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修到三級四級,從此不用考慮生計問題,即便官府不養你,也會有大家族招攬。
潘五不知道自己是幾級修爲,在院考之前是一級都不級。
也不去想這個問題,目前目標是賺錢,一定要賺到很多很多才行。
這一次在水底多待半個多小時,真正是筋疲力盡才返回宿舍。累到連矮矮的二層樓,有根繩子都要多費些時間才爬上去。
進房間脫去衣服就睡,隔天又是一大早起牀,買了饅頭跑去教室看書。
沒多一會兒,陳講師喊他出來,站走廊裡說話:“你每天只吃饅頭?”
潘五說是。
陳講師單名一個劍,三十多歲,是潘五班級的導師,教授煉藥、歷史等科目。聽到潘五這句回答,陳劍問:“是不是沒有生活費?”
潘五很坦然:“是。”
陳劍問:“以後中午跟我一起吃飯?”
潘五說謝謝,說不用。
陳劍勸化:“所有武學大家,除去個別苦修行者以外,都是很講究吃,不但是吃好的,還要吃的精,要做到一日三餐、甚至五餐六餐,每一餐都要吃好,都要對身體提供幫助才行。”停了下又說:“等你學煉藥就明白了。”
潘五還是說不用。
真是倔強。陳劍再問:“假如讓你去食堂幫工,願意麼?”
在食堂幫工可以節省伙食費、可以賺錢,還能吃到很多好東西,會掌握一些對修行有幫助的食譜。
如果是別的學生興許就願意了,可潘五依舊說不用。
在陳劍看來,眼前的潘五就是個熱血、好面子的少年,不肯去食堂做工是怕丟臉。
不過想想他的成績,暗歎口氣,把背在身後的左手拿到前面:“給你的。”硬遞過來,轉身離開。
好大一個油紙包,潘五說謝謝,打開是一隻大燒雞。
看着陳劍走遠,潘五轉身出教學樓,找個沒人的地方吃飯。
他的身體一直處於飢餓狀態,不但白天武修課需要體力,每天半夜的海中苦訓最是難熬。在沒有賺到錢以前,潘五一直在控制食量。
控制的結果是擁有了一副好身材。不是吳講師那種誇張肌肉男,是恰到好處的瘦和恰到好處的肌肉。
吃撐了,快速吃完整隻雞,第一件事是找地方喝水……
飽上加飽的潘五回到教室,看到班長在前面說話:“學院衛隊收招新學員,感興趣的可以來我這報名。”
見潘五進門,班長問話:“潘五,加入衛隊麼?有學長帶,老師們也會格外傳授些修煉心得。”
“不參加。”潘五直接回去座位。
薛永一問:“你去哪了?”
潘五好像沒聽見一樣,坐下看書。
班長對潘五的表現不滿意,不過也沒辦法,搖搖頭回去自己座位。
中午放學,同學們往食堂跑,潘五被三個青年攔住,是前天來要債的那幾個流氓。
潘五冷着臉沒說話,手上戴指套的青年笑嘻嘻說話:“潘少,那天是我們有眼無珠得罪到你,別生氣啊。”
潘五說沒生氣。
“沒生氣就好,沒生氣就好,那什麼,是這樣的,不知道您晚上有沒有空,我們家大哥請您吃飯。”青年的態度很好。
潘五說沒時間,跟着又說:“我是學生,每天要學習,是真的沒有時間。”
“這樣啊?”指套青年想了下問:“總要吃飯的……”
潘五拿出倆饅頭:“在這,這是我的午飯。”又說:“不好意思,我是真的沒有時間。”繞過三個青年,走去圖書室。
可以去煉器室了,就要琢磨點有意義的事情,弄點什麼玩意賺錢!必須要抓緊時間看書、抓緊時間學習、抓緊時間練習……
對於修行者來說,一把好兵刃、一套好護具是必需品。其次是各種丹藥丸劑。再次是各種輔助用品,比如寶馬良駒啥的。
煉器能發展成一門主要學科,就是因爲有着廣大需求,市面上常能聽到一套鎧甲賣出數十萬金的消息。潘五也是這樣打算的,先弄出一套天價鎧甲再說。
大鱷魚屍體是最好的煉器材料,但那是救命恩人,真正的再造之恩。製成戰甲自己穿能勉強求個心安,真要是不要臉皮賣掉……
算了,沒有意外不會打那身皮囊的主意。除非皮囊會腐壞掉。
潘五每天去海底,一個是感恩,一個是練拳,再一個是看大傢伙的鱗甲有沒有發生變化。
不腐壞就讓大鱷魚在海底長久待着,賺錢目標定爲礦石和海底植物。
目前只能是這兩樣,以他修爲遇見兇猛海獸,唯一可能是被吃掉。
修行不是神話故事,不是隨便拿根草就是寶貝,要有前輩去探索去發現去實驗,總結並流傳出來。
這些東西就是書籍,潘五抓緊一切時間看書,什麼書都看,在其中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
正看着書,陳劍又來了,輕敲下桌面,轉身出去。
潘五馬上跟上。
在外面走廊,陳劍問:“中午沒去食堂,爲什麼?”
