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向東向東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第930章 向東向東

第930章 向東向東

遊伏沒有想到羅衝把他叫回來,卻沒有提前給他安排好任務。

這不可能吧?!會不會是首領在考驗自己?想看看自己會怎麼選擇?

這麼一想,他頓時又猶豫了,原本打算跟羅衝提意找個地方官做的事情,現在也不敢說了。

遊伏沉思了一會兒,見羅衝沒有什麼其他的表態,於是就試探性的問道。

“首領,要不然還讓我出去探索咱們周邊的領域吧,往東或者往西都可以。”遊伏頓了一下,才爲自己的想法解釋道。

“現在咱們漢部落已經佔據了南北四地,從最北面的遺族大營,到中間咱們這裡的漢陽八郡,再到南方的拓海郡和都城,以及海外的島嶼瓊州,這從南到北上萬裡的地方,基本就是我們能夠到達的極限了。

但是我覺得東西兩面還是非常值得探索的,目前咱們漢部落基本上已經不缺什麼東西了,糧食,蔬菜,牲畜,各種礦物等,暫時都足夠我們使用,但是我們部落還想要繼續擴大的話,那就只有吸收更多的人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按照咱們部落現在的發展,我們沒有敵人,沒有戰爭,糧食多的吃不完,甚至都已經開始進行大量的儲備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人口肯定是會增長很快的,可能十五年之後,我們的人口就能翻上十幾個翻,但是這畢竟還是需要時間。

按照我的想法,既然我們當初能從瀏陽河的東岸中南部發現幾千人口的有姜氏,那麼有姜氏原來的領地周邊,會不會還有其他的部落?如果真的還有其他的部落,我們能不能去接觸他們,最終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吸收掉那些人口。

另外還有我們漢陽郡的西面,比如說麻田縣西南方的如夢水谷,那裡以前就是我們用來舉行各個部落之間的聚會的地方,如今我們已經很多年沒再去過了,那邊會不會又有了新的部落過來?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能不能再往遠處走一走,找一找?”

遊伏的建議讓羅衝聽的很心動,沒錯,漢部落現在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從南到北,能夠佔領的地方已經全都佔領完了,想繼續向外開拓,又苦於沒有多餘的人口。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在幾年之內快速的給漢部落收攬一批人口,那對漢部落的建設絕對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遊伏這個人卻只有一個,那麼就算真的打算讓他繼續去探索,也只能選擇一個方向而已。

所以究竟是往東還是往西呢?

往西,就是崇山峻嶺的山地,雖然漢部落的西面並沒有什麼海拔超高的高山,但是小山卻非常的多,有的雖然海拔也就一兩百米高,但佔地面積卻非常大,就像漢部落西面的縛馬關縣城那樣,就是處在兩座小山之間的峽谷中。

再往西就是如夢水谷那用的地方,不是青山就是綠水,環境是肯定沒得說,礦藏或許也不少,但是人口真的不見得會有多少。

而且那樣的地形,就算有人,那肯定也是以狩獵採集爲生的部落,因爲那樣的環境太難誕生農耕文明瞭。

世界上所有的古人類文明都誕生在大河流域的平原上,這不是沒有理由的,沒有大河跟平原,又怎麼能想到種植糧食呢。

山裡的野味難道不好吃嗎?

鑑於以上種種考慮,羅衝最終決定向東探索。

東邊也就是以瀏陽河爲界,向東直到沿海的大片未知區域。

這邊的地形雖然羅衝沒有去過,也沒有派別人去過,但是卻可以根據以前的一些發現進行推測。

那就是東面的未知領域應該非常廣袤。

第二,那邊的湖泊河流等水脈非常豐富,由此可以推斷出平原較西部多一些。

當然,這只是羅衝的推測,如果東邊的山也很多的話,那麼水脈可能就會被擋住流不出去,但是看每年河水的上漲情況,那邊絕對是有出口的。

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畢竟既然瀏陽河的東面都能誕生像是蠻人部落和有姜氏那樣幾千人的大氏族部落,那就肯定還會有別的部落存在。

記得當初姜宣就曾經說過,他們有姜氏附近是有鄰居存在的,能和有姜氏成爲鄰居的部落,顯然規模也不會小到哪去,如果這樣的部落能夠被漢部落吸收,那對於漢部落的成長是絕對是有巨大幫助的。

