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口倉城被攻陷一事,很快就傳到了東都洛陽。
身在洛陽的楊廣,得知此事,震驚不已,更加是雷霆大怒。
洛口倉是隋室最大的糧倉,爲洛陽都城的皇室和百姓供應糧食。
失去了洛口倉,就等於威脅到洛陽皇室和百姓的生存問題。
事關朝廷的安危,楊廣豈會坐視洛口倉落入瓦崗軍手中而不理。
所以,他立刻命虎賁郎將劉長恭率軍兩萬五千人前往洛口,鎮壓瓦崗軍,收復洛口。
同時,他還命鎮守在滎陽西虎牢關的裴仁基在側面策應劉長恭。
×××
翟讓被龍瀚陰了一把,不但在衆人面前丟了面子,還使得衆人對翟讓的行爲感到十分的失望。
不過,他畢竟是瓦崗軍的發起人,僅僅一次的聲望打擊,還不至於讓衆人趕他下臺。
龍瀚還需要繼續想辦法,提升他在瓦崗軍的聲望同時,打擊翟讓的權威。
翟讓現在一刻也不想見到龍瀚,他命龍瀚即刻趕往洛口,訓練新招攬的新兵。
龍瀚求之不得,因爲他知道,這次洛口倉被他攻下,楊廣肯定不會就這麼算了。
很快,楊廣就會派人攻打洛口。
到時候,只要龍瀚擊退楊廣派來的隋軍,那麼他在瓦崗軍的聲望將再次提升,他掌控瓦崗軍的把握就越來越大。
離開議事堂,龍瀚便帶着李靖、還有寇徐二人,騎快馬,直奔洛口。
剛趕到洛口,龍瀚就得到消息,劉長恭率領兩萬五千兵馬,浩浩蕩蕩地朝洛口而來,預計明日就能趕到。
此刻在洛口,瓦崗軍中以龍瀚的地位最高。
所以,守城的重擔,落在了龍瀚的身上。
龍瀚召集了所有將領,商議該如何退兵。
守城與攻城不同,攻城的時候,他可以完全不顧什麼章法,橫衝直撞,直接攻上城頭,打亂敵人的陣腳,打開城門。
而守城的時候,若是敵人的將領善於行軍佈陣,懂得避實就虛,懂得聲東擊西。
就算是龍瀚再勇猛,他也無法照顧到所有的地方。
畢竟城池的範圍那麼大,而且不止一個城門,龍瀚守住了這邊,敵人可能從另一邊突破。
前兩天,龍瀚與李密回到滎陽城時,李密帶走了三千精兵。
此刻,洛口城共有精兵五千,老弱殘兵兩千,剛招募的新兵一萬。
也就是,真正有戰鬥力的兵卒,只有五千。
其他兵卒,只能做一些後勤工作。
衆將領得知劉長恭這次帶領兩萬五千兵馬,不由得有些擔心守不住洛口。
畢竟,瓦崗軍是由一羣烏合之衆糾合而出,就算是精兵,無論是軍紀和戰鬥力,還是武器裝備,都遜色於正規軍出身的隋軍。
有不少將領,提議讓大當家派人援兵支援洛口。
這是比較穩重的建議。
不過,龍瀚卻另有想法。
讓翟讓派援兵過來,固然是一條穩重的計策,不過在虎牢關還有一個裴仁基在。
虎牢關位於洛口和滎陽城之間的偏北方向。
到時候援兵未到,裴仁基卻已經在半路上攔截住援兵。
洛口有戰鬥力的兵馬雖不多,但並非沒有能力擊退劉長恭大軍。
只要他們掌握了劉長恭的行軍動向,等劉長恭大軍趕到,他們趁劉長恭大軍初來乍到、餓飢疲憊之時,大舉進攻劉長恭大軍,就能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爲了麻痹劉長恭,龍瀚還命城頭上的守軍故意放鬆警惕,做出軍紀渙散的樣子,等着劉長恭派斥候刺探軍情。
果然,劉長恭派到洛口的斥候刺探到軍情,報告給劉長恭時,劉長恭一臉鄙視地笑道:“一羣烏合之衆,果然不成氣候,身上還沾染着江湖習氣,居然妄稱什麼義軍,真是可笑!”
根據斥候刺探到的消息,洛口只有不到六千的守兵,其中大多數都是老弱殘兵,還有不少兵卒,居然還在軍營中聚衆賭博。
而且,守在城頭上的兵卒,一副病懨懨的樣子,無精打采,連武器都不會拿,居然還想守住洛口,簡直就是笑話。
劉長恭很有信心,一日之內,他必然能夠收復洛口。
想罷,他命大軍加快步伐,儘快趕到洛口。
寇仲站在城頭上,看着遠處,有些擔憂地問道:“師傅,那個劉長恭會上當嗎?”
龍瀚點點頭:“會的,此人有勇無謀,相當自負。”
徐子陵瞪大了眼睛,極目遠望,突然開口道:“師傅,我好像看到有許多兵馬,朝這邊趕過來。”
寇仲也道:“是啊是啊,我也聽到許多馬蹄聲,越來越近了。”
其實不必寇徐二人提醒,龍瀚已經看到、聽到這些動靜了。
很快,只見一片黑壓壓的軍隊,如同潮水一般,朝城門方向涌了過來。
龍瀚立刻命令所有人都打起精神來,不用再僞裝了。
同時,他命人點燃起烽火,這是對劉長恭大軍發起進攻的信號。
看到這個信號,早已守在城門口的徐世勣,率領兩千精兵,氣勢洶洶地殺出城門去。
而龍瀚從城頭一躍而下,剛好落在一匹正在奔跑的駿馬馬背上。
寇徐二人,也各自騎着一匹馬,跟了過去。
龍瀚一馬當先,直衝劉長恭率領的隋軍。
隋軍的前鋒,看到洛口的瓦崗軍,居然開城門迎擊,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
瓦崗軍不應該是守城嗎,怎麼會輕易迎擊呢?
這樣做,豈不是自曝弱點嗎?
龍瀚帶軍打仗,果真是與衆不同,不合常理。
此前攻打洛口倉城時,他竟然率領騎兵攻城。
現在守城時,他竟然大開城門,直接迎敵。
這讓敵人很是摸不着頭腦。
眨眼間,龍瀚就殺進了隋軍之中,一把腰刀在他手中,如同玩魔術一般,左劈右砍,動作快得令人晃眼。
一時間,殘肢橫飛,鮮血四濺,到處傳來一陣陣悽慘的叫聲。
很快,隋軍的隊伍被龍瀚衝得是七零八落,死傷者無數。
劉長恭大驚失色,這到底是什麼打法,這個不怕死的人到底又什麼人?
就在他疑惑不解的時候,突然從四面八方衝來了許多騎兵,聲勢浩大,氣勢洶洶。
他哪裡知道,龍瀚早就命李靖等人,各自率領一千精兵,埋伏在周圍。
龍瀚點燃烽火,就是通知他們,一起發起圍攻。
他們的人數雖然比不上隋軍,但是他們早已養精蓄銳,以逸待勞,士氣和精力遠比隋軍高昂。
很快,隋軍陣腳大亂,不知道應該是進攻,還是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