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 

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

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

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

某網絡直播平臺上,觀看發佈會直播的網友們看到徐申學介紹這個S603的時候,對電子產品,科技行業有些瞭解的人都能體會理解到徐申學說的這個S603芯片有多牛逼。

但是對於很多不關注電子產品,也對科技行業沒啥瞭解,純粹是跟風來看熱鬧的人而言。

就對S603芯片有多厲害不太懂了。

當然……絕大部分智雲手機的用戶其實也不太懂什麼硬件,他們也不太關心,反正只知道智雲手機最牛逼就行了。

不過終究有一些人不懂,但是又比較好奇的。

因此就有人發評論詢問:“這個芯片聽上去很厲害啊,怎麼個厲害法啊?”

“十四納米很厲害嗎?”

“不是說國外的芯片纔是最厲害的嗎,我們的這個智雲芯片排名第幾啊?”

很快就有熱心網友就說了。

“肯定厲害啊,這個S603芯片有四十億個晶體管呢,上一代的S503才二十八億個晶體管,而國外的水果A8芯片才二十億個晶體管,光看數量你就知道其中的差距了!”

“十四納米是指芯片的製造工藝,數字越越厲害,之前只有英特爾在今年推出了十四納米的酷睿芯片,現在我們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是第二家!”

“絕對的世界頂級水準,當下最好的芯片製造工藝!”

“十四納米很厲害?呵呵,這個工藝可是當下最先進的工藝,據傳流片一次的費用就上千萬美元!”

“樓上的上千萬美元說少了,一座十四納米工藝的晶圓廠投資幾十億美元呢,現在建成投產了正是收回成本的關鍵時刻,現在一千萬美元流片一次,智雲微電子得虧死。”

“據傳隔壁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流片一次要一千多萬美元,而且還限定客戶,普通客戶想都不用想,現在根本不接訂單。”

“我們的十四納米工藝比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還先進一代,雖然具體費用不知道,但是肯定比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更貴!”

雖然十年後左右的未來,十四納米工藝的流片費用一次大概三四百萬美元就能搞定,但那是十年後……

十年後十四納米工藝都是成熟工藝,甚至是落後工藝了,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因此流片費用自然便宜。

但是現在……十四納米工藝可是最頂級的工藝,其流片以及代工費用都不能用常規的成本加上利潤這種普通算法去衡量的。

你還得把晶圓廠的龐大投資,先進工藝的研發投入,再加上高昂利潤算進去……所以其價格會虛高很多。

人家晶圓廠就指望着這短短兩三年裡收回投資成本的同時,還要大賺一筆,然後繼續投入先進工藝的建設以及研發中。

先進技術的價格,從來都和成本沒有關係,而是和市場稀缺性有關係。

至於對外報價……智雲微電子目前根本就沒有對外報價,因爲哪怕外界開價兩三千萬美元流片費,智雲微電子都不可能騰出產能來給其他廠家進行流片。

客戶得等,最早也要等到明年初!

而到了十月份以後,雖然產能增加,但是前期產能將會用於智雲集團的其他一些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

一直到明年初,智雲微電子纔有相對富裕的產能對外承接一些代工訂單,但是價格必然會非常昂貴,遠超正常價的那種,同時產能也只會給那麼一點點,只有少數戰略合作伙伴的超級大客戶,比如華威、AMD這種才能夠拿到產能。

其他常規芯片設計公司想要拿到產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針對十四納米工藝的龐大需求量,同時又因爲十八納米工藝是屬於過度工藝,等到明年後需求將會大幅度下降。

因此智雲微電子方面也在規劃對現有的三座十八納米工藝的晶圓廠進行技術升級,以支持十四納米工藝的生產。

主要是因爲現在智雲微電子現有的三座十八納米工藝上所使用的核心設備,如光刻機,蝕刻機等都是當下最頂級的設備,也是可以滿足十四納米工藝的生產需求的。

因此這三座工廠只需要對部分輔助設備進行升級,對工藝進行改進那麼就可以無縫轉產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

甚至,這三座工廠未來,其實都還能進一步升級到等效十二納米、等效十納米工藝……反正都是雙重曝光,對核心設備的要求差別不會很大,只需要對部分非關鍵設備,工藝進行改進就行了。

今年下半年陸續出貨的海灣科技HDUV-500光刻機,該光刻機的套刻精度三點五納米,支持高精度雙重曝光,這款光刻機是能滿足10-22納米工藝的。

真正難搞的是需要四重曝光的等效七納米工藝……這個級別的工藝還需要更先進,套刻精度更高的光刻機。

海灣科技那邊暫時還沒有滿足該精度的光刻機,預計中的HDUV-600,也就是套刻精度二點五納米的光刻機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推出。

