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殺敵效率最高的軍陣(求票票求訂閱)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原始文明成長記 > 

第605章 殺敵效率最高的軍陣(求票票求訂閱)

第605章 殺敵效率最高的軍陣(求票票求訂閱)

遊智聽着羅衝講述的計劃,宛如在聽諜戰小說一樣的精彩,同時聰慧機敏的他,也很快了解了金吾衛真正的職責。

“那我上任後接下來的工作方向還是鑫部落嗎?”經過一番瞭解之後,遊智很快適應了這個指揮使的角色,開始主動詢問工作章程了。

“沒錯,目前金吾衛的主要偵察方向就在鑫部落和草原,另外關於明年要在草原建城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關於這一點,你要提前做好準備,你跟着你叔叔去草原也不是第一次了,對哪裡比較熟悉,所以我還要交給你一項重要的任務。

在沿湖地帶尋找一個適合建城的地方,一是要滿足修建碼頭的需要,這點至關重要,第二最好靠近水源,這個水源不是指湖水,而是流向草原的河水,如果我們的船能夠航行到草原深處,那就再好不過了。

第三,這個地方還要適合耕作,能夠開墾的耕田面積最起碼要保證一城人口的口糧,第四要有樹木,這個不是硬性要求,有最好,沒有也沒關係,我提這一點主要是爲了薪柴方面考慮的,如果實在不行,咱們以後往那邊運煤燒也可以。

這就是建城的選址標準,你可以多選擇幾個這樣的地方,未來我們肯定不止是要建一座城的,只要有合適的位置,你都可以記下來,然後報給我。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你還要培養自己的人手,爲擴大情報網做準備,我允許你以漢部落的名義,在草原收編一些小部落,從中挑選精明能幹的人加以培養,但是,你要區分好什麼是外圍成員,什麼是內部人員,外圍人員只負責情報收集,但是不負責傳遞,更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麼,另外,收集情報的方式多種多樣,秘密抓捕,嚴刑拷問,重金收買,這些都是可以用的。

以上這些都是草原方面的,關於鑫部落和對內的一些人員培養,你可以從因傷退伍的軍人中選人,也可以收攬一些孤兒從小培養,尤其是衛山郡和瀏陽郡那些新加入的部落,他們的族人中有的是孤兒,如果有不願意養的,你都可以收過來。

唔...要不然直接這樣吧,以我的名義在漢部落廣設養濟院,明面上就是一個在各地收留孤兒的公益機構,管理權就劃在金吾衛的名下,這樣你也好發展人手,從小挑選可用之才吸納入金吾衛中。”

在聽到遊智主動詢問工作之後,羅衝也爲金吾衛接下來的任務做出了規劃,包括短期的偵察目標,和長期的培養模式。

遊智一聽就樂了,首領的計劃簡直完美,先期人手不足的時候,可以靠收編,靠收買,後期還要建設孤兒院,作爲自己的人才儲備機構,這樣一來,整個金吾衛的發展思路就清晰了。

於是遊智當即就再次行禮表了忠心,羅衝也是滿意的點點頭,只是最後提醒他道,“你的這個前任,就是因爲隱瞞情報被殺的,我不希望你步他的後塵,記得定期給我彙總一些消息,哪怕沒什麼重要的事情,也要定時上報,就算是你打探到冒頓又生了幾個孩子也沒問題。”

遊智心頭一凜,暗道這是首領在給自己定任務指標了,不管有事沒事,到了時間都要上報一些消息才行,於是他便道,“首領放心,遊智絕不辜負首領期望,恪守職責,謹守秘密。”

“嗯,好一個恪守職責謹守秘密,我希望你能記住今天自己說的話,你記住,出了這間屋子,金吾衛就只是我的禁衛,包括你的叔叔,你的妻子,沒有我的命令,誰都不能告訴,至於什麼時候公開金吾衛這項職責,到時候我自然會通知你。”

“是,那首領,我和姜蕾成親之事...?”遊智應了一聲,最後試探性的問道。

“抓緊辦了吧,我只給你一個半月的時間,到時候你就要出去赴任了,我可以答應你,等草原上的城池建好之後,你可以把妻子都接過去團聚,所以建城選址之事,你更是要抓緊。”

