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 

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

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

第279章 他們急了

徐申學,白啓文以及季成河三人一邊喝着茶,一邊閒聊着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偶爾還夾帶着一些家長裡短。

白啓文就說自家女兒似乎有早戀的跡象,把他給愁的啊。

倒是季成河沒心沒肺的說,孩子大了總會有自己的生活,早戀什麼的也挺好的……結果白啓文就噴他,我女兒是高三關鍵時期。

然後又說什麼早知道就給不她轉學了,以前在公辦學校的就挺好了,結果爲了追求更好的教學治療,弄到了一所國際學校去。

這教學質量好不好不知道,但是女兒倒是談早戀了,按照這麼下去學習成績都得不升反降。

閒扯了幾句家長裡短後,幾個人又把話題扯到了工作上來,聊起來了後續的一些智能終端的發展。

還是白啓文那邊說着:“我們威酷電子這邊也打算搞個藍牙耳機,最近藍牙耳機市場慢慢的爆發起來了,邊上華強南那邊都出現了不少山寨的藍牙耳機呢,不過它們用的都是藍牙4.0協議,再加上也捨不得用料,芯片也不行,這質量差的很!”

“我們這邊打算搞一個定位在三四百塊的藍牙耳機出來,走中端路線,看看能不能搶一部分市場!”

對於白啓文的選擇,徐申學表示認同:“藍牙耳機的市場還是非常大的,今年只能算是初步爆發,我們的藍牙耳機前後已經賣出去了三百多萬臺了,而隨着市場的成熟,等到明年藍牙耳機市場還會繼續爆發!”

“威酷電子這個時候入場剛剛好。”

倒是一旁的季成河道:“不過你們的藍牙耳機想要賣出來三四百塊,恐怕難度不小啊,畢竟品牌定位有些低!”

白啓文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的品牌定位就擺在這裡,但是多少應該能賺一些,如果實在賣不動,那麼我們就看看能不能把價位拉低到兩百上下!”

威酷電子旗下的小藍以及威酷這兩個品牌,本身就是中低端品牌,其用戶的購買力有限,這些人本來就很少會捨得花錢購買幾百塊的耳機。

怎麼說呢,當代捨得花好幾百購買藍牙耳機的人,那麼他大概率也捨得花錢購買智雲的藍牙耳機……捨不得花這個錢的,那麼他可能就跑去購買一些山寨藍牙耳機了,幾十百來塊而已。

因此威酷電子的藍牙耳機,想要在三四百元的價位上站穩,其實難度相當大,比智雲藍牙耳機賣一千兩百塊難多了。

別看智雲賣給一千多的藍牙耳機都能賣得風生水起,但實際上同樣的東西放在威酷電子那邊,哪怕賣三百塊都很難確保這個銷量。

這是品牌問題。

徐申學道:“先做出來看看市場吧,反正現在藍牙耳機的市場已經算是初步打出來了,等到明年的時候,我估計會有不少的廠商也會推出藍牙4.0協議的真無線耳機了,你們威酷電子使用我們自家的藍牙4.5協議,天然就比他們的有優勢,這個事還是有些搞頭的!”

白啓文道:“我也是這麼想的,市場都已經被智雲這邊打開來了,不跟進去實在可惜!”

威酷電子的經營策略,很大程度上是跟着智雲走的,定位就是智雲產品的平替。

從手機到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手錶,再到現在的藍牙耳機都是如此。

手機上,以小藍MAX,小藍數字系列,小藍M以及小藍M青春版等爲核心,主打八百元到三千元價位,同樣使用流暢的Yun OS親兒子系統Lan OS以及同樣的生態。

這讓威酷電子旗下的手機產品,擁有了對比其他普通手機廠商巨大的系統和生態優勢。

而筆記本領域,智雲的筆記本主打的是七千元以上的高端價位,威酷電子則是主打四五千元的中端價位,同樣走超薄商務本路線,其外觀顏值也相當不錯的。

其銷量雖然不如智雲和水果的超薄商務本,但是也還算不錯,在國內的超薄商務本領域裡也算是一線品牌了……當然,這年頭做超薄商務本的本來也沒幾家,消費者的可選項其實不多。

