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諸天我爲帝 > 諸天我爲帝 > 

第二十一章 上古神器(求訂閱!)

第二十一章 上古神器(求訂閱!)

“得東皇鍾,方爲妖皇。”

妖界成功開闢,天降功德,沒入體內,萬妖更是俯首,高呼陛下,但顧承卻很清楚,他還不是妖皇。

因爲妖界本源,還未對他完全敞開,僅得十之一二。

這倒不是妖界小氣,而是他承受不了。

別說目前的境界承受不了,即便是四大妖神,也無法以自身容納本源。

能以一己之力,完全自如駕馭本源之力的,便是混元道境。

道境之下,唯有藉助神器之力。

所以神器看似只比玄器高一階,差距卻是巨大。

玄器可立一國,神器可定一界!

如同人皇劍之於人皇,地皇書之於帝皇,掌握對應的本源神器,纔是一界之主,否則就像天界衆神明爭暗鬥,誰也掌握不了天皇鏡一樣,導致天帝之位空缺。

“東皇鍾爲上古十大神器之一,早已消失在三界之中,若能得之,不僅能駕馭妖界本源,更可令妖界壯大,爲我助臂!”

顧承將功德一半注入周天星辰圖中,徹底祭煉,一半用來溝通東皇鍾。

在他毫不吝嗇功德之力的所爲下,鐘聲變得越來越清晰。

片刻後,一幕光景自眼前閃過。

那是一片暗無天日的空間,無數漆黑色的氣流環繞,一座古樸的大鐘倒在塵土中,毫無光澤,如同凡人所鑄的青銅器。

神物自晦,並不稀奇,但這處奇特的空間,卻讓顧承升起一股警惕。

那種感覺,好似是生靈的天敵,無論實力多麼強大,都會受到剋制。

“三界廣闊,未曾探知的秘密,還有許多許多啊!”

站得越高,越知天地遼闊,顧承收回視線,看向妖界。

經歷過最艱辛的時代,所有妖族,幾乎都匍匐在地,激動得不能自己。

“我們終於……有自己的家了……!”

雪落狸王說出了心聲。

從今以後,再也不用躲藏,有了屬於自己的世界。

“陛下!”

她看着眼前偉岸的身影,淚如泉涌,情不自禁。

“來!”

顧承伸手,雪落狸王抹抹淚水,露出笑顏,輕輕跳到他的懷中蹭了蹭。

顧承又看向諦聽:“現在你還想爲佛門賣命嗎?”

諦聽怔怔看着妖界,感受着血脈的沸騰,答不出話來。

曾經的它,對於地藏菩薩忠心至極,可這一刻,血脈中的本能,終於佔據上風。

最終,他俯首下來。

“不僅是你,那些成爲衆神坐騎,遭受屈辱的同族,孤都會將它們統統解救!”

顧承大手一揮,卻沒有忘乎所以,反倒開始收縮妖界本源。

妖界初成,百廢待興,當務之急,是壯大發展,而非進攻。

何況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一方勢力,幾乎被打落塵埃。

同樣懸於三界外的佛界內,朵朵蓮花枯萎,舍利子化作飛灰。

原本中央婆娑世界就是一個下下之選,現在這個下下之選,還被妖族搶奪走近半本源……

佛界,幾乎淪落到小千世界的地步。

一個字形容——慘!

有鑑於此,佛門上下的視線看向妖界,流露出刻骨的仇恨!

從四大妖神攜上古妖庭殘骸轟擊,到十方妖衆屠殺佛門上下,再到掠奪佛界本源……

佛妖兩方,不死不休!

不過佛門再恨也是無用。

之前佛界初成,最爲虛弱之際,各方趁虛而入,牆倒衆人推。

此時妖界初成,最爲虛弱之際,人皇出劍,后土揮袖。

封天一劍!地皇一筆!

兩道光輝環繞,將剛剛誕生的妖界包裹。

如此不僅助其度過最虛弱的階段,這種明白無誤的支持,也讓佛界立刻退去。

惹不起了。

至此,這場三界動盪,影響深遠的連番大戰,方纔落下帷幕。

“敗了。”

原九龍絕仙陣上,還沒死透的司馬徽,嘴咧了咧,吐出兩個字來。

“陛下!”

賈詡剛要開口,就見虛空一蕩,顧承走出,立刻躬身行禮,眼中露出狂熱。

“拜見陛下!”

不僅是他,諸葛亮、周瑜、龐統、荀彧、荀攸、徐庶乃至桀驁不馴的甘寧,都發自內心的亢奮與崇拜。

“你們爲我人族菁英,伐天之戰,可現光芒!”

顧承點了點頭。

“陛下,人界內患雖無,實力距離天界,仍有極大差距,望慎重!”

甘寧只覺得熱血沸騰,衆謀臣卻露出思索,賈詡則諫言道。

極樂淨土與十萬大山分離出人界,又有顧承這位前所未有強勢的人皇坐鎮,人界確實再無內亂之憂,即便是天界衆神,也沒辦法插手干涉人界事宜。

但這是自保,若論進取能力,人界仍舊不足。

別的不說,天界有銀河之壁,天兵天將,周天列曜星君,單憑人族肉體凡胎,如何伐天?

難以實現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顧承早有全盤的計劃,看向四荒絕境。

饕餮死後,原本還在衝擊封印的三大凶神,立刻偃旗息鼓,老實得不能再老實。

開玩笑,破封出來是爲了自由,可不是爲了自殺。

不過它們不出來,不代表顧承會放過它們。

在人界本源的壓制下,三大凶神已經沒了威脅,但那是對人皇而言,對於其他人,還是不可一世的上古凶神。

所以四荒絕境,豈不是最佳的練兵之所?

天人之間的差距,唯有不斷磨練,不斷進取,才能縮小,最終迎頭趕上。

將三大凶神的未來安排得明明白白,顧承這纔看向司馬徽:“非生非死,真是奇妙!”

“我司馬氏的借物代形之法,便是衍生於此人的水月鏡花之術,與神器女媧石必有關聯。”

司馬徽還未開口,司馬懿已是搶先,見顧承望了過來,精神一振:“懿願爲陛下赴湯蹈火,尋得媧皇神器!”

“你隱忍果決,非常人可比。”

顧承點評道:“可惜也非人臣。”

話音落下,司馬懿神情凝滯,直接化作飛灰,消散於空中。

並非是因爲歷史上三國歸晉,就一定要殺司馬懿,曹操、劉備、孫堅便爲安穩局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說原三國英豪是烈火,叱吒風雲,敢作敢爲,司馬懿就是陰柔之水,潤物細無聲。

如今的大漢,已是將帥如雲,謀臣如雨,何必留個陰險的變數,沒事找事?

對於司馬懿的身亡,司馬徽露出悲色,懇求道:“陛下寬宏大量,可否留老朽魂魄,轉世投胎?”

“朕不比后土娘娘心慈,你在投靠天界衆神時,就該做好準備!”

話音落下,司馬徽也化作飛灰散去,終於死亡成功,靈魂之中,一點璀璨的光芒卻冉冉升起。

顧承收起靈光,眉頭微微一揚:“竟是如此來歷?”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