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日,歐洲。
又有一則關於智雲集團的消息引起了大量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國內人關注,國外同樣關注。
歐盟下屬機構起訴智雲集團的避稅案件,在經過了持續多年的調查,博弈後,雙方正式在法院裡首次開庭。
智雲集團方面的龐大律師團,代表智雲集團進行應訴,、。
同時愛爾蘭方面也是派出了自己精幹力量,竭盡可能的爲智雲集團提供各種有力證據。
雙方合力,試圖證明智雲集團在愛爾蘭的歐洲子公司的納稅行爲合法合規,不存在任何的逃稅漏稅問題。
而另外一方,則是歐盟的起訴團隊,則是試圖證明智雲集團方面,利用愛爾蘭方面的低稅收政策,進而逃避歐盟各國大量稅收。
同樣更試圖證明愛蘭爾的低稅收政策是不合法的,是破壞了歐盟地區的貿易公平的。
這一次開庭,吸引了全球各大企業,尤其是各高科技跨國企業的關注……因爲一百家高科技企業裡,九十九家都會把歐盟地區的總部或重要子公司設立在愛爾蘭。
以利用愛爾蘭的低稅收政策規避歐盟的整體高稅。
跨國企業典型的避稅手段。
被調查偷稅漏稅的可不止智雲一家,水果,四星以及其他其他一大堆高科技企業都正在被歐盟調查偷稅漏稅,不少被起訴的金額還更大。
比如水果那邊被指控偷稅漏稅比智雲更多,他們一旦敗訴的話,面臨的罰款可能高達上百億歐元,
而智雲集團,是首家被起訴的高科技跨國企業,基於智雲集團的龐大影響力,這意味着智雲集團一旦敗訴,那麼後頭的一大票跨國企業也會面臨着同樣的敗訴危機。
智雲集團的這一次被起訴後開庭……說實話,庫克比徐申學更擔心智雲敗訴!
所以,這一次案件得到了全球範圍各大跨國企業的高度關注,不少企業都公開或者偷偷摸摸的向智雲集團提供幫助!
沒人願意歐盟開這個頭!
在面對這一次的稅收風波里,歐洲外的全球各大跨國巨頭,尤其是非常想喜歡玩這種避稅政策,同時盈利還非常高的高科技行業裡空前的統一了戰線。
針對這一案件,徐申學和美方的幾家財團進行了多次的友好溝通,最後雙方非常難得的達成一致意見:此風不可漲!
當然,人家歐盟方面也不是吃素的,再加上這事從一開始就鬧到了檯面上,讓智雲集團以及美財團的很多手段都不太好用!
在關注度如此高,並且還是公開化的案件裡搞見不得光的手段,很容易引來反噬。
所以儘管手裡頭火箭筒不少,但是財團們還是選擇了在規則內解決問題。
所以,人們就看見了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宏偉的律師團,全球內最頂級前三家律所,聯合組成的律師團代表智雲集團應訴。
因爲案件過於重要,並且超級敏感,爲了防止財團們搞小動作,歐盟的官員們也非常小心謹慎,竟然直接來了個公開開庭。
這一次開庭,前後持續了六個多小時,從上午到下午,把雙方律師,參與其中的法官乃至記者們都是搞的精力疲憊。
當然,這種案件也不可能是一次開庭做出審判的。
雙方的律師團隊都是最頂級的,各種遞交的文件資料也是海量的,這種交鋒不可能短時間出現結果。
因此首次的開庭後,法官做出裁決,明年二月份進行第二次開庭。
這個結果,對於智雲集團方面而言還是比較有利的。
因爲智雲集團方面的策略就是儘可能的拖延時間……爭取足夠多的時間,分化各方利益,最後爭取庭外和解。
至於勝訴……這個可能性不大。
畢竟這是歐盟官方親自下場,背後的是歐盟其他國家,尤其是多個歐盟裡大國的意志……人家就不想要繼續看到一大票跨國公司利用愛爾蘭這個橋頭堡避稅。
只是礙於跨國公司的龐大影響力以及實力,他們也不可能直接行政干預,只能是通過規則內的方式來起訴而已……這要是換個普通企業,他們早直接罰款了,根本用不着這麼大陣仗的起訴。
實在是罰款對象太特殊,都是智雲集團,水果,四星,微軟,谷狗等世界頂級企業……
你以爲他們是要罰智雲一個?