潘五說:“早上買的饅頭還沒吃。”
陳劍心底一聲嘆息。
開學不到十天,這個帶着全城第一光環的學生出乎所有人意料來到海陵第三學院,來到他的班級,然後就是沒完沒了的看書。
這是第一啊,尤其武技滿分,是大都武院都要錄取的學生,卻是來到他的班級,肯定要多加關注。
這一關注,讓他有了造化弄人的感覺。
他認爲潘五沒去大都上學,唯一原因是窮。
這些天一直觀察潘五,也是詢問過潘五家世,眼看着這麼好的學生每天都是吃饅頭努力學習……
他想跟潘五認真談一次話,從他的角度來說,想盡力幫助這孩子少走彎路,儘量快的修行有成。
推薦食堂幫工不去,那麼藥園幫工呢?學院有很多藥園,每年都招學生看顧,管吃管住有錢拿;或是去給學院煉器師幫工,同樣有錢拿,能學到東西。
於是就問了,可潘五不去,還是想多看書。
學生的正途是修行,修爲決定一切。既然不願意幫工,陳劍問出關鍵問題,也是這次談話的主要目的:“過幾天評測考試,準備好了麼?”
什麼是評測考試,直接說就是定級,確定學生的修爲等級。
陳劍說:“如果能在評測考試中達到二級修爲,學校會有獎金,每個月有補助可以領,但是很難,咱們學院幾十年也沒有一個。”
潘五沒說話,他對評測考試不瞭解。
陳劍接着說:“最早出現修行者的時候沒有測評考試,都是靠自己築基、晉級,不借外力幫助。”
有關於修行的話題,真是說一萬年都說不完。如今的修行早變成唯結果論,只要修有所成,怎麼做都是對的。
早先修者憑藉自身能力晉級,當身體修煉到某一個強度之後突破,成爲修行強者。
問題是總有人修到這個強度卻不能晉級,卡在瓶頸期,短的三、四年,長的八、九年,絕大部分修行者都會遭遇這種情況。
有個詞是機緣,機緣到了自然晉級,可要是一直沒有機緣怎麼辦,明明是同樣修爲卻要低別人一頭。於是有了取巧之法,用外力代替機緣幫助晉級,慢慢發展、演變,變成了現下所謂的測評考試。
陳劍說:“我參加過測評考試,評級是一級上;我們那屆有三個人沒有參加測評考試……比如大都武院,每年都有幾百個學生不參加測評考試,想要憑藉自身修爲硬修上去;我們那屆有三個,其中一個現在是大都武院武堂教員。”
修行界有種說法,自然而爲纔是正道。有了取巧之法大行其道,更有人堅持正道。
爲了尋求更長遠、更好的修行之路,直白說就是爲了有個更好的未來,最好是自然而爲。
潘五聽明白了:“你是讓我不借外力?”
陳劍說:“無所謂借不借外力,修爲都是你的,可是在我們心底……”
潘五說:“我明白。”
陳劍說:“還有幾天時間,可以多想想,這種事情誰也不能替你做主。”
潘五說:“謝謝老師。”
陳劍笑了一下,說起另一件事:“西城劉三兒找你麻煩?”劉三兒是那三個小流氓的老大。
“劉三兒?”潘五想想說聲是。
陳劍說:“不用理他,有事情找我。”拿出個錢袋:“算借給你的,不能總吃饅頭。”
潘五愣了一下:“老師,這不好吧?”
“我不希望你這麼好一個學生每天只吃饅頭。”陳劍說:“拿着吧,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還。”
潘五略一猶豫,接過錢袋說謝謝。
陳劍說:“好好學習,努力修行,來年給學校爭光,錢不錢的不重要。”
潘五說我會努力的。
陳劍笑了下:“去吃飯吧。”轉身離開。
這是溫暖,是許久沒遇到過的溫暖。潘五站了好一會兒纔回去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