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非常一課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謀殺遊戲 > 謀殺遊戲 > 

第二百二十五章: 非常一課

第二百二十五章: 非常一課

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千次就會成爲真理。

這就是“戈培爾效應”。

一些非常重要的社會規則和生活法則,隱藏在複雜的社會現象之中。

掌握它們,會幫你發現事物真相,更深刻的認識社會和人性;合理運用它們,許多複雜和疑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提出這個理論的戈培爾之所以會成爲納粹的鐵桿黨徒,源於1922年6月希特勒的一場演講。

聽完了希特勒的講演,戈培爾驚歎不已:“現在我找到了應該走的道路——這是一個命令!”

從這一刻起,戈培爾狂熱地宣傳他所信奉的“納粹主義”,並因此得到納粹上層和希特勒的賞識,爬上了納粹的高級領導層。

“英雄”總算有了用武之地,於是,戈培爾喪心病狂地調動納粹黨宣傳機構的全部人馬,進行了德國曆史上空前的宣傳運動。

他爲希特勒上臺立下了汗馬功勞。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立即任命戈培爾爲國民教育部長和宣傳部長。

戈培爾絲毫不辜負希特勒的知遇之恩,一上任,就和他的宣傳部着手使納粹黨一黨專政合法化,使希特勒的法西斯獨裁專制統治順利地進行下去。

作爲宣傳工作的老手,他深知強制人民的意識與納粹的思想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所以他下決心使德國只能聽到一種聲音。

爲了將“異端邪說”徹底從德國人民的頭腦裡清洗掉,戈培爾首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焚書運動。

他鼓動學生們的狂熱舉動說:“德國人民的靈魂可以再度表現出來。”

在這火光下,不僅一箇舊時代結束了,這火光還照亮了新時代。

戈培爾還對新聞媒體,包括出版、報刊、廣播和電影等,也實行了嚴格的管制,建立起德國文化協會。

協會的會員必須是熱心於納粹黨事業的人,並按照國家規定的方針、政策和路線從事活動;作品的出版或上演必須經過納粹宣傳的審查和許可;編輯們必須在政治上和納粹黨保持一致,種族上必須是“清白”的雅利安人;什麼新聞可發,什麼新聞能發,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

整個德國的輿論完全處在了瘋狂的法西斯文化思想氛圍中。

應該向公衆傳播事實、宣傳真理和正義的新聞媒介,成了散佈謊言、欺騙公衆、製造謬論、蠱惑戰爭的工具。

在德國閃擊波蘭前,納粹德國的報紙、廣播大肆鼓譟,爲德國侵略波蘭製造藉口:波蘭擾亂了歐洲和平,波蘭以武裝入侵威脅德國。

《柏林日報》的大字標題警告:“當心波蘭!”

《領袖日報》的標題:“華沙揚言將轟炸但澤——極端瘋狂的波蘭人發動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挑釁!”甚至“波蘭軍隊推進到德國邊境!”“波蘭全境處於戰爭狂熱中!”等驚人的頭條特大通欄標題出現在德國各大報紙上,給公衆造成波蘭即將進攻德國的錯覺。

戈培爾和他的宣傳部不但牢牢掌控着輿論工具,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以愚弄德國人民,他本人還在各種場合親自出馬,發表演說,貫徹納粹思想。

戈培爾就是這樣給謊言穿上了真理的外衣。

他還因此做了一個頗富哲理的總結——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爲真理——這就是“戈培爾效應”。

的確如此,當老百姓不明真相時,宣傳機構動用輿論工具,編造謊言,以各種渠道反覆向社會灌輸,便能得到國民認可,於是,謊言便成了真理。

當年的法西斯,利用戈培爾效應,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