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尋訪姜子牙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永恆仙尊 > 永恆仙尊 > 

第980章 尋訪姜子牙

第980章 尋訪姜子牙

他二人修煉速度甚快,已經到了突破大羅金仙的瓶頸。

高明高覺二人出身不凡,天生神通,心無雜念,修行也很快,已經到了太乙玄仙境界,不過卻有越來越慢的趨勢。

只有柏鑑,努力了半天,除了對陣法一道頗爲精通外,道行卻是沒有半點增長,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天仙,連最後入門的敖春都快趕上他了。

慕白元神之軀這些年來日日擔心封神大劫,壓力之下,不敢懈怠一日。

得益於衆多靈果仙丹的效力,加之又有一道鴻蒙紫氣幫助,修爲也是日勝一日,除了突破大羅金仙那次外,竟沒有再遇到一次瓶頸。

目前法力修爲在大羅金仙中也算中上水平,即便這樣,慕白元神之軀仍舊心中憂慮。

區區大羅金仙在大劫之中根本算不上什麼,雖說不是炮灰一流,卻也絕對不夠自保。

慕白元神之軀這邊盤算着怎麼增加門下弟子的實力,那邊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卻再一次相聚紫霄宮商談簽押封神榜之事。

原始天尊一如既往地貶低截教教義,欲讓截教弟子上榜。

太上老君以正統自居,隱隱站在原始天尊一邊。

通天教主漸漸獨力難支,然而關乎大教氣運和門下弟子的性命,通天教主自然不肯退讓半步。

卻聽太上老君說道:“我等這已是第三次會面,此事若遷延日久反爲不美。今天我等便把封神榜定下來,免得再跑來跑去讓別人看了笑話。”

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自然沒有異議。

當下原始天尊抓住門下弟子的出身貴賤做文章,以出身論根性,以截教多羽毛鱗甲之輩硬說其根性不夠,當上封神榜。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出人意料地沒有像前兩次那樣立馬反駁原始天尊的話,反而正色說道:“我等在此爭吵有何益處?不若認真談談封神榜之事吧!當日老師曾言我截教弟子已將封神榜中神位佔去一些,可自行決斷這些神位的歸屬。以我之見,便讓他們繼續做他們的官兒,免得又有其他門人遭劫。二位師兄意下如何?”

太上老君頷首道:“師弟深明大義,爲兄甚是佩服!這事就這麼辦了。對天庭有了交代,也免得我道門弟子殺伐過甚,有幹天和。”

原始天尊心下思忖一番,他倒是巴不得截教都死絕了纔好。不過這封神一起,道門弟子都身在劫中,誰也不敢保證自己門下就一個不死。這先減少死亡名額,那自己門下隕落的可能性便也跟着減小了。這是兩利的事,原始天尊自然也不會反對,當下點頭表示認可。

這一下,封神榜上名字便去了三十七個。

三教聖人看着這個數字一時都有些無言,七數帶煞,這要是少一個或者多一個都是好彩頭,偏偏遇到個七字。

雖說三清都是聖人,對這所謂的撞彩之事平常是不屑一顧的,然而此時大劫將起,這臉色卻是有點不好看了。

太上老君見二人都不說話,當下說道:“如今去了一部分,卻還剩下三百多個神位。二位師弟看如何填寫纔好?”

原始天尊看看通天教主,嘴角撇了撇,最終沒有說出話來。

通天教主也是沉默以對。

二人都知道,對方是不可能屈服的,而且此時要再上天庭求官,昊天玉帝卻是不可能答應的了。這名字一旦寫進封神榜,肉身成聖的可能基本上就小的可憐了。

一時間,紫霄宮內沉寂了下來,氣氛壓抑的嚇人。爭論已是無用,三教都不可能甘願讓自己門下上榜。三人都是聖人,也不可能逼迫他人服從自己。再爭論下去也不會有結果,除非一方先讓步。

然而通天教主先前一番表態,也算是不大不小地讓了一步,雖然這個讓步真的很小,但總算得到了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的認可。

按理說,現在該輪到原始天尊說話了。

可是封神大劫非比等閒,原始天尊就是不開口,通天教主也沒有辦法。

就在三人陷入僵持之時,鴻鈞道祖卻是突然現身,依舊鬆鬆垮垮地坐在高處的蒲團之上。

望了一眼幾人,緩緩地說道:“封神的契機就快來了,你等這次一定要定下上榜的人來,以免誤了封神大事。”

言罷,閉目坐下一旁,再不說話。

三清一時面面相覷,道祖面前,三人更不敢大聲爭吵。

原始天尊有意讓截教弟子盡數上榜,這話卻也不好在師傅面前說出來,總不能說:“師傅啊!徒弟爲了保住門下弟子性命,這就要將你老人家另一個徒弟門下殺個乾淨了。你老人家可要挺住,千萬不要怪罪啊!”