ASML那邊的這種級別的光刻機,預計也是明年左右出貨。

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海灣科技已經追上了ASML的步伐。

至少在工藝精度上追上了。

就是產能,良率這些數據上還有所不如……但是海灣科技的光刻機賣的便宜,維護費用也便宜啊,最後算下來的芯片成本其實都差不多。

這也是爲什麼美財團那邊,現在懶都得對徐申學,卡DUV浸潤式光刻機的根本原因……人家徐申學都把東西給弄出來了,你還卡個毛線,卡個一年半載的也沒啥卵用。

你不能指望智雲這邊的芯片工藝落後一年半載的,就對智雲造成多大的傷害,哪有這麼好的事了。

要是有這麼好的事,水果和四星早完蛋了……

去年開始,水果和四星使用的芯片,在工藝上一直都落後智雲一代,也沒見人家倒閉啊,日子照樣瀟灑的很,銷量節節攀升。

反正DUV浸潤式光刻機領域裡,卡也卡不了,自然是能趁機多賣幾臺是幾臺,能賺多少是多少。

徐申學的錢,那也是錢啊!

而徐申學這邊爲了避免海灣科技的HUDV-600光刻機跳票,確保七納米工藝不拖延,做一個後手,也訂購了一批ASML的先進光刻機,就是數量不多,應個急,稍微過渡一下。

———

基於等效10-22納米工藝所需要的核心設備都是同一套,晶圓廠的升級成本低,時間短!

因此到明年,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的產能,將會持續提升,預計到明年年底左右,三座十八納米工藝的晶圓廠,就能夠全部完成技術升級,獲得生產十四納米的生產能力。

到時候,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產能將會大量提升,滿足集團所需的同時還能對外承接大量的代工訂單。

再加上四星也預計在明年完成十四納米工藝的量產。

市面上也將會出現大量的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不再是英特爾和智雲的專屬。

對了,還有一個臺積電,雖然十六納米工藝落後一代,不過也算得上是頂級工藝。

明年,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依舊是14/16工藝的時代。

不過深知市場營銷重要性的智雲微電子,可不會老老實實的玩什麼十四納米,目前正在推進的十四納米改進工藝預計明年第二季度也能投產。

按照智雲微電子一貫以來的虛標習慣,到時候不會使用什麼十四納米的稱呼,而是會使用十二納米工藝的稱呼。

雖然實際工藝水平還是十四納米工藝節點,但是智雲微電就是要在名頭上壓對手一頭……

22納米3D晶體管工藝稱之爲十八納米工藝,14納米改進工藝稱之爲十二納米工藝,甚至進一步改進後的十四納米工藝,也不是14++,而是十納米工藝……

對此,英特爾方面不屑一顧,認爲智雲瞎幾把高……核心參數都沒提升多少,你好意思說十二納米,十納米?

臉都不要了。

但是智雲微電子就是不要臉,死活要把14+以及14++稱之爲12納米和10納米工藝。

臺積電和四星方面也是有樣學樣,分別提出來了所謂的十納米工藝項目……

而這種口頭縮小工藝節點的效果可是非常大的。

人家消費者就認這一套,覺得數字越小,性能也越好,進而是能夠反饋到智能終端的銷量上的。

就和現在的發佈會上,徐申學宣佈S603芯片採用的是十四納米工藝,進而引來了廣泛討論一樣。

很多網友們一看這個十四納米工藝,再一看隔壁水果芯片找臺積電代工,使用的還是十六納米工藝。

第一反應就是,智雲的芯片要比水果的芯片更先進!

不僅僅是國內的網友這麼認爲,國外的網友們也這麼認爲!

儘管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比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是先進一代,但是普通人一般不會去關注晶體管數量,晶體管間距之類的核心參數啊,你宣傳這些普通消費者也搞不懂了。

怎麼辦?

用最簡單粗暴的辦法,直接宣傳智雲手機採用的S603芯片,採用的十四納米工藝……這樣一對比十六納米工藝,十八納米工藝等等,消費者一眼看上去就知道這個十四納米工藝更先進,智雲的芯片更好,智雲的手機性能更好。

廣告宣傳,是不需要太專業,太高深的,就要使用普通人一看就懂的話來進行宣傳。

而發佈會現場裡的都不是什麼普通消費者,很多都是業內人士,要麼就是相關行業的媒體記者,自媒體,最次的也是科技愛好者。

這些人不需要糊弄,但是他們更加明白智雲這個十四納米工藝的含金量,以及採用了該工藝的S603芯片的強悍性能。

“四十億個晶體管啊,這些智雲工程師是怎麼做到的?”臺下的水果方面的高管,嘴裡都忍不住說出了這句話。

他們水果今年準備發佈的A9芯片,採用的是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但是整個芯片也才塞進去了二十多億個晶體管啊。

