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高武大師 > 高武大師 > 

820 訪談準備

820 訪談準備

聽小週記者這麼一說,馬虛海越發覺得有道理。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作爲當局者,因爲知道一些事情,所以沒有多想;卻沒想到,小週記者作爲不知情的人,卻能夠通過蛛絲馬跡,做出這麼多的分析。

這些分析不僅有理有據,而且還完全接近事實。

仔細想想,陸晚出現的時間點確實巧妙。

他橫空出世的事情,就像是“乾坤大挪移”,將《修行晚報》的攻擊化爲無形,順利的轉移了羣衆的關注點。

如果沒有陸晚橫空出世,《修行人日報》恐怕還要繼續被動一段時間。

而被動的時間越長,顯然越是不利——公信力會被削弱,影響力也會被削弱。

小週記者說這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仔細琢磨,還真是這樣。

小週記者:“這是巧合嗎?可能是巧合,可能不是巧合。但我們的最大股東也叫陸晚,那麼,我就相信他不是巧合,而是有利益所在。

陸晚先生幫我們一把,其實也是幫了他自己。

當然了,陸晚先生有什麼計劃,有什麼安排,那我就不知道了。

但我知道,他一定有計劃,一定有安排。”

馬虛海哈哈大笑:“你小子還真是個鬼機靈。”

因爲馬虛海也相信,陸晚橫空出世,是君山的手筆,是君山在佈局。

當然,布了什麼樣的局,往後會怎麼玩,他就真的一點猜不到了。

小週記者缺乏相關的線索,也只能猜到這種程度,無力再繼續深入。

“馬前輩,這次是專訪嗎?”小週記者問道。

馬虛海:“是的。”

小週記者:“要談哪些方面的話題?”

馬虛海:“沒有限制。只要不涉及私密和隱私,陸晚先生都會跟他們談。咱們關心的話題,社會關心的話題,他都會盡力解答。”

小週記者聽到這話,同樣激動起來,驚呼道:“這次訪談,絕對是價值連城啊!”

馬虛海:“明早訪談,所以,我親自來接你。到了雪鹿谷,你再好好合計,準備一些訪談問題,儘可能深度的挖掘,不能白白浪費這麼寶貴的機會。”

小週記者:“這種機會不好好把握,天打雷劈的好吧!我這就準備,咱們一個小時以後見。”

掛了電話,小週記者頓時心神激盪。

這次訪談,一定要好找準備,挖出猛料。

這麼重磅的事情,報社應該提前預熱纔對,在報紙上做一些預告和宣傳,如此能夠激發讀者更加熱情,激發讀者的期待,不僅可以炒作影響力,還能提高銷售量。

然而,如此重要的事情,小週記者也怕出意外。

採訪還沒有進行,採訪稿也沒有寫出來,萬一中途出現波折,那就比較麻煩了——你都宣傳出去了,結果卻沒能兌現,這不是耍人嘛。

有些事情犯錯沒關係,道歉就可以了;而這種事情上犯錯,影響非常惡劣,道歉也無濟於事。

所以,思忖再三以後,小週記者還是決定不着急。

不急着做什麼預熱宣傳。

等採訪完成,等採訪稿寫好,再根據情況來做決定。

而如此重要的採訪,小週記者當然準備親自去。

雖然他是《修行人日報》的股東,雖然他早已經今非昔比,雖然他已經將重心轉移到管理方面,雖然他如今的地位已經不需要做這種累活……但種種理由,都敵不過一個喜歡。

小週記者喜歡採訪,特別喜歡重大采訪。

這種提前設置問題,提前準備,然後再付諸實踐,將自己和讀者關心的話題深入挖掘的過程,讓他非常有成就感。

所以,他當然是親自上場。

這麼重要的人物,這麼多人關心的人物,如果不能親自採訪,那必然是遺憾。

小週記者神情亢奮的準備着。

同時見了他這麼晚還如此亢奮,都非常的好奇,紛紛問道:“領導,遇到啥好事情了?你這神采奕奕的樣子,莫非是有大新聞?”

這段時間的相處,報社的同事也都知道,當大新聞出現時,小周的眼眸裡就有異樣的神采。

“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小周哼着曲調,滿臉的興奮。

沒多久,馬虛海就親自來了東海市,落在報社大廈頂樓的直升機停機坪,而小週記者已經在那裡等待了。

兩人相視一笑,隨即,馬虛海便催動法力,帶着小週記者遁空而起,一路飛往雪鹿谷。

在天空中高速飛行,當然會有風阻,在修行者的嘴裡,這種風阻名爲罡風。而且高度越高,溫度越低、氧氣越低,而且光罩很強。

普通人身體素質不夠,所以,需要特殊照顧。

首先,速度不能太快。

否則,強烈的罡風能夠把普通人直接吹死。

其次,要注意高度,不能在缺氧的區域飛行,海拔4000米以上就不太合適。

最後,還要注意法力保護。

這就是修行者不愛帶普通人長途飛行的原因,太累,要照顧的事情太多。

這就好比一個人,正常走路,可以走幾十公里,但是背後揹着一個人,哪怕是個小孩,只有四五十斤,趕路的距離和速度都會極大的縮減。

馬虛海也是不想耽誤採訪。

因爲採訪定在明天上午,而晚上又恰恰沒有航班,再加上採訪需要準備,所以,他纔不得不親自過去接人。

當然,如此重大的採訪,也值得馬虛海辛苦跑一趟。

來的時候,馬虛海只用了一個小時,但回去的時候要照顧小週記者,不得不放慢速度,所以,趕去雪鹿谷的路程,足足用了四個小時。

到了雪鹿谷時,已經是午夜。

馬虛海法力消耗不小,精神和身體都有些疲憊,直接關起門來恢復。

而小週記者也沒閒着,直接拿出紙筆,開始設計問題。

採訪,最關鍵的就是問題設置。

好的問題,可以挖掘更多的信息。

而如此重大的採訪,每一個問題,都必須是精心設計的,如此纔算沒有浪費良機。

雖然長途飛行很累,但小週記者依然靈感豐富,思緒宛如泉涌。

他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不斷的將自己的思路提煉,並形成精闢問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