當下的筆記本市場,其實主流還是傳統的十四寸筆記本,個頭比較大,比較厚實,價位幾千上萬的都有。

前幾年還有一些所謂的上網本,但是現在上網本已經沒什麼市場了,逐漸被人們拋棄。

同時水果率先開啓了超薄商務本的市場,智雲緊跟而上並且做的更好一些。

在這兩家的帶動下,高端超薄商務本市場迅速被髮展了起來,年銷量能夠達到幾千萬臺。

同時也刺激了一大波筆記本廠商陸續推出他們自己的超薄商務本項目,但是說實話,傳統筆記本廠商做這種超薄商務本,多少有些不太適應。

做出來的筆記本總想要這又有哪,顏值普遍也偏向傳統一些,所以市場接受度其實不高。

這個時候,同樣做手機的威酷電子也跑過來,跨行做中端價位的超薄商務本後,發揮出來了做智能手機的一些特性,比如外觀輕薄而時尚,還帶着科技感。

甭管性能做的好不好,但是顏值外觀這些東西絕對是很難打的。

於是乎,當初第一年威酷電子推出來了小藍筆記本的時候,年銷量就達到了七十多萬臺,後續繼續發力推出新款後,逐步也就讓小藍筆記本成爲超薄商務本領域裡的中端一線品牌。

如今國內的消費者選購輕薄便攜,主打續航和顏值的超薄商務本的時候,有錢人購買智雲筆記本,也有一小部分有錢人購買水果的筆記本。

錢包稍微差一些的用戶,主要是一些年輕用戶則是購買小藍筆記本,或者是其他傳統筆記本大品牌的筆記本。

等到今年的時候,小藍的筆記本年出貨量預計能夠達到一百五十萬臺,這個成績其實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畢竟這是銷售均價超過五千元的產品,這一百五十萬的出貨量,就意味着七十多億的銷售額呢。

至少在國內一票筆記本廠商裡算是屬於比較不錯的了。

當然,和智雲沒法比,智雲的筆記本,全球銷量已經奔着兩千萬臺去了,並且智雲的筆記本,最便宜的都要6999元,還有一萬多甚至兩萬多的型號,其銷售均價非常高,基本上能夠達到八千元左右。

光是筆記本這一項,就能夠爲智雲集團創造一千多億的營收呢,摺合美元都超過兩百億美元。

威酷電子這些在國內看起來已經非常不錯的電子消費產品企業,和智雲比起來那也是天差地別,差距太大了。

除了筆記本外,威酷電子的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錶也還算不錯。

平板電腦主打的是千元機市場,做一千元上下價位的平板電腦,銷量不算太好但是也不差,每年也能賣幾百萬臺,只不過平板電腦經過前期的爆發後,後續市場增長缺乏動力。

連智雲以及水果的平板電腦都已經增長乏力了,更別說其他品牌的平板電腦了。

然後還有一個智能手錶以及相應的智能手環。

威酷電子的智能手錶項目,和智雲的智能手錶,主打時尚,運動不一樣,人家主打的是主打的其實學生市場。

突出的是GPS定位功能,區域定位防走失提醒、手錶通話以及小朋友之間的社交,爲此威酷電子還專門弄了個手錶專用的社交軟件呢,小朋友之間可以很方便的加彼此的好友,然後進行聯繫。

所以搞着搞着,威酷電子的智能手錶就看似從主流市場裡消失,變成了學生專用的智能手錶了。

但不能說他們的定位出現了偏差,實際上他們市場定位非常的準,避開了智雲主導的年輕時尚運動智能手錶領域……實際上這種時尚運動定位的智能手錶,和智雲的品牌價值是有極大關係的。

之前陸續有其他普通廠商也跟進推出智能手錶,基本都是主打運動和時尚屬性,一個個對着智雲抄襲,但基本都撲街了……

沒有品牌價值在那裡撐着,沒人會買你這什麼破智能手錶的。

當然,水果是個例外,他們在今年秋天的時候,也跟着發佈了一款智能手錶,同樣主打時尚科技以及運動屬性,賣的還挺不錯的,不是因爲他們做的有多好,而是因爲他們的品牌就擺在這裡,只要東西不是做的太差,能夠有智雲智能手錶八九成功力,然後把和手機之間的生態做好,那麼基本都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市場失誤。