哪怕是智雲的芯片有着通訊基帶,佔用了大量晶體管的數量,但是可以估計的是,哪怕拋開了通訊基帶這一部分,他們的S603芯片的晶體管數量也會超過三十億個。

這晶體管數量可不是說可以隨意增加的,一方面是芯片面積有限,另外一方面還要考慮功耗以及散熱。

同等工藝水準下,大量增加晶體管數量,將會帶來功耗的大幅度上漲,到時候散熱也就壓不住了,分分鐘變成笑柄,如同去年高通的驍龍810一樣。

就是工藝不行強行堆積晶體管數量拉性能,最後導致整個芯片變成火龍一樣。

這都已經成爲了業界笑話了!

而他們水果自然不會犯下這種錯誤!

但是,智雲的芯片設計師們,是怎麼敢在芯片裡堆積四十億個晶體管的?

難道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真的比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強那麼多?

水果的副總裁一邊看着臺上的徐申學繼續吹噓S603芯片,一邊沉思着。

如果差距真的那麼大的話,那麼明年的芯片也就可以考慮讓四星的十四納米工藝進行代工了。

其他幾家手機同行廠商,則是看看着徐申學吹噓這個S603芯片,大多是羨慕……

至於其他想法,尤其是競爭想法則是不會有。

哪怕是四星的代表,人家也沒第一時間想着在芯片領域和智雲玩正面競爭……自家芯片的設計水準自己知道,連個自研芯片都弄不了,還玩個屁!

今年的蓋樂世手機都還在用智雲半導體的W806芯片呢。

甚至明年都有可能繼續用智雲半導體的W906芯片!

就算明年不用智雲的W906芯片,也會使用高通的驍龍820芯片。

四星的自研芯片,雖然還沒有死,但是也差不多……他們自己都不抱有希望了。

芯片設計跟一坨屎一樣,還沒有自家的通訊基帶,怎麼看都沒有前途,還不如放棄了事。

四星都如此,其他的手機廠商就更是如此了,除了羨慕就是羨慕,但是競爭的心態是沒有的!

尤其是國內的手機廠商,除了華威比較特殊外,其他的都是大規模使用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芯片。

就算是華威有自研芯片,但也不是在所有機型上都使用自研芯片,相當多一部分機型使用的芯片還是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芯片或高通驍龍芯片。

他們如今看到智雲這個S603芯片,也只能羨慕了。

而更多的廠商,則是寄望智雲進入十四納米時代後,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芯片再降一波價格,同時加大供貨。

比如現在市場上很火爆的W806芯片,該芯片全面吊打了高通火龍驍龍810芯片,佔據了大量的高端市場,但是其產能也不是無上限的,很多廠商其實都要排隊拿貨,而且價格也不低。

這款芯片都推向市場大半年,然而價格卻還沒有降低多少,這讓很多指望着這款芯片在半年後大幅度降價的廠商很無奈。

尤其是走極致性價比的大米,已經多次找智雲半導體那邊談判,嘗試把價格砍下來,但是智雲半導體表示這款芯片都供不應求,你讓我降價?

無奈之下,大米那邊今年的4S,恐怕還得繼續走定鬧鐘限量搶購模式,每月少量發售一點維持市場熱度就行了……不然大米那邊都賺不到錢。

在1999元的極致性價比機型上使用這種高端旗艦芯片,帶來的成本壓力是非常大的,現在就大規模出貨開賣,它賣一臺都得虧一臺,所以只能儘可能的把大規模出貨時間往後拖。

拖到什麼時候?

自然是拖到W806芯片降價的時候!

W806芯片這種高端芯片供不應求,價格高昂,不過採用28納米工藝的W700系列芯片則是敞開了供應,價格還便宜。

今年智雲半導體的W700系列都已經大規模用於千元機上,出貨量極爲龐大。

至於W600芯片,乾脆都已經進入了百元機市場,便宜量還充足。

臺下衆多手機廠商同行們,各懷心思的時候,臺上的徐申學也已經把S603介紹的差不多了。

介紹的時候,還用來大量的跑分對比圖,清一色的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芯片,乃至自家上一代的芯片。

介紹了芯片之後,徐申學持續介紹了內存,閃存的升級,一如既往的使用最新技術的智雲半導體的內存以及閃存顆粒。

緊接着,益海科技的黃嘉年上臺使用遊戲來演示S15MAX的強悍性能。

這也是智雲旗艦機發佈會的保留節目了,每一年益海科技旗下的手遊部門,都會在智雲S系列手機旗艦機發佈會上,發佈一款新遊戲。

一方面是爲了展現智雲S系列手機的強悍性能,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給自家遊戲打廣。

“今年,我們爲大家帶來的是一款全新的3D動作手遊,採用了全新技術的聯網機制,可以供大量玩家在同一個服務器裡暢玩,同時還有應用了我們自研3D遊戲引擎,擁有當下最爲絢麗的畫面表現!”

