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霓裳美人之漢宮未央 > 霓裳美人之漢宮未央 > 

35.4東漢開國皇后-郭聖通

35.4東漢開國皇后-郭聖通

我嘆, 做了皇后還終究抵不過尋常百姓家,我要的不過是生病臥榻之時,我的良人在我身邊攬着我、呵護我, 我想, 在他的身邊可以邊撒嬌、撒癡.

可惜, 終究我不過是沙漠裡的一粒沙而已, 良人?夫妻?

不是, 不是,錯了,都錯了。

他的良人向來都是陰麗華而已。

只是一個女人一旦愛上一個男人, 便會歡喜的把一顆心奉上,心甘情願的爲他來回在鬼門關生兒育女。

在洛陽城漢宮, 我與陰氏皆爲他生育五子, 後宮佳人中, 只有許美人,得菩薩眷顧, 也有一子劉英,其他諸人皆無子.....

建武十三年,劉秀將陰麗華所生長子劉陽稱爲“吳季子”,那吳季子高風大德堪當天下孝悌之人表率,我知道劉秀已生他念, 他委婉的表達了想要廢掉我所生嫡長子疆兒改立那陰氏之子劉陽爲太子的心思, 只是沒有言明。

建武十五年, 劉秀大封陰麗華的哥哥和母舅, 陰氏一家更加的飛黃騰達, 彼時,我郭家的人沒有任何封賞。

(建武十五年劉秀已經有廢后的意思, 開始大肆分封陰麗華的親屬,郭氏一族的爵位榮寵賞賜還是當年所封,建武十五年開始,陰氏一族開始越過郭氏一族,建武十七年廢郭聖通以後,劉秀爲了給天下人看,待郭氏一族也很好,那意思好似:你看郭氏當皇后時候,陰氏一族我厚待他們,如今陰麗華當皇后,你郭氏一族我也厚待。但是劉秀在作者君眼中依舊是個渣)。

同年劉秀爲所有的兒子分封,我大兒依舊暫時還是太子劉疆,二子劉輔被封沛獻王,三兒劉康被封濟南安王,四兒劉延被封阜陵質王,幺兒劉焉被封中山簡王,只是只有封號,沒有封地。

後宮佳人中,有一個許美人,得菩薩眷顧,也有一子劉英,同樣只有封號,沒有封地,被封楚厲王。

而陰氏五子皆有封號兼封地,長子劉陽被封東海王,東平憲王劉蒼,廣陵思王劉荊,臨淮懷公劉衡,琅邪孝王劉京。

只是時局,時間,都不是任何人能左右的了的。

建武十七年冬十月辛巳,我的良人,那個我愛了一生的的人,猶如建武二年般下了一道天下皆知的聖旨......

風寒刺骨,已不及心涼.....

只是,那廢后詔書與立後詔書是同一道詔書:“皇后郭氏聖通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陰氏麗華,雍容大德,蕙質蘭心,宜奉宗廟,爲天下母。”

我一人寢食難安的多年,終於等到了這樣一個早已預料到的結果。

劉秀他早就該廢后了,他早就想廢了我,只是,劉秀,你何必要讓我經受這麼些年的惶恐、忐忑?

劉秀啊,你廢我,並非因我有錯,並非我擔不起大位,也並非我負天下人臣民任何一人,只是因你太愛另一個女人。

我何其辜?劉秀啊,你讓我們的疆兒日後何處?

詔書言我:“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

我仰天一笑,有呂霍之風?真是滑稽,那又是誰逼得高祖皇后呂雉那般狠辣,她爲何將戚夫人弄成了個四肢殘缺的玩意兒?那還不是戚夫人與高祖欺人太甚,呂氏母子的一切差點被那戚夫人取而代之,試問,當時呂氏不信任孃家還能信任何人?儀仗滿門王侯的孃家做後盾難道不應該嗎?難道要單打獨鬥得來本該屬於她們母子的江山嗎?

再說霍成君何辜?劉病己得霍家扶持登基大位,到頭來到還成了霍氏毒辣,真是可笑,那劉病已既然不願霍成君爲後,當年就好好與那故劍情深之人好好的在未央宮一帝一後比肩俯瞰天下,就不該詔其他女子入宮。又想落得個情深,又想落的各仁義之名。真是污穢,何辜牽扯無辜,屠戮霍家滿門,將霍成君拘禁在昭臺宮?

劉秀,我爲你養育五子,現如今你說我‘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倒是對誰毒辣了?還是我郭氏、真定王府的姻親禍亂你的江山了?

當年我帶我河北真定王府十萬兵馬助你,你可如何說的?

如今功成,天下安定,我到成了‘呂、霍之風’,劉秀啊,你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我不是大漢朝第一個廢后,也不是大漢朝最後一個廢后,我只願大漢的好女子都不要沾染劉家的人,大漢自建立伊始,嫡後、繼後一個個廢棄,還要留一筆所謂的‘惡名’於那所謂的史書給後人看。

早知今日這般痛苦,當初就不該相遇。

我在洛陽城皇宮居住了十七載,關雎宮有我的孩兒們常伴我,我也不甚孤獨,只是連着最後的樂土,劉秀與陰麗華都要毀了它,是關雎宮的這三字刺痛了你們的雙眼嗎?