這是智雲或水果的獨特優勢,其他廠商很難學的……說的誇張一些,智雲或水果,拿出來一個要啥沒啥的垃圾智能手錶出來賣,也能賣出去很不錯的銷量,但是其他廠商就不行了,沒這品牌號召力。

因此威酷電子要想在智能手錶市場裡獲得銷量,那麼就只能尋找其他的市場空間。

最終,威酷電子找到的是學生市場,還別說,讓他們真給做起來了,不少學校裡的學生已經陸續用上了小藍智能手錶。

但是威酷電子也沒有放棄運動市場,不過他們並沒有用智能手錶去搞做這個市場,而是用相對更便宜的智能手環去做這個市場。

主打的就是純運動,記錄心跳這些,倒也算是獲得了一定的銷量。

從上述的各項智能終端產品,基本上都可以看的出來,威酷電子是全面跟着智雲的腳步走,智雲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只不過智雲做的都是高端貨色,威酷電子做的是中低端產品。

如今到了藍牙耳機這個領域裡也同樣如此!

三四百塊的藍牙耳機,這是威酷電子預定的下一階段的重點項目。

一些硬件上的技術問題也不是什麼問題,智雲那邊都已經把路子走通了,其中關鍵的智雲自研的藍牙4.5通訊協議,其他廠商無法獲得並使用,但是威酷電子不一樣啊,人家是能用的啊。

威酷電子和智雲集團,實際上是共用的一整套供應鏈生態。

畢竟智雲集團持有了威酷電子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同時威酷電子的老闆還是智雲集團。

當然了,各種技術授權該給的錢還是要給的,請兄弟明算賬嘛。

威酷電子那邊,每年都要給智雲集團這邊支付高昂的專利費用以及各種技術諮詢費,或者乾脆是直接從智雲集團裡採購核心的零配件。

系統以及軟件生態上,系統說是不要錢直接給你用,但實際上威酷電子每年都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給智雲集團,讓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軟件有限公司幫忙修改、魔改Lan OS系統,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授權使用費了。

軟件生態上,威酷電子旗下的兩家系統自營商城,其實是直接套用的智雲APP商城的生態內容,只不過他們自己經營而已,同時還要每年分給智雲軟件一定的渠道分成。

硬件上就更不用說了,基本能用集團供應鏈的零配件都會有集團的零配件,如果集團旗下沒有相應的配件,那麼也會採用智雲供應鏈裡的部分企業的產品。

威酷電子是智雲的小老弟,這話可不僅僅是網友們的調侃,而是事實。

這種情況下,威酷電子裡能夠獲得大量的成熟技術,供應鏈產品設計組裝各類產品,進而搶佔市場。

同時智雲方面也能夠從威酷電子裡獲得大量的收益!

真心說,其實威酷電子每年賣出去那麼多產品,賺的錢其實相當多一部分都給了智雲那邊去了,甚至自己賺的還沒智雲賺得多。

當然,不僅僅威酷電子如此,實際上其他很多智能終端廠商都得給智雲這邊上供。

沒辦法,不算一些同樣的專利授權費的話,絕大部分國產手機用的SOC,內存,閃存,屏幕,手機電池,攝像組件等等核心零配件,清一色是智雲旗下,或者智雲控股、戰略投資的。

一臺的普通廠商生產的手機,其硬件成本以及專利成本里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直接給智雲了。

爲啥智雲這邊大力支持國產手機廠商進行各種極限競爭,各種核心零配件敞開了賣啊,幾乎把一票國際手機廠商都給卷死了啊……因爲這過程裡智雲旗下的半導體以及其他零配件業務賺的錢,比國產手機廠商本身賺更多。

智雲,可不僅僅只有智雲手機爲核心的智能終端業務,還有半導體業務、電子消費產品供應鏈業務產也是其一大塊業務呢。

這是一個玩全產業鏈模式,不僅僅自己賣終端產品,還賣零配件,技術授權等多方位賺錢的全球巨頭企業,實力很誇張的。

————

等白啓文先行一步後,季成河和徐申學繼續喝着茶,只是這個時候說的事已經不是常規的商業事務了,具體某些產品的事了,而是一些全球戰略上的事了。

“昨天我接到了美國公司的公關報告,最近兩個月我們的遊說行動不是很理想啊,各方面受到的限制太大了,已經快要壓不住他們的全面制裁風向了!”