不,他們要罰的是一羣世界頂級企業,智雲只是第一個而已!
爲此,對方收集的各種證據非常充分……要是沒充足的證據,人家也不可能直接玩公開起訴,公開審判過程。
他們有這個底氣的。
這意味着智雲集團方面想要通過正面交鋒獲勝,勝率太低了。
律師團們的一致意見是:官司繼續這麼打下去,遲早得敗訴。
所以最佳的策略就是儘可能的拖延時間,製造各種的障礙,然後針對性的和歐盟各方的利益代表進行談判,然後爭取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庭外和解方案。
罰款是肯定要罰款的,關鍵是罰多少!
結束了第一次開庭後,並不意味着平靜,而是繼續交鋒,但是這種交鋒就不是普通人所能知道的了。
開庭後第三天,一個歐洲當地的掮客拜訪了歐盟起訴團隊裡的特別檢察官,代表智雲集團和對方進行了新一輪的談判。
但是談判無果!
對方底氣足得很,手握一大堆證據,非常有把握獲得勝訴,然後獲得人生裡最高光的時刻,爲未來進軍政壇積累最佳的資歷。
不過,這也只是開始而已,後面這個特別檢察官還會見到衆多掮客,並且這些掮客背後的企業,也不是智雲,而是來自其他世界級企業。
同時,智雲集團的歐洲公關們,也持續和幾個歐盟國家裡重要人物進行意見交流!
而這一點上,智雲集團其實還是有一些優勢的,畢竟智雲集團在歐洲裡的投資不小,員工也不少。
智雲集團的巴黎研發中心,乃是法國裡規模最大的高科技研發中心,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而智雲集團在德國的半導體基地,也是歐洲地區裡最大的儲存芯片製造基地,除一些落後工廠外,還準備新建一家先進的十二寸晶圓廠。
這些投資,這些就業崗位都是智雲集團和對方談判的資本!
不過,歐盟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歐洲國家的經貿利益結合體,各方面的利益並不一致,所以智雲集團哪怕獲得了部分支持,還是很難勝訴的,因此爭取比較有利的庭外和解,就是主要的目標。
智雲集團被歐盟起訴偷稅漏稅,被要求補齊稅款以及繳納罰款一共八十五億歐元。
這事在第一次開庭結束後,消息傳遍了全球,引來了不少吃瓜網友們的關注。
國內的網友們,自然是清一色的支持智雲集團,認爲這是邪惡的國外勢力打壓華夏企業。
國外的很多人,大多人對這個消息無感,還有的則是幸災樂禍——畢竟智雲也不是他們國家的企業。
而歐盟這邊的不少網友們,則是意見相對分散,很多和智雲集團有利益關係,或者是和其他跨國企業有利益關係的的人,則是智雲的堅定支持者。
這些人都是靠着跨國企業吃飯呢,自然不願意看跨國企業受到重創,進而影響自己的飯碗。
而有些則是堅決認爲,要狠狠的罰這些跨國企業,讓他們要老老實實交稅,不僅僅要罰智雲,還要罰水果,四星以及谷狗,微軟……但凡是外來的跨國企業,都給老子罰一遍!
還有一些則是表示中立,一方面覺得智雲,水果這些跨國企業吃相太難看,在歐洲賺那麼多錢,但是卻想盡辦法避稅,導致歐盟各國流逝了大量的稅款,並造成了不公平競爭。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認爲,不能一味的打壓外來的跨國企業,畢竟這些跨國企業,尤其是智雲集團這樣的頂級企業,爲歐盟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要麼打壓的太狠,外來的跨國企業不敢來了,這些就業崗位怎麼辦?
最好是雙方能夠找到一個都能接受的方案!
網絡上,針對這一案件是各種聲音都有。
對於這一案件,徐申學也是比較關注的,畢竟這種案件,有着重大的象徵意義,甚至可以說會影響到智雲集團在歐洲地區的佈局。
歐洲市場是否還能保住?
自己是否還可以信任歐洲方面的財團,然後加大在歐洲市場的投入。
之前的智雲集團面向歐洲財團的定向股份增發,針對部分地區的半導體投資、研發中心擴大,在各地區僱傭了更多的歐洲當地底層員工,是否起到了利益分配的作用?
作用有多大?