我心中不甘,卻也明白,帝王旨意昭告天下,我如任人宰割的羔羊般,卸下鳳冠、衣飾,我帶着我的兒子們隨着內侍與宮婢去往了北宮。

劉秀那天還說,封我爲中山王太后,待我幺兒中山王劉焉長大,給他封地,將來讓我隨他去封。

只是,明封暗貶,我如何不知道!

中山王太后,真是可笑!

-----------

《聽聞唯有崇尚忠直的太子太傅張湛,稱疾不朝。沉默是爲抗爭,沉默更是爲洞悉。建武十七年郭後既廢,太子之去,還會遠嗎?在意志無可轉移的現實面前,這位太子太傅,自毀形象,當堂便溲,自斷仕途。

與此同時,太子講師郅惲對光武帝上言道:"臣聞夫婦之好,父不能得之於子,況臣能得之於君乎?是臣所不敢言。雖然,願陛下念其不可,勿亂大倫,使天下有議社稷者。"帝曰:"惲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輕天也。"

郅惲借用司馬遷的名句,既"婚姻關係的締結,夫婦之間的相處,好的,可以興夫旺國,不好的,可以毀家滅國",來向光武帝表明:夫妻關係,兒子不能控制父親的,更何況臣子對皇帝呢。所以我不敢就這樣的夫婦私事發表看法。但是,希望陛下考慮這是不可以的,並且不要亂了大倫(夫婦之倫),而讓天下對社稷多有議論啊。

劉秀則表示:絕對不會再次出現這種違揹人道大倫的行爲。

只是劉秀詔書已下,心意已決,縱使那太子太師辭官,也不能領劉秀收回旨意。》

----------

我迎風而立,最後看了一眼關雎宮,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阿聖,娶得你乃我三生有幸,此生定不負你,待我大業定,定建一所關雎宮,你我同樂世間,白頭偕老.....’

天際的殘陽灑在整個洛陽城,關雎宮的湖面上,再也看不到萬千荷花爭相開放,以及那大片大片的荷葉鬱鬱蔥蔥,更是看不到來年波光粼粼的水面有鳥兒在上面駐足嬉戲。

此刻北風呼嘯,湖面已結冰,洛陽的冬,依舊天寒地凍。

闔上雙眸,任由那放肆的寒風吹拂我的臉頰,裙裾隨風飄蕩,已不是百鳥朝鳳的華裳,一步步下了鳳闋階,日後大漢的河山、天子劉秀、天下百姓......日後關雎宮的一切,從今再也與我無關。

北宮一隅,清冷落寂,我是不喜歡這裡的,可是那時天子旨意,衆生都要俯拜他,何況我一個被廢棄的皇后,北宮一隅,對於三尺白綾、一壺鴆酒來說,劉秀已然覺得是對我是天大的恩典了罷!

此時,我膝下,除了我大兒劉疆長成七尺高大的男兒,他的幾個弟弟都年幼,他們亦不清楚究竟那一道廢后的旨意意味着什麼。

只是沒想到,還有一人來探我,她是許美人,膝下亦有一子,她裹着狐裘進門,依舊恭謹:“皇后娘娘,後宮裡任是誰都一樣,萬不可動心,誰動了心就會傷心。”

當時我看着門口進來的人,輕輕一笑:“難得許美人肯來見我這個廢后。”

許美人如常恭謹有禮,徐徐說道:“早年承蒙皇后娘娘大恩,妾終生不忘,無論娘娘身處何處,妾只要活着一日,便會來給娘娘叩安。”

十年前許美人生子,痛了四個時辰,天子與陰氏去南陽揭親,宮內外的醫官醫娘,我都如數請來,命他們務必保住許美人以及她腹中孩兒,我坐鎮許美人寢殿外,那些醫娘們不敢不用心,那時候似是給了牀榻上那許美人極大的勇氣,終於又過了一個時辰,母子懼安。

我看着她:“難得你還記得。”我看着她牽着那個剛滿十歲的小殿下劉英,說道:“日後你母子還是不要來北宮見我了,免得禍水引上身。”

許美人與我盤坐在榻前,似是見我與天子多年恩情如今一朝都能皆負,她的心似是再也生不出任何波瀾,說道:“妾過幾日就去請陛下爲我英兒劃分封地,我想隨着我英兒一同去封地,再不回洛陽城。”

後來我在也沒見過許美人與她的兒子劉英,我想她們母子一定在封地好生安樂吧。

我在北宮寂寞度日,只是劉秀他欺人太甚,他明知道,疆兒是我的命。

疆兒本是嫡長子,忠孝仁義,口齒伶俐,聰明機靈,他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我的兒子讓我引以爲傲,他承繼了我所有的優點,早年間,我也找人給我兒算命,算相看過疆兒,直言道:“汝家小兒乃是呂洞賓煉丹命,仕途錢財無憂,後半生卻秋草逢霜,夫妻不睦,兒女承歡膝下不得,六親無靠,長壽不得之命。”

奈何佛禪裡說,人世間最苦,情字傷人。確實罷!劉秀負了我,負了我們的孩兒.......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