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從絕對音感開始的指揮之神 > 從絕對音感開始的指揮之神 > 

第353章 德彪西,大海

第353章 德彪西,大海

陳秋看向樂團內衆人,緩緩開口道。

“所有人,集合吧,我們準備上場了。”

話音落下,正在周圍準備的衆人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事情,聚集在陳秋的身邊。

就和之前在華國的時候那樣。

大家都看向陳秋,等待着陳秋的繼續發言。

望着陳秋,陳秋緩緩吐出一口氣後,微笑着開口道。

“話說,這個應該是我們樂團裡面絕大多數人第一次準備登上歐洲的舞臺吧?感覺如何?有什麼想法?”

樂團內一陣騷動。

不遠處的艾鼓率先撓着頭,嘿嘿笑着道。

“不好意思啊陳秋指揮,這個不是我第一次登上歐洲舞臺,我好小的時候就跟着學校來過歐洲巡演了,當時甚至還是維也納金色大廳呢!”

“切,維也納金色大廳誰沒去過啊,花錢買的演出唄,這種巡演就不要說了,我當時還去過悉尼歌劇院呢。”

“呃……就我一個人去的卡內基音樂廳嗎?”

“不是,怎麼你們一個個都去過國外演出過?大家不是都是普通人來着,怎麼一眨眼一個個就變得這麼牛逼了?”

“開什麼玩笑,能進和聲交響樂團的能有普通人,你看看你身邊的那些同學,誰進和聲交響樂團了?”

“就是就是,所以應該說……樂團裡面沒有在國外演出過的纔是少數吧?”

“……”

衆人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陳秋聽的一陣無奈。

“我說的演出是被邀請去演出,就像是蘇玥那種,誰和你們說自己花錢去演出了?別誤解我的意思啊!”

衆人大笑。

趙錫笑着道。

“這個應該沒有幾個吧……不過出國比賽的還是有一些。”

“出國比賽這些就不談了,我知道的,好像被邀請演出的,大概就蘇玥一人吧,還有誰?”

衆人相互看了一眼,最後看到了秦弦,目光不由得帶着一抹期盼。

管樂那邊就一個蘇玥實力最強,將大家壓得死死的。

如果絃樂這邊不出一位大佬,那麼就是蘇玥一人獨斷萬古,直接將所有人都給壓死了。

秦弦望着衆人期待的目光,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搖頭道。

“抱歉,我沒有出去演出過,我之前的練習都是爲了我的興趣。”

“啊……”

衆人一片哀嚎。

望着衆人如此放鬆的心態,陳秋也不由得笑了起來,擺手道。

“好了,別爲難秦弦了,畢竟被邀請出國演出這件事,就算是我也是第一次,並且如果不是海城廣播交響樂團那邊的關係,我還沒有辦法弄到這樣的機會,所以……這一次的演出,要比之前任意一次都要重要,這是我們走上歐洲舞臺的第一站,這也是我們將名聲打響的第一站,聽到了嗎?”

“是!陳秋指揮!”

衆人高聲道。

如此大的聲音將周圍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員嚇了一跳。

他們看向熱情洋溢的和聲交響樂團,表情略微露出一抹無奈以及同情。

他們都清楚今天的票賣的不是那麼好。

真不知道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等出去看到舞臺下稀散的觀衆,還能不能保持之前演出的那股氣勢。

衆人並不在乎周圍人的目光。

他們只是激動地看向陳秋,期待着他們的第一場演出。

在衆人的視線之下,陳秋緩緩吐出一口氣,對着衆人笑着道。

“好了,既然我們都準備好了,那麼就準備上臺吧,等上臺後,就和我們之前排練的時候一樣,詮釋出你們最完美的狀態即可,不要去在乎舞臺,也不要去在乎觀衆,因爲對於我們而言,我們所能在乎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音樂!”

