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第191章 第二議,苛禮

第191章 第二議,苛禮

“指點?”

聖皇揮了揮手:“無妨,按你說的來。”

說着,聖皇起身,身下的英雄冢消失,轉而出現的是之前的皇位。

而他身上的服裝也一陣變化,變回了原本的常服。

見狀,百官也才鬆了一口氣。

而後開始交流起來。

“雖是如此無品無階之官職,但又怎可以賤籍擔任?”

“是啊!按我來說,其實林柯公子還小,還不懂事,還把握不住,不如讓我來。”

“總不可能給他一個尊籍吧?非世家門閥或科舉之路,怎能得此尊籍?”

“他雖能唸詩,但是可還沒有考過童生試。”

百官大臣交頭接耳,不管是不是林玄機的人,都在討論一個問題。

禮不可廢!

林柯雖然打破常理,做了那種特殊的官,這已經成了既定事實。

既然定下來了,百官也不會觸怒聖皇,而是在考慮解決辦法。

林柯要做官,就要有尊籍,最少也要是平籍才行。

現在要解決的就是,定林柯爲何籍的事情。

“我認爲應該是尊籍,儒。”齊天下率先開口:“林柯之才,爾等皆知。”

齊天下作爲兵部尚書,是天底下勢力最龐大的人之一。

他的身後,不僅僅有自己的黨羽門生,更有那些軍隊之中的各種強者。

各種將軍、元帥、統領等,全都在他麾下,可以說是位極人臣。

他一開口,和林玄機一樣,有一種一槌定音的效果。

除非,林玄機也開口。

“平籍,雜。”林玄機經歷了那麼多,卻依舊古井無波,彷彿之前被英靈唾罵的不是他:“林柯所學駁雜,正好是這一雜籍。”

一流相師二流匠,三流武者四流商,五流大夫六流兵,其餘諸家皆爲雜。

上三流,尊民。

中六流,平民。

下九流,賤民。

齊天下認爲,林柯應該做天底下最尊貴的儒籍人士。

林玄機認爲,林柯應該做普普通通的雜籍人士。

於是乎,兩邊的頭頭都發話了,小弟們自然而然開始爭論。

畢竟此時的聖皇不是“英雄冢·聖皇”,而是“普通形態·聖皇”。

這種形態下的聖皇,是不會禁止他們互相交流的。

“道籍和佛籍也不差。”道佛部尚書微笑開口:“林柯爲道子、佛子,正好是二者皆可。”

“兵籍也可,正好進了軍隊,和齊天下這個老東西一樣。”刑部尚書淡漠地開口。

“儒籍吧。”

“武者也可。”

衆人交流,這一次互相之間火氣小了很多,或許是因爲之前聖皇的舉措、英靈們的唾罵,讓他們少了幾分脾氣。

然而,聖皇沒有理會他們。

而是看了看太師:“太師,宣。”

太師點點頭,面對衆百官,開口道:“第二議,苛禮。”

太師之話,讓衆百官沉默。

就連林玄機和齊天下都一時之間失聲。

“苛禮?!”

“變禮制?!”

原來,聖皇鋪墊那麼多,竟然是爲了改禮制?!

皇權和士大夫之間的最大權衡,就是禮!

禮,是約束人的秩序。

如果人人嚮往老莊之道,那天下將充滿了自私和破壞。

你嚮往山林,佔了一座山。

他要飄飄欲仙,行走天下。

然後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沒有人種地,大家吃什麼?

沒有人蓋房子,大家住什麼?

沒有人演戲,大家看什麼?

孔子想要的是往前幾百年的周禮,老子想要的直接是往前幾千上萬年的原始社會。

社會停滯發展,沒有新的小說,沒有新的科技,我搶到了東西就是我的,不存在約束和法律,你種出來的菜也是我的。

我就是那樣極端的自由。

這種,不切實際。

但是,往前推幾百年,用法家治國?

沒有人情味。

有些小攤小販艱難求生,但是被各種法制裁。

有些人沒有犯罪,但是做了喪盡天良之事,法律也無法制裁。

這就是法。

而孔子之禮,核心並非禮或法,而是仁。

無仁之禮,是爲苛禮也。

荀子最後也發現了這一點,所以主張禮法的結合。

制定詳細的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同時,人的行爲還有禮的約束。

約束,不是束縛、不是控制。

一輛車翻了,其中的西瓜滾落下來,滾落到地上。

道家告訴衆人,不用約束,想幹什麼幹什麼,自由一點。

法家告訴衆人,如果法律規定了,就不能去動,但是如果法律有漏洞,或者存在灰色地帶,那就可以去把這些西瓜拿了。

而法律,總歸是無法規定所有的。

所以,禮便誕生了。

禮,是人對自己的約束。

是道德對自己的約束。

遇到一車的西瓜滾落,你可以選擇不管不顧,你也可以選擇去幫忙,幫西瓜的主人,把西瓜撿起來還給西瓜的主人。

地上掉了別人的錢包,你可以選擇“像山林裡的動物一樣,隨意一點,見到東西都覺得是自然的饋贈”,然後把錢包拿起來當自己的。

也可以看看法律有沒有“禁止拿地上的錢包”這條法律,沒有的話就拿起來就走,如果被抓了,就說“我還以爲這是別人丟了的不要的,我咋知道是別人掉的”。

當然了,也可以用禮來約束自己。

法律沒有禁止,但是我的道德禁止我做這種事情。

我不會想拿就拿,也不會法無禁止即可爲。

這是禮在約束。

在絕對自由和絕對束縛之間,我選擇了相對約束和相對自由。

所以,擁有了仁的禮,纔是諸子百家爭鳴過後的最優解。

士大夫階級,也贊同這一點。

這也是他們爲官之道中經常實踐的一點。

作爲臣子,我可以老實本分,按照規矩踏踏實實做事。

但是,有了禮的約束,我對自己的要求變高了,我想要殫精竭慮地爲民做事。

這就是禮的作用。

士大夫他們,講求對等。

皇帝自然可以凌駕一切,但是那種隨意打殺臣子的,士大夫自然也不用尊崇禮。

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權利和義務。

所以,聖皇此時說要改禮,等同於說,自己要改變天下人的心靈。

比如,現在天下人覺得儒、道、佛尊貴。

聖皇如果改“禮”,可能儒道佛就成了低劣。

最關鍵的是,現在,聖皇稱這種“禮”爲苛禮!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