針對這些問題,徐申學也是和歐洲那邊的幾家財團進行了溝通。
一番溝通後,對面最終給予了承諾,這事不會走到最終審判的程度,後續必然是庭外和解。
而且庭外和解的代價,將會控制在十億歐元以內。
對方表示,我們幾家在歐盟雖然掌控力足夠大,但是也不可能影響到所有人,事情鬧到這個地步,總歸要給公衆一個交代。
歐盟這邊起訴智雲,已經鬧得太大,光是公開調查就持續了好幾年,後頭一大堆玩政治的人都等着這一案件出成績博取名望呢。
所以,這罰款多少還是要交一些,給公衆一個交代!
不能搭臺唱戲,舞臺都搭建好了,各種嗩吶聲都吹起來了,卻是沒有演員上場啊!
但是對方也表示,現在輿論太大不好搞,等案件結束後,他們會給徐申學一個交代!
並且反覆強調,他們既然接受了智雲集團的股份,大量的合作投資,那麼就會承擔起來相應的責任。
徐申學聽罷對方的解釋後,並沒有多說什麼!
雙方不過是利益交換關係而已,對方做出基於自身利益的選擇,這非常正常。
同樣,徐申學也會根據對方的舉動,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和對方合作的半導體投資只是開了個頭而已,廠房都還沒有正式動工呢。
還有和合作項目也是可以隨時取消的,比如一些電動車領域裡的專利授權,核心零部件,如動力電池,電機的供應,車控系統的一些合作等等。
此外雙方還在洽談的匈牙利電動車工廠項目,這個項目也是可以隨時取消的。
智雲以及海藍汽車這兩大消費品終端企業,持續進軍歐洲的決心不會變,但是合作者卻不是非得這幾家財團的。
歐洲的財團也不少,想要和徐申學合作的多了去!
徐申學不是非要在這幾家上面吊死的。
目前從對方的態度來看還是可以的,所以徐申學暫時也不會有什麼動作……當然,對方沒有體現誠意之前,一些戰略性的合作就會先暫停了。
對方不能光拿好處不辦事!
此外他還是吩咐下去,嘗試和歐洲的其他一些財團進行接觸,找一些備份選項。
徐申學針對歐洲市場,還是要做多手準備!
初步處理歐洲市場那邊的事情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六月中旬。
早幾年的這個時候,智雲集團都已經開啓旗艦機的發佈會,掀起智能手機行業的新浪潮了。
但是去年因爲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難產,導致發佈會推移到了八月份舉行。
而今年的十四納米工藝芯片同樣是在六月份開才正式進入量產階段,所以旗艦機的發佈會繼續在八月份舉行。
並且未來的發佈會,如果不出現什麼跳票意外的話,也大概率會選擇在八月份了。
畢竟智雲集團需要考慮市場慣性,給消費者們一個比較確定的新手機發布時間,然後消費者們會因爲新手機的發佈時間,而制定自己的購機策略。
主要是新手機上市後,智雲的舊款手機都會進行一個比較大幅度的降價……而沒人願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今天剛買新手機,第二天智雲就宣佈發佈新手機,然後老款手機降價四五百……
因此智雲集團都是會提前公佈新手機的發佈時間,並且也會對舊款手機進行提前的降價促銷。
製造一種人爲的銷售熱度:臨近新機發布的時候,往往是老款智雲手機價格最實惠的時候。等真正新機發布了,往往還會取消一些優惠政策,最終導致老款手機價格稍微回漲呢。
避免臨近新機上市的時候,購買了老款手機的消費者出現心理不平衡,有吃虧的心態。
反正智雲提前好幾個月就公佈了新手機的發佈時間,並且也會在發佈之前一兩個月就對老款手機進行降價,到時候消費者你自己選,急着用或者想要省點錢就現在購買老款,如果不着急着換新,或者不差錢,把就等新手機發布後選購。
而今年進入六月份後,智雲旗下的S系列手機則是進入了全線降價模式,同時對一些老款過時的手機進行清倉,停產處理。
如S12手機將會全面停產停售,爲調價後的S13以及S14手機騰出價格空間,不過爲了繼續賺取利潤,維持供應鏈利益,S12的諸多零部件將會繼續用於S13X的生產以及銷售。
S13手機裡的一些賣的不好的型號,或者是和S14手機產生一些競爭衝突的型號都會進行停產。
如S13-64GB版本,這個版本的銷量也逐步降低,同時會影響S14-64GB版本的銷量,而後者的均價以及利潤比前者更多,因此該版本也會停產停售。
經過產線調整後,在今年八月份後,在國內以及海外主要市場裡,將會只保留S13 128GB版本,S13 Pro的64GB以及128GB版本這三種售價和利潤相對比較高,同時也能穩住價格體系的型號,其他的S13型號將會進行停產。
S14以及S14 Pro手機,也會停產16GB版本。
這種事,每年智雲集團都會來一次,在新機型發佈之前對產線進行調整。
這也是爲了維持價格體系……如果老款低配型號如果繼續生產銷售的話,那麼價格就會太低了,甚至低於四千元這個關鍵價位。
而智雲集團永遠都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
智雲,從不出售低於四千元的S系列手機!
