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夕陽產業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上海繁華 > 上海繁華 > 

第529章 夕陽產業

第529章 夕陽產業

“你們兩人其實講的都有道理。”王一元笑了笑,說道,“不過,你們倆說的只不過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沒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得出來的結論或者是想法就自然不同。”

謝東說道:“服裝公司的業務,我覺得還是要把主要的精力和能利用上的資源,都放在自有品牌的推廣上,把我們自己的人品牌打響打好,這纔是公司發展的長久之計。”

王一元說道;“我們可以把這個話題交到這次會議上,到時候大家都來討論,來一個八仙過海,各抒己見,百花齊放而不一棍子打死。”

“對了,張大主任你剛纔說到現在服裝公司的產能過剩,我就有想起來一件事。”王一元問道,“我們還可不可以在服裝公司再挪出來一部分的空間來?”

謝東笑道:“老王你要幹什麼用途,給紙箱廠?”

“你說對了。”王一元摘下來一個成熟的桔子放進旁邊的竹籃裡,說,“現在鎮江那邊的紙箱業務多的來都來不及生產,擴大產能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啊。”

張韻玲說道:“如果公司想要做白牌的業務,那麼車間就沒有多少可以挪騰的地方了。”

王一元說道:“只是再不抓緊規劃和擴大紙箱的產能,最多到明年初,那些業務員又要開始抱怨了。你們忘了今年的七月份,周晚秋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和謝總你大鬧意見,最後只好把服裝公司的倉庫擠一擠劃給紙箱廠一部分才解決的嗎?”

鎮江紙箱廠的發展,說實話到而今已經大大的超乎了王一元他們建廠時的估計和設想。

恐怕連他自己當初也不敢相信,現在紙箱廠的業務竟然能佔據到整個公司印刷業務的相當部分。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用不了一年的時間,總有一天就會和上海這邊的印刷業務量平起平坐。

實際上,對於鎮江的紙箱業務的突飛猛進是的飛躍式發展,王一元和周婉秋也有過總結。其實就只有三招,一是服務,一是價格,最後是產品質量。

說起來也都是很常規和傳統的一些做法,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

但就是靠着這簡簡單單的三招,鎮江紙箱廠現在就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風頭,拿下了當地很大份額的紙箱業務。

先說價格。本來按照王一元他們的想法,覺得鎮江全市就那麼大的一個地方,紙箱業務在當地可能並沒有多大的市場,所以一開始建廠的時候,王一元他們甚至都沒有認真的想過要去開拓當地的市場,只是想着完成無錫汽配公司的配套服務而已。

後來因爲反正還有多餘的產能,周婉秋才帶領業務開始開拓當地的市場。她們馬上就發現當地紙箱市場的一個很大的問題,鎮江紙箱的市場的價格竟然會如此之虛高。

不過後來她們也就能理解了,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上游紙片的進貨價格高企。因爲單一工廠的進貨量相對過少,所以在上游的紙片廠進貨的價格向就不會有很大的優惠。

但是反觀王一元他們的紙箱廠,因爲原輔料的價格都是享受的同上海印刷廠一樣的優惠。加之隨着兩地的進貨量越來越大,自然在價格上就能享有更多的優勢和話語權。

這樣一來,原輔材料價格低了,鎮江的紙箱廠自然就能佔得先機和領先的成本。反映在出廠的紙箱價格上就比其他的紙箱工廠有很大的優勢,並且這種優勢還一直都在不斷的擴大中。

第二就是服務。周婉秋她們一開始還不怎麼清楚鎮江那邊紙箱廠的業務操作模式,後來接觸一多,自然就就看出來許多的端倪,她們發現當地的紙箱工廠,可以說基本上就沒有全心全意服務客戶的做法,連說說都很少。

按道理說客戶就是上帝,但是鎮江當地能生產紙箱的工廠其實並不多,這樣一來工廠之間的競爭就不是很充分。當地紙箱廠服務的概念就慢慢弱化,甚至於不經意間就消失了。

而王一元他們的紙箱廠不同,他們都是從上海這邊充分競爭的檔口身經百戰,摸爬滾打出來的,所以說在服務上帝的理念和做法上遠遠比這些地方上的企業要強,要更深入骨髓。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送貨時的外包裝,當地的紙箱廠一般都是一個個碼在一起然後再直接堆放在卡車上。而王一元他們則是按照一定數量,所有紙箱分別用編織袋再包裝,這樣不僅便於雙方覈對數量,而且還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紙箱在運輸的途中不會造成損傷。

這些都是很小的例子,類似的還有很多很多細節上的不同。但也是因爲這些不同,一個個的小細節串聯起來就構成了王一元他們紙箱廠在當地的優勢,慢慢轉化成就了他們的好口碑,好市場。

王一元一直都覺得,實際上生意做到現在,各個工廠的機械設備都差不了很多,各自使用的原輔材料也大致類似,但是爲什麼每家工廠做出來的產品,質量卻是千差萬別,生意上的有好有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服務和價格。

像印刷,服裝等傳統產業,現在很多人都把它們稱之爲夕陽行業。

但是從鎮江紙箱廠的發展過程來看,王一元真真切切的認爲,不見得說傳統行業在三四線城市就是夕陽行業,就一定會沒有出路。

真正原因可能還是在於企業經營者本身,包括他的管理,理念和思維習慣等等,實際上只要把這一些都做到位,做到實處,這些傳統行業也還是很有機會,也是可以做出來一番作爲的。

王一元對這件事做過思考,查閱過很多的資料,也和任學明,杜建峰,甚至還和交大的於老師,還有以前的一些同學在羣裡有過多次的討論。

他最後得出來一個結論:雖然說互聯網,或者是新經濟給傳統企業帶來了不斷的挑戰和衝擊,但在當今的中國,沒有所謂的傳統產業,只有傳統的人。其實也沒有所謂的夕陽行業,有的只是生生不息的創新和對舊模式的檢討和改進,甚至是顛覆。

現在三個人既然又說到了紙箱廠的這個事情,王一元說道:“今晚上,還有康立新,肖元華,劉萍,劉敏和王麗萍他們都會提前來這裡的。”

他說:“這樣,包括你們倆,每個業務版塊的負責人就都到齊了。今天晚上我們就一起先對這些事情進行討論,形成一個大致的意見。明天下午的會議我們就可以統一想法,有針對性的佈置下一階段的工作。”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