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小伯符擔當重任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遊戲三國之英雄傳說 > 遊戲三國之英雄傳說 > 

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小伯符擔當重任

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小伯符擔當重任

【抱歉,今日有事耽擱了更新。。。

感謝‘日月星雲霧’‘landmax’‘鬧鬧的寶貝’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又到月底了,有票趕緊投哦!】

孫策給父親治喪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孫策的身份不一般,他是作爲孫堅的繼承人身份存在的,因此,他的治喪有着極其濃厚的政治意味。

通過治喪,孫策要收服父親以往的部署以及麾下的將士們,通過治喪,孫策要向周圍的諸侯勢力宣告自己的存在和能力,通過治喪,孫策還要向全天下人宣告,自己將會繼承先父的遺志,將會繼續高舉統一江東的大旗,將會將孫堅未竟的事業推進到底。小說章節

這些天來,舒縣孫府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一個喪事弄得這麼隆重也是一種無奈,更加讓孫家的人累的半死,不過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孫家的影響力,算是倍有面子的事情吧。

最先被孫策接見的,自然是孫堅分佈在各地的舊屬,這些隨着孫堅轉戰了半個大漢的將領們,對年幼的孫策是有着極爲複雜感情的,不過其中最重要的程普、韓當、黃蓋、吳景都是堅定的支持孫策的,這不僅僅是因爲孫策是孫堅的兒子,更重要是孫策的優秀他們是知道的,年紀不到十六的孫策,已經是六階頂端的武將了,將來,肯定會比孫堅更厲害。小說章節

有了這四名老將的支持,孫策在軍中的地位基本上就算是穩固了。文官之中老人有桓階、徐琨、公仇稱等,這些人對孫堅的忠誠無需質疑,孫堅死後。他們轉而支持幼主也是忠義所在,而新投孫堅的張昭、張紘、顧雍、朱治、秦鬆、陳端也都表明了堅決支持的態度,再加上孫賁、孫河等叔伯族親的支持,唯一有些想法的孫靜,因爲勢單力薄,也弄不出什麼花樣來,孫策的地位終於確立。

等這些大將忠臣都到齊之後。治喪委員會算是開了一次全體會議,年幼的孫策高居上位,孫權坐在他側首。大家着臉龐稚嫩,但是眼神堅毅身形挺拔的孫策,心裡的感覺也是複雜的,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都在思考。孫策這稚嫩的肩膀上,能不能扛得動孫堅留下這個重擔。

“各位將領臣僚,今日策第一次升堂議事,或有許多不周之處,請各位不吝指正,策雖年幼,但也知道‘父喪,三年不改其志’的意思。各位都是隨着先父征戰的老人,先父志向如何各位深知。策亦知之,並且自小就將這個志向作爲志向,如今先父早喪,壯志未酬,策定當秉承父志,建不世功業!還望各位將領臣僚鼎力相助!”

“屬下(末將)定效死命!”

孫策掃了一眼,眼神裡閃着一點激動,稍微頓了頓,孫策繼續道:“今日召集大家前來,一是商議治喪的事宜,二是向大家宣佈接下來的軍政安排,以防有人趁此時機作亂。元嘆、大伯請你們先將治喪的事情安排一下,隨後由子布和子綱宣佈接下來的軍政事宜。”

顧雍和孫賁鄭重的拱手應下,孫策的這個開局還算不錯,孫權在一旁好奇的着,眼裡滿是佩服和羨慕。

孫策自己其實是很緊張的,現在將會議的主持暫時交給了顧雍和孫賁,孫策自己偷偷的做着深呼吸,壓抑着蹦蹦狂跳的心臟,雖然剛纔他的表現很穩重,但是心裡其實已經緊張極了,生怕自己說錯話出了岔子,幸好,這一切都順利的過來了,第一關過了,以後就好了。

顧雍和孫賁的安排很細緻,從安保到接待,都一一的仔細安排了負責的人手,這次治喪關係到孫策的面子,也關係到在座所有的人面子和利益,因此絕對不能馬虎,更不能出錯,特別是對那些重要勢力的代表。

接着孫策又請張昭和張紘分別公佈了政務和軍事上的安排,政務以穩定爲主,軍事則以防禦爲主,等度過了這個過渡期之後,再重新展開攻勢,孫策的穩健選擇,無疑獲得了軍方的肯定,行政和人事方面的穩定,也安撫了大家原本有些不安的心緒,如此來,孫策的內部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於是,孫堅的的喪事正是開始了。

首先到來的是本地的世族以及商社的代表,這些人是人在屋檐下,又怎麼會不配合的,因此這些人都是來給孫堅歌功頌德,兼且來向孫策效忠的,這也是孫策自己的穩定力量。

接着到來的是從江東過來的世族代表,這些人就沒有安什麼好心了,這些江東世族別的不會,寫文章的能耐倒是不小,文章中陰陽怪氣指桑罵槐,連帶着孫策一起,都被狠狠的排遣了一番,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每一個到來的家族代表,都帶來一篇祭文,然後還要到處張貼,氣得孫賁直接要命人將他們給打出舒縣去。

