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大地的盡頭是大海(求票票求訂閱)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第646章 大地的盡頭是大海(求票票求訂閱)

第646章 大地的盡頭是大海(求票票求訂閱)

一個願意學習漢字和漢部落生活習慣的部落,那當然是遊伏所喜歡的,漢部落本着文化輸出的理念,所有關於基礎教育和筆墨紙硯的製造技術都是對外公開的,只要你願意學,我就願意教。

只是現在遊伏的時間緊,任務重,根本沒多長時間能夠留下來傳授這些技術,哪怕留下幾個技術員也不行,但對方願意學習的態度還是很受遊伏重視的,於是就聽他道。

“湯首領,如果你喜歡這些東西,我們可以先賣給你們部落一些,關於製作技術,以後也可以告訴你們,但是我們現在有別的重要任務,沒時間留在這裡。

不過以後我們還會回來的,今年肯定會回來一次,明年也還會來,請湯首領放心,到時我們一定會將製作方法傳給你們的部落。”

湯姬弄明白之後顯得有些失望,不過她倒是也不強求,畢竟雙方第一次接觸,怎麼會那麼大方的將技術教給自己,遊伏能夠同意先賣給自己一批使用,已經是非常的給面子了。

想到剛纔遊伏說的話,湯姬頓時好奇的問道,“漢部落的朋友,你剛纔在河邊說你們要去哪裡?有什麼事一定要去嗎?還那麼着急?”

遊伏笑了笑,倒是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說的,“我們要去城外那條大河的盡頭,去尋找一片都是鹹水的地方,這次已經出來幾個月的時間了,不知道還要走多遠才能到達,我們的食物也不多了,所以才希望能夠和你們交易一些吃的,供我們的人路上食用。”

湯姬點了點頭,沉思了片刻,突然對遊伏說道,“我知道你說的那個地方,距離這裡應該不遠了,大概還要四十個日出。”

遊伏頓時一驚,他仔細跟湯姬確定了幾遍那個數字,才搞明白四十天這個時間概念。

“還有四十天就到河流盡頭了?就能找到全是鹹水的大海了?真的假的?”遊伏心裡有些不知所措的自問了起來,一方面是終於知道目的地快到了的那種喜悅,另一方面則是對這個消息存在質疑。

“湯首領,你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難道你去過那個地方?”遊伏忍不住的問道。

湯姬從桌子上拿了塊切好的黃色水果吃掉,這才說道,“我們湯部落建城的時間還不長,也就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當年我們也是爲了防禦周圍的幾個部落才這樣做的。

等我們的城全都建好之後,幾個鄰居部落發現打不過我們,只好向別的地方遷徙,尋找更適合生存的土地,而他們遷徙的方向就是大河的下游。

當時我們還是敵對關係,自然不會管他們的死活,他們全走了反而更好,不過到了第二年的時候,突然從大河下游跑回來一個氏族部落,他們的族長主動承認錯誤,願意用自己的生命請換取我們原諒,只求湯部落能夠收留他的氏族。”

湯姬說到這裡頓了頓,然後又吃了塊水果,見遊伏還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這才繼續比劃着說道。

“我問他爲什麼要回來,他們不是已經遷徙了嗎,那個族長卻告訴我,他們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走到了大地的盡頭,河流在那裡也匯入了鹹水,遙遠的天邊是水天一色,到了夏天還會從那看不見盡頭的鹹水上刮來妖風,將他們的房屋和糧食,甚至牲畜全部捲走,就連人也不例外。

他們好不容易遷徙過去,不過遭遇妖風之後很快就爆發了內部矛盾,很多氏族都自己離去了,有的自己找了合適的地方開闢家園,有的則是選擇走回頭路,也有的一些部落選擇藏進了山谷裡,那裡有大山作爲屏障,聽說山神可以抵禦妖風,有不少氏族都去了那裡,現在已經是個大據點了。

我說的那個族長,就是選擇帶着氏族走回頭路的人,他說大地的盡頭全是一眼看不到邊的鹹水,每年的夏天還有妖風和暴雨,大地的邊緣全是沙礫和石頭,沒有土壤,種不出什麼糧食,那裡不是人待的地方,所以他選擇帶着族人回來居住。”

遊伏好不容易纔弄懂了湯姬說的意思,繼而再次面露驚訝,沒想到他們真的有人去過首領說的海邊,不過湯姬所描述的大海,似乎不是什麼好地方啊,這和首領憧憬的大海似乎有點不小的差別。

仔細梳理了一遍之後,遊伏突然發現了湯姬的話有些漏洞,於是他再次問道。

“湯首領,你剛纔不是說從這裡只需要再走四十天就可以到海邊嗎?那爲什麼剛纔又說遷徙的那些人走了幾個月?”

