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參觀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人生得意無盡歡 > 人生得意無盡歡 > 

第716章 參觀

第716章 參觀

“原來是這樣,吳董真是年少有爲啊!”王元偉笑容滿面地和吳盡歡握了握手。!

難怪無盡公司崛起的那麼快,原來背後有永冠這個大財團在支持。

雖說他不認爲吳盡歡是白手起家,但也收起了輕視之意,畢竟無盡公司經營得的確是好,無論是聖庭,還是東方科技,乃至這兩年剛剛崛起的無盡銳翔,每一家子公司都堪稱業內的翹楚。

“吳董,我們到裡面說話,請。”

“請!”

吳盡歡一行人被王元偉和張立凱請到會客廳,雙方分賓主落座後,又是好一番的寒暄。

只不過在相互客套的同時,也是在打探對方的底細。永冠主要的活動範圍一直都在南方,在北方真的沒什麼名氣,知道永冠集團的人也很少。

同樣的,吳盡歡對北建重工的情況也瞭解不多,他掌握的那點資料,連微不足道都算不。

等到接待人員送來茶水後,王元偉拿起茶杯,淺飲了一口茶,對吳盡歡笑問道:“不知吳董對我們北建重工集團瞭解多少?”

吳盡歡又哪能告訴他實底?他模棱兩可地含笑說道:“我瞭解的再多,也都是道聽途說來的,肯定不如王董的親自介紹來得實在和全面!”

王元偉愣了愣,接下仰面大笑起來,這個吳盡歡,自己還真不能以年齡來判斷他的能力,其言談舉止,滑得像泥鰍似的。

他清了清喉嚨,說道:“想必吳董也知道,我們集團是靠着鋼鐵起家的。”

吳盡歡點點頭,表示自己清楚這一點。王元偉繼續說道:“零五年,國家爲了整治國內鋼鐵業一盤散沙的亂局,出臺了《鋼鐵業調整和整形規劃》,這個政策,其實是鼓勵國產鋼鐵業的巨頭吞併小型企業,對整個行業進行整合,在此期間,我們集團的鋼鐵業規模擴大了一倍有餘,產量提升了百分之七十……”

在王元偉滔滔不絕講述的時候,吳盡歡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水。他要聽到的不是這些陳年舊賬,不是要聽北建重工當年的光輝歷史,他想聽的是現狀。

張立凱善於察言觀色,他看出吳盡歡對集團的歷史不感興趣,乾咳了一聲,打斷王元偉的話,樂呵呵地說道:“老王,我來介紹吧。”

王元偉看了一眼張立凱,見他偷偷向自己使個眼色,隨即說道:“好,由張書記代我來講吧。”

張立凱說道:“目前集團最大的一塊產業鏈還是在鋼鐵。”

吳盡歡慢慢放下茶杯,目不轉睛地看向張立凱。

後者繼續說道:“集團的鋼鐵廠總共有三座,一座在t市,一座在河南,一座在河北,其以t市鋼鐵廠的規模最大,鋼材年產量近兩千萬噸。造船業是集團的另一大產業鏈,在t市、山東、浙江有三座造船基地,對於大型的散貨船、集裝箱船,我們的技術堪稱是馳名外的!”

王元偉看了張立凱一眼,什麼話都沒說。張立凱說道:“機電產業和資源產業也是我們集團非常重要的產業鏈,拿資源產業來說,集團旗下的北建礦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參股了澳洲的cci資源公司,這標誌着我們集團已經從國內走了國際!”

吳盡歡摸了摸口袋,掏出香菸,抽出一根,剛要叼起,隨手向王元偉那邊晃了晃,後者擡了擡手,做出個輕便的手勢,吳盡歡這才叼起香菸,點燃,慢悠悠地吸了一口。

如果說參股了一家國外的公司,說自己已經走國際了,這樣的說法,未免也太厚顏無恥了些。

接下來,張立凱開始向吳盡歡詳細講數據。

講北建重工的鍊鋼技術如何先進,獲得過多少次國家冶金‘金盃獎’;講北建重工的造船水平有多高,產能有多大,曾經獲得過多少個獎項,甚至還排進全國的第幾名;講北建重工的機電業獲得了多少種設計製造許可證,多少種質量體系印證,製造的產品又出口過多少個國家;講北建重工的礦業產有多少種選礦技術、勘察技術、礦山的設計和開採技術,每年的採礦量有多少噸等等。

聽着他的如數家珍,永冠這邊的人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雖說他講的大多都是北建重工鼎盛時期的歷史記錄,但能把這麼多的數據統統牢記於心,也很是不容易,事先也頗下了一番苦功夫做準備。

最後,張立凱講道:“目前集團的在職員工有三萬五千餘人,其有博士三十三人,碩士二百一十八人,本專科五千餘人,擁有級高級職稱的,一千兩百人。”

說起集團的人才儲備,不僅張立凱面露得意之色,王元偉等人也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在他們看來,這些高學歷高技能的職工,都是集團的寶貴財富。