而孫策卻將孫賁給勸住了,反而在靈棚外面弄了個公告欄,將他們的祭文都貼在上面,同時也將本地世族商賈,以及別的諸侯勢力的表文貼在上面,讓大家都清楚江東世族口蜜腹劍、狹隘陰私的嘴臉,這麼一來,大家才知道孫策人雖小,但是卻半點都小覷不得。

不久之後,長安朝廷的回覆到來,追封孫堅爲烏程侯,並正式拜孫策爲揚州刺史,薊縣朝廷的回覆稍慢了一天,一樣是追封孫堅爲烏程侯,但是孫策則僅僅拜爲長沙太守,顯然,薊縣的天子有些小家子氣了。

又或者是長安朝廷故意搗亂,將孫策拔高一籌,爲的就是引起周圍諸侯的不滿!特別是現在揚州有州牧劉繇,現在卻又蹦出個刺史孫策,這不是典型的挑撥麼?陰謀詭計開始向着才登上大位的小小孫策襲來了!

“子布先生。這刺史的職位不好麼?”孫權有些好奇的問道,孫策其實心裡也有些疑惑的,但是見到張昭等人都面色沉凝。孫策自然不會輕易的問出這種問題,幸好孫權能問。

張昭點了點頭:“這是董卓的奸計,主公還記得當日屬下所擬的表文麼?”

“記得,請封長沙太守的表文?”

“正是,”張昭點了點頭,了面上很沉穩的孫策一眼,接着說道:“爲何我們只請封長沙太守呢?這自然是爲了避免現在就激化矛盾。雖然這個矛盾也一直都存在,但是能壓住,就最好稍微壓住一些時日。畢竟主公還需要時間來穩定內部。”

孫策恍然,張昭這麼一說,他就明白了,董卓的意思是挑起周圍諸侯的不滿。一個小小的孩子居然任命爲刺史。董卓這簡直是在嘲笑江東無人,這不是挑事又是什麼!

“我懂了,那麼我應該拒不奉詔,然後上表辭謝麼?”

“不可!”張紘急忙出聲阻止,張昭也點頭贊同。

“卻是爲何呢?”孫策這回是自己問了。

“因爲不能示弱,董卓的這一手狠毒,主公若是退讓了,難免會被周圍的諸侯輕。覺得主公膽小無用,說不定會引來周圍餓狼覬覦。同樣。若是江東世族對這個任命忍氣吞聲,就會讓人覺得江東世族軟弱好欺,這麼一來,江東世族也不能無動於衷,恐怕我們雙方不打都不行了!”

張紘的解釋讓在場的文武都大吃了一驚,想不到這麼一個輕飄飄的詔書之中,居然隱含着如此歹毒的目的,而且就算是知道了,卻也無法避開董卓的這個謀算,孫策和劉繇的鼻子上就像是被綁上了鼻環,不得不被董卓給牽着走,這其中對形勢的妙用,真的是歎爲觀止!

孫策皺了皺眉頭,忽然哼了一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難道我們又怕了誰麼?劉繇不過是縮頭烏龜,他們不出來則罷,一旦出來,必叫他們有來無回!”

“主公說得好,如果他們敢伸出腦袋來,俺老程一定將它給剁下來!”

“正是如此!還怕他們不來呢!”

軍方在孫策的鼓舞下,一時竟然羣情激奮,不過他們的信心並非是憑空而來的,若是劉繇真的反守爲攻,說不定結果正如孫策所說,會是有來無回的結局。

事實上,孫堅死了只是一個契機,這個契機能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要從兩方面,一個是孫堅集團的內部會不會不穩,甚至產生爭權奪利四分五裂的狀態;另一個則是,周邊的諸侯會不會認爲這是一個瓜分蠶食孫堅勢力的大好時機。

只有當這兩個條件都具備的時候,纔有可能最終覆滅孫堅集團,否則,這個期望是很難達成的。

張紘掃了大家一眼,開聲道:“且住吧各位,劉繇不是笨蛋,各位能夠到的結果,劉繇也能到,若是劉繇真的有所行動,那麼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我們不怕劉繇,但是若是曹操、劉備、蔡瑁,甚至荊南的異人都一起行動的話,請問各位該如何抵擋呢?”

張紘的話將大家都給問住了,孫策眼睛轉了轉,明白了張紘的想法,於是他閉緊了嘴巴不出聲,任由張紘繼續打擊這些有點驕狂的將領們。

“哼!只知戰而不知爲何而戰者,是莽夫,不是將軍!爲將者應知爲何而戰,應知能不能戰,最後纔是應該如何而戰,至於衝鋒陷陣,那是最末等的事情!”

張紘的話不僅僅是在敲打將領們,也是在跟孫策進言了,孫策凜然端坐,仔細的聽着,孫堅的失敗,就是因爲他忘記了衝鋒陷陣本來就不應該是主帥的指責,更不要說孫堅身爲一方領袖,這種冒險的行爲無疑是要不得的。

程普斜着眼睛不滿的嘟囔着:“那依大人的法,有應該如何面對這衆敵環伺的情況呢?難道去委屈求和,或者夾着尾巴逃跑不成!?”未完待續。。。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