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王者榮耀之儒道聖祖 > 王者榮耀之儒道聖祖 > 

第十七章 獄起詩興

第十七章 獄起詩興

李白這話活脫脫的把獄卒老母說成了青樓紅塵接客女子。

雖然這話有點過分了,但相對於獄卒的出言無狀,李白覺得這還是輕的了。

獄卒不懂,對着李白的後腦勺來一巴掌。

“啪!”

“你還當你是t仙李白啊!廢物一個,進了監牢還跟爺我拽?信不信老子弄死你?”

“小人得志。”李白摸了摸後腦勺,跟這些沒化的人沒法正常交流。

“是又怎麼樣?快給老子滾到第十層去。”

獄卒故意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來,看的李白想再給他來一段詩,問候他全家啊!

不過想到現在被打入了天牢,還是收斂點吧!免得要受皮肉之苦。

他現在這小胳膊小腿的,被獄卒一頓揍保證能腫幾天。

下到第十層,囚籠裡,楊玉環與一衆小孩臉都洋溢着開心的笑容。

今日狄大人告訴他們很快可以放出去自由了。

一想到自由,他們都特別的興奮。

可以以非囚犯的身份遊歷一下繁華昌盛的長安城,那是他們發自內心最深處的心願。

雖然他們恨大唐軍隊破壞了他們的家園,但長安,這是東土大陸象徵性的地方,這與家國無關。

長安城,這裡匯聚了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的智慧在其。

不管是人風情、建築風格還穿衣打扮都能讓人耳目一新,被譽爲東土大陸最神的地方。

突然,李白的身影映入衆人的眼簾。

楊玉環呆滯了片刻,轉爾化爲驚喜涌心頭,款款的蓮步走到囚籠前。

看着李白雅的面容,嘴角扯動着的笑意,他們發自內心的覺得很舒心。

楊玉環輕啓紅脣,“小白,我們這是可以離開了嗎?”

李白聽着楊玉環這動聽的聲音傳來,靈魂深處涌出一股發自內心最深地的思念之情。

時間定格在十年前,那個美麗的黃昏,彼此相約在樓蘭街頭。

街道鬧元宵,兩旁燈籠高掛,那溫馨而熱鬧的小鎮,畫面再次回溯腦海。

再看現今,彼此獄相見,過往的那種溫馨不復往昔,而這思念之情也是劍仙李白殘存記憶影響他的思緒。

一時間,李白略帶惆悵傷感。

但看到楊玉環與一衆孩子們帶着的希冀神色,他不忍告訴他們自己也落魄進監獄,只好露出牽強的笑意道:“很快了,放心吧!”

李白這話剛說完,在背後跟着過來的獄卒雙眼一翻,打開牢門。

楊玉環等人驚喜不已,獄卒這要放了我們。

馬要自由了。

但現實,卻殘酷的告訴了他們,事實不是他們所想那樣。

只見獄卒打開大門後,一把抓着李白的臂膀,用力一推,李白也跟着進來了。

楊玉環見狀,心裡大驚,連忙問道:“這位大哥……你……你們這是何意?小白這是怎麼了?”

“李白,勾結魔種,現打入天牢,待三司候審,你們等死吧!樓蘭死囚。”

獄卒冷眼看着楊玉環等人,鎖冰冷的鐵鏈。

楊玉環看向李白,李白無奈的聳了聳肩,露出一副不是多大事兒的樣子來,笑道:

“放心吧!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李白這話出自《左轉·僖公十年》。

原本只是想平靜的說自己是清白的,這加他身的罪名,他是有話說的。

孰料。

現今天下,才氣空缺,曲星被激活過來後,李白在對應的場景,所說的每一句經典名言佳句,他都將會是原創作者。

能得到曲星降下才氣來,強壯他的身體,增長他的智慧。

這是一句名言佳句,所以降下的才氣無形無色,直接進入了李白的才氣尺。

如若能作出聞鄉、通縣、達府等詩詞來,會有不同的威力與天象。

碧如早前作出孟浩然那首《春曉》是通縣的詩。

這樣的詩具備了一定的攻擊能力,會根據李白的意念召喚出相同詩所提到的東西來,然後給對手一個教訓。

當然!如果李白想讓他們死,通縣的詩未必能讓他們死,但想來應該也能讓他們重傷垂死。

這完全取決於李白現在的才氣有多少,所吟詩是什麼層次的罷了。

李白感受到才氣尺注入了一道力量,狀態頓時一變,一掃剛進牢房的那種死氣沉沉,變得神采奕奕了起來。

內視才氣尺,才氣尺一寸童生所浮現的柔黃色才氣變得更加充盈了起來。

在這一瞬間,李白好像看到了未來的曙光一樣,變了個人似得。

剛纔楊玉環還在爲李白進監獄的事着急,此時看到李白變得神采奕奕,雖然沒有過往練劍的那種銳意。

但卻更加雅與平和,看着現在的李白,楊玉環更覺溫馨。

李白看着楊玉環的面容,配合着腦海浮現的記憶碎片,一時間李白詩興大起。

楊玉環撩了一下耳根髮絲,柔聲問道:“小白,你……沒什麼事吧?”

“沒事,突如其來的想到了十年前,我們的點點滴滴,那時雖年少,但卻值得永世追憶。”

楊玉環聞言,露出些許微醺之色。

李白笑道:“我想送你一詩。”

“是什麼呢?”

楊玉環略帶嬌羞神色,有些不好意思面對李白,那時青蔥歲月,少女不懂男女事。

今日李白如此露骨的說出過往彼此的點滴,帶有回憶的溫馨與對未來的憧憬,她心如小鹿亂撞。

李白揹負雙手,看着牢房監獄燈光昏暗,想起多年前的元宵燈火。

雖然都是燈,但卻……已不再是過往的那種環境。

李白想起歐陽修的那首《生查子·元夕》。

靈感來襲,李白當即趁興吟起了改版詩《生查子·元夕》

“多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時臨夜時,月與燈依舊。”

“見了多年人,已不在黃昏。”

李白這首詩,充分的表現出在多年前熱鬧非凡的場景,與摯愛約在黃昏後。

今日月與燈都有,也見了多年摯愛,但卻不在那個黃昏,那個場景了。

既表明了對摯愛的想念,也表明了時過境遷的無奈。

楊玉環雖然不是很懂,但也回憶起……過往那時,月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記憶。

與此同時,天牢空,白晝突如其來一輪明月高懸。

四周一片漆黑,唯獨天牢空月華籠罩而下,柳影綽綽……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