這是原則性問題,絕不會更變!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智雲集團還有一個SX系列呢……這個系列是主打三千多到四千價位,不過最近兩年,這個SX系列也逐步轉型爲小屏旗艦了。
智雲集團對核心產品S系列手機進行調整的時候,徐申學也乘坐專機抵達了通城,視察了通城半導體基地,主要是來看這裡的十八號廠。
也就是目前智雲微電子裡僅有的一家能夠量產十四納米工藝芯片的晶圓廠!
丁成軍陪着徐申學參觀了十八號廠:
“該廠去年建成後就配合工藝部門,反覆對十四納米工藝進行各種測試,去年十二月份正式通過了技術認證,成功流片了S603芯片。”
“後續半年裡,我們的十八號廠繼續對十四納米工藝進行量產化改進,調整,提升良率。”
“最終成功的在五月底完成了量產準備,隨後在六月初正式開始S603芯片的大規模量產。”
“如今除了必要的檢修時間外,我們的十四納米芯片生產線7*24小時不間斷運轉。”
“這些生產出來的S603芯片經過各種檢測後,部分不合格產品將會被挑選出來,其中部分勉強合格,但是性能不達標的將會進行鎖頻作爲S602芯片,後續用於A15手機。”
“整個十八號廠全力生產,目前能夠提供大約兩千三百萬枚S603芯片的產能,同時提供少量S602芯片的產量。”
徐申學聽罷後道:“兩千三百萬枚芯片,雖然少了點,但是初期勉強算是夠用了!”
丁成軍道:“等到十月份的時候,我們的第九廠也能進入十四納米工藝的量產,到時候整個S600系列的芯片產能將會達到充分滿足,並且還能騰出來部分產能用於其他芯片的生產。”
“我們在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產能建設上,要比之前的十八納米工藝的產能更快速,因此後續的產能也更充沛。”
徐申學道:“這樣看來,今年冬天發佈新款筆記本的時候,也能夠讓我們的筆記本用上十四納米的芯片了?”
丁成軍道:“在產能上是可以做到的!”
一旁的智雲半導體的付正陽也道:“我們今年採用十四納米工藝的WZ5000以及WZ5000U芯片,已經先後完成了流片測試,只要產能沒有問題,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在今年冬天發佈新款的十四納米PC芯片,滿足自用的同時也對外供貨!”
“我們將會是繼英特爾的十四納米芯片之後,世界上第二家採用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除了手機SOC外,今年冬天開始,我們將會陸續發佈採用十四納米工藝的X86芯片,APO系列芯片。”
”並且整體性能上,將會超越其他一些臺積電十六納米代工的芯片!”
“根據蒐集到的一些情報資料,我們的十四納米工藝在晶體管密度等各項技術參數上,都比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有優勢,而且是不小的優勢。”
“今年,除了X86CPU領域外,在其他高性能芯片領域裡,我們將會把諸多對手徹底鎮壓在身下!”
徐申學道:“辛苦諸位了!”
“有了這些先進芯片,今年乃至明年我們的營收,還是有希望再往上拉一拉的。”
十四納米工藝芯片,在當下就是個大殺器!
