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上帝使用手冊 > 上帝使用手冊 > 

第九百章 第一步300

第九百章 第一步300

擔憂,無盡的擔憂。

這種擔憂不像恐懼那麼濃烈,但其綿綿不絕的特性,彷彿能讓人抓狂的同時卻又保證所謂的理智。

擔憂什麼?總會找到一系列的內容,而且仔細想想,這些擔憂的內容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對吧,不僅有道理,而且還有所謂的證據。比如什麼新聞上報道的,什麼身邊聽說的。

但是,這些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已。既然可以擔憂自己未來沒有工作,那麼爲什麼不擔憂自己未來成爲全球首富之類的呢?

爽點和擔憂,只是恐懼的兩張面具罷了。全球首富有沒有事情需要擔憂?難道所有的富人都生活在天堂一般的幸福之中?

擔憂,一方面是認爲自己沒法掌控未來,而腦子裡始終覺得自己可以掌控未來,從而造成矛盾所帶來的情緒。另一方面,則是認爲自己可以選擇一個最厲害的選項,只不過自己沒有這個本事從而造成的擔憂。

就像那些重生,主角往往憑藉先知的能力,事事都可以快人一步搶佔先機。這種想法,本身就存在一個假設,那就是所謂的自由意志。

我總是擔心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所以總是不願意某些事情的發生。比如生小孩,往往會認爲自己工作還沒有穩定,自己的收入還沒有足夠,彷彿養自己都還差一點,更何況還養一個小孩。

這種想法沒有錯,這種擔憂其實很難反駁。因爲確實存在這種原因,也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所有的擔憂都是可能的,否則,誰會去擔憂呢?

但是,根本不存在任何自由意志的可能性。那麼,根本不是我去選擇一個更好的選項,也不是我去絞盡腦汁權衡一個最厲害的選項,更不是什麼努力在一團未來的迷霧中找尋那一絲亮光。

所謂的遠見,本身就是扯淡。

我的選擇是唯一的,因爲並不具備自由意志。所以,不是去選擇最好的,而是我選擇的就是最好的。或者說,根本不存在最好的選擇和差勁的選擇。

總共就只有一個選擇,請問哪裡來的什麼最好和差勁?自己跟自己玩雙手互搏麼?

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當然會在某種程度上緩解憂慮和擔心。但這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根本就是一種緩解毒癮的方式。

沒有什麼最好的,也沒有什麼最壞的,只有一種選擇。事情這樣發生,是因爲事情只能這樣發生。所以,哪裡有什麼最好的安排?只有這一種安排,跟什麼在對比從而得出“這是最好的”?

詭異的是,當自己明白這一點的時候,明白自己的選擇就是唯一的時候,彷彿發生的事情都漸漸變得還不錯。這種接納和感恩,慢慢就浮現出來,根本不需要去找什麼理由。

看看那些感恩這個感恩那個的文章,全部都是這種理由那種理由。什麼感恩對手,因爲讓你更強大。狗屎,萬一對手直接把你弄死了呢?萬一對手直接讓你萬劫不復永世不得超生呢?

有理由的感恩,也叫感恩?

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覺得這些事情還不錯。

至於沒準備好這種說法,同樣是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假設之上。只能發生一種情況,我怎麼可能沒準好?只要事情發生,那麼就說明我已經準備好。但這種準備好並不見得我知曉,我以爲自己沒有準備好,但實際上我已經準備好了。

哪怕是我真的沒準備好,其實也是已經準備好了。或者說,事情的發展需要我處於沒有準備好的狀態,那麼這也是準備好了。

就像電影畫面需要角色處於一種慌亂無準備的狀態,從而讓更多的劇情得以展開。那麼,這個時候角色說什麼我沒準備好,其實在整個電影中,這就是準備好了。

要的就是“我沒準備好”!

所以,怎麼可能存在什麼“我沒準備好”這種說法。甚至,這種擔憂這種焦慮,也是因爲我只能擔憂只能焦慮。還是回到那句話,當自己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擔憂焦慮自然就消失了。

我不需要有人給我承諾美好的未來,也不需要什麼正能量這個狗屎玩意。我焦慮是因爲我只能焦慮,這樣我就不會努力想要擺脫焦慮,從而自然也就沒有了焦慮。

哪怕未來真的糟糕透頂,那也是隻能這樣,對吧,我的角色就是上演了這麼一場悲慘的劇目。這個,又有什麼問題嗎?

而且,根本沒有什麼事情叫做糟糕透頂,沒有哪件事情或者哪段時光上面貼着標籤,“你好,我叫糟糕透頂”。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東西,所以當我知曉這一切都是隻能這樣安排的之後,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想法。

我不明白爲什麼大家如此牴觸“沒有自由意志”這種說法,很多大師的書籍明明都在這樣講,卻絕口不提這件事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不就是已經說明所有的都是安排好的嗎?

沒道理只有事情是安排好的,而我的思維卻是沒有安排好的。如果我的思維是自由的,那麼我的言行必然也是自由的,而根據大家理解的因果關係,那麼發生的事情也是自由的。

這樣,算什麼最好的安排呢?

難道說,沒有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

袁長文似乎已經不太在意這個世界,那些曾經拼命拒絕的東西,現在看來似乎也還不錯。流動纔是關鍵,自己漸漸開始理解老師常說的那句話,“事情不是這樣運轉的。”

當然,自己還沒有完成,還需要繼續前進。而那種還不錯的感覺,也僅僅是還不錯罷了。似乎,自己沒法非常高興,也沒法非常難過。一種淡淡的滿足瀰漫開來,就像湖水深處的平靜。

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就像一個沒有工作的人天天都在玩耍,又怎麼可以理解那些上班族對於長假的興奮。體驗不到這種興奮,也體驗不到那種苦惱,這是好事嗎?

袁長文不知道,也沒有必要裝作知道,畢竟自己根本沒有完成。誰知道斬殺完成之後是怎樣的?誰又可以完整描述所謂的真實?

既然不知道,那麼就沒必要去思考,因爲根本不會擁有任何結果。所有的思考,都變成了一種猜測。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