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壓力山大的動力研究所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第897章 壓力山大的動力研究所

第897章 壓力山大的動力研究所

新鋼郡的工業縣中,新建的廠房井然有序的排列在一起,和鍊鋼廠緊鄰的就是新建的軋鋼廠,巨大的軋鋼廠車間足有幾百米長,像是一個長長的棚子。

這裡巨大的空間此時顯得極爲空曠,原本應該擺滿機器的車間,此時只有可憐的兩條生產線正在工作,這裡就是漢部落唯一能夠軋製鋼軌的地方。

最新改造的鍊鋼廠裡,幾座土高爐旁,原來按照星型陣列排布的蓄熱室和人力鼓風機,現如今都已經被鋼鐵打造的蒸汽動力風扇鼓風機代替。

由蒸汽機帶動的巨大扇葉,以肉眼無法分辨的轉速將已經提前加熱的熱空氣源源不斷的吹入高爐,鼓風的設備由人力換成了蒸汽機,僅此一項改進就能節省掉幾十個工人的工位,而且讓高爐爆發出更強大的產能。

不過這些工人並不會被辭退,漢部落現在人口非常緊張,還沒有奢侈到可以隨意捨棄熟練工人的程度。

這些從高爐鼓風機位裁撤下來的工人,將全部送到軋鋼廠的軋鋼車間接受新的技能培訓,然後繼續以工人的身份生活下去。

鍊鋼廠內,經過蒸汽機改造的土高爐正在一爐一爐的出產着鐵水,這些鐵水被盛放到鋼製外殼的耐熱坩堝中,然後送到不遠處的平爐裡面接受新的洗禮。

熾熱的鐵水被轉運到平爐中,平爐上面緩緩降下一根空心的鋼管直到插入鐵水的深處,下一刻,鼓風機開動,採用平爐頂吹工藝的鍊鋼爐將大量的富氧空氣吹進鐵水的內部,氧氣與生鐵中的碳發生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再從鐵水的表面呈氣泡式排出,將生鐵中的碳含量降至到鋼的要求,完成華麗的蛻變。

整個過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額外的燃料和能量供應,僅僅是鐵水的氧化反應便能釋放出大量的熱量維持其自身的溫度處在紅熱的液態。

不遠處,位於高塔安全房內的平爐指揮員正戴着大墨鏡觀察着平爐內鐵水變成鋼水的整個過程。

當他依靠經驗判斷剛水已經基本達標時,就會敲響安全房頂部的一座吊鐘,然後揮動相應的彩旗讓鼓風機停車,接下來便是將鋼水重新倒入轉運的鋼包中,由爐前工用鐵勺撈取漂浮的雜質和爐渣後,便運至一旁的沙坑停靠在鑄造位。

鑄造位的大型砂模已經準備就緒,鋼水被鐵鏈吊裝起來逐漸傾倒進模具裡,最後被澆築成一個個的大塊長方形鋼錠,每塊鋼錠足有三千五百斤上下的重量。

這將近兩噸重的大鋼塊還未完全冷卻,正處在紅熱狀態的時候,就被工人們拿着鋼釺和鐵錘將之從模具刨了出來,然後用鐵鏈吊裝好,再用鐵刷子清理表面的砂子和雜質,最後將之吊運到軋鋼車間內。

等待這些鋼錠的將是另一番命運的錘鍊。

工人們將這些已經冷卻至暗紅色的鋼錠吊運到一個加熱爐內重新加熱至橙紅色,然後再將其吊出來送到軋鋼機位上。

兩個重達好幾噸重的鑄鋼鋼輪在鐵牛型蒸汽機的驅動下,瞬間將鋼錠擠壓變形,原本四四方方的鋼錠被像捏麪糰一樣逐漸拉長,拉細,擠壓成工字形的承力結構,最終經過幾遍的軋製之後,這塊重達三千五百斤的四方形鋼錠,就被像製作拉麪一樣,擠壓成了一根一百米長的窄距鋼軌。

最後經卡尺和稱重測量,符合每米三十五斤的設計標準,然後由工人用鐵錘在鋼軌的側面敲上合格的鋼印,便可以出場用來鋪設鐵路了。

軋鋼廠最盡頭的空地上,如今已經堆起了數不盡的鋼軌,少說也有幾千根,按照十根一公里的長度,再除以二,這些鋼軌也足以用來鋪設兩百多公里的窄距礦用鐵路了,不過目前的生產還在繼續,根本沒有要停止的意思。

窄距鐵路的作用其實要比重載鐵路有用的多,重載鐵路修建成本高,建設週期長,運載能力大,適合國家大動脈這類的超級工程,但是短距離複雜地形運輸,還是窄距鐵路方便一些。

這東西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怎麼打地基,只要簡單的將路面整平,然後用石碾碾壓幾遍,就可以直接鋪設,屬於那種今天上午鐵路還是往西走的,下午就能拆掉鋪到北邊,這就是它的特殊價值。

安裝靈活,隨時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機動。

鐵路可以隨便機動!這你敢信?!