英特爾憑藉着年初正式發佈的十四納米工藝芯片,獲得了不小的優勢,帶來了更多的營。
而到了下半年智雲集團及時跟上後,同樣也能夠利用這一工藝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智能終端領域裡。
今年在旗艦手機裡,智雲S手機對比其他手機,包括水果在內,將會獲得比以往更大的性能優勢,進一步奠定智雲手機性能更好,更加流暢的概念。
隨後,徐申學還看到了量產版的S603芯片,指甲蓋大小的一枚芯片,卻是集成了四十億個晶體管,哪怕是除開通訊基部分約十億個晶體管,其他部分也就是CPU,GPU,高速緩存,AI核心等部分,加起來也有三十億個晶體管。
S603的四十億個晶體管對比上一代的S503的二十八億個晶體管,提升了百分之一百四十二。
而這也給全新一代的S603芯片,帶來了更加強悍的性能,遠超其他廠商手機SOC的強悍性能。
芯片這東西嘛,晶體管多就意味着性能更強悍!
如果還能夠把體積控制在同樣的程度,功耗控制在同樣的程度,那麼就是強上加強!
而這就需要更先進的工藝了。
當下的十四納米工藝,毫無疑問是最先進的工藝。
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在各方面的硬件參數和英特爾的十四納米工藝,雖然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也不會很大,都是屬於同一代的工藝技術。
但是卻大幅度超過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
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和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在晶體管密度上差距比較大的。
這也導致了,今年採用臺積電十六納米工藝的水果A9芯片,依舊無法追上智雲S603芯片的步伐。
就如同去年,智雲的S503芯片,強勢鎮壓了水果A8芯片一樣!
這個領先優勢,還將會繼續保持!
至於其他競爭對手,就更追不上了……
比如高通的驍龍芯片,在經歷了去年失敗的超級大火龍驍龍810後,他們也設計研發了基於臺積電的十六納米的驍龍820的芯片……但是,他們依舊會遇到去年的問題,那就是搶不到臺積電的產能。
臺積電十六納米工藝的產能,基本都是被水果這個超級大客戶給包攬了,強如高通也搶不過,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
高通的十六納米的驍龍新一代820芯片,最早也要在明年年初才能大規模出貨。
今年的手機SOC領域裡,依舊是智雲S系列和水果的A系列芯片打擂臺。
其他手機SOC想要應用十四納米或十六納米工藝,得明年之後。
比如智雲半導體專供外銷的W系列芯片,新一代旗艦W906也採用十四納米工藝,但是預計要年底十二月份才能開始小規模供貨,到明年年初才能大規模供貨。
到時候,這個W906系列芯片,將會和高通驍龍820產生面對面的競爭,爭奪全球第三方市場,主要是爭奪四星這個大客戶。
不過到時候,雙方都有可能失去四星這個大客戶……因爲四星的十四納米工藝也正在積極推進,智雲集團的情報部門分析,四星的十四納米工藝明年第一季度就能爲他們自家的自研芯片提供量產能力。
至於說四星到時候會不會用他們自研的芯片,這是個未知數。
畢竟四星能夠提供十四納米工藝的量產能力,並不意味着他們就能夠設計出來基於十四納米工藝的優秀芯片……更何況,四星是沒有通訊基帶的。
而智雲半導體以及高通在3G以及4G的通訊基帶這一塊上,壟斷的非常嚴重,全球範圍只有這兩家能夠供應全網通的通訊基帶。
除了水果依靠早年的合作協議和高通達成一致,以相對便宜的價格獲得通訊基帶外,其他廠商想要獲得全網通的通訊基帶,要麼採購這兩家的SOC,要麼是花費高昂的價格採購單掛基帶。
四星如果要採用他們的自研芯片,那麼就要額外花費高價採購通訊基帶,這將會帶來成本的大幅度上漲……智雲和高通在單掛通訊基帶上有多黑,別說業內人士了,就連普通消費者多少都有所耳聞。
因此很多人也認爲,明年四星哪怕是弄出來了自研的十四納米工藝芯片,爲了成本考慮,恐怕也不會採用,它非要用的話,一臺手機的成本就得多出來不小的額外成本。
所以,到時候四星的新一代旗艦手機,也就是蓋樂世S7系列,採用什麼芯片還是個未知數。
而智雲半導體方面,正在竭力繼續爭取四星這個大客戶的訂單,不惜開出來一些不錯的條件,比如首發權,優先供貨權,提供前期芯片測試,保障S7手機在明年春天發售後的充足量產。
甚至願意在交貨期限上給出苛刻的合同保障!
