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燃燈重生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永恆仙尊 > 永恆仙尊 > 

第989章 燃燈重生

第989章 燃燈重生

蘇全忠恭敬而立,重重點首。

擡首望了一眼蘇護,應聲道:“孩兒知道了。日後必不會給對手留一絲機會!只是以孩兒看來,敵軍之中,崇黑虎並不足慮。反倒是崇侯虎身旁那個年輕道人,法力高深莫測,乃是冀州城的大患。”

蘇護聞言道:“我等日後只須緊守城池,料來無甚大礙。”

蘇全忠點頭應下。

卻說此時城外崇侯虎大軍之中,那個錠光道人卻微笑着對崇侯虎說道:“君侯不必憂慮,冀州城雖大,蘇全忠雖勇,然而倉促備戰,城中糧草必然不多。我聞冀州城中督糧官鄭倫在外催討糧草,尚未迴轉。二位賢侯可起大軍將冀州四門圍住,自領精兵前去絞殺鄭倫運糧隊伍。冀州城缺糧,不到半月自然歸降。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成此大功。”

崇侯虎聞言大喜,崇黑虎亦不願過多殺傷,當下二人依計而行。

誰料大軍圍城,蘇護卻並不怎麼擔心,只冷眼看着城下大軍,心中冷笑而已。

原來冀州城督糧官鄭倫曾拜西崑崙散人渡厄真人爲師,習得五行秘術,胸中一團氣息從鼻中噴出,吸人魂魄。與人對敵,慣常生擒敵將。只是鄭倫下山之後一直便在冀州軍中,名聲不顯,故而外人不知。

所以蘇護雖知崇侯虎去劫糧草,心中卻並不十分擔心。只在城中安排人馬,準備接應鄭倫運糧歸來。

當夜,錠光道人察知鄭倫蹤跡,與崇黑虎一道領兵前去劫殺鄭倫。

那鄭倫押着糧草,探知北伯侯大軍圍城,城中缺糧。因而心中甚是焦急,於路催軍快行。

崇黑虎領軍半路突然殺到,將鄭倫車隊截成兩段。

鄭倫連忙撥轉胯下火眼金睛獸,揮動兩根降魔杵來打崇黑虎。

二人皆是心思細密的宿將,都有道術在身,一時杵來斧架,打得難解難分。

鄭倫心急糧草,將手中降魔杵一揮,三千烏鴉兵一涌而上,人人拿勾帶索,如擒人之狀。

崇黑虎正疑惑間,忽聞鄭倫鼻竅中一聲巨響,噴出兩道白光。

崇黑虎只覺一陣天旋地轉,已經倒在地上。

鄭倫大喜,三千烏鴉兵正待上前拿人。卻見一陣金光閃耀,烏鴉兵個個慘叫,被這陣金光吸入一個紫金鉢盂之中。

手持鉢盂者,正是錠光道人。

鄭倫見狀大怒,正待再哼一聲,將錠光道人也制住。卻見金光陡然強烈起來,將自己也籠罩進去,不由心中大駭。正無計可施間,突聞對面一聲慘叫,金光已經消失不見。

鄭倫擡眼一看,那錠光道人以手掩面,手上斑斑血跡,痛呼連連。

只見蘇全忠一手持畫戟,一手捏着一塊五光石,正要上前取錠光道人性命,那道人早已化風而去。

崇黑虎麾下三千飛虎兵也將主將搶回,快速離去了。

蘇全忠這纔來到鄭倫跟前說道:“鄭將軍辛苦了。父親知崇黑虎劫糧,故而命我來接應將軍。”

鄭倫謝過,當下二人押着糧草殺散東城門外敵兵,進城去了。

卻說崇黑虎領着敗軍而回,見了崇侯虎訴說兵敗之事。

崇侯虎聞言大恨,心下無計可施。

旁邊錠光道人捂着臉,一邊將丹藥敷上傷口,一邊說道:“那蘇全忠不知在何處學得如此道術,既像巫族玄功,又有道門五行之術,偏生還武藝絕倫,實是勁敵!貧道修行日淺,尚不能制服於他。今當回山,習得制敵之術再來!”

崇侯虎道:“道長速去速回!我當緊守營寨,以待道長歸來。”

錠光道人稽首而去。

崇侯虎命撤去四門圍困之軍,堅守營寨。又不敢隱瞞戰績,只得一邊發文申報朝歌,請求援兵,一邊狀告西伯侯姬昌違逆聖旨,延誤軍機,致使大軍孤軍作戰,損兵折將。

紂王接到冀州軍報,拍案大怒,大罵崇侯虎無能。當下命殷破敗奉旨斥責西伯侯姬昌,嚴令其儘早發兵。

西伯侯接旨,只得答應。一面整頓西岐軍馬,一邊等待出使冀州的上大夫散宜生消息。一路領軍慢行,並不急促。

卻說西岐散宜生來到冀州城下,被崇侯虎遊騎逮住,帶到中軍大帳。

散宜生見了崇侯虎,取出西伯侯書信,解說身份。

崇侯虎方知抓錯了人,一邊命人解去繩索,一邊質問道:“西伯侯抗命不遵。大軍不至,反倒派你這文弱書生前來遊說。區區一封書信,能成什麼大事!你可知兵兇戰危,一旦輕身入城,我可就保不得你性命了。”

散宜生整整衣袍,輕鬆自在地說道:“君侯不必憂慮!我家主公自有說服蘇護之計。你只需送我進城,憑我三寸不爛之舌和手中書信,必然說得蘇護父子獻城投降。君侯大軍也免受刀兵之苦。”

崇侯虎聞言心中大怒,暗道:“我等拼死血戰,沙場建功,反不如你一個專逞口舌之利的狂生?”

