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霓裳美人之漢宮未央 > 霓裳美人之漢宮未央 > 

40.孝獻皇后-伏壽1

40.孝獻皇后-伏壽1

東漢末年, 漢靈帝倚信張讓等十常侍,任其專恣蠹政,因之使朝政日非, 以致天下人心思亂, 盜賊蜂起。

十常侍乃天下人所知的操縱政權的宦官, 乃: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宦官, 他們都任職中常侍, 所以被稱爲“十常侍”,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

他們玩漢靈帝於股掌之上,以致靈帝經常用卑微的語氣尊稱:“張常侍是我父, 趙常侍是我母”。

十常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 他們的父兄子弟遍佈天下, 橫行鄉里, 禍害百姓,無官敢管。人民不堪剝削、壓迫, 紛紛起來反抗。當時一些比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團的黑暗腐敗,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形勢。

郎中將張鈞在給漢靈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黃巾起義是外戚宦官專權逼出來的,他說:“張角所以能夠興兵作亂, 成千上萬的人願意跟着他, 其根源都在十常侍, 把他們的父兄、子弟、親戚、賓客放到各州郡, 獨佔財利, 侵奪百姓,百姓的冤屈無處申訴, 所以圖謀不軌,聚積成爲盜賊,應該殺了十常侍,把他們的腦袋懸掛南郊,以此向天下百姓請罪,再派使者佈告天下,這樣可以不須用兵,而大寇自會消散,自能保大漢基業。

中平六年,一生不得志的靈帝薨逝,長子劉辯繼立爲帝,其生母何太后臨朝聽政,於是外戚同宦官的鬥爭又重新激烈起來。太后兄大將軍何進爲了一舉殺盡宦官,召幷州牧董卓帶兵入京,董卓還沒有趕到,何進已爲宦官所誘殺,官僚世族袁紹等又大殺宦宮。

持續百年的外戚同宦官的鬥爭至此最終結束,但身擁強兵、驕縱跋扈、殘忍嗜殺、性情暴虐的董卓也已到京,從此,天子被挾制於強臣之手,十常侍之亂中,外戚與宦官同歸於盡,這涼州而來董卓先一步找到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

彼時,我與陳留王才成親,是爲陳留王妃。

董卓入京後,自封爲司空,權傾朝野,但他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服他,乃決定廢少帝,另立我夫君陳留王爲帝,以提高他自己的威望。

由於董卓手握重兵,朝中除盧植和袁紹外無人敢反對,遂董卓心起廢立之意。

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詔書立劉協爲帝,廢黜天子劉辯爲弘農王,何太后還政。

詔書頒佈後,太傅袁隗把廢帝弘農王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我夫君陳留王,陳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漢,是爲後世史書所載漢獻帝,袁隗扶弘農王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稱臣。

昭寧元年九月,董卓終於擁立陳留王劉協繼位爲帝,少帝劉辯被廢爲弘農王,不久,董卓剷除後患,暗中弒殺劉辯與何太后。

當時,袁紹、袁術、曹操、鮑信紛紛逃離洛陽,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從此,各路諸侯並起,大漢面臨四分五裂的局面。

狼煙漸起.....

董卓率軍初次進兵洛陽時,見城中富足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金帛財產無數,便放縱手下士兵,實行所謂“收牢”運動,這些士兵到處殺人放火,□□婦女,劫掠物資,把整個洛陽城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控制朝廷的以後,董卓殘忍不仁的惡性更加膨脹,經常派遣手下士兵四處劫掠,殘暴百姓,遷都長安時,爲了防止官員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陽,董卓將整個洛陽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內的宮殿、宗廟、府庫等大批建築物全部焚火燒燬。

一時間,無數人流離失所,沒了家園,昔日興盛繁華的洛陽城,瞬時之間變成一片廢墟,淒涼慘景令人頓首痛惜。

董卓更是爲了攫取財富,還派呂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墳冢,盡收珍寶,大漢多少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

董卓好生的猖狂,我與天子一切身家都被他拿捏在手中,亦是不敢言.....

整個洛陽城狼藉不堪,在董卓肆意踐踏破壞下,已是千瘡百孔,滿目瘡夷。

大漢江山危矣。

彼時,諸路豪傑也紛紛揭竿而起,共同起兵聲討董卓。被多方義軍逼得無路可走的董卓決定遷都長安,以避鋒芒,在與百官的會議中,董卓提出此事,司徒楊彪顧慮百姓生計,堅決反對,太尉黃琬也附議楊彪,董卓憤怒不已,經司空荀爽調解才消去怒氣.

董卓最終還是決定遷都,但是,征討董卓的鬥爭並沒因遷都長安而有絲毫鬆懈,而是更加風起雲涌,這時,董卓已成了衆矢之的。

終,那勇猛將士呂布跨赤兔馬,斬殺了董卓,大塊人心。

董卓死後,涼州軍餘部由李傕、郭汜等人率領,一個月後,長安被涼州軍攻破。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