而高通方面則是更進一步,他們表示自家的820芯片,雖然一開始是基於十六納米工藝設計的,但是也可以使用十四納米工藝,到時候把820芯片的代工訂單交給四星方面的十四納米工藝進行代工。
對此,四星內部其實也很糾結……自研芯片困難重重,技術難以超越智雲半導體和高通不說,並且還受到了通訊基帶的極大困擾。
但是明年就算採購第三方芯片,這用誰的也是個難以抉擇的事。
智雲那邊的W系列芯片,性能好,產能到時候有充分保障,可以確保他們的S7手機順利上市。
高通的驍龍820芯片,則是存在性能差距,同時四星自己其實也很難保證明年初月份就一定能夠搞定十四納米工藝的大規模量產,進而爲高通驍龍820或者是他們自己的自研芯片提供大規模量產能力。
至於高通驍龍820如果採用臺積電十六納米工藝……四星方面又不傻,肯定不會同意的,如果要用高通驍龍820,那麼這個高通驍龍820就必須他們四星的十四納米工藝。
只是推進工藝這事,尤其是大規模量產的良率控制,這可是硬技術,不是說幾句要在什麼時候搞出來,就一定能夠準時搞出來的。
這萬一四星的十四納米工藝量產計劃推遲幾個月,高通驍龍820也得推遲幾個月量產,到時候他們的S7手機就會錯過最佳的發售時期。
一旦淪落到六七月份甚至更晚的時候發售,那麼就會被智雲S系列手機以及水果手機聯手絞殺。
銷量會超級大血崩的!
所以,四星方面現在也糾結的很……有消息透露,四星方面甚至同時展開了三個S7手機項目組……同時搞基於W906芯片,高通驍龍820芯片,以及自研芯片的S7手機。
到時候不管用哪一個,都能立即拿出來相應的手機方案進行量產銷售。
總之,對於四星而言,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但是明年的旗艦手機,他們四星的招牌,好不容易纔在高端市場上獲得百分之十幾市佔率的蓋樂世手機的新款旗艦S7手機。
必須在三月份準時發佈……每推遲一個月,銷量就會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臺的減少。
一旦推遲三個月以上,基本可以宣告S7手機的徹底完蛋了!
這可是四星苦心經營多年的高端旗艦品牌,承載着四星方面在智能手機領域裡的大部分希望所在呢。
李家父子,是絕對不會允許出現這種事了。
畢竟沒有什麼高端手機,能夠在智雲S系列新旗艦和水果新旗艦相繼發佈的八九月份存活下來的。
過去多年裡,一款都沒有!
這都是無數手機廠商用鉅額虧損,乃至破產得出來的血淋淋的教訓!
李家父子,絕對不會讓自己的蓋樂世系列成爲下一個!
——————
除了四星方面的訂單外,到時候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芯片,還有高通的驍龍芯片,還會搶奪剩餘的第三方高端芯片市場,而這方面,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擁有天然優勢!
因爲它什麼都不用幹,就能獲得來自威酷電子的大量訂單,同時也能獲得大量國內手機廠商的芯片訂單。
因爲國內的手機廠商很多,而且很多廠商的規模都不小,除了智雲集團、威酷電子外,還有華威、大米、OP、酷派、衆興、聯翔等銷量很不錯的二三線的手機廠商。
這些國內手機廠商都是智雲半導體W系列芯片的主要用戶,當然他們也會用高一些高通的芯片……畢竟他們也要確保供應鏈安全,並且讓智雲半導體和高通進行競爭以壓價,所以也都會採取28原則,不可能把訂單都給智雲半導體的。
但是智雲半導體,卻是佔據了28原則裡的8,高通只是2。
以這方面智雲半導體有巨大的優勢。
單說銷量,其實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芯片,纔是這個世界上銷量最多的手機SOC芯片,僅僅是在14年裡,出貨量就超過了六億枚。
什麼智雲S系列,水果A系列,高通驍龍系列,在智雲W系列的銷售數量上都得甘拜下風!
只不過W系列大部分芯片都是比較便宜的中低端芯片而已,雖然銷量龐大,但是整體營收相對少一些,利潤也相對低一些。
要說最賺錢的手機SOC,那還得是智雲S系列,銷量大,價格也高。
而智雲半導體,同時手握智雲S系列,智雲W系列,兩大系列的手機SOC。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SOC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