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王者榮耀之儒道聖祖 > 王者榮耀之儒道聖祖 > 

第208章 上查親王下查百官

第208章 上查親王下查百官

李白笑道:“我這番裝束有問題嗎?”

“不是……這面見聖,李大人……”

“無妨,我相信以皇的開闊胸懷,倒不至於與李某這般見識。 ”李白笑道。

“好吧!那李大人請隨我轎入宮吧!”

李白點頭,髮型有些不羈,衣衫有些凌亂。

入宮之前他已經寫了一封書信放在臺面了,這是留給楊玉環,讓楊玉環給他去暗示白學與許士林等人的。

武則天,這是一個殺伐果斷,睿智與實力雙全的天下第一女皇。

她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有人能讓她改變主意,甚至可以說她決定的事情,甚至可以不惜一切都要去想盡辦法做到。

李白要的是白學與許士林等人配合一下他,他真的是不想讓《華字典》在大唐出書。

畢竟事先他也已經答應了劉禪,會把《華字典》留給蜀國出書,這不是關乎到利益的問題。

而是蜀國看得起他,會給他全方面的推廣東土人族。

然而在大唐出書的話,想必是大唐都寸步難行了,欲要推廣整個東土大陸,那無疑是在癡人說夢。

當然!武則天要是下了死命令,或許可以做到這一點。

但她女皇出身,非大唐李氏正統,現在李氏皇族的人不知道多少人想推翻他,她稍有大動作,很有可能會萬劫不復。

她雖然位高權重,但她也是如履薄冰。

正因爲如此,李白纔不想把自己傾注心血的東西放在大唐。

而劉氏皇族,那又不同了。

蜀國劉氏皇族,始於西漢劉邦斬白蛇起義,後幾經波折,歷經東漢,再到三國之亂。

劉氏皇族可以說是從戰鬥脫穎而出,最終穩居西蜀,建立下萬古不朽機關帝國的存在。

底蘊雄厚,機關妙算,可以完美的註釋蜀國的狀態。

這樣一個國家,寧願拋卻一切的利益,爲他推廣這本字典,只收印刷成本費用。

這無疑是李白最好的選擇。

他雖是讀書人,不喜銅臭,但如若有足夠的銅臭,也才能支配他更大的野心……讓儒道興於當下。

木轎停留在皇宮通道,小公公帶着李白開始往御花園而去。

……

以此同時,朝會,武則天龍袍加身,神光閃爍,看起來神聖而威嚴。

她一雙鳳眼,閃爍着一陣危險的寒芒,紅脣親啓,略顯冰冷的話從傳出。

“諸愛卿可知道昨晚深夜所發生的事情?”

衆人聞言,開始交頭接耳了起來。

“哎!聽聞狄公昨晚查處李侍郎家,從搜出價值將近三十萬兩的珠寶首飾,想不到李侍郎這人平時挺光明的,卻不料那麼貪……”

“是的,這人一小人,幸好我當時遠離了他,不然肯定得受他波及。”

“確實啊!身爲朝廷高官,卻做着貪污受賄之事,當真是讓人不恥……”

“是啊!我跟他早劃清關係了……”

下方百官,開始在撇清自己的關係,說的都是李啓海怎麼這麼貪,幸好他們沒什麼關係什麼的。

狄仁傑聽着百官這些話,嘴角扯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有沒有受到牽連的,他會自己調查清楚的。

現在他們不過是自我安慰,有同黨的,他都會一一揪出來。

堅決不能讓這種蛀蟲再腐蝕大唐的命脈了。

武則天雙眼直視着下方衆人,除了右邊武官沒有交頭接耳之外,左邊官都在交頭接耳,撇清楚自己的關係。

這讓武則天既引以爲傲,又有些憤怒感慨。

引以爲傲的是大唐的軍隊可以說是十國最強的存在。

憤怒感慨的是大唐的官烏煙瘴氣一片,樹倒猢猻散,李啓海下馬,下方的官開始撇清楚關係了,這都是她治下無方所導致。

再仔細一看,除了李靖大元帥這邊的人沒有拉幫結派,在官這邊幾大親王與相爺等人,都隱隱形成了幾大派系的林立。

倒是狄仁傑,一個人站在左邊第三行,老神在在,也沒人跟他說話。

狄仁傑也樂得個清閒,畢竟……接下來他要做的是但凡與李啓海有關係的人,都得接受調查。

調查嘛!自然也免不了得罪某些人。

武則天秀眉緊蹙,沉聲哼道:“哼!諸位愛卿,你們當這朝會是菜市場了嗎?”

武則天話音剛落,他們都安靜了下來,武則天繼續說道:“自發生李啓海貪墨下方學子鑽研成果的事情以來,朕在想着……”

“朕大唐江山,地域遼闊,是十國地域最大,位佔大陸央,也是軍隊最強大的國家。”

“近年來隨着禮部培養的天下學子,逐漸的安排崗,管理一方,大唐有序的發展着。”

“但,在朕看不到的某些地方,某些村鎮,某些府縣,卻也有着各種的黑暗,這……是朕的失職。”

“也是滿朝武百官你們的失職。”

“你們身爲朝廷命官,大權在握,但卻不思進取,只顧自身的享樂。”

“區區一個禮部侍郎被受賄將近三十萬兩白銀,如若這種風氣持續下去,大唐又以何種力量在十國,站穩腳跟?”

“一個禮部侍郎貪墨將近三十萬兩的白銀,加吃吃喝喝,各種珍藏,朕……不敢想象,你們到底爲大唐貪墨做了多少貢獻,腐蝕了大唐多少根基。”

“尚書呢?尚書令呢?一等公呢?侯王呢?親王呢?朕的大唐,難道這樣被你們腐蝕了嗎?”

“不,朕今日告訴你們,朕之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是看在大家爲了大唐繁榮昌盛努力過的份,給你們一個機會。”

“現在……受過他人貪墨,賄賂的人,如若把下方賄賂的東西呈國庫,可免去受賄之罪。”

“另,即日起,朕命狄仁傑爲欽差大人,至親王,下至百官,但凡與李啓海此事有關之人,全部得接受調查。”

“再是整治禮部,但凡禮部有涉嫌貪墨與受賄之人,全部換掉。”

“之前投效無門,迴歸故里的進士與舉人等,可酌情安排在各大府與縣學院任職。”

“朕的大唐需要更多新鮮的血液,既舊的禮部給不了大唐灌注新鮮血液,那朕寧願廢了現在的制度,從新開始。”

“狄仁傑,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微臣明白,定當不負皇期望……”

一時間,長安風雲變動,大唐根基搖搖……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