“一些之前合作的遊說諮詢公司已經明確表示,他們已經無能爲力,這和公關資金關係不大了,而是他們那邊的風向開始出現了變化!”

“畢竟他們的很多大企業都和我們有一些衝突。”

“軟件領域裡,他們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對我們在AI領域的壟斷非常不滿,一直都想要讓我們把AI開源,最不濟也要放開技術授權或者給出明確的技術路線,他們這幾年在AI上投資太大,但是卻沒有是明顯的成果出來,已經有些急了!”

“智能終端領域,我們和水果之間的激烈競爭全球皆知,而最近兩年我們已經在手機這個關鍵產品上把水果壓下去了一頭,銷量大幅度領先水果的手機了,水果方面的危機感也非常大。”

“在半導體設計領域,我們對外推出的W系列手機SOC芯片對高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最近他們的股價跌得厲害,此外之前的德州儀器,英偉達等企業都已經被迫推出了手機SOC業務了。”

“我們的江城內存以及閃存上,也具有相當不錯的競爭力,當然這部分稍微好一些,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韓國那邊。”

“然後我們還做了PC的CPU,自研的SOP指令集CPU都還好,對方也知道這是個特殊項目,但是我們的X86項目還是讓他們感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威脅,最近英特爾那邊已經再一次提升了供應給我們的CPU芯片的價格了,對比水果那邊,目前我們從英特爾採購芯片的價格至少貴了百分之十,如果不是去年我們和他們簽訂的合同依舊還在生效,違約金太高,恐怕他們都要直接斷貨了。”

“但是現在就算沒斷貨,其芯片供應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現在是每個月限時限量供貨,甚至都不給我們提前儲備芯片的機會,這樣讓我們的PC產品的產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且我們預估,等明年十二月份雙方合同到期後,我們的PC產品就要面臨沒有英特爾芯片使用的情況了,到時候只能使用AMT的芯片或乾脆是我們的自研芯片。”

“但是AMT那邊也不是很樂觀,他們對我們的態度也比較警惕……當然,要是訂單送上去他們應該不會拒絕,只是他們的移動版的低壓芯片做的太差了,用在我們的PC上不太適合,品牌會有所受損。”

此時徐申學道:“我們正在成爲英特爾的競爭對手,他們自然不會給我們什麼好臉色看,這都是情理之中,PC部門先苦一苦,熬一熬,接下來半年控制出貨量吧,等到明年秋天左右我們自己的X86移動端芯片就要出來了,我們就不用採購他們的破芯片了,讓這些英特爾或者什麼AMT滾蛋去。”“半導體業務裡還有相當多一部分的輔助芯片,特殊芯片,這部分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是我們持續擴展,已經搶佔了大量他們芯片公司的市場,這也引起了大量的他們芯片設計企業的反抗浪潮。”

“這些諸多方面綜合起來,已經讓對方的不少企業試圖聯手推動,針對我們的新一輪打擊,說是要對我們發起反侵銷調查,最後試圖針對我們的產品單獨加關稅甚至禁售。”

徐申學聽了後,都有些無語:“他們是準備從反傾銷入手?套模板套多了,然後隨便就套進來了啊?腦子燒掉了?”

你可以說智雲搞偷稅漏稅,你可以說智雲的產品威脅了他們的安全,泄露他們的隱私等等,但是你要說智雲產品在美國搞低價傾銷……那純粹扯淡。

非洲人都知道,智雲的一系列產品都是實打實的高端貨,貴的很,很多產品的毛利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這樣的產品你說它搞傾銷……那不睜眼說瞎眼嘛。

此外,智雲的各種智能終端產品不僅僅貴,而且在美國市場更貴,反正比美國市場的水果產品更貴一些。

一臺S13的16GB標準版,國行售價才5299元,但是在美國市場的話,被閹割了AI語音助手,屏蔽了一些通訊頻率波段,鎖卡(運營商合約機),然後在其他方面爲了符合當地法律法規,做了大量閹割的美版智雲手機,在當地的售價摺合華夏幣約五千五。

