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醫學院的七本書(求票求訂閱)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第700章 醫學院的七本書(求票求訂閱)

第700章 醫學院的七本書(求票求訂閱)

有羅衝親自下令,下面的數據很快就上報了上來,羅衝草草的掃了一眼,結果還在他能接受的範圍之內。

百姓的平均壽命有了明顯的增長,最突出的就是年齡超過四十歲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新出生的孩子也很多,由於羅衝的幾項鼓勵生育的政策,比如生孩子可以領幾畝免稅的地等等,漢部落的那些家庭都在積極的造人繁衍,僅兩年的新出生人口,就已經超過了三萬人,這對總人口只有十幾萬的漢部落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當然,這個數據說的是目前還活着的新生兒,不算中途夭折的。

漢部落六歲以下幼童的夭折率,數據上顯示的是37%,觸目驚心的數字,但還在羅衝的預料之內,說實話沒有超過50%,他就已經很慶幸了。

就這,還是他努力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之後的結果,這要是在沒有漢部落之前,那些氏族的幼童夭折率還不知道有多嚇人呢。

羅衝記得古代人15歲以下的夭折率在30%左右,依然很可怕,但好歹低於三分之一,兔子剛建國的時候也統計過這方面的數據,新生兒夭折率在千分之二百左右,五分之一的孩子都死在了襁褓中,當時鷹醬家的孩子夭折率在千分之六十,要低上很多。

漢部落還在原始時代,雖然在某些方面已經很發達了,但還是不能否認這個事實,漢部落要做的事還有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長,羅衝還要繼續努力。

又看了下關於死亡原因的統計,需要改進的問題也就明確了。

根據下面統計上來的數據顯示,漢部落新生兒超過百分之十是在分娩的環節中死掉的,也就是說,這一部分的孩子連生下來都沒有,就直接沒了。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通常發生這樣的情況,孩子的母親也很難活下來,難產,大出血,都是導致一屍兩命的罪惡元兇。

當然,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爲產婦年齡過小導致的,這是個無解的難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只有提高產婦年齡一條路可走。

這個跟醫學沒關係,這是社會政策的問題。

但是一下子把婚配年齡拉上來顯然也不現實,現在漢部落的成年標準是十三歲,放到現代也就是初一初二的年紀,還是太小了些,可要是直接把年齡拉到十八,估計很多百姓也難以接受。

羅衝自己也不能接受,這會延緩漢部落的人口增長,但是有問題不能不改,所以他決定通過逐年提升成年標準的方法來解決。

一年把成年標準提升一歲,今年十三歲成年,明年十四成年,後年十五,最後把成年標準定在十六歲,用三四年的時間來慢慢過渡,讓人們逐漸適應,又不會嚴重影響人口增長。

十六歲成年結婚,在現代也是個很普遍的年齡標準,比如二毛,南棒,這些國家的法定婚配年齡就是十六歲。

提升年齡標準後,還要完善生育醫療體系,比如培養專業的接生人員,或者直接弄個婦幼保健院出來,按區域劃分部署,生孩子到當地的婦幼保健院去生,這都是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從長遠考慮,羅衝還是更傾向於第二個,弄專業醫院。

這些都是針對那10%死在分娩過程中的,還有將近27%的嬰幼兒死於:發熱(原因不明),嘔吐拉肚子(原因不明),疑難雜症(原因不明),中毒,外傷,意外死亡,比如掉河裡淹死的,出去玩被野獸咬死的......

除了意外死亡方面,其餘全部屬於可避免或者可挽救的醫療範疇,這就很值得下功夫了。

尤其是在針對發熱,嘔吐,拉肚子,中毒,外傷,這一類常見的傷病,都是漢部落需要研究探索的方向。

發熱就是發燒,從科學角度上說,發燒其實是人體免疫功能自我殺毒的一種手段,38度以下的低燒無所謂,要是在現代,這種程度的發熱醫生連藥都不會給,反而告訴你燒一燒更好。

但是一旦體溫過高,就會損害人體器官組織了,輕則留下什麼殘疾,比如把眼睛燒瞎,或者把耳朵燒聾,重則直接撒手歸西。

漢部落在缺乏藥材的情況下,針對這種情況也不是全無辦法,比如當初羅衝給去病用過的刮痧就是一種退燒的好方法。

其餘還有喝熱水,蓋被子催汗,或者用物理方式進行快速降溫,比如用酒精塗抹身體,白酒漢部落已經釀造了出來,想要做出高濃度的酒精無非就是再多蒸餾兩遍而已,更何況醫用酒精也僅有75度,並不是越純越好。

