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王者榮耀之儒道聖祖 > 王者榮耀之儒道聖祖 > 

第八十章 鎮國文章

第八十章 鎮國文章

“而後,孝、悌、忠、信。 ”

“孟聖說:世俗所謂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

“博弈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

“從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以皆是聖賢對孝義之看重。”

“父母九月懷胎,養子成龍,不敬則不孝也。”

“心無孝義,尊父,敬母,無恩義則不孝也。”

“父病,母危,子不在身,見死不救不孝也。”

“弟貧,兄困,己身富貴,不助己親不孝也。”

李白寫到這裡,手隱隱有些發酸,但還是堅持寫下尊師重道,敬重父母的孝義來。

洋洋灑灑又是幾百字,李白整張紙都寫滿了,不得已還得再取一張紙出來寫。

最終以“百善孝爲先結尾。”

當李白寫完整篇“人之孝道”。

天地突然一沉,接着緩緩的被黑幕侵蝕。

這一幕的突然發生,整個考場的考生們都驚呆了。

衙役們爲了維持現場秩序,連忙點亮百盞燈,燈光映照下,衆人靜坐考場。

主考官何忠良高聲道:“諸位稍安勿躁,此乃天地生異象,應是有人著作出經典名著……曲星動啊!”

“此乃儒道興之象……”

衆人聞言,雖然不解,但好像對他們這些讀書人有好處,索性也安心的等候着。

何忠良說完這話後隱隱有些激動,目光四處掃視着,最終把目標定在了李白身。

此時,曲星,一道響亮的孝鐘聲響起。

儒道,包涵了仁義,孝義,禮義,德義……囊括在一起纔是完整的儒家思想。

每一種儒家思想的力量被激活,都會令激活之人獲得等同的思想之力。

李白現在因爲“人之孝道”激活了孝義思想,整個曲星都響起了暮鼓鐘聲,這是一種大喜,俗稱孝義鐘聲。

曲星突然降落下一道璀璨的星光,穿透了虛空,直接出現在白帝府、順風縣縣學考場李白頭。

曲星之力一分爲二,一半進入李白的身軀,一半落在“人之孝義”的草紙。

草紙在瞬間把檯面給壓塌在地板。

李白這裡的動靜,頓時間吸引了所有人。

地面,兩張紙張平鋪在地,面泛着金黃色的光芒。

李白自己也被震驚到了。

在考場外的王朝看着天降神光,他知道……又是李白搞來的狀況了。

他真是越來越好,李白到底有什麼特殊的能力了。

之前在長安城內引來了不少神光,那時候他還不確定這是李白引來的。

但經由了李白吟詩喚來萬物生光輝,輕舟度過萬重山和杖藜扶我過橋東,他知道……除了李白,別無他人了。

今日四方暗無天日,天降星光,註定了又是李白沐浴星光下了。

在考場內,衆人雖然看到李白的檯面破裂了,但並沒有看到星光鑽入了他的身體內。

在星光進入身體,李白連忙查看他腦海的才氣尺。

才氣尺浮現着一篇“人之孝道”在央位置。

底部很明顯的兩個字“鎮國”。

李白震驚,他只是借用聖賢所著孝義經典,囊括自己所理解的孝義,竟然是一篇“鎮國”層次章。

當真是讓他感受到大大的意外啊!

一鎮國,李白還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加。

這種增加不是單純的才氣之力增加,而是質量的增加。

他感受到才氣尺的才氣,變得更加的精純,更加的飽滿,隨時有可能突破成爲秀才的存在。

天空逐漸恢復成原狀,考場的考生也依舊在原位,唯獨李白所坐在的位置,檯面卻坍塌在地了。

何忠良帶着激動的神情走了過來。

趙福義與蔡合等人都不解的看着何忠良。

不知道何忠良爲何如此激動。

他們也跟何忠良,直接來到李白身前來。

李白站起來抱拳說道:“十分抱拳,剛纔寫着“人之孝道”有些盡情,忽視了檯面不穩,導致坍塌。”

“無妨……”何忠良擺了擺手,雙眼如看至寶一般看着地面安靜躺着的兩張紙……

這兩張紙面有李白寫着的“人之孝道”

第一頁寫滿,第二頁一半。

字體工整,看去算是清秀,字體間隔得體,還沒看內容有讓人繼續深看進去的打算。

縣丞蔡合前一步,伸手要當正常紙張一樣撿起來。

但當他抓着紙張的時候,他才發現,兩張紙……竟重達一百五十多斤……

蔡合震驚,這兩張紙,什麼材質?竟然那麼重?

他雙手用力擡了起來,那誇張的表情讓考生們都有種想笑的衝動。

唯獨何忠良帶着咋舌的神色,嘖嘖道:“厲害,厲害了……”

趙福義不解,問道:“忠良,這是何爲?”

“哈哈!哈哈哈!”

何忠良沒有立馬回答趙福義,而是看向李白笑道:“這位考生不錯,不錯,竟寫出一紙百斤的“鎮國”詩來。”

“非常好,非常好啊!”

衆人更加不解,唯獨李白頷首,內心雖震驚,但對方身爲府學院的高才,知道儒道之力與儒道之力所帶來的力量也不出。

趙福義與蔡合都帶着好的神色看着何忠良。

何忠良沒有解釋,而是看向壓抑說道:“去換來一張質量好點的檯凳,供這位考生繼續考試。”

“是……”

衙役去換來一張堅硬的檯凳,李白把剛纔寫好的“人之孝道”放去。

何忠良等人再次回到高臺。

在高臺,趙福義忍不住問道:“忠良,這是怎麼回事?”

“兩位可能有所不知,這是……儒道之力啊!”

“嗯?儒道之力?”趙福義皺眉,問道:“是傳聞失傳在古的儒道之力?”

“沒錯,根據我從古流傳下來的書籍所瞭解,這小子所著詩,應是傳說的“鎮國”之……”

“有何妙用?”

“妙用無窮啊!”

“據傳聞領悟儒道之力之人寫出的詩,一旦有鎮國之才,那註定了這首詩或章會被傳唱,傳唱的人盡皆知,則提升等級爲“傳說”詩詞。”

“一旦提升到這境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