中不願,但是卻不願得罪了鍾繇。

因此,那官吏把此人捆在柱子上,而後敲鼓召集百姓過來。

那官吏看到人來的不少了,便指着那被捆在柱子上的人喊道:“此人犯了殺人之罪,爾等可有識得此人者。”

衆百姓看向那人,不過看那人塗着白粉的臉卻沒有人上前說話。

似乎頗爲懼怕那人的樣子。

官吏也頗爲無奈,百姓不敢上前辨認,他總不能強制人上前辨認吧。

要是鍾繇沒在的話,說不定還能用一些手段。

可是鍾繇在這裡,要是自己用了一些不上臺面的手段出來,萬一被鍾繇給縣君說了,自己肯定要吃瓜落的,還是算了吧。

那官吏無奈的看向陳元:“這位先生你看?”

陳元此時已經多半確定這貨就是徐庶了。

沒想到啊,徐庶,年輕的時候這麼狂野的。

就是實力差了點,被鍾繇一筆給點在了當場。

確定了這人是徐庶之後,陳元肯定要把這傢伙給擄走啊。

只不過現在當着人家當地官府的面就把人強行帶走,就有點太過分了。

好歹也要顧忌朝廷臉面啊。

難不成劫獄?

就在陳元糾結的時候,突然從人羣中蹦出幾個人來,三兩下就蹦到了徐庶面前,一劍斬斷了繩子,拉上徐庶就要跑。

見此,鍾繇很是生氣。

憤憤的說了一句:“遊俠真乃國之害也。”

說着,鍾繇便要出手。

Wшw▲Tтkǎ n▲¢ ○

陳元心中一動,一把拉住了鍾繇:“元常先生且慢。”

陳元這一拉,鍾繇疑惑的看向陳元:“子初何意?”

陳元道:“且放此人一馬,稍後自會給先生解釋。”

說話的功夫,這羣人便踏着房屋逃走了,再追不及了。

陳元倒是不慌,剛纔喊住陳元的時候,便已經示意身後的金風衛跟上這些人了。

鍾繇聞言,也就沒再說什麼。

他相信陳元肯定會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的。

那官吏看到徐庶被救走,頓時有些氣急敗壞,連忙帶着人追趕去了。

只不過,那些人皆是郡中游俠,身手不凡,他們又怎能趕的上呢。

最後只能無功而返。

陳元早就帶人離開了襄城,在城外一出休息,等着金風衛傳來消息。

“子初,你爲何要救那人?”

陳元並未回答鍾繇的話,反而問出了一個其他的問題:“元常以爲遊俠如何?”

鍾要毫不遲疑的說道:“遊俠乃國之害也。”

聽到鍾繇這麼說,郭嘉、司馬徽、杜襲以及趙儼都點點頭,顯然是同意鍾繇的看法。

不過典韋這個一直以來都不怎麼說話的人突然說道:“遊俠之輩,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信守然諾,萬死不辭,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豈能說是國之害呢?”

鍾繇看了典韋一眼,正色道:“遊戲之輩,固然有急公好義,解人爲難者,如先漢朱家、劇孟、郭解之輩。但其輩大多不事生產,遊蕩鄉間,破壞國家法治,甚至以義爲名結夥成羣,爲害鄉里,危難之時,一旦有人登高一呼,便成黃巾之輩,豈非國家之害乎?竊殺生之權,罪不容誅,若不然,武帝也不會行霸烈之舉,將其蕩絕。”

鍾繇的話不是沒有道理,比如劇孟、郭解等人,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無論貴賤,爭相拜見。

人們不僅崇拜遊俠,還效仿遊俠,當遊俠有難時,也慨然報答。如郭解因爲勢力太大,被縣令陷害而遭漢武帝強制移民茂陵時,平時同他往來的人贈送給他的錢財以千萬計,陷害郭解的當地縣令則被人殺死。

後來郭解逃亡外地,也處處得到別人的幫助,甚至有人寧可自殺,也不讓官府獲得其線索。

就連大將軍衛青,也曾當着漢武帝的面爲郭解開脫,使皇帝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但是,遊俠終究是不入於道德,不軌於正義,乃是脫離政府管制的勢力。

正所謂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作爲國家和朝廷,必然是嚴厲打擊的。

典韋直接被鍾繇給懟的說不出話來,臉都紅了。

陳元暗笑,你一個糙漢子,跟人家飽讀詩書之輩辯論,那不是送人頭嗎?

不過,陳元自然不會讓典韋窘迫下去。

“元常所言甚是,然則,元常以爲爲何遊俠屢禁不絕,武帝禁絕之後,如今又死而復生,甚至愈演愈烈呢?”

鍾繇眉頭微皺:“蓋因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

陳元點點頭:“此言有理,然則吾以爲,遊俠之風一是出於人之本性,二是出於官府處事不公爾。”

“官府處事不公,則百姓有怨,人性憐弱,必有言信行果、急人所難、捨身救人、羞伐其德之人,便要行義舉,以舒其心,以示其德,故遊俠禁而不絕,朝廷之行愈昏聵,遊俠則愈衆,元常以爲然否?”

鍾繇默然。

陳元說的沒錯。

“然則,遊俠終究不軌於正義,於國無利。”

陳元點點頭:“水不平則流,人不平則鳴,遊俠禁是禁不絕的,不過卻可以操而用之。”

是的,陳元想收編遊俠,充實金風衛。

在陳元看來,遊俠就是後來的所謂江湖中人。

而對付這些人的最佳方式就是收編到金風衛裡去,成爲朝廷鷹犬有什麼不好的?

只要能夠爲國效力,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成爲朝廷鷹犬反而是遊俠最好的出路。

不然的話,遲早要被官府給滅了的。

鍾繇聽到陳元的操而用之,悚然一驚。

“遊俠之輩剛烈,欲要操控其輩,恐非易事。”

陳元笑了笑:“以義加之,以利誘之,有何難也。”

鍾繇默然,陳子初恐怖如斯。

郭嘉在一旁聽了卻是眼睛發亮。

自己這個未來老師有點料啊,此等操弄人心之舉真是絕了。

郭嘉這傢伙跟賈詡有點像,兩人出謀劃策都是從人心和人性出發,謀則必中。

“子初救下那人,莫非就是將其招攬而用之?”

陳元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搖頭:“那人名爲徐福,潛質無雙,如若視遊俠有用之,那可就是屈才了,此人若是潛心學習幾年,必成大器,未必不如元常也。”

此言一出,別說是鍾繇了,就是郭嘉和司馬徽等人也都不太相信。

那傢伙明顯就是一個鄉間遊俠,怎麼可能成爲元常先生這樣的人呢?

鍾繇雖然不相信,但是也沒有生氣,反而笑道:“那吾就拭目以待了。”

陳元知道這些人不信,轉念一動:“看來諸位是不信啊,不如這樣,我們打個賭如何?”

郭嘉雖然年紀小,但是賭性卻重:“賭什麼?”

陳元笑道:“如果我贏了,你以後每日飲酒不得超過三觴如何?”

郭嘉一聽這個,眉頭都皺了起來。

三觴酒怎麼能夠,也就是漱漱口的量啊。

看到郭嘉皺眉,陳元加了賭注:“如果我輸了,我可以爲你釀造出一種比現在最烈的酒還要烈十倍的美酒,如何?”

郭嘉這下坐不住了:“此言當真?”

“君子一言千金。”

“好,賭了。”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