當下冷笑一聲,道:“既如此,我當送你進城。”

說完,就命左右護着散宜生來到冀州城下,報名求見。

蘇護聽說西岐來人,命軍士將散宜生放進城來。

散宜生見了蘇護,將姬昌書信呈上。

蘇護看信,見其寫到:“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侯蘇公麾下;昌聞: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天子欲選豔妃,凡公卿士庶之家,豈得隱匿?今足下有女淑德,天子欲選入宮,自是美事。足下竟與天子相抗,是足下忤君!且題詩午門,意欲何爲?足下之罪,已在不赦。爲愛一女,而失君臣大義,豈人臣當爲?昌素聞公忠義,不忍坐視,特進一言,可轉禍爲福,幸垂聽焉。若足下獻女入朝歌,實有三利:女受宮闈之寵,父享椒房之貴,官居國戚,食祿千鍾,一利也;冀州永鎮,滿宅無驚,二利也;百姓無塗炭之苦,三軍無殺戮之慘,三利也。公若執迷,三害目下至矣:冀州失守,宗社無存,一害也;骨肉有族滅之禍,二害也;軍民遭兵燹之災,三害也。大丈夫當舍小節而全大義,豈得效區區無知之輩以自取滅亡哉。昌與足下同爲商臣,不得不直言上瀆,幸賢侯留意也。草草奉聞,立候裁決。謹啓。”

蘇護看信畢,心中意動,默然不語。

心知冀州地狹兵少,今日雖勝崇侯虎,他日朝歌再譴別鎮諸侯前來征討,冀州終無倖免!

若要送女上京,心實不忍,且此舉有亂禮法,必被世人恥笑。

一時間,心中躊躇不定。

散宜生見蘇護彷徨,拱手說道:“兵者兇器也,人君不得已而用之。今因小事,勞民傷財。百姓有徵調之擾,大軍受征戰之苦。因此我主公先使卑職下一紙之書,以息烽煙,使君侯進女朝歌,各罷兵戈。如若不從,大兵一至,剿叛除奸,罪當滅族。那時君侯悔之晚矣!”

蘇全忠聞言,大怒道:“巧言匹夫,敢欺我冀州無人!西岐軍若到,我必殺他個片甲不留。看他姬昌又有何本事!你且快滾,否則殺你立威,悔之晚也。”

散宜生見蘇全忠持戟怒吼,殺氣騰騰,不由大驚失色。又見蘇護默然不語,只得急急離去,卻是心中大恨。

出城之後也不去見崇侯虎,直接回了西岐,面見西伯侯姬昌,將蘇護不肯投降之事說了一遍。

姬昌嘆道:“如此,君命難違,此戰不可避免了。”

於是,傳令大軍加快進兵,不數日來到冀州城下。立寨與崇侯虎大軍成犄角之勢,一面差人前去挑戰。

蘇護聞西岐軍在城下挑戰,即命出城應戰。

蘇全忠持戟上馬出城,連挑西岐五員戰將。

西伯侯麾下大將南宮适聞報大怒,披掛上馬,出營前來與蘇全忠交戰。

二十餘回合,南宮适大敗而逃。

西岐軍素知南宮适勇猛,見其戰敗,心下大驚,四散奔逃。

蘇全忠領軍衝殺一陣,自回了冀州城。

姬昌聞南宮适戰敗,大驚失色。傳令緊守寨門,一邊請崇侯虎前來商議軍情。

二侯相見,訴說蘇全忠勇猛難敵,冀州急切不能破得。只好按兵不動,發文至朝歌請求援兵。

卻說錠光道人離了冀州,駕雲徑往西方而去。

不一時,來到極樂世界八寶功德池邊見了接引。

錠光道人跪拜道:“弟子奉師命下山,誰料冀州侯蘇護之子蘇全忠道法精奇,武藝不凡。弟子不能降他,特來向老師請罪!”

接引道:“此事我已知曉!對方早有準備,非你之過。”

頓了頓,又道:“錠光,你可知爲師此番讓你下山所爲何事?”

錠光道人道:“老師慈悲,自然是要弟子助人間平定叛逆,維護正統。好宣揚我教教義,使我教成爲天下第一大教派。”

接引點頭,看了看錠光道人,然後說道:“你上山已有近六十年了。如今道法有成,可知前生往事?”

錠光俯伏道:“弟子愚魯不知。願老師教我!”

接引嘆口氣道:“因果糾纏,天理循環。”

說話間,伸出一指在錠光道人額上點了一點。

只見錠光道人額上金光陡然大放,一顆舍利子沖天而起。陣陣金光照射在錠光道人臉上,顯出喜怒哀樂貪嗔癡等等表情。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