想到這裡,羅衝才終於下定決心道,“既然如此,那你就繼續向東探索吧,從咱們衛山郡的雲夢澤東邊,或者東薪郡的東面,又或者從當初的有姜氏那裡的位置向東開始,還可以從湯部落往北的方向搜索。”

羅衝抿了口茶水繼續說道,“你雖然提出要繼續向外探索,而且我也同意了,但咱們先說好,這次你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先探索,我多給你配一些人。

什麼軍士,攝影師,對這個照相機什麼的必須帶上,以前沒有就不說了,現在有了必須帶上,這個可是搞偵察的利器,如果你們出去之後遇到了什麼自己拿不準的事情或東西,就拍照片寄回來給我看看,說不定我能認出一些東西。

另外,這次你們出去之後的搜索任務,仍然和以前的相同,只不過側重點要改變一下。

首先就是探明水路和陸路交通,將來如果我們要向那邊發展的話,哪邊的路可以用來走,哪條河可以用來行船,什麼地方適合百姓居住,這些最基礎的東西你們一定要全都記錄下來。

然後就是沒有見過的動植物還有礦物樣本,你們能採集的就採集一些樣本回來,不能採集的,也要全部拍攝照片,然後再把特點特徵什麼的詳細介紹寫下來,將來等你們回來時,必須帶着這些照片回來。”

羅衝一邊給遊伏囑咐着出行後的注意事項,一邊看着這個傢伙拿着紙筆奮筆疾書,將羅衝說的一些重點內容做一下筆記。

這樣的態度很好,認真,羅衝很喜歡遊伏這個辦事態度。

遊伏聽的也比較認真,因爲這次出去和以前真的不一樣了,以前他們出門探索的時候,哪能想到世界上還會有照相機這種神奇的東西?

等遊伏記完了重點之後,就聽羅衝再次說道。

“對了,我再補充一點剛纔忘記說的,你這次出去的時候,不要着急把人口或者部落帶回來,可以多帶上一些糧食的種子,然後每到一處就撒下一把,如果當地有部落,也可以贈與那些部落。”

“這是爲什麼?”遊伏正記着筆記的手停了下來,然後看着羅衝說道。

羅衝嘴角挑起一抹微笑,這才解釋道,“這叫播種文明。

“你這次出去可能並不會找到多少大型的部落,幾十上百人的小部落你又不一定看得上,但這些小部落不代表沒有發展潛力和價值,與其費盡心機把這些人弄回來,不如將咱們的農耕技術傳播出去,只要他們願意學,終究會有能夠成長起來的部落,到時候咱們再過去收割也不遲。”

遊伏一下就明白了,播種嘛,既然是播種那就肯定有收割的時候,首領這是嫌光靠漢部落自己發展太慢了,所以想提前散出去一些種子,讓其自行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再讓漢部落把他們吸收掉。

這樣確實是個好主意,而且不管是羅衝,還是遊伏,兩人都沒想過將來會不會種子長的太大了,大到了可以和漢部落硬碰硬的地步,因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種子是在長大,可漢部落這個手拿鐮刀的農夫也在變得更強,將來不管種子長的有多好,那也只是漢部落播種的莊稼而已,該割還是要割的。

兩人就這個問題又聊了一會兒,中午羅衝又留遊伏在家吃了頓飯,等午飯後遊伏告辭的時候,羅衝纔對他建議道。

“你先不要急着那麼快就走,你也有好長時間沒有回來了吧,這次多在漢陽八郡這裡走一走,看一看,有很多東西,已經和你當初離開的時候不一樣了。

還有別的地方可以不去,但新鋼郡的鐵路工地你一定要去看看,去見見那個大傢伙,和林飛還有大力他們多聊一聊未來的發展,你就會知道這次出去如何去做的。”