湯姬愣了一下,然後很快回答道,“他們剛去的時候不認識路,而且目的是爲了尋找更合適居住的土地,一路走走停停,兜兜轉轉,當然需要的時間就長了。

而我說的那個氏族部落,他們就是一門心思想要回來的,而且還知道了來時的路,所以回來的時候就快了,全族只用了四十天便走了回來。”

遊伏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要是這麼說的話,那確實沒什麼問題了,而且湯姬所說的時間還是全族男女老少一起走路所用的時間,那速度肯定沒多快,要是換成一羣精壯的漢子一心趕路的話,肯定走的更快,換成騎兵也許只需要一週左右,他們現在則是乘坐帆船前進,或許速度會更快一些,日夜不停的行船也許就這三四天就可以到了,這麼一想,遊伏的眼中頓時冒出一陣精光,可算是到了......

湯姬看着遊伏激動的神情面露好奇,不知道這羣來自漢部落的人爲什麼要費盡千辛萬苦跑那麼遠的地方,而且據那個回來的氏族說,大地的盡頭一片荒蕪,根本不是什麼好地方。

於是她便直接問道,“漢部落的朋友,我很想知道你們爲什麼要去那樣的地方,而且還那麼着急,那裡有什麼好東西是你們需要的嗎?”

遊伏聞言一愣,立刻從激動的心情中冷靜下來,考慮着怎麼回答,稍微思忖過後他纔回答道。

“我也不知道那裡有什麼,畢竟我們還沒去過,不過那裡有什麼東西都不要緊,我們不是爲了什麼東西,而是爲了要這條路。

再說了,剛纔湯首領不是也說,曾經遷徙過去的人也有不少選擇定居那裡了嗎,說明那裡並沒有那麼恐怖,危險或許是有的,但是我們應該能夠解決。”

湯姬顯然對這個回答不以爲然,漢部落要是真的有什麼目的,又怎麼會輕易告訴她呢,不過爲了得到剛纔遊伏承諾的文房四寶的製作方法,她還是善意的提醒了幾句,希望這羣漢部落的人能夠活着回來。

“漢部落的朋友,你知道爲什麼我說的那個氏族部落選擇回來,而不是和別人一起在那邊的山谷中定居嗎?”

遊伏一呆,心道我又沒去過我怎麼知道,不過既然對方這麼問了,他還是配合的接話道,“對啊,爲什麼他們要回來?”

“因爲那個氏族部落的族長說,大地盡頭的山裡有很多吃人的藍臉妖怪,他的很多族人都親眼見到過,每次都是成羣結隊的出沒,長的和人很像,不過卻和野獸一樣渾身黃毛,用四肢走路,能在樹上跳來跳去。”

遊伏再次被這個消息驚住了,他連忙追問道,“那東西是不是很大,渾身紅色的毛髮,長的非常壯,善於奔跑,而且能在樹上上躥下跳?”

湯姬顯得很詫異,不知道遊伏爲什麼那麼激動,難道他們漢部落那裡也見過類似的妖怪,不過遊伏所描述的東西跟她知道的並不是一種。

她解釋道,“我沒見過那種東西,但是見過那東西的人都說沒多大,最起碼沒有人大,如果非要和人來比較的話,那東西應該也就是有個小孩大小,不過它們速度很快,能夠在樹上上躥下跳,它們長着怪異的藍臉,叫聲也非常嚇人,每次出現時都是一大羣,從不單獨出沒。”

遊伏恍然,原來並不是和巨猿一樣的生物,不過這個消息仍然值得警惕,而且應該儘快告訴首領,也許首領會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沒錯,在遊伏的心裡,首領就是萬能的,因爲真的有很多東西首領都知道。

最後遊伏對湯姬再次說道,“有什麼妖怪都跟我們沒關係,我們有自己的大船,可以不用登岸,我們的目的是進入都是鹹水的大海,不過在這之前,希望湯部落能夠爲我們補充充足的食物,我們會用合適的東西來交換的。”

湯姬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而在心裡對遊伏的說法還是不怎麼相信的,大地的盡頭什麼都沒有,你們去那鹹水裡能幹什麼,千里迢迢的跑去洗澡嗎?

