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你不要搞事 > 你不要搞事 > 

第三百九十章:西遊影視化

第三百九十章:西遊影視化

最後,終於拍板決定影視化神魔小說扛鼎之作《封神演義》,一共由國內最頂級的二十家娛樂公司出資十億進行影視化,當然,時嘉的神話娛樂不出錢,以IP和時嘉改編劇本入股!

時嘉改編的封神演義劇本也是綜合系統裡面的各個版本的封神演義電視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優化組合而來的,主線是以楊戩和哪吒爲主,兩人的戲份在裡面算是最重,都可以算是男一號,其他人的戲份詳略得當。

當然是各類人物加起來這部封神演義要拍到劇本描述的那種程度,至少需要八、九十集,如此繁瑣複雜的劇本直接啓用了兩位實力十分強勁兒的金牌導演,一個是拍攝大型歷史劇專業戶的導演,一位是拍攝鬼怪類電視劇的導演。

至少在這導演人選上,時嘉就感覺出來了,這些娛樂公司這一次並沒有使絆子,而是真的殫精竭慮的去想着怎麼拍好這一部大IP。

而與此同時,神話娛樂開始獨立開發神魔劇大IP《西遊記》,好言相勸他們不聽,這就怪不得時嘉了,有錢不掙,那也就怪不得時嘉了!

就這樣對於封神演義電視劇這個項目時嘉就徹底放手了,掙錢不掙錢放在一邊,反正他也沒有多大指望,但是米劇《王座》的衝擊,絕對不可忽視,所以他才決定不惜一切成本,拍攝《西遊記》。

想對於封神演義來說,系統裡面關於西遊記的某一個片段的電影雖然很多,但是電視劇卻只有爲數不多的三四個版本,可能很多人認爲這不應該在,封神演義比西遊記都要差,都有個十來個版本,可是爲什麼西遊記就這麼幾個版本呢?

主要是當初第一版的西遊記實在是太經典了,簡直是無可超越的巔峰,你可以沒有看過西遊記的原著,但是你絕對不可能沒有看到過第一版的西遊記,如果你沒有看到過,你只能說明你是一個沒有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人。

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該電視劇一經播出,立刻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爲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如此成績簡直恐怖到了無法被形容的地步!

當然,這麼高的收視率也是因爲那個年代電視劇很少的緣故,但是時嘉堅信,如果他認真的拍攝這部西遊記,收視率輕輕鬆鬆打破射鵰的紀錄簡直就像吃飯喝水那樣簡單。

這一版西遊記爲何會如此成功呢?

可以簡單說明兩個詞,那就是:專業,認真!

首先,西遊記的成功離不開一個最關鍵的原因那就是,他的主角,孫悟空,老版的西遊記演員簡直將孫悟空這個角色演活了,從他之後你很難再找到一個這樣的美猴王了。

其實老版的《西遊記》並沒有忠實原著,不僅僅是情節方面,在整個的色彩上,電視劇都跟原著不太一樣。

原著中洋溢着一種“危險”的色彩,而電視劇相對溫情而安全。

但是老版《西遊記》有一點特別成功,就是給《西遊記》改變影視作品定下了一個永遠的基調——要想成功,就要有一個令人歎爲觀止的孫悟空。

客觀地說當年的拍攝條件等等各個方面肯定不如現在,當年的作品用今天的眼光看很多地方也不無簡陋,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你說你有特技,他說他有孫悟空;你說你有新意,他說他有孫悟空;你說你更接近原著,他說他有孫悟空;你說&%¥#@,他說,我有永遠的孫悟空。

一個孫悟空遮百醜,就是“殺手級”的角色。

第一版孫悟空的魅力已經不在於好不好,真不真,對不對這些了。

他是無敵的!

對於童年看過他表演的人來說,你跟他學,你就不如他,你不跟他學,你更不如他,事實就是這麼逼仄,一點空間都沒有。

第一版《西遊記》看起來精氣神十足的首要原因是,演員多有戲曲功底。

主角孫悟空的演員不用說了,紹劇猴戲世家,三代猴王傳人。八戒是崑曲演員,唐僧是京劇演員。還有:觀音湘劇、太白金星京劇、唐僧母親黃梅戲、車遲國王后評劇、高小姐之母豫劇、白骨精變化之一村姑黃梅戲、金聖宮娘娘京劇、蠍子精京劇、高小姐京劇、蜘蛛精湘劇……太多了。

戲曲化(或者說舞臺化)的表演方式,現在已經不能被廣泛接受了(準確的說就是現在沒有人願意去細心的鑽研這些東西了)。但在當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要說第一版《西遊記》匯聚了多少汗水,怕是前無古人了。

老一版《西遊記》製作週期長,天南海北實景拍攝。在平行時空80年代拍個電視劇,比現在拍電影都苦,西遊記從82年拍到了88年啊,而且是集全國之力!

另外老一版《西遊記》類似於今天我們熟悉的系列劇,截取最精華的片段,三打白骨精,大戰紅孩兒等等,單集內完成一個連貫的起承轉合。

《西遊記》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非常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它成功的預言了視聽語言的奇蹟,爲今天的改編提供了種種奇觀(人物奇觀、動作奇觀、場景奇觀……),這些都是影視作品的先天優勢,而且《西遊記》完整呈現了神話譜系。往淺了說,西遊記就是妖魔鬼怪打打殺殺,大家都喜歡看;往深了說,那能說的就太多了。

老一版《西遊記》成爲經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多時代特質已無法複製。

想賺錢跟想拍電視劇做出來的片子是不一樣的;想賺錢跟想搞建築做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想賺錢跟想寫書寫出來的文章是不一樣的;想賺錢跟想唱歌唱出來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改編名著首先要求要讀懂名著,到底什麼才叫做讀懂?

不要求人人做紅學家,但整個導演組有貫穿到底的審美趣向,有自己完整的認知系統,那就足夠了,說起來真容易。

新老版本西遊記最大的不同,是人。

確切地說,就是劇組。

精益求精的劇組,現在也有不少。

不計報酬的劇組,如今也有很多。

精益求精又不計報酬的劇組,現在也能找到。

精益求精又不計報酬,還辦了一出春節聯歡晚會的劇組,你見過嗎?

而且,那是一出沒有商業廣告的春節晚會!

這樣的團隊,天底下恐怕很難再出現第二個了吧?

因爲那個時代的人沒那麼多誘惑,思維也簡單,確實在認認真真的做事。

好在演員的一板一眼都盡力把表演做到能做到的最好,不惜費時費力。每一個演員都表現出一種戲劇張力來。

而現在由於時間和成本的限制,演員們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定的任務量,所以就沒有辦法太過於仔細雕琢。

但是說到尊重原著的話,可能新版的形象更貼切一些。因爲那些人物的形象在小說裡就是那麼雷人的。

所以,時嘉的電視劇西遊記的劇本還是對老版西遊記的補充和優化,吸取老闆各種長處的基礎上,添加的時代元素,比如說精美絕倫的特效,以及高空威亞打鬥場面等等。

這樣的改編類似於倩女幽魂系列的改編,改動不大,充分尊重原版本,取長補短,與當今時代接軌,因此改動量並不是太大。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