然後這個價格並不是最終價格,實際上還要加上消費稅,不同州不同稅率,低的兩三個點,但是高的可能要十個點以上,美國當地的消費者最終花出去的錢,基本上要五千七八甚至六千。

而水果的5S的16GB版本,在美國大概在四千八左右。

歷史5S大概稅前四千三,但是現在水果的5S其實是6+6Plus,這手機提前出來,成本會提升不少,相應售價也會更貴。

其稅前四千八的售價,比智雲S13稅前五千五的售價,足足便宜了七百塊呢。

爲什麼會有這個價格差異,很簡單的,智雲手機進入美國市場,是要繳納關稅以及其他各種附加稅費的,整體稅收成本比美版的稅收成本更高一些。

但是智雲在各國海外市場的定價策略,一向來是我反正只賺離岸批發價,你加多少關稅或其他什麼稅我不管,反正你加多少我就加多少到終端售價上……

智雲集團從不會爲單獨某個海外國家的市場而調整價格體系……

這是獨屬於全球巨頭企業的操作,普通企業就別指望了,學不來的!

能夠跟着智雲這麼幹的,只有水果,所以水果手機在華夏市場裡也賣的特別貴,比智雲還貴……

然後兩家在其他第三方海外市場,價格則是半斤八兩,不會有太大明顯的價格差異……而在部分關稅高的國家裡,這兩家的手機16GB的入門版,能達到七八千元呢。

在這種情況下,智雲的各種智能終端產品,在美國市場裡,其實普遍要比水果的競品產品,貴七八個百分點甚至百分之十幾。

真要說低價傾銷……水果在美國市場纔是玩低價傾銷的那個。

如今,那些美國人竟然要用反傾銷的藉口來打壓智雲。

這簡直是……傲慢的美國人,估計連文件稿都沒改,直接就把之前打壓其他華夏企業的文件稿拿過來用了。

季成河道:“的確是有些荒唐,不過這也只是個藉口而已,後頭估計反應過來了就會換個藉口,但是他們的目的卻是沒有變化的!”

“想要對我們禁售,再不濟也要針對我們的產品加關稅。”

“這一波,我們恐怕很難化解了,主要是我們今年的S13發佈後銷量太大,並且半導體產品的銷量也大幅度提升,他們這是有些被逼急了。”

“按照我們掌控的諮詢公司的分析,全面禁售這個說辭,大概率是他們的談判手段,他們真正想要的是針對性加稅,保守是百分之十起步,甚至有可能達到百分之三十甚至五十,迫使我們的產品在美國市場徹底失去價格競爭力。”

“看樣子,他們是把臨時協議當廢紙了,什麼市場換市場就是狗屁!”

季成河可以說是集團裡,極少數幾個知道徐申學和那幾個歐美老財團達成了臨時的市場換市場協議的人。

徐申學聽罷後道:“這些人的信用本來就不太行,什麼臨時協議,市場換市場也只是個之前妥協的說辭而已,當不得真!”

此時季成河繼續道:“他們之前也聯繫了我,還說彼此間的臨時協議依舊有效,只是針對臨時協議進行一些調整和補充!”

徐申學冷哼道:“狗屁的調整,無非是想要狗急跳牆而已,他們敢這麼搞,回頭老子就把他們的蘋果,英特爾,AMT,高通,英偉達之類的全擋在外頭,給人使絆子這種事,說的好像誰不會似的。”

“說好的市場換市場,就他媽得市場換市場,我們放開了市場,他們就想關上市場?扯淡,哪有這麼好的事!”

“回頭這事我會和他們繼續溝通,你這邊也要做好一些準備,各種手段提前準備好,他們要是真搞事,我們就針鋒相對,真當老子好欺負啊!”