“是,小的明白了。”遊智再次拱手稱是,然後在羅衝這裡領了一套金吾衛的虎符,印璽,腰牌等信物就直接回家去了。

之後的幾天裡,先是金羿被斬首的事情在漢部落中引起了不小的輿論,畢竟是首領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處決罪官,不過在官署張榜公佈其罪行之後,百姓們又開始覺得這人死有餘辜。

要知道那可是上萬頭牛馬啊,如果運到漢部落,分發各地之後,百姓們就能在農忙之時多租到幾頭牲畜,可是現在因爲他一人的關係,這些牛馬都沒了,這樣的事情誰會替他說好話。

同時,由於張榜是公開的,所以在漢留學的牛尾等人也都知道了這個消息,不過還沒等他主動來找羅衝解釋的時候,羅衝就直接召見了他,並以絕對強勢的姿態,直接給與他們停課的處罰,並要求牛尾立刻遣人分頭去冒頓部和鑫部落,要求他們立刻支付貨款,不然漢部落隨時準備發兵征討,讓他好自爲之,如果繼續拖延下去,羅衝第一個就先宰了他。

牛尾沒有辦法,只能立刻從留學的五十人中派出二十人回去打點,十人去找冒頓,十人回鑫部落聯繫大統領,同時他自己也很鬱悶,自己好不容易纔爭取來的向漢部落學習的機會,就因爲這麼點事,很可能就此終結了。

他也想不明白大統領爲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還有那個該死的冒頓,居然扣押自己的牲畜導致鑫部落與大漢交惡,看來這個海鹽的生意也是時候換人了。

另一邊,低調升官的遊智在聯繫了姜宣和姜勇之後,也開始緊張的準備婚事,並以姻親的身份勸說有姜氏歸附。

姜宣通過在漢部落的所見所聞,以及最近聽說的金羿斬首一事,這才知道了漢部落居然還有途徑能夠獲得大量的牛馬牲畜,雖然這次的事情因爲一個金羿搞砸了,但是見過漢部落軍隊的姜宣對此毫不在意,他相信以漢部落的實力,絕對有能力擊敗任何敵人,以此獲得牛馬。

果然,就在金羿斬首的兩天後,由幾十個商隊成員押送的兩千多頭牛馬就抵達了漢陽城,這更是讓姜宣對漢部落高看了一眼,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姜宣終於在遊智大婚的那一天做出了決定,他同意有姜氏舉族加入漢部落。

羅衝知道了這件事很高興,先是獎勵了遊智一番,允許他到冶金工坊打造一把專屬武器,然後又專門召見了姜宣,正式爲有姜氏賜予姓氏,不過還是姜姓。

接着兩人又對有姜氏部落的具體搬遷事宜做出商定,姜宣顯然很有誠意,表示一切服從首領的安排,只是在關於祭祀的方面提出了幾個要求。

和漢部落不同,有姜氏是非常重視祭祀的,而且祭祀的對象很多,祭天,祈求上天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這一點羅衝表示沒問題,因爲漢部落也祭天。

另外姜宣還提出祭祀社稷,社爲土地之神,稷爲穀物之神,這對於任何農耕文明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祭祀,不過羅衝前世只重視數理化,對於這方面還真是個半吊子,於是一開始搞祭祀的時候就把這項給疏忽了,只推廣了敬天法祖的理念,即對天地自然的崇拜和祖先崇拜,直到姜宣提出土神和穀神的時候,羅衝才突然想起了社稷一詞。

沒說的,社稷一詞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古已有之,羅衝既然現在想起來了,那麼加入祭祀的列表就是必然的事情,並對姜宣表示,漢部落以後建立國都之時,會專門建造一個名爲天壇的祭壇,用來祭祀江山社稷。

姜宣對於羅衝能夠虛心納諫的態度表示很滿意,不過最後談到祭品時,兩人發生了爭執,原因就是姜宣的一句話,“災年需用人祭。”

活人祭祀?那是殘暴的殷商纔會幹出來的事,羅衝可是抱着‘以人爲本’的治國方針,自然不可能同意這麼沒有人性的事情在漢部落發生,所以他直接一口否決了。

“祭祀肯定是要祭的,但我們也不能把所有的願望都放到神的身上,那樣神也會累死,更會覺得我們貪得無厭,所以遇到災年之時,我們首先還是要想辦法自救,豐年鼓勵生產,多囤積一些糧食備用,這比災荒的時候祭祀百次都有用,至於活人祭祀,別的地方我不管,但是在漢部落絕對不行。”