“首領,這樣的窄距鐵軌還要生產多少啊,現在咱們的倉庫還在修建當中,光是車間裡臨時存放的這些加起來就有幾萬噸鋼軌了,快要放不下了。”

大力跟隨着羅衝一起參觀着改進後的鍊鋼廠和新建的軋鋼廠,看着一根根的鋼軌不停的被生產出來,感到了庫存壓力的大力立刻給羅衝提醒道。

“先照着一萬根生產吧,一百米長一根,一萬根也才一千公里,再除以二,也就鋪設五百公里的鐵路而已。

咱們的窄距鋼軌不怕多,你這裡的鐵礦,八寶山的銅礦,瓊州島的銅礦,東薪郡的煤礦,還有湯部落的鐵礦,石礦,都需要用這些窄距鐵路來運輸,甚至將來都城的建設過程,也需要這種鐵路來運輸土方和建材,這才哪到哪啊。

窄距鋼軌的生產不要停下來,等完成了一萬根的目標,然後停下一條生產線,長期保持有一條生產線在工作,然後就開始生產螺紋鋼。

螺紋鋼的軋鋼機現在弄得怎麼樣了?”

羅衝先是安排了一下未來鐵軌的生產計劃,然後又詢問起了螺紋鋼的軋製設備研發進度。

螺紋鋼也就是鋼筋,這種東西看起來似乎不是很重要,但是現代國家就是靠這些鋼筋骨架支撐起來的,建築什麼的不用說,光是每公里的重載鐵路,高速公路,就需要用掉多少鋼筋?

早幾年的時間,種花家的高速公路每公里修建成本超過一個億,一公里的高速公路使用了多少鋼筋,有人知道嗎。

當然,漢部落現在用不着高速公路這種鋪裝路面,漢部落現有的陸運交通主要還是馬車,馬蹄跑土路最爲舒適,真的要讓馬蹄在柏油路上奔跑,怕不是幾天就要廢掉一匹馬。

漢部落現在就開始製造鋼筋,完全是爲了修建橋樑和重載鐵路使用的,比如最緊迫的就是那座跨海大橋的建設。

“回首領,螺紋鋼的軋鋼機現在搞的比較慢,這東西我看過了,單從技術方面,我感覺難度還沒有鋼軌的軋鋼機難度大,但是它的型號太多了,而鋼軌只需要一種規格。

另外,我覺得咱們動力研究所還要擴大規模,你現在給他們佈置的任務多的我都心疼他們了。”大力仗着和羅衝的親戚關係,直接忍不住吐槽起來。

沒錯,螺紋鋼比鋼軌來說,確實簡單的多,但是大力說的也有道理,鋼軌再難,它不就一個型號嗎?而螺紋鋼從最小的6毫米直徑到最大的50毫米直徑,一共有十個型號,每一個型號都需要使用不同模型的輥輪,這就間接的提高了難度和工作量。

另外研究所需要研發的設備還不止這些。

除了窄距鋼軌和重載鋼軌,以及螺紋鋼的軋鋼機外,還有其他的配套設備,比如大型彈簧纏繞機,這東西是用來生產火車車架彈簧的,每節車廂一頭一尾需要兩個車架,每個車架上面需要四個輪子,八個大型減震彈簧,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另外還有碎石機,以前漢部落沒有這東西,也不需要,就算需要用到碎石的地方,最多到河邊採一些鵝卵石回來。

但現在不同了,修建鐵路要用道砟,就是那些鐵路上的碎石塊,另外製作混凝土也需要大量的石塊,光是修建那座跨海大橋就不知道要用掉多少石頭,所以碎石機也很重要。

除此之外,羅衝還在進行水泥的工業生產設備研製。

水泥的生產過程說起來不難,只需要將石灰石粉碎成粉末,再和粘土鐵粉一起混合煅燒,燒完之後重新磨成細細的粉末狀,然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石膏粉混合拌勻,便成了水泥。

煅燒方面對於目前的漢部落來說並不是難題,因爲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煉焦和鍊鋼經驗,現在最麻煩的就是如何將各種礦物磨成細細的粉末。

這個生產過程中,同樣需要先將礦物碎成小塊,然後再放到粉碎機裡磨碎,最後再進行一遍細磨的工藝,經過三遍的處理之後,才能將礦石變成漢部落需要的形狀。

所以這些粉碎機和細磨機也成了研究所的研究項目。

再加上火車也要同步進行製造,以及其他新設備的研發,哪怕是在去年羅衝給動力研究所補充了一批實習生的情況下,研究所的人員方面仍然有點捉襟見肘的感覺。

所有的研究員們都在連軸轉,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就算是那些去年來的實習生,也跑到了生產線上去培訓工人去了。

大力的吐槽實際上是有道理的,羅衝現在丟給研究所的研發項目實在太多了,畢竟是要打造一個工業體系,哪怕是最初級的工業體系,這也不是一個小任務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