徐申學說完後,稍微沉思了一會又繼續道:“今年我們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情況如何?佔據集團營收比例多少?打架歸打架,可不能影響了集團營收。”

季成河道:“我們集團的全球營收,我們國內市場和歐洲市場是大頭,然後最近兩年我們在大力發展日本,印度,東盟以及南美還有其他市場,這些次要市場雖然單市場的量少一些,但是總數起來也是非常可觀的數字,營收佔比正在逐步提升。”

“目前美國市場的營收,在我們全球營收裡佔比大概百分之十左右,並且比例還在繼續緩慢下降當中。”

“這一部分美國市場萎縮的話,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損失,但是不至於傷筋動骨。”

“主要是我們國內市場的佔比正在持續提升,目前國內經濟水平正在大幅度提升,購買力也逐年上漲,我們預估三年後,國內市場給我們提供的營收佔比,有望超過百分之五十。”

徐申學道:“國內市場這邊的耕耘要繼續,在未來國內市場這一塊還是主力,而海外市場的話,要注意繼續加大對東盟,南美等地區的市場投入。”

“按照現在以及未來可能的形勢,這美國市場遲早是要丟的,而且大概率也就在這兩三年了,堅持不了多久的。”

智雲集團和美國衆多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並且是範圍越來越廣。

這種情況下,遲早都是爆發全面市場衝突的下場,智雲這邊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當然,這也是徐申學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搞半導體,尤其是半導體底層的設備以及耗材領域的核心原因……就是防着這些美國企業掀桌子。

不過話又說回來,也正是因爲徐申學這麼搞,大手筆投資半導體相關領域,一副要擺脫歐美老財團控制的做法,也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危機。

要是智雲這邊乖乖當狗,不搞什麼半導體,老老實實採購高通、英特爾的芯片、日韓廠商的內存、屏幕、閃存,乃至所有的核心、高價、高利潤的零配件以及專利技術全都進口,依賴美國人的企業或美國人控制下的日韓歐洲企業,智雲自己只做個品牌,搞個組裝的話。

人家美國人才懶得制裁你,甚至還支持你呢。

畢竟這種模式下,智雲賺的錢,還沒人家美國人賺的零頭多,甚至智雲的產品賣的越多,人家越高興。

問題是……智雲不甘心下游,這幾年一直持續向上突破,試圖掌控利潤最豐厚的上游領域。

智雲的一票半導體以及供應鏈零配件的業務,說白了就是去搶美國人的錢,人家美國人肯定不樂意啊!

雙方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沒什麼太複雜的因素在裡頭,只是很單純的利益之爭。

智雲但凡多賺一分錢,美國人就得少賺一分……

理由就是如此的簡單!

——————

十月份後,智雲集團旗下的各智能終端產品繼續橫掃全球市場,給智雲集團帶來了龐大的營收。

而更多的營收,更多的利潤又讓智雲集團獲得了更多的子彈,加速對電子消費產業鏈以及半導體產業鏈的投資佈局。

其中最爲核心的應當屬於智雲微電子了。

十月二十日,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微電子,宣佈投資二十億美元建設一座主要用於代工生產CMOS傳感器十二寸晶圓廠,設計產能能夠達到兩萬五千片。

CMOS傳感器,也是屬於半導體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CMOS圖像傳感器就是最近幾年最紅火的CMOS傳感器應用,各種智能終端上的照相機都離不開它。

智雲旗下的投資公司,之前投資了幾家國內的CMOS傳感器公司,但是在高精尖的CMOS製造領域裡還有所欠缺,倒是隔壁中芯國際那邊做的還不錯,智雲旗下供應鏈的不少國產CMOS傳感器,都是找他們代工的。

不過他們的代工水平一般般,無法滿足集團對高技術標準的CMOS的代工需求。

作爲集團下的專業芯片代工廠商,智雲微電子自然承擔起來了CMOS傳感器領域,尤其是高端領域的技術突破任務。

因此這才專門投資了一家CMOS傳感器的代工廠,主打高端領域。

CMOS傳感器領域的代工工廠,那也只能算是智雲微電子裡的業餘投資了,智雲微電子的真正業務還是邏輯以及儲存芯片的代工,尤其是先進工藝的代工。

就在去年,智雲微電子就大手筆投資了超過四十億美元,在深城生產基地裡再建造一座超大規模的邏輯芯片代工廠,即智雲微電子十七號廠……這也是智雲微電子旗下的第十七座晶圓廠。