這不是扯淡麼?

於是三清聖人再次沉默,盡皆不發一言。

良久,太上老君思及老師在上,自己這些做弟子的做事不好拖沓,又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頂牛似的看在一起,互不相讓。

當下說道:“此事久拖不決終不是辦法!既然我們都不願籤,索性除開那三十七個神位之外,我等一個不填。三教道門弟子誰該上榜,誰該輪迴全憑個人機緣。你們看可好?”

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聞言,慎重地點了點頭。

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也只有這個辦法才能解決了,雖說兇險了一點,但卻勝在公平,起碼看起來是公平的。

三人商議妥當,不約而同地看向鴻鈞道祖。

鴻鈞道祖睜眼說道:“如此也行!你等商議妥當,都認同了便好。”說着將封神榜中那已有的三十七個神位抹掉,這是三教聖人商議好的,無須重複。

鴻鈞道祖抹掉神位,對三清說道:“封神起時會有應劫而生之人出現主持封神,其人出世之後投入誰的門下這封神榜便由那教執掌,主持封神。你等這便可以離去了。”

言罷,消失不見。

三清各各告辭,分別回了道場召集弟子,訴說簽押封神榜之事。

通天教主回了金鰲島,召集弟子說道:“封神大劫將起,天下修士未斬三尸者均身在劫中。爾等從今日起宜緊守山門,莫要再下山沾惹紅塵。墜入劫中,爲師也保不得你們。”

當下在碧遊宮外立下一聯:緊閉洞口,靜頌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臺上有名人。

當下通天教主說道:“從今以後金鰲島不再開講,直至大劫結束。你等可回山潛修,莫要在外沾惹煞氣。”

言罷,不再理會衆人紛爭。

截教仙人一時聞言大驚,他們是知道封神榜之事的,不過一直以來仗着聖人門徒的身份,根本沒把什麼大劫放在眼裡,每日裡自在逍遙,那有什麼煩惱?

這下聞聽通天教主說的如此嚴重,一時心中都有些惶惶難安。

多寶道人見狀連忙喊道:“衆位師弟不必緊張,這次大劫起因乃是闡教弟子犯了殺劫。我等只須遵照師命緊守洞府,安然等待這次大劫過去便了。”

截教衆仙聞聽此語,這才放下心來,各自朝着碧遊宮施了一禮,迴轉山門去了。

八景宮、玉虛宮中,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也各對門下弟子警戒了一番。

不同的是人教玄都大法師註定不會上榜,心中安定。而闡教仙人卻是心下惴惴不安,心中恐懼。

卻說流波山中慕白元神之軀從入定中醒來,六耳獼猴將近日三界所發生的大事回稟了一番。

他聽知封神榜已立,心下一陣焦慮。

此時殷商武乙在位,算來不過剩下七八十年國運,時間緊迫啊!

當下掐指一算,想要知道主持封神之人現在何處。

那姜子牙三十二歲上崑崙山修道,七十二歲下山扶周滅紂,此時應該已經出世了纔對。慕白元神之軀只知道他是東海許州人,具體住在哪裡卻是不知。

當下掐指算來,竟緲無頭緒。

心知應劫而生之人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算出來的,就算聖人也不可能知其蹤跡,否則也不可能等到姜子牙三十二歲時才自己慢悠悠地走到崑崙山拜師。

當下只得平復心情,叫六耳獼猴等人緊守山門,徑自駕雲往東海許州而去。

欲想大海撈針,撞撞運氣。

慕白元神之軀來到許州,按下雲頭,混跡人羣之中四處打聽姜子牙的住處。

一連數日,走遍了大街小巷,那姜子牙卻杳無音訊。

慕白元神之軀也不着急,反正時間還早,索性重溫一下人間風情。

紅塵練心,也算修道的一課。

此時道門雖然大興於天下,道觀卻還很少,慕白元神之軀只得找了一處客棧棲身。

這日,他來到許州城外,突然心中一動,緩步來到城東山前。

眼見此處山明水秀,風水甚佳,山勢俯伏有威,乃是孕育將相之才的所在。

當下走進山中,見前方一座茅屋,甚爲破舊。

慕白元神之軀走近一看,此屋荒蕪已久。

當下尋左近村民打聽姜子牙蹤跡,卻聽村民說道:“此處姜姓人家就此一家,只有母子二人,早已搬走,不知去向,卻沒有一個叫姜子牙的。”

慕白元神之軀無奈,只得遊覽了一遍人間風情。

此時武乙在位,乃是守成之君,天下倒也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慕白元神之軀轉了一圈,心中不住點頭。看看無事可做,便欲迴轉山門。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