“所以,還是那句話……”

“別擔心,一切有我。”

陳秋的視線看向身邊那位工作人員,對着他略微點頭後,工作人員上前將舞臺門打開。

陳秋背對着身後燈光閃耀的舞臺,對着衆人略微一笑,將雙手擡起。

衆人瞬間會意。

一切和之前一樣。

衆人鬥志昂揚地與陳秋擊掌,邁步走到舞臺上。

然而下一秒。

譁……

舞臺下鬆垮的掌聲響起,卻差點給了樂團衆人一點下馬威。

他們雖然早就有預想,因爲換了一個地方,沒有什麼名聲的情況下,觀衆可能並不是那麼多。

但是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觀衆竟然少到了這個層次。

兩千來人的歌劇院,放眼望去,居然只坐了幾百人。

看這個樣子,好像也就是稍微比他們之前的音樂廳人數多了一些。

目測大概能有700來人。

“這個人數……”

張宇站在在自己的座位的附近準備坐下,視線卻看到了舞臺下的那羣人,目光不由得有些遲疑。

他原本以爲樂團的這次到來,能讓很多人來聽他們的音樂會,但是怎麼都沒有想到,居然只來了這麼一些。

這樣的落差讓他有那麼一些難受。

“陳秋指揮剛剛纔和你說過,要將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音樂上,你這麼快就忘記了嗎?”

宋歌隨意地開口道。

他把玩着自己手中的長笛,看了一眼身邊的張宇,略微搖頭,看向指揮台的位置,極爲認真地開口道。

“和陳秋說的那樣,將注意力放在音樂上,然後去感受音樂,享受音樂,理解音樂,不要去在乎聽我們音樂的人多少,只要我們的實力足夠強大,那麼……遲早有一天,我們將會名揚天下!”

“我也沒說特別失望,只是感覺有些落差罷了……”

張宇小聲嘟噥了一聲後,用力搖晃着腦袋,目光變得堅定。

“不過不管怎麼說,我肯定會傾盡全力,畢竟這個可是我們第一次對外的演出!”

“嗯,加油!”

張宇與宋歌兩人相互碰拳後,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秦弦調音的開始。

過了沒幾秒,等所有人都坐定後,秦弦起身,示意不遠處的雙簧管給出標準音A。

等雙簧管聲音結束後,樂團衆人立刻將他們的聲音調整到與雙簧管相同頻率的標準音。

大概也就是幾秒鐘的時間,樂團便將他們的一切調整完成,等待着陳秋的出場。

此時此刻,舞臺的後臺處。

陳秋一人站在後臺內,閉着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

他在聆聽着耳邊樂團的聲音。

聽着樂團的脈動。

在音樂的脈動之下,他緩緩睜開他的眼睛,與身邊的工作人員略微點頭。

後臺門緩緩打開。

掌聲再次響起。

似乎這一次的掌聲要比之前要更爲熱烈一些。

很明顯,相比較和聲交響樂團,在場的人似乎對於陳秋的認同更多一些。

畢竟在樂團的歷史中,有着陳秋擊潰華國第一指揮的記錄。

聽着耳邊響起的掌聲,陳秋的臉上重新掛上那股笑容。

他邁步而出,在衆人的掌聲中,走到舞臺中央的指揮台上,對着衆人略微鞠躬後,轉身重新看向自己面前的樂手。

音樂廳內重歸平靜。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陳秋的演出。

在音樂廳的邊緣,也有人細心地在這邊貼上和聲交響樂團等下所要演出的曲目。

Achille-Claude Debussy: La Mer克勞德·德彪西:大海

Trois esquisses symphoniques三幅管絃樂交響素描

Haicheng Harmony Symphony Orchestra海城和聲交響樂團

Conductor:Qiu Chen指揮:陳秋

德彪西的大海。

陳秋閉上眼睛,大腦中快速走過音樂的內容。

德彪西的3首交響素描《大海》作於1903—1905年,在此期間,德彪西先在其妻麗莉家開始動筆,1904年他拋棄了麗莉,與艾瑪私奔澤西島,在艾瑪身邊完成了配器。

這一點聽上去很浪蕩,但是在當時的德彪西身上而言,其實還算是收斂。

當時德彪西在歐洲其實已經非常有名。

不過並不是因爲他的音樂有名,而是因爲他的桃色新聞。

他的桃色新聞多的甚至讓所有音樂界的人羞於與他爲伍,再配上他的音樂風格,讓他本來就不算好的人緣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這又如何呢?