至於專用的退燒藥材,可以慢慢尋找摸索,這個就算急也沒辦法。

剩下的嘔吐,拉肚子,中毒,這三項其實可以放在一起歸納,因爲有時候中毒也會有上吐下瀉的症狀。

首先就是要宣傳主動避免接觸有毒生物,比如毒蟲毒草之類的東西,另外一類就是輕微食物中毒的範疇,這個也需要宣傳,避免食用不認識的陌生食材,不喝生水井水,水一定要燒開了再喝。

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當然,人爲發酵的不算,其它哪怕是一天之內的剩飯也要先重新熱過再吃,因爲吃涼的剩飯有的人腸胃不好也會拉肚子,這些本來都是可以避免的。

除了宣傳之外,還可以用催吐等治療方式,洗胃有點困難,但是可以慢慢研究,再有就是積極尋找可以治療嘔吐腹瀉的藥物,這個也需要時間。

最後便是腸胃內的寄生蟲了,這個可以用雄黃酒來治療。

現代人吃過打蟲用的塔糖,古代也有自己的打蟲手段,那就是雄黃酒,雄黃粉可以用來驅蟲,拿來泡酒也可以驅除體內的寄生蟲,是羅衝知道的爲數不多的一種中藥。

不過雄黃酒不好喝,也不宜多喝,每年喝上那麼一兩次也就足夠了,這一點古代人就弄得很好,把喝雄黃酒變成一種和節日掛鉤的習俗,這樣人們就容易接受的多,而且也能喝得起。

羅衝打算直接照抄,把端午節弄過來變成漢部落的法定節日,包糉子,喝雄黃酒,薰艾草,用艾草煮水沐浴,清掃房子,驅逐毒蟲,這些習俗都可以推廣一下,賽龍舟什麼的就免了,這個世界沒什麼屈原可以紀念,再說漢部落也不是所有的郡縣都靠着水,並不具備賽龍舟的條件,而且花銷也太大,還浪費時間,其他的諸如祭拜一下祖先,掃掃墓什麼的倒是可以有。

至於端午節的時間,也可以照搬過來,定在五月初五,好記,而且這個時候正好處在盛夏,是一年當中毒蟲最活躍的季節,在這個好好的進行一次殺蟲還是很有必要的。

羅衝一邊想着,一邊把想到的東西都一條條寫在紙上。

這些都是針對發熱和嘔吐、腹瀉、中毒等症狀的治療和預防方案,最後一項就剩下外傷了。

其實這是個比較容易治療的東西,因爲漢部落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藥,而且羅衝本人對治療外傷也很有一套,畢竟他前世學過戰場急救的知識,大多數都是治療外傷的。

外傷根據傷勢的程度不同,也分輕傷和重量兩類,再繼續細分的話,還可以把骨科專門分列出來,這是一個系統的醫療科目。

針對外傷,主要有消毒,止血,傷口包紮處理,消炎,後期養護等方面需要注意。

消毒方面好辦,現在漢部落有酒精可以用,至於雙氧水,那東西用稀硫酸也能製備出來,不過能耗比較高,保質期也比較短,不適合大批量生產,碘酒或者碘伏,漢部落的化工水平暫時還不支持。

就目前來說,酒精是最合適的消毒用品,保質期也足夠長,除了對傷口的刺激性比較大以外,其他沒什麼缺點。

止血和傷口包紮方面,也可以增加一些縫合術、結紮術之類的治療方法,這在中國古代就是已經很普遍的醫學技術,單論外科器械的種類和用途,中醫外科自認第二,世界上就沒有人敢認第一。

中醫有外科,而且出現的很早,遠比刮骨療毒的華佗早多了,他只不過因爲發明了麻沸散而名揚一時而已,只可惜羅衝不是中醫出身,對這方面的東西還是不夠了解。

但是基礎的東西他還是知道一些的,比如醫用縫合線,其實並不是用腸子做的,而是蠶絲,蠶絲是蠶蟲體內的絲腺分泌出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可以被人體吸收,用在體內縫合結紮可以免除拆線。