“諾!遊伏謹記首領教誨。”遊伏鄭重的點了點頭,然後給羅衝拱手道別,這才離開了羅衝家的院子。

www ⊕тт κan ⊕¢○

見一見鐵路,和大力他們聊一聊,他就會知道羅衝正旦節那天在書房裡對郡守們說了什麼,也知道這次出去探索偵察時應該要帶什麼類的人了,沒準這次過去,大力他們還會給遊伏支援幾個勘探鐵路地形的人才,塞到他的探索小分隊裡。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到了大命元年四月份的下旬,漢部落從南到北各個郡縣全都已經完成了第一季度糧食的收割、晾曬、和存儲,第二季的糧食也已經重新種下。

瓊州島的六個郡,改造的第一批水田裡,各地的移民也已經教會了當地的百姓如何播種,又需要怎麼插秧。

和往常的種植玉米不同,種植水稻確實辛苦,尤其是插秧這個環節,站在泥巴湯子裡,彎着腰一干就是好幾天,確實累的不行。

可是水稻他們也是見過的,水稻高產,更關鍵的是要比玉米更加適口,大人小孩都適合食用,僅此一點,當地百姓也願意學習。

漢部落那麼發達的地方,他們那邊的百姓都能吃的下這種辛苦,自己這海島上的島民,還有什麼不行的?

有了各地移民的指導和帶頭,水稻改種的項目進行的非常順利,而且等到水稻完成了插秧,安全度過了返青期之後,當地的百姓就再次發現了一個問題。

這水稻播種的時候確實是麻煩,又是播種,又是出苗,出了苗還要起出來再進行插秧,但是等插完秧苗之後,就基本不用進行任何操作了。

後續的生長階段,甚至連除草都不用,因爲只需要往田裡多蓄一些水,那些野草自己就會淹死,如果再往稻田裡養些青蛙泥鰍和魚什麼的,不僅能增加附加財富,還能防治蟲害。

青蛙可以在稻田中捕捉害蟲,這就相當於生物防治,魚和泥鰍也能吃蟲子,甚至還能吃水稻落下來的花,而它們所產生的糞便又能用來肥田,可謂一舉多得。

不過這樣的生態混養模式,以漢部落現在的情況,想要普及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在試驗田裡做做試驗。

羅衝坐在家中的書房,看着各地陸續傳回來的第一季度生產計劃總結與報告,心裡還是比較滿意的,各地的情況都非常好,尤其是瓊州六郡,只要當地百姓接受改變就行了。

待到曾經的竹島全都遍佈水稻時,他們就再也不會記起那個被鑫部落統治的竹島了,只會記得那裡是長滿了水稻了漢部落瓊州島。

四月底,另一個好消息也從衛山郡傳了過來,那就是新衛線鐵路的好消息。

新衛線鐵路一來一回,全長往返加在一起是三百二十七公里,目前第一階段的北線已經全部修成通車,也就是從新鋼郡到工業縣,然後經千舟、啓明、伊澤、三個縣,最終抵達衛山郡城碼頭的這趟單程線。

從新鋼郡拉東西到衛山郡碼頭已經不是問題了,就是回去的時候不太方便,要把車頭和車身分開,然後專門修建一個轉向臺,把車頭開上去,然後用人力推着車頭轉圈調個頭,之後再回到軌道上,再繞副線回到主線上,最後再把車頭掛在原來的車尾處,這才能完成一次調頭,然後原路返回。

當然了,這樣的騷操作雖然麻煩了一點,但對於這種只有半個人高的小火車卻很實用,而且如果每回只有一趟車次在這條鐵路上行駛的話,那麼現在修建的這條北線就足以滿足運輸需求了。

然而這並不可能,世界上哪條鐵路是隻有一趟單線的,不弄出往返兩條線來,那麼這條路上永遠就只能跑一列火車,這豈不是閹割了本該發揮更大作用的火車運力?

不過當羅衝得知了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還是立刻對各方傳達了消息,讓東薪郡運幾船煤塊來,還有湖心島的煉焦廠,也弄幾船焦炭來,另外又讓瀏陽郡的佘辛派人將已經完成了舾裝的小飛魚弄到衛山郡碼頭去。

羅衝準備先用新衛線的北線做一下實驗,如果用小火車從新鋼郡這裡拉滿一車的鋼筋水泥,然後運到衛山郡碼頭卸車,再從衛山郡拉滿煤炭和焦炭回去,這樣往返一趟需要多長時間,和以前的馬車相比,能夠提高多少的運載能力。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