該晶圓廠將會用於先進的下一代工藝乃至下下一代工藝節點的邏輯芯片生產所用,即預定的十八納米工藝,以及未來十四納米工藝。

預計產能達到月產五萬片。

這是當下技術最先進,最頂級,也是耗資最龐大的晶圓廠。

這座工廠的投資,可比之前的晶圓廠投資大多了,幾乎是兩倍的投資差距。

半導體投資就是這特性,越先進越昂貴,投資成本是翻倍的上漲。

同樣產能的十二寸晶圓廠,做六十五納米以上以上節點,投資可能十億美元的話,那麼做二十八納米工藝節點,那麼投資可能就翻到二十億美元了。

但是如果繼續往下,想要搞十八納米,十四納米的話,那麼就奔着四十億去了……

每一代工藝節點的提升,就代表着更龐大的資金投入。

不過即便如此,智雲微電子也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大手筆投入,這個十七號廠雖然投資規模大,建設難度高,不過建設速度卻是非常快,去年就已經完成了各類基礎建設,今年一年裡都是用於各種設備安裝和調試。

而智雲微電子裡的十八納米工藝的各種測試,以及後續的良率提升等技術研發,其實很多都是在這家還在處於建設中的晶圓廠搞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當這家晶圓廠真正完工,可以投入量產階段的時候,也就意味着智雲微電子的十八納米工藝已經達到可以商業化量產的階段。

兩者是高度一致性的。

除了新建深城這邊的十七號廠外,智雲微電子今年十一月初宣佈,將會在通城總部這邊,投資超過六十億美元建造第十八號廠。

該廠的工藝節點,一開始就是奔着等效十四納米甚至更先進的等效十納米工藝去的,從技術規格上來說比之前的十七號廠還要更高一些……雖然預設產能更小,只有四萬片,但實際上投資還要更大。

以上兩座芯片工廠,代表的是智雲微電子的未來發展方向。

智雲微電子爲了十八納米工藝以及後續的十四納米工藝,光是工廠上的投入就已經超過百億美元,這還不算研發費用以及其他配套項目的投入呢。

這就是爲什麼芯片工廠之間的工藝節點競爭如此大,而且玩家越來越少的緣故……工藝越先進,這投資就越大,慢慢的就讓很多廠商無法繼續跟進了。

尤其是超過二十八納米工藝節點後,新一代工藝的研發以及晶圓廠投入非常大了。

這個時候繼續死磕二十二納米/二十納米階段的芯片工廠,其實已經不多了,也就那麼少數幾家芯片巨頭企業而已,如英特爾,臺積電,四星,智雲這些。

很多芯片工廠已經展緩了下一代工藝節點的投入,而是把精力放在了二十八納米工藝/三十二納米工藝等成熟節點上面來,爭取早日量產二十八納米工藝,以求增加良率,降低成本,獲得更多的訂單以賺錢。

這年頭的二十八納米工藝乃至三十二納米工藝,市場需求量極大,各種各樣的芯片都陸續朝着這一工藝節點邁進,各大晶圓廠代工廠都是靠着這一工藝大賺特賺。

尤其是臺積電,四星以及智雲這三家。

智雲的二十八納米工藝,幾乎包攬了國內所有的先進製程的代工訂單,同時還獲得了大量的海外訂單,以至於他們的產能利用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這些二十八納米工藝生產線上光刻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印鈔機,每一次的光刻過程,那都是在印錢。

當下智雲半導體對外銷售的W607芯片,採用的就是二十八納米工藝,目前對外供貨價格大約五十美元,一片十二寸晶圓可以生產大概五百枚W607……大概市場價值兩萬五千美元。

而一臺光刻機一個月大概可以生產兩千多片,可以切割出來一百多萬枚芯片!

這意味着,一臺當下最先進的DUV浸潤式光刻機,全力生產的話,一個月光刻出來的芯片,其市場價值能達到五六千萬美元。

相當之誇張。

雖然芯片代工廠,只能從這五千多萬美元裡拿到小頭的代工費,但依舊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要不然,光刻機也不會有驗鈔機的說法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