“這款遊戲的畫面是如此的精細,以至於需要S15這種劃時代的高性能手機,才能夠完整的進行體現!”

“下面,請跟隨我來一同體驗我們的《未來星空》的絢麗畫面!”

這是一款科幻題材的3D動作手遊,並且還是網遊模式,這也是益海科技首次嘗試3D動作聯網手遊題材。

好不好玩不好說,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評價,但是能夠拿到智雲旗艦機發佈會上進行演示的遊戲,那絕對都是畫面絢麗無比的。

畢竟這種場合的核心目的,還是爲了展現S15系列手機的強悍性能,因此其他的先不說,但是畫面必須得牛逼。

讓人一眼看了都得震驚的那種。

而今天益海科技帶來《未來星空》毫無疑問是能夠達到這種目標的,角色駕駛飛船穿越星空,來到陌生星球地面上和怪物進行大戰,各種爆炸畫面持續不斷,看起來就熱血沸騰。

黃嘉年演示遊戲完畢後,徐申學再一次上臺。

開始介紹今年YUN OS系統的諸多升級特性,同時開始介紹S15系列的標準版以及Pro。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智雲手機一改往年死活不推出雙卡手機的頑固,開始在國內以及印度等部分地區裡推出雙卡雙待手機。

不過只有S15標準版支持,Pro以及MAX版本不支持。

這一點也讓看發佈會的網友們喜悅無比。

“智雲終於挺全了,讓他們搞雙卡手機都多少年了,以前一直不搞,現在終於是推出來了雙卡手機了!”

“但是爲什麼只在標準版上支持雙卡雙待,Pro版本和MAX爲什麼不支持?”

哪有這麼多爲什麼,智雲不樂意唄!

智雲集團,很長一段時間裡對雙卡手機的態度就是,如果你要使用雙卡,你就買兩臺智雲手機……

今年也是因爲推出S15MAX後,擔心S15標準版沒什麼創新,沒消費者接納,再加上需要穩住五千元這個入門級市場,所以才做出了一定的妥協。

但是,也只是在入門級裡進行妥協,Pro以及更高端的MAX是別指望了。

別扯什麼雙卡雙待,你買兩臺智雲S15MAX纔是王道啊,我親愛的韭菜們……

再說了雙卡雙待更耗電,而智雲手機因爲一直追求輕薄,機身內部空間極爲有限,電池容量本來就不算多,做成雙卡雙待的話,續航就更少了……

S15標準版爲了做成雙卡雙待,都被迫加厚了機身,然後塞進去了一塊更大的電池。

至於PRO版本以及MAX版,那是絕對無法忍受‘厚重’的機身的……智雲內部的工程師們長時間自詡追求的是‘極限’,你讓他們在這方面進行妥協,難度非常大。

把S15標準版加厚機身做成雙卡雙待,這已經是智雲工程師針對市場妥協的極限了,再多就不可能了。

除了S15標準版有雙卡雙待這個小特性,其他的S15以及S15PRO變化都不大,甚至外觀看起來和上一代的S14手機也沒多大的差別……只是邊框更狹窄了而已。

畢竟技術上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外觀上也很難做出太大的改變。

當然,新一代的S15的性能,靠着S603芯片還是非常強悍的,超過了S14不少!

十四納米工藝的S603芯片,鎮壓一切不服,可不是開玩笑的。

諸多介紹下來,也就到了要公佈售價的環節。

S15標準版以及PRO版本的售價沒有太大變化,和上一代的S14發售價差不多,人們也早有預期。

但是人們對這個S15MAX,這款採用了3D人臉識別的全面屏手機的售價,可就非常關注了。

人們知道這款手機肯定會更貴,但是真當徐申學宣佈,這款手機的32GB版本都要7999元,64GB要8699元,而128GB的高配版甚至要10999元的時候,依舊讓無數觀看發佈會直播的網友們破防了!

“我自覺的滾了……買不起!”

“不是智雲你不好,而是我配不上你!”

“呵呵,一臺手機上萬塊,要麼是我眼瞎了,要麼是徐申學瘋了!”

“強烈要求放開水果禁令,這就是壟斷的下場!”

“智雲終於變成我買不起,用不起的模樣了!”

當然也有人發評論:“窮鬼滾一邊去!”

“用你的小藍M,看個毛線的智雲發佈會啊,你配嗎?”

“呵呵,智雲其他都不好說,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從不騙窮人!”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