羅衝的態度很堅決,同時又解釋了對豐年災年做出的規劃,還有自己收稅屯糧的政策,以及對糧價保護的制度。

聽到首領這樣說,雖然姜宣還是對此事不太滿意,可他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因爲羅衝說的那些辦法都很有可行性,其他的事情也都答應了下來,自己沒必要非在活人祭祀一事上糾結,更何況羅衝也表示了,如果只是要活物的話,豬和羊隨便殺,唯獨人和牛馬不行,這些都是勞動力。

災年本來就會降低人口數量,自己再搞活人祭祀,那樣只能惹怒神靈,對於緩解災情沒有一點好處。

最終姜宣也只能接受了羅衝的這個說法,因爲他回想了一下有姜氏的歷史,活人祭祀確實對災情沒有任何的好處,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因爲這個惹怒了神靈......

就這樣,兩人把有姜氏歸附的事情徹底敲定了下來,時間定在了明年夏糧收穫之後,羅衝這樣安排,主要還是考慮到明年上半年的事情太多,而且春天遷徙會影響春耕,直接搬過來之後更是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所以稍微推遲到夏天才是最好的辦法。

解決了漢陽城的所有事情後,羅衝再次啓程去往了縛馬關外的軍營,在視察了單兵的武器使用訓練,以及戰術動作訓練之後,羅衝纔開始正式的開展陣法訓練。

不過剛開始擺四千人的大陣型時,士兵們表現的都很好,金鼓號令清晰,士兵變陣迅速,羅衝總結的陣法也不多,只有三種,一種是空心圓車陣,就是一種用車在外圍擺一圈,士兵據車而守的一種專門用來防禦騎兵的防守陣型。

另一種是槍盾結合的空心圓陣,以刀盾兵和長槍圓盾兵爲防線,把所有的弓弩手集中到圓心的一種陣型,可以對騎兵起到很好的防禦作用,同時裡面的弓箭手還可以打個防守反擊,攻守兼備。

最後一種就是豚突的攻擊陣型,前排刀盾兵第一梯隊,槍戟兵第二梯隊,弓弩手最後排遠程拋射,騎兵護衛兩翼,在沖垮敵人後也可以用於追殺包圍。

這三種大陣分工明確,經過兩三個月的訓練,士兵們也能做到令行禁止,只是在最後的小單位突擊陣法上,羅衝突然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之前總想着按照兵種建立編制,但是這樣一來,組成五人以下的小陣時,就會突然發現,五六個刀盾兵站在一起,防禦力過剩,但是卻沒有長武器進行壓制敵人,而槍兵恰恰相反,長武器過剩,卻沒有一面盾用來防禦,這就很扯淡了是不是。

關於戚繼光的鴛鴦陣羅衝也是稍有了解,知道鴛鴦陣並不是單一兵種,一個小鴛鴦陣必有狼筅手一到兩個,也可以看作長槍兵,然後還有藤牌兵,可看作刀盾兵,火銃手,短槍手,總而言之都是多兵種配合着來的,隨便組個陣都能攻防兼備。

而羅衝的這種分兵方式,顯然是有問題的。

於是羅衝只能緊急命令軍制改革,整體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騎兵,弓駑兵,偵察兵,還是單獨成軍,只是把刀盾兵和槍戟兵這兩個兵種,以總旗爲單位,搞了一下混編,單個小旗內還是單一兵種。

這樣一來,既能快速的列成大陣禦敵,突擊時,士兵們也可以就近分隊組成小陣型衝鋒。

從六人一組的六合陣,到五行陣,四象陣,最後到最少的三才陣,統統都演習了一遍。

尤其是三人一組的三才陣,更是被羅衝列爲訓練的重點,其目的主要就是爲了抓俘虜,盾牌手正面負責吸引仇恨抗傷害,一個槍戟兵負責和敵人接火,最後一個捕俘手上前抓人。

就連兩個衛所的軍官們看到之後都不得不感嘆,此陣分工明確,攻防兼備,人數不多,靈活多變,較之五行陣、六合陣等,在殺敵捕俘方面效率最高。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