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 

第131章 128,三百千

第131章 128,三百千

第131章 128,三百千

三百千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

不過都需要修改一下。

尤其是百家姓,肯定不能是趙錢孫李了。

打頭肯定是劉。

劉後面該是啥?

陳元突然發現百家姓不好搞啊。

如果現在就搞出來,說不定會引起大的波瀾。

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姓氏看的之重,是後世人無法想象的。

罷了,百家姓暫時擱置吧。

就用三字經和千字文吧。

而且句讀之法也要發明出來,不然太不方便了。

句讀之法使用的前提那就是紙張的大量普及才行。

如此一來,可能要建造工坊大量的生產紙張了。

好在,陳元已經改進了造紙術,可以大規模的生產和使用了。

先是下令讓人組建造紙坊,一來可以方便使用,二來也是增加州府收入。

等生產出來之後,就賣向全國,定然可以給州府積累大量的財富。

之後,陳元就在房間之中開始憋三字經和千字文了。

說真的,真的是憋。

因爲陳元背不下來啊。

三字經開頭他倒是記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後面的就記得不是太清楚了。

只能一點點磨了。

好在原主人家是有學問的,在原主的基礎上,陳元再結合自己記憶的內容。

總算是編出一個陳元版本的三字經。

陳元看着自己寫出的三字經,這應該跟原版差不多吧。

當然東漢以後的事情肯定是沒有了。

陳元在裡面加了不少私貨進去。

比如說那個黃香的事情陳元就給刪了。

開玩笑,他都要對付江夏黃氏了,把黃香寫進去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總之不合適宜的,不適合自己理念的,陳元全都刪除了。

最後搞出來的就是這個陳版三字經。

三字經搞定,開始搞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等等。

同樣的的不合時宜的以及不符合自己理念的東西,全都給刪除或者改編了。

百家姓沒有了,那就用幼學瓊林代替吧。

不過,幼學瓊林不像三字經和千字文一樣,內容太繁雜了。

有四卷三十一個分類,其中科第類可以暫時排除。

但是剩下三十個分類那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暫時就先用三字經和千字文吧,這兩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認字。

意識的灌輸是其次。

先通過這兩本書來認字,之後再學幼學瓊林。

幼學瓊林學完就可以學習五經了。

當然陳元決定還要把其他科目給搞上。

比如說數學、物理、化學啥的。

只不過,有一個問題,他不會啊。

他上學學的那些東西早就還給老師八百年了,別說編寫教材了,就算是寫個什麼數學公式估計都費勁。

怎麼辦呢?

陳元有些頭禿。

不過不着急,看系統以後還能不能升級,升級之後能不能兌換教材。

暫時先這樣吧。

三字經和千字文,陳元準備自己來教。

五經就有蔡邕、向朗等人來教。

軍略啥的,司馬徽好像懂。

就讓這個水鏡先生來教吧。

如果有可能的話,日後把盧植搞過來教軍略也不是不行。

盧植不僅經義高深,軍略也是很強的。

公孫瓚和劉備,仗打的都很溜的。

教材暫時搞定了,陳元喊人過來進行抄寫。

是的,這個時代的書都是抄寫出來的,印刷?

對不起,沒有。

即便是雕版印刷都沒有。

印刷術這個東西,也要搞出來啊。

陳元想要通過系統點亮這個科技樹,可是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點數可能不夠。

因爲印刷術不必造紙術,造紙術是改良,印刷術可就正兒八經的是發明了。

需要的點數非常龐大。

咋辦?

涼拌吧。

暫時沒有地方去搞點數,先等等吧。

反正三字經和千字文的字數不多,讓人抄寫暫時也夠用。

教材的事情搞定了,剩下的就是老師和學生的問題了。

蔡邕想必快到了,向朗、司馬徽和龐德公還需要自己去請啊。

那些學生也不好弄啊。

除了龐統、陸遜和黃敘,其他的都要去挨個蒐羅。

真是腦袋大。

事情要一件件去做,人要一個個去請。

由近及遠吧。

先去搞定向朗和龐德公。

好在這兩個人都在襄陽附近,倒也方便。

不過請人的話,自己一個人去恐怕分量還不夠,必須帶上劉備一起。

當即,陳元找到劉備,把事情跟他一說。

劉備自然沒有意見,帶上典韋,備上禮物,就跟陳元一起去請人。

先去請這個龐德公。

龐德公居住在峴山南沔水中的魚梁洲上,平日在田裡耕作,夫妻相敬如賓。

休息時,正襟危坐,以彈琴、讀書作爲自己的樂趣。

總的來說,這傢伙是一個隱士之類的人物。

搞定了龐德公,不僅能夠讓荊州龐家化爲己用,更能通過他司馬徽給請過來。

兩人是好基友。

要想請此人出山,一般的手段可能不行。

所以陳元特意拿上了剛抄寫出來的三字經和千字文。

有此三樣寶物,定能勾引這龐德公上鉤。

所謂的沔水,實際上就是漢江,漢水。

龐德公隱居在漢水之中的魚梁洲上,要想去那裡,還要乘船而行。

好在荊州就是不缺船,尤其收編了蔣欽和周泰之後,荊州水軍也愈發的強大起來。

在蔣欽駕駛的樓船親自護送下,劉備和陳元上了這魚梁洲。

剛踏上魚梁洲,便聽到了歌聲傳來。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𫛣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湯湯。𫛣彼飛隼,載飛載揚。念彼不跡,載起載行。心之憂矣,不可弭忘。

𫛣彼飛隼,率彼中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我友敬矣,讒言其興。

呵,這龐德公好興致啊,居然自己在吟誦小雅沔水。

兩人循聲而去,幾步過後,便見一人將琴擺放在江邊的一巨石之上,一邊彈琴,一邊吟誦這小雅沔水,江風吹來,衣袖飄舞,好不瀟灑,真隱逸高士也。

劉備和陳元並未打擾龐德公,只等他興盡。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