音樂界的處境不好不代表他女人緣不好。

或許正是他那豐富的感情經歷,讓他寫出了這一首作品。

當然,德彪西認爲,此曲創作源於記憶。

他在回憶錄中如此寫道。

“大海爲什麼在沖刷着布爾果尼的斜坡?我擁有數不清的記憶。這些在我的感覺裡比實景更有用。因爲現實的魅力對於思考,一般來說還是一項過於沉重的負擔。”

“誰會知道音樂創造的秘密?那海的聲音,海空劃出的曲線,綠蔭深處的拂面清風,小鳥啼囀的歌聲,這些無不在我心中形成富麗多變的印象。突然,這些意象會毫無理由地、以記憶的一點向外圍擴展;於是音樂出現了,其本身就自然含有和聲。”

這個便是這一首作品所想要表達的東西。

並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內容。

僅僅只是在描述一個景象。

也就是描述大海。

據說,當時巴黎有一位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大海的紳士,在欣賞德彪西的交響音畫《大海》時,彷彿真的看到了驚濤拍岸、浪花飛濺的大海景象,這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後來,當他到海濱旅遊時,見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覺得有些“不夠勁“了。

待他旅遊歸來,得以再次欣賞德彪西的交響音畫《大海》時,才找回當初的感覺。此時他不禁驚歎道:“哦!這纔是大海啊!“

這個或許便是德彪西在音樂之中最想要表達的內容。

《大海》!

而德彪西本人作爲印象派的代表,即便他從未沒有承認過印象派,可他那股朦朧的感覺也是必須要有的。

畢竟在當時古典音樂界被瓦格納的新式音樂美學給幹成一地碎渣,完全找不到音樂前進方向,要麼就是在瓦格納的理解上添磚加瓦,要麼就是搞一些所謂的新古典主義,將之前的音樂邏輯重新拿起來,新瓶裝舊酒。

只有那麼寥寥數人,能夠繞過瓦格納所引發的音樂災難,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音樂邏輯起來。

因此,在這一首作品之中,你其實還需要給出一點“新”的感覺。

三個不同內容的樂章之間內在的聯繫,集中起來構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將“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動態的性格,通過整個樂隊的不同音區,極爲強烈地表現出“大海“中各種畫面的色彩。

讓樂曲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對海的幻想。

新穎的和聲、短小的旋律、豐富的音色、自由的發展。

將這一切結合。

音樂不再僅僅只是很簡單的用耳朵聽的內容。

而是需要將音樂變成一幅畫。

一副印象派的畫。

利用通感,讓人的思維不再侷限在聽覺上,而是引申到視覺,嗅覺。

只有這樣,才能算得上是完美的演出。

所有的一切在陳秋的心中經過後,陳秋緩緩吐出一口氣,與不遠處的艾鼓對視。

他已經和樂團排練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這一首作品,現在,便是檢驗演出成果的時候了。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略微擡起,望向不遠處的艾鼓,略微一擡。

