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979黃金時代 > 1979黃金時代 > 

580.第575章 禍事了

580.第575章 禍事了

央視的小動作讓陳奇很不爽。

他搞創(抄)作(襲),一般都是剛需,這次不同,他爲了弄掉央視,第一次爲了抄而抄。

陳奇急召胡偉立回京,然後甩給他一篇歌詞,研究了一通,決定創作一首100%主旋律、紅的不能再紅、關於民族大團結的歌曲:

《愛我中華》!

作詞喬羽,作曲徐沛東,是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的會歌,韋唯原唱。結果韋唯一點存在感都沒了,大家只記得這歌是宋團長唱的。

因爲是運動會,有一些“健兒奮起步伐”之類的歌詞。

陳奇修改了一下,哼哼出大概旋律,交給胡偉立譜曲。胡偉立在大陸做的就是主旋律音樂,去香港才變商業化,弄這個得心應手。

《愛我中華》恢弘大氣,適合合唱,適合搞交響樂。

他現在條件有限,只把歌曲完善了,唱一遍過關後,再尋思怎麼加工。

關於《愛我中華》有一個爭議,到底是“五十六個星座”,還是“五十六個民族”,有說羣體記憶錯亂的,有說是兩個版本,有說傳播時謬誤,反正大家都覺得自己記憶中的正確。

…………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揹着一個胖娃娃呀……”

央視演播廳,黃藝鶴這邊也在緊張排練,舞臺上朱明瑛在唱着《回孃家》,其實是對口型,主要看舞臺表演的效果。

這歌是鄧麗君的《小媳婦回孃家》。

鄧麗君在大陸是靡靡之音,不讓唱,黃藝鶴想了個法子,把《回孃家》說成是河北民歌弄了上來。這歌紅了之後,當地還特意詢問,說我們查了,河北沒這首民歌啊?

即便沒有陳奇,黃藝鶴也是個能人,可以搞定春晚。

他現在就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一臺節目梳理的有條不紊,而此時,一個副導演忽然湊過來,道:“陳佩斯和朱時茂不來了!”

“是今天不來了,還是以後不來了?”

“他們去陳奇那邊了,說排個新小品,還說《拍電影》是他們創作的,讓我們不要用。”

“那就不用,不差那一個節目!”

黃藝鶴對陳奇有愧疚,卻也有好勝心,想贏,問:“你打聽到什麼消息沒?”

“他拉着一夥人在文化部準備呢,在小禮堂排練,服化道全自己弄。”

“節目呢?”

“節目很保密,不知道他們演什麼。”

“我們這個條件,他們那個條件,如果輸了我們可就沒臉了。”

“肯定不能輸啊,咱們這套節目有頭有尾,個個精彩,他們連半臺晚會都排不出來。”

“希望如此吧!”

黃藝鶴總有些莫名的擔憂,覺得陳奇有底牌,又不知是什麼底牌。

…………

永樂大鐘,中國現存最大的青銅鐘,鑄於永樂年間。

現存京城北三環的大鐘寺。

大鐘寺在50年代變成了京城第二食品廠,生產果脯、汽水、餅乾什麼的,近年宗教政策逐漸恢復,就是和尚可以穿袈裟,不用寫入黨申請書了。

但大鐘寺早沒和尚了,食品廠嘛,索性修整修整,改成了一個古鐘博物館,在85年對外開放。

這日一大早。

陳奇忙的腳不沾地,仍然抽空來了一趟,帶着龔雪和張藝某。

寺廟不小有五進院,他沒心情踏雪訪古,只踩着積雪碎冰嘎吱嘎吱的往裡走,在工作人員引領下到了最後一進院,矗立着一座大鐘樓。

樓內懸掛大鐘,有旋梯可以上去。

張藝某站在底下,擡頭看着黑壓壓一口青銅大鐘,歎爲觀止,隨後以攝影師的天賦尋找最好的拍攝角度。

陳奇和龔雪爬上樓梯,到了大鐘旁邊,這口鐘高6.75米,直徑3.7米,重46.5噸,吊在那裡很有壓迫感。

陳奇摸摸銅鐘,摸摸撞槌。

工作人員看他有敲鐘的意思,忙道:“您別太用力,這鐘輕擊時,圓潤深沉;重擊時,渾厚洪亮,聲音最遠可傳90裡,尾音長達2分鐘。”

“這麼厲害!”

龔雪正在驚歎,陳奇槓精就開始槓:“90裡?那就是45公里,從這到昌平也就45公里,你確定他們能聽見?還有響2分鐘,哇……”

他還沒哇出來,龔雪就踢了他一腳,對一臉尷尬的工作人員笑道:“同志,我們輕輕敲一下可以麼?”

“可以可以!”

當即,她拽着陳奇,倆人合力擺動撞槌,輕輕撞了兩下,聲音果然圓潤清蕩,甚是好聽。陳奇點點頭,對已經上來的張藝某道:“老張,你怎麼樣?”

“咱們幾個人撞鐘?”

“六個人吧!”

“那差不多了,挺好拍的。”

陳奇找了四口鐘。

京城的永樂大鐘,西安的景雲鍾,武漢的曾侯乙編鐘,蘇州的寒山寺大鐘,從地理上看,勉強也算東南西北了。

曾侯乙編鐘在78年出土,當年的8月份就演奏了一首《東方紅》,79年國慶又奏了一次,然後就是97香港迴歸了,那會不能隨便敲了,中央特批才敲的。

這個年代不一樣,很多東西沒有那麼嚴格。

而且春晚零點敲鐘,也不用敲整套編鐘,敲幾口就行了。

三人出了來,上了車,龔雪掏出一個小本本,像機要秘書似的,道:“各地的青年歌手陸陸續續來了十幾個,安排在招待所了,伱什麼時候看看?”

“胡偉立還沒譜完曲,先住着吧。”

“各地製片廠的短片也傳來幾部了,楠生把新馬的短片也寄過來了,費祥什麼時候來?”

“月底和他媽媽一塊。”

“那我們要不要現場拍攝一下?”龔雪提議,張藝某也點點頭。

“跟人家溝通溝通,畢竟是私事。”

陳奇靠着椅背,眼睛微微閉上,利用短暫的路上時間休息,腦子裡把內容梳理了一下,開足馬力的話,應該能在評估之前完成。

節目重要,視頻也重要,都得讓領導們看到,他營造的晚會格局和立意才能出來,那就是“神州百姓同歡慶,華夏兒女是一家!”

春節本就是中華民族最具共通性的一個符號,它也必須作爲一個符號存在,來輸出大量的東西。

他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稍稍安了心。

麪包車開回了文化部,陳奇下了車,正要去小禮堂看看排練,戴涵涵忽地從樓裡跑出來:“陳老師!陳老師!不得了了!”

“你不在樂春坊待着,怎麼跑過來了?”

“禍事了!”

戴涵涵大呼小叫:“北影廠,北影廠有一家六口搬到我們的樓裡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