“在集團最鼎盛的時期,總資產超過了五百個億,目前,集團的總資產也有兩百八十個億……”

聽了前面那麼長的鋪墊,吳盡歡終於聽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他摁滅了手的菸頭,對還要繼續往下說的張立凱擺擺手,含笑道:“不好意思張書記,我打斷一下。”

張立凱說道:“吳先生有話請講。”

“張書記說,目前貴集團的總資產是兩百八十個億。”

“是的。”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着,貴集團的售價,要在兩百八十個億以?”永冠集團的人不約而同地看向張立凱。尤其是鄭佑安和何百川這兩位投資部的老狐狸,都在心裡做着快速的運算和評估,如果己方真要以兩百八十億的巨資收購北建重工,在拆分之後,還有沒有能爲公司盈利的餘地。

張立凱看看吳盡歡,再瞧瞧永冠的其他人,他眨眨眼睛,淡然一笑,說道:“吳董,關於價錢的問題,我不好多說什麼,畢竟是要競標的嘛,把價位定在多少,這是由你們買家決定的,價高者得。”說着話,他轉頭看向王元偉,問道:“老王,對我們集團感興趣的大企業還不少吧?”

王元偉和張立凱是老搭檔了,一聽他的問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王元偉大點其頭,說道:“這段時間,前來集團考察的大企業的確是不少,在兩天前,廣元集團的老總還來過集團呢!”

張立凱對吳盡歡樂呵呵地說道:“廣元的老總對我們集團很感興趣,廣元也有意向重工製造業這方面發展,對於廣元來說,收購我們集團是個進軍重工製造業的最佳契機。”

聽着他二人一唱一和,吳盡歡嘴角揚起,笑了,緩聲說道:“廣元對貴集團感興趣,那是廣元的事,與我們永冠無關。”

“當然、當然。”王元偉和張立凱連連點點頭。他倆都知道分寸,裝腔作勢也得適可而止,只有存在多個買家,他們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如果把買家都氣跑了,最後只剩下一個,人家想出多少錢出多少錢,那他們的損失可太大了。

吳盡歡說道:“我需要一份貴集團的詳細資料,包括最近三年的財務報表。”

王元偉和張立凱對視一眼,前者點頭說道:“可以,等會我讓人準備一份。”

吳盡歡又道:“另外,我還打算去貴集團在t市的工廠參觀一下。”

“這沒問題,吳董隨時都可以到廠子裡參觀。”

吳盡歡看看手錶,站起身形,說道:“不如現在吧。”

他要去廠子裡參觀,倒不一定非要看工廠的具體規模有多大,主要是看下員工的狀態如何,通過員工的精神面貌,也基本可以判斷出來這家工廠的活力有多大。

王元偉和張立凱也跟着起身,後者看眼手錶,笑道:“吳董,這馬要到午了,我們還是先吃頓飯,然後再去工廠吧。”

吳盡歡轉頭看向鄭佑安、何百川等人,問道:“你們餓嗎?”

衆人不約而同地搖搖頭,表示自己不餓。吳盡歡笑道:“我們早飯吃得較晚,現在還不餓,先去工廠參觀吧。”

吳盡歡都這麼說了,王元偉和張立凱也無法再強求,兩人親自陪同吳盡歡,一同去了北建重工集團在t市新區的造船廠。

這家造船廠是北建重工的第一造船基地,規模不小,佔地面積很大,起碼要在數萬平米往。

在船廠的周邊還有大片的住宅區,居民很多,附近的小商小販也多,亂糟糟的一大片。

見此情景,吳盡歡的第一感覺是船廠的生意極差。

無盡公司是靠着船廠起家的,對於船廠的情況,吳盡歡能不瞭解嗎?

造船廠的噪音大,灰塵多,噪音污染加灰塵污染,可謂是雙重污染,造船廠的周邊根本不適合建造居民樓,造了也很難賣得出去。

可這裡的情況恰恰相反,看附近的居民樓,大多都安裝着空調,開着窗戶,晾着衣服,說明都是有住人的,這也恰恰反映了造船廠恐怕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開工了,即便有開過工,也只是些小工程、小建造。

車隊開進工廠,進入廠區內,裡面的情況的確和吳盡歡估計的差不多,員工的數量是不少,大多數人也都在忙碌個不停,但他們可不是在造船,而是在檢修和清潔設備。

陪同的王元偉還特意向吳盡歡解釋道:“眼下是造船業的淡季……”

他才起了個話頭便說不下去了,他這話,唬唬外行人還行,可吳盡歡不是外行,聖庭是人家的產業。

吳盡歡心有所感地說道:“造船業其實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幾年前,韓國的造船業還是世界第一,而現在呢?已經萎縮的不成樣子。”

其實全世界的造船業都在萎縮,只有國的造船業在逆流而,持續增長,在如此好的大環境之下,北建重工坐擁着如此規模的大型造船廠,卻還落得這般淒涼的景象,吳盡歡也沒什麼好說的了,總之四個字:不思進取!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