這是正常情況下的醫療儲備材料,非正常情況下的臨時縫合術,如果沒有線的話,可以使用病患者自身的頭髮,不過必須要先消毒才行。

漢部落不論男女人均長髮,這就不會缺少急救時的縫合材料了。

另外還有重傷外科,這個一般都是涉及體內臟器的東西,包括骨科,骨科也有外部正骨的手段,但是也有開放性骨折,就是那種傷口比較深,斷骨直接從傷口中暴露出來的嚴重傷勢。

這個沒有辦法,只能慢慢摸索,研究,不過漢部落在這方面的條件比較充足,那些食人族的戰俘,奴隸,都可以當作實驗品拿來給學生練手,漢部落有的是大體老師(醫學專用人體標本,多爲捐獻,少量無人認領的屍體,被學生稱爲無言的老師,屍體完整的就叫大體老師)。

反正都是吃人的異族,跟他們也不用講什麼人道主義,當然,實驗動物也是不能少的,這方面也可以學習前世社會經驗,用老鼠、兔子、狗、猴子猩猩等生物來做藥物實驗,或者拿來練手,等實驗出一定的成果之後,再進行人體臨牀試驗。

多解剖一些屍體,多弄一些人體骨架標本,把人身上的兩百多塊骨頭,和各種構成組織統統都熟悉一遍,就不信教不出合格的醫生。

而且醫學院這個東西最重要的不是醫療技術,而在於傳承,這一點其實比醫療本身更爲重要。

中醫傳承數千年的文化瑰寶,留存下來的東西其實不多,很多好東西都在傳承中消失了,爲什麼,因爲古代傳男不傳女,傳親不傳外的陋習,不止是中醫,很多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瑰寶就因爲這種封建的思想給傳丟了,寧願帶進棺材裡也不傳給別人。

羅衝深知這種陋習的危害,自然不會再走同樣的錯路,既然要搞醫學,那就把所有的人才和資源放到一起集中培養,用現代的教學模式批量製造醫生,這纔是提高全民醫療水平的最佳途徑。

把所有的醫療知識編寫成書,人體結構繪製成圖譜,批量印刷,拿來當作醫學生的教材,保證沒有遺漏的全部傳承,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比單純的醫療技術重要多了。

至於醫學院需要用到的教材,羅衝已經想好了名字,《本草綱目》,專門介紹各種藥材特性的科普書籍,內容要包括藥材的描述,生長環境,採集方式,培育方式,炮製方法,用法用量,主治功能,禁忌事項等等。

這樣的書羅衝是不會寫的,要不然他還用爵位換別人的藥材幹嘛,之前那些民間提供,官方證實的藥材,現在都可以收錄進去了,至於其他的療效禁忌,用法用量等東西,可以慢慢琢磨。

羅衝能給出一個明確的方向,讓漢部落的醫學教育少走一點彎路,就已經是他最大的貢獻了。

另外再來一本《人體內外結構圖譜》,從皮膚到肌肉,從器官到骨骼,全都解剖繪製一遍,既然要給人治病,那當然得先了解人體才行。

不光要有各個部位的解剖圖,各個器官的功能,常見病變,病變的原因,治療意見等等,都需要進行詳細註明。

其他的還可以再來個《漢醫神方錄》,專門收錄已經證明有效的經典藥方,這個也是可以搞一下的。

《養生保健秘典》,收錄一些健身的體操,類似古代五禽戲什麼的,還有養生的食療菜譜,重傷或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手段。

《雜症治療集錦》,專門收錄各種疑難雜症的治療方式,包括病症的起因,病症的症狀,治療方法等等,這樣的書雖然看似偏門,但好歹能給後人提供一點參考,等後人遇到類似病症的時候,也好有個治療的思路可以借鑑。

《傳染病與衛生》,看名字就知道了,主要針對各種傳染病防治的一本書,也很重要。

再弄一本《婦幼保健常識》,這個可以大批量印刷投放民間,主要編寫一些婦女懷孕期間和嬰幼兒期的注意事項,可以在民間大力推廣。

這七本書都不是一個人,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弄出來的東西,這七本書的著作過程,其實就是羅衝給醫學院定下的發展方向,只要能夠成功的把這七本書寫出來,漢部落的醫療水平也就真正算是穩固下來了。

它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基礎醫療理論知識,當然,這些都是基礎,總之先用這種方法培養一批醫生再說,至於發展,羅衝十分歡迎有大能自己寫本新書出來,比如婦科千金方啊,黃帝內經啊這一類的醫學聖書出來。

畢竟醫學這個東西,它不光要探索和研究,還需要積累和傳承,這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羅衝已經爲他們指明瞭方向,剩下的就要靠他們自己了。

雖然他會的東西很多,但終究不是萬能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