當然她也知道,即使再問下去遊伏也不會跟她說實話,她的目的已經盡到了,告訴遊伏那裡很危險,這就足夠了,希望這羣漢部落的傻子真的能夠活着回來吧,她還是挺希望能夠和這羣製作技藝高超的部落進行長久商貿活動的,這有助於湯部落從中學習技術。

四條雙桅帆船加在一起只有不到三百人,三百人所需要的糧食湯部落還是能夠拿出來的,都是小意思,只不過湯部落所儲存的糧食都是沒有經過處理的穀子,不管是粟米(小米),還是小麥,都是直接帶殼儲存的,這樣能夠存放更長的時間,保管合理的話,帶殼的穀物可以存放四五年的時間。

不過這樣儲存的話,吃起來就不是很方便了,每天吃糧食之前還要現場搗米或者碾米,來做去殼處理,平時過日子還好說,遊伏他們在船上上哪搗米去,這些糧食買了也沒用啊。

於是遊伏再次提出能不能購買去殼的糧食,漢部落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如果沒有的話,多等兩天也沒關係,反正他們現在距離目的地也不遠了。

湯姬聽完遊伏的理由也覺得有道理,這些人在那個大木船上確實沒辦法處理糧食,可是要自己發動那麼多的族人給他們搗米顯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她沒這個號召力,而是她沒看到利益。

遊伏心思一動,忙說道,“如果湯首領願意的話,我願意送您一個我們漢部落搗米的工具,製作起來很簡單,但是卻能節省很大的人力,搗米的速度也會更快。”

“哦?這樣也可以嗎?”湯姬一聽就來了興趣。

“當然。”

於是乎,在遊伏拿着石頭木棍演示了一遍踏碓的工作原理之後,湯姬痛快的就答應了下來,只不過她還有個條件,說搗米反正也要兩三天的時間,就請遊伏教他們把踏碓這種工具做出來,遊伏也滿口答應了,正好趁這幾天瞭解一下湯部落的情況。

三天的相處下來確實讓遊伏知道了不少事情,比如湯部落的農作物主要是小米和小麥,飼養的動物有雞鴨和豬,沒有牛馬之類的大型牲畜,羊也沒有,倒是有人養了一些和羊差不多大小的鹿。

金屬冶煉方面,湯部落已經有了人工製作木炭的技術,不過他們不會製作風箱,獸皮的鼓風氣囊也不會做,所以即便有了木炭也難以提高冶煉的溫度,溫度不夠高,就煉不出銅水,自然也就沒辦法澆築青銅,所以湯部落目前用的還是鐵器。

鐵的早期冶煉技術門檻更低,不需要很高的溫度,也不需要把鐵融化,只要能把礦石燒紅,然後反覆捶打去除雜質就好了,湯部落正是用這種辦法來生產鐵器的,產量十分低下,而且他們還不是每天都會鍊鐵,而是把鍊鐵當作重大的節日一樣,每年都會煉那麼一次,就是農忙收穫之後,然後自己採礦,自家用泥巴弄個小爐子開始煉,自產自用,自己家用的農具都是這麼來的。

紡織技術水平則是還停留在腰機階段,紡線用的是紡錘,織出來的布最多也就半米寬,材料用的大部分是棉花,棉花在這裡的種植很普及,家家都種,亞麻纖維什麼的也不少,不過一般都是用來做繩子或者漁網,麻袋之類的東西。

陶瓷方面還是粗陶,還未出現瓷器,不過這方面倒是集中生產的,也有不少百姓自己製作,方法就是女人在河邊挖泥,踩泥,制胚,晾乾後用小麥秸稈露天堆燒,成功率也不低,應該是掌握了什麼經驗。

另外除了這些,湯部落附近也有竹子,他們也會用竹筒製作一些天然容器,用的人也不少。

三天後,遊伏說的踏碓做好了,湯部落爲漢部落準備的糧食也好了,遊伏用了一些布匹,鐵鍋,白紙和墨錠來支付,還有湯部落急需的針頭線腦這些小東西,尤其是鋼針,線他們都可以自己用棉花搓,但是鋼針他們真的做不出來。

本來船隊帶的還有白鹽的,不過人家湯部落自己有鹽井,能夠自己自足,所以這鹽就沒賣出去。

雙方交換了貨物,對交易的數目都很滿意,遊伏也算是和湯部落結了個善緣,至於之後對待湯部落的戰略,就只能等回去讓首領制定了。

這天臨走的時候,湯姬親自出來送遊伏出城,不過遊伏確實再次提出了一個事情。

“湯首領,我想僱傭幾個曾經從海邊回來的人當作嚮導行嗎?就是你說的那個遷徙後又回來的部落的人,我願意用東西交換,當然,僱傭的人一份,你也會有一份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