嗡。

艾鼓手中的鼓槌輕輕地落在鼓面上。

聲音,並不突出。

你甚至如果不注意還會將這股定音鼓的聲音忽略。

但是,這股聲音出來的那一刻,便如同海上的波紋一般,從舞臺的中心,向着周圍輻射。

輻射到整個音樂廳內。

陳秋的耳朵略微一動,在聽到了音樂的輻射後,很快便聽到了不遠處音樂的回聲。

他的手略微一擡,指向另外一邊的豎琴,也就是色彩樂器組的一些人,對着他們略微擡手。

嗡。

豎琴的聲音搭配上定音鼓的聲音,與其交融在一起。

一股難言的感覺從舞臺上升騰而起。

這一刻,幾乎所有人似乎都看到大海。

夜幕之下的大海。

被黑夜籠罩,隱藏在黑夜之下,你無法進行仔細端倪的大海。

你只能通過你的耳朵去聽。

聽着那若有若無的潮水聲。

感受着音樂的流淌。

這個感覺?

在場很多對於和聲交響樂團並沒有理解的觀衆,此時此刻彷彿也逐漸感受到了一股活力。

他們極爲驚訝地看着舞臺上的一切,略微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現在所聽到的一切。

這個是……

德彪西的大海?

這個是……

華國的交響樂團?

陳秋手中指揮棒一轉。

不遠處的絃樂緩緩顫抖。

光亮從他們的琴絃上緩緩浮現,並一閃而過。

這是天之即明的記號。

音色的色彩也從剛剛的冰冷,逐漸轉向暖色。

但是這股暖色卻並未長久。

僅僅只是過了幾秒,便從之前的暖意重新轉化爲寒冷。

那股光明彷彿被大海所吞噬一般。

音樂之中光明與黑暗的轉化是如此的迅速。

大海的力量正在逐漸升騰。

伴隨着光線的逐漸涌起。

大海的力量也在愈發升騰。

不再如同之前那般,僅僅只是存在於黑夜之中。

而是向着衆人展現着自己的實力。

音色,完美。

這個音色是真的完美!

哈勃原本漫不經心的表情,在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他不由得從之前倚靠在音樂上的模樣,逐漸轉變爲坐起的模樣。

這個音樂,值得他認真坐起來聽。

這個音樂很有意思。

你從音樂的細節中也可以聽的出來。

太陽的光芒在大海之上的輾轉。

他不由得將自己手中的演出名單拿了出來,看着上面的內容,目光不由得露出一抹遲疑。

自己現在所聽到的,真的是一支C級交響樂團?

一支剛剛50來人的交響樂團?

這支交響樂團和昨天的交響樂團相比,大概也就僅僅只是人員配置上要稍微差上那麼一些……

但是樂團的整體硬實力上,卻完全碾壓了昨天他所聽到的交響樂團。

這支交響樂團……

真的是一羣學生組成的?

他又不是沒有聽過由學生組成的交響樂團。

他聽了好幾支完全不同的學生交響樂團,每個樂團的實力也都各有千秋。

但是比較統一的一點,那就是那些學生交響樂團都比較稚嫩。

或許是因爲他們半年只搞一部作品,再加上他們都有自己本身主專業的原因,他們的演出完整性很高,可是表達上卻少了很多的內容。

和專業樂團的音樂處理相比,要缺了特別多特別多的內容,也就是樂團本身所擁有的一些東西。

也就是不夠專業。

而現在的這支學生交響樂團呢?

你從這支交響樂團的音樂之中聽不到任何學生氣的內容。

你完全可以將這支交響樂團當成一支職業的交響樂團去看。

不僅如此。

這支交響樂團的實力強的恐怖。

他們的實力比一些普通的職業交響樂團還要更強。

不遠處。

管樂的聲音也在這個時候涌現了出來。

他們高吹着號角。

音樂的冷暖色相互交替。

一輪紅日逐漸從海平面之上浮現。

並且向着高空攀爬。

這就是……

海上升紅日!

哈勃不由得嚥下一口口水,原本鬆散的坐姿在此時此刻也坐的更爲認真。

沒有任何的輔助,也沒有任何的提醒。

就僅僅只是依靠音樂。

此時此刻,在所有人面前彷彿共同出現了一個畫面。

這是……

何等實力?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