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一絲成神 > 一絲成神 > 

第三百六十二章 許瑞的麻煩(第三更)

第三百六十二章 許瑞的麻煩(第三更)

“如果猜的沒錯的話,最後的那個黑衣身影,也就是享受鬼靈門祭獻的那一個,恐怕就是滅殺光明傳承者之人了,或者,即使不是他親自出手,也定然是他的信徒或者手下。”陳墨如此想到。

而且,此人不僅實力恐怖,揮手間便可以摧毀一顆星球,最重要的是他極度冷血——那些星球上可是有着億萬萬生命啊!

相比之鬼靈門殺幾十、上百個人來祭祀,卻是更加殘酷、殘忍、殘暴了太多太多……

說起來,也是陳墨的思維和聯想能力驚人,才能將這些壁畫中的內容自始至終串連、還原出來,不然的話,雖然這些壁畫惟妙惟肖,但它們畢竟是靜態的東西,想要系統地解讀出其中的內容,是極爲困難的。

雖然心情極爲沉重,但陳墨卻並沒有多作停留,他知道,目前他需要做的並不是在這裡發呆和感慨,而是抓緊一切時間,將自己的實力迅速提高上去!

那一顆顆爆掉的星球,讓陳墨覺得無比驚悚,着實嚇出了不少的冷汗……

離開那個長廊,陳墨繼續在靈石城裡四處轉悠,他走走停停,不斷地在一處處遺蹟前駐足、徘徊。

從這座城池中,他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包括這座城的歷史、包括慈悲的光明、包括這座城中的人,以及這些人的去向——他們走了,通過一個更大的傳送陣離開了這裡,去往了一個遙遠的星系。

但是,陳墨找遍了整座城,按理說,這種大型的傳送陣應該不難發現纔對,但他卻根本連那個傳送陣的影子都沒見到。

本想全身心地多多探查一番,但心中那種緊迫的危機感,讓陳墨不能再將全部身心留在這座靈石城中。

於是,他分出幾縷神識,控制着那些菌絲繼續延伸、擴展,探索這座靈石城。

相對於陳墨方圓十數萬這裡的菌絲網絡,這座靈石城雖然並不大,但也足足有方圓百里,想要用菌絲一點一點地將其探索完畢,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畢竟,這種工作並不是以線的方式延伸,而是要構建一個“面”,或者一個立體,對這座城實現全覆蓋!

與此同時,陳墨的“主神識”則又去烏菊山溶洞的那根神筍處提煉了不少的靈乳,藉着剛剛適宜的風力,將新的一批孢子再次噴發向玉丹宗的方向……

經過這段時間的主動噴發,陳墨實現了菌絲網絡的較均衡發展。

之所以稱之爲較均衡,是因爲他對玉丹宗方向的孢子噴發,有着一定的傾斜。

只要玉丹宗方向的“珠網”成長到足夠大,他都會立刻進行連通,而且,會在將最末端的網絡連通完畢後,立刻選擇最佳的時機進行噴發。

經過這段時間的不懈努力,陳墨又計算也一番,在這次噴發完孢子之後,他的菌絲網絡應該可以到達玉丹宗,並且可以將其完全籠罩過來。

不過,他此時並沒有那種即將達到目標的喜悅與激動,反而卻是極亂——一來是在看完長廊裡的那些壁畫後,他的壓力陡然增加了數倍,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了他的心上;二來是林欣妍的魂魄能否恢復,在到達玉丹宗後也即將有一個答案,如果不行,那他下一步要怎麼做、做什麼,便都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這位朋友,你這麼做可就不對了!”

此時,濟世醫館裡,正在給人鍼灸治病的許瑞面色有些不悅,雖然他一向對病人和顏悅色,經常都是從早到晚臉上一直掛着一副笑容,但此時,他的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面對着那個在濟世醫館裡耀武揚威,甚至還將他的一位病人打倒在地的惡徒,他甚至有一種衝上去給那個惡徒一個耳光的衝動!

“誰是你朋友?你配嗎?你剛纔說的什麼?我這麼做還、還、還不對?我長這麼大,連我爹都從沒說過我哪裡不對,你又是什麼東西?”那個吊兒郎當的惡徒顫着右腿,歪着身子不屑地看着許瑞。

“我警告你,我不管你爹敢不敢管你,但如果你再敢在醫館裡造次的話,我可就對你不客氣了!”許瑞給一個病人紮好針後,起身向着那個惡徒走了過來。

“好啊!我爹可是國之重臣,堂堂當朝一品!我身爲小王爺,還沒人敢跟我這麼說話,我今天能親自到你這家破醫館來,你祖上肯定是燒了八輩子高香!我獨孤鵬雲倒是要看看,你要怎麼個不客氣法!”

說完,他又偏過頭去,對身邊的幾個人說道:“這是我今年聽到的最好笑的笑話,回去你們給府中的人講講,讓他們也樂樂。我是沒那個時間給他們講故事了,一會兒看完病,我還要去天香樓,聽說那裡新來了幾個姑娘,應該還都是處兒呢!哈哈哈!”

獨孤鵬雲越說越是不正經,提及那幾個天香樓裡新來的姑娘,還說了句輕薄的話,並且發出一陣淫笑。

許瑞並沒有開口,而是靜靜地看着獨孤鵬雲。

只見他雙眼無神,說的話聽上去聲音不小,但明顯底氣不足,只不過說了幾句話而已,竟然就有些氣喘。

而且,他面色黯沉,雙眼都有濃重的黑眼圈,若是把一下他的右尺脈,定然是微沉或弱,按之而緩或無力,已經是嚴重的陽氣不足。

換句話說,這傢伙是典型的腎陽虛,許瑞都不用把脈,只看一眼,便知道他是個什麼狀況。

有人曾經如此說道:一個好的中醫,並不需要將望、聞、問、切這四診全部做一遍,只需要“望診”,也就是隻通過目光來看,便能知道所看之人所患何病、程度如何、如何治療!

這一點,就從醫生給病人診病時,會被稱之爲“看病”,而不是聞病、問病、切病中就能看出來,望診的重要作用!

以前有一篇文章,叫作《扁鵲見蔡桓公》,其中便是講述了扁鵲通過望診,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蔡桓公的故事:“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由此可見,單憑望診不僅可以診病,而且還能將疾病發現在萌芽裡,實現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