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西遊三千界 > 西遊三千界 > 

第1276章

第1276章

龍瀚微微揚起嘴角,將自己的手指隔着那麻布放在嬰兒的身上,感受着嬰兒身上傳來的巨大生機。

然後他微微笑道:“這個嬰兒,好像有些命不太好呢。”

計道人的眼中也若上了幾憐憫之意,點頭道:“他的命,確實不好。”

……

東土大陸的東方,有一個名爲西寧的小鎮,鎮處有溪有山,山上有一座小廟。

雖然是廟,但是廟裡面卻並不住僧人,反而還住着一箇中年道人,一個年輕人,還有兩個小孩在這裡修行。

這座青山無名,廟也是廢寺院,兩名徒兒,大的叫餘人,小的叫做陳長生。

大徒弟的名字,是師父計道人取的,但是小徒弟的名字卻不是計道人取的,而是一個年輕人取的。

而那個年輕人,自然就是龍瀚了。

龍瀚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甚至是不知道這個世界誰是主角,誰是配角,但他卻猜得出,主角要麼是那個叫餘人的小道童,他有成爲主角的潛質,要麼,就是那個他取名爲陳長生的人,因爲他有成爲主角的氣運。

現在,他也跟着這兩個小道童在這裡學道。

爲什麼龍瀚這樣修爲的人還要學道呢?

照理說,按修爲的話,就算是十個計道人,也不是龍瀚的對手。

但是,論道學修爲的話,龍瀚還真比不過這個計道人。

他本來就是直奔仙道而來,修的也是仙道,雖然根基是道門,可是他的道基卻不穩。

之前,他一直沒有時間慢慢潛修,現在正好,可以在這個世界好好的學一下道。

西寧鎮在周國境內,自大周王朝八百年前創立以來,道教就是國教,如今又是正統年間,國教一統天下,道門更是受人尊祟。

修道之人,自然就要悟道。

當今世間修行之法無數,不過,計道人所授的道法,和其他宗派道法完全不同。

不講究什麼修行體悟,也不理會命星坐照,更不需要溶煉神魂,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背!

這個世界,沒有玉簡,沒有神識,所以沒有辦法讓人一瞬間學會萬千至理。

小道童餘人和陳長生兩人只能從小背誦道門典籍。

當然,陳長生這個小傢伙的命最慘,他剛學會睜眼,就被迫着面對那些泛着黃的舊書發呆。

他從小開始認識的也是那滿屋子的道經典藉。

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學認字,然後又開始背誦那些道經典籍,如此嬰教,就算是龍瀚也不由得舌。

當然,龍瀚不需要像這兩個小傢伙一樣背誦道門典籍。

這些東西,他只需要神識一掃而過,該知道的就知道了,不該知道的,還需要他自己去問去悟。

龍瀚能感覺,計道人是一個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他也有着他的計謀。

不過,這些龍瀚都不在意,再怎麼說,他也是寄住在人家這裡,還向人家學習,總不能還要管人家的閒事吧。

道籍不多,只有三千卷。

大道三千卷,一卷短的只有數百字,長的有千餘字,最長的甚至有兩萬餘字、

龍瀚就算是一天只看一本書,這些東西他也只需要十年就能看完。

若是以神識快速掃描的話,他只一天就能看完……

看得很快,但是理解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

要是真這麼容易理解大道三千,這個世界也不會沒有仙人了。

當然,龍瀚在看完了這三千道籍之後,也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仙人的原因了。

這個世界的所謂三千大道,原來大部分都儘量一些紀事,又或是一些傳奇,所遇的大道,在看過了的龍瀚看來,不過是笑話罷了。

但就算是這樣,他也不在意將自己的時間浪費在這些事情上面。

反正這個世界他什麼也不知道,多看一些書,總是好的。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

多看一些書,對這個世界的瞭解也不會差。

當然,也不會少了實踐,龍瀚在沒事的時候,也會出門去溜溜,看一看這個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自那之後,那一條黃金巨龍並沒有離開這裡,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它都會在破廟的上空盤旋。

當龍瀚出現的時候,它又會猶豫的離開這裡,如此周而復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計道人,這些是什麼東西?”

這天,龍瀚找到了一本了不得的書,那書上的文字,他發現他也不認識。

“大道三千,你現在看的,是這最後一卷,這卷一共有一千六百零一字,相傳,這一千六百字裡面隱藏着天道終義,從來沒有人能夠完全領悟這裡面的意思,更何況是你這個外來之人!”

而龍瀚也沒有給他解釋的意思,聽他叫自己外來之人也不介意,兩人互相學習。

龍瀚向計道人學道,他也不介意指導一下計道人的修行。

對於道的理解,龍瀚這個金仙竟然還比不上一個道人。

而同樣的,龍瀚儘量稍微的給計道人一點指點,他在修行上就會有很大的體悟。

“不管這個了,你也不懂?“

龍瀚對計道人問道。

“沒有誰敢說自己真的懂,我也不能,但是我可以讀!“

計道人給龍瀚說道。

他知道龍瀚有過目不忘之能,這不是什麼般煉出來的方法,而是他有這個能力。

所以,他直接給龍瀚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了起來。

讀這種字,是不能用人類的器官發音的。

所以,想要模擬出這樣的音很費勁,就算是以計道人的修爲,將這些字都給念出來也費了不少的時間。

他本以爲就算是以龍瀚的能力,再怎麼也要好幾次才能記住的。

但是,龍瀚只是一次就記住了,這讓得計道人也有些意外。

那一年,當餘人十歲,陳長生只有六歲半的時候,秋天的季節,有一隻白鶴破雲而來,帶來了遠方計道人的一位故人的絹書。

絹書上面寫着生辰八字和一份婚書,再加一些信物之類的東西。

按照計道人的說法,這是他曾經救下來的一位在朝中的達官貴人,想要踐行當年的承諾,將孫女兒嫁給他的徒弟。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