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伏筆衆多,令人眼花繚亂,藝術性和劇情性都達到了巔峰,將家國與江湖相結合,描繪出一個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的形象。
開場埋下曲三的伏筆,暗示桃花島的存在,第一章風雪驚變之夜,定下郭靖楊康的基調,由長春子引出後來的全真七子。
另外還有完顏洪烈帶走包惜弱這一情節是一個巨大的伏筆。丘處機追兇,引出江南七怪和賭約。
視野拉到漠北,帶出成吉思汗與蒙古諸將開國,江南七怪爲了信義和賭約遠赴蒙古,尋找郭靖,之後江南七怪夜戰黑風雙煞,帶出《九陰真經》線索。郭靖救下華箏,埋下與都史與桑昆的伏線。郭靖成長,跟隨江南七怪學藝。
尹志平到來,郭靖跟隨馬鈺學藝,驚退梅超風,全真七子和《九陰真經》線索進一步發展。郭靖解救成吉思汗,都史線結束,郭靖與華箏婚約線開始。
郭靖入張家口,中途遇到白駝山等人,這又是一個伏筆。之後男女主角,終於相遇,郭靖遇黃蓉,黃蓉初提父親關着一個人,那便是老頑童周伯通的伏筆。
穆念慈比武招親,楊康與郭靖初遇,王處一出現,照應全真七子此前伏筆。郭靖黃蓉相遇,夜戰王府,包惜弱、楊康、梅超風線全面接應到。
郭靖喝了樑子翁的蛇血,埋下樑子翁長期追殺郭靖的動機。楊鐵心與包惜弱自盡,一條故事結束。王處一與穆念慈論武,埋下洪七公伏筆,引出了五絕之中的北丐洪七公。
黃蓉帶郭靖逃走,正式路遇洪七公。洪七公提到鴛鴦五珍膾,蓉兒以美食爲誘惑,洪七公開始教授郭靖降龍十八掌,順便扯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的往事。
郭靖與黃蓉歸雲莊見陸乘風,帶出陸冠英,之後裘千丈出場,帶出鐵掌幫。梅超風到來,大戰郭靖,黃藥師出場。郭靖與黃蓉解救程大小姐,郭靖正式拜師洪七公。
再然後就是郭靖上桃花島,黃蓉和洪七公埋下的周伯通線出場。周伯通教授郭靖《九陰真經》,爲後來的三道試題滿下伏筆。被蛇咬時吟唱“四張機”一曲,埋下瑛姑線。歐陽鋒爲侄子求親,北丐到來。
三道試題,郭靖先前背下的《九陰真經》意外獲勝。出海,船碎,歐陽鋒用毒殺盡鯊魚,歐陽克放了一條鯊魚走,洪七公受傷,郭靖寫假《九陰真經》,這裡又埋下了巨大伏筆。
再然後,炸船,逃生,荒島經歷,各自回到大陸,黃藥師被騙,要去殺江南六怪。洪七公要求吃鴛鴦五珍膾,對應此前伏筆,去到臨安。見到曲靈風骸骨,對應小說開頭。
皇宮大戰,郭靖受傷,與黃蓉一起療傷。尹志平、陸冠英、程小姐、楊康、穆念慈完顏洪烈一夥、東邪、西毒、周伯通、裘千丈、全真七子等在七天內全部登場過一遍。
之後楊康殺死歐陽克,又埋下大伏筆。郭靖與黃蓉去軒轅臺就任丐幫幫主,與裘千仞結仇。鐵掌山,黃蓉被裘千仞打傷。郭靖帶黃蓉逃走。之後便是見瑛姑,見南帝,對應周伯通此前在桃花島吟唱的“四張機”一曲的伏筆。
之後到了全熟的大高潮,恩怨全出,江南六怪被殺。郭靖大怒。黃蓉鐵槍廟揭露事實。楊康殺歐陽克事件敗露,偷襲黃蓉,自取滅亡。
郭靖回蒙古參與西征,丐幫衆前來幫忙,與黃蓉數次離合。與成吉思汗有了殺母之仇。最後華山絕頂,恩怨全清。歐陽鋒被假《九陰真經》折騰到發瘋。郭靖精神上成長。在成吉思汗死前終於可以向他提問:什麼纔是英雄?引出全文格調,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雖然全文都是以郭靖爲視角,但塞北江南,到處遍歷,出場沒一個人物是浪費的,都有因果,到處草蛇灰線。尤其是牛家村七天七夜,此前所有人物全都登場。每個情節都暗藏伏筆,前後呼應,氣脈貫通。
這是一本驚天神作,縱觀武俠界之前百年之興盛,在此書之下,盡皆化作了塵埃!
從九月一號,整個武俠界彷彿陷入了沉寂,直到九月三號,之前的武俠第一人北斗終於開始在個人的自媒體,公開評論了射鵰英雄傳這本書。
“從時嘉老師那裡拿到射鵰這本書,一直到現在,我也看了三天,本來我不想發表任何看法,我也不敢發表任何看法,但是忍了很久,我想我還有有必要說一說,首先,《射鵰英雄傳》盡情頌揚了質樸厚道的平民英雄郭靖。在蒙古長大的漢人郭靖,不願做大將軍、大元帥和金刀駙馬,而冒險出走南歸,並與黃蓉共同死守襄陽重鎮,協力擊退蒙古的圍攻。在《射鵰英雄傳》的結尾,郭靖與成吉思汗有過一段對話,很明確地表達了金庸的觀點。雖然成吉思汗一生縱橫天下、滅國無數、功業蓋世,然而卻並不是真正的英雄,並不是真正的可以爲當世敬仰併爲後世追慕的大英雄。反而是郭靖這位出身草莽、行走江湖的布衣,纔是一位真正爲民造福、愛護百姓的大英雄。用一部武俠小說來進行這樣的歷史思辨,才使得這部《射鵰英雄傳》格外的沉重深刻、意義非凡。”
“其次,嚴厲痛斥了南宋權相秦檜、韓侂冑、史彌遠之流私通外敵、禍國殃民的罪行,讚揚了岳飛抗金保江山的高風亮節。《射鵰英雄傳》第一回的文字就浸透着一種悲憤的激情,爲全書奠定了基調。小桃無主自開花,菸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最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暴政下的平民的痛苦生活,鞭撻了貪官酷吏賣國賊的橫徵暴斂,謳歌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射鵰英雄傳》是一部武俠小說,然而,它與一般的武俠小說的不同之處是它有着其他武俠小說所不具備的歷史真實感及憂國憂民之情懷。小說的開頭與結尾就充滿了一種“亂世之苦難”及“英雄之真義”的歷史真實感及其深刻的思想性。小說的開頭是寫一位說書人在臨安牛家村說一段“葉三姐節烈記”的故事,於是引起了楊鐵心、郭嘯天、曲三等人的不同反應。從而把北方人民的苦難生活情景與南方君臣“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奢靡生活情景兩相對照,引得人既憤懣又擔心。小說這樣開頭,既交代了一個極爲鮮明的時代背景,又製造了一種使人憤懣憂思的歷史氛圍。愛民之心、喪國之恥、亂世之痛、英雄之思充斥着整部小說。”
“這是一本真正的劃時代的作品,憑藉這一本書,時嘉足以稱得上國民作家的稱號,無論射鵰的最終成績如何,它都無愧正道小說的巔峰傑作,好了我就說這麼多,至於書的內容,你們自己看吧,我要準備二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