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上海繁華 > 上海繁華 > 

第364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364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

吃完飯,一行人走飯店另一個門,出來就是一條小溪,yǒu mǎ頭,也有遊船。吳總解釋說,這條小溪連通着瘦西湖,往前只要一會兒就能到達景區。

這是一條古色古香半封閉式的機動仿古畫舫,空間很寬敞,正中間一張長條桌,六個人坐上去還顯得綽綽有餘。

只一會兒遊船就劃入了瘦西湖,水面一下子就變得渾然而廣闊起來。隨船有一個導遊兼職講解和泡茶,還有一個在船尾開船的船工。

王一元他們坐在的遊船上,開始遊走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上。

湖面時寬時窄,岸兩邊的十里湖光,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名勝古蹟和歷史遺存散佈其間,意韻獨具的自然風光和蘊含豐厚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一一從眼前掠過。遊船猶如穿行於山水長卷之中,更有一番閒情逸致之感。

這是王一元第一次來揚州,也是第一次見到瘦西湖。

不過揚州的這個名字,他應該還是在小學的時候就有見識過,唐代詩人李白的那句“煙花三月下揚州“不知曾經背誦過多少遍。

後來又讀了“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揚州路“等名句,對揚州不單認識,更是早就有了嚮往之心。

揚州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應數瘦西湖。就這樣,王一元一邊喝茶,一邊在不經意間,與真實的揚州,真實的瘦西湖有了這一次的完美邂逅。

他不由得緊緊拉住了肖曉曉的手,兩人站在了船舷邊,向遠處眺望。

關於瘦西湖名字的由來,導遊還講解了一段傳說故事。

說是乾隆年間的詩人汪沆,浙江錢塘人,他對杭州的西湖相當熟悉,當他來到揚州,遊覽了揚州城西這個當時也被稱作“西湖”的保障湖之後,寫下了一首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做瘦西湖“。從此以後,揚州的“瘦西湖”名揚天下。

王一元以前多次去過杭州西湖遊玩。他覺得與杭州西湖相比,瘦西湖雖顯得更加的清瘦,但又不乏西湖的神韻。從外形上來看瘦西湖,它就是一彎曲而狹長的河道,串以長堤兩岸的景點,構成了一幅天然秀美的立體山水長卷。

一行人時而行船,時而又登陸上岸,陸路與水道並行,一路走走看看。雖然天氣有些寒冷,遊人也不是很多,倒也心情舒暢,怡然自得。

瘦西湖,稱得上是湖與景完美結合的典範。湖兩岸長廊依雲牆伸展,園林建築古樸多姿,整個景區在一片綠波的盪漾中,自然的體現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意境。

漫步其間,岸邊古色古香的亭廊,鬱鬱蔥蔥的樹木以及四季花卉,將狹長彎曲的瘦西湖裝點的無比多姿多嬌,移步換景,每到一處都是賞心悅目的山水畫卷。

導遊在一旁介紹說,遊玩揚州瘦西湖,最好是在深秋,那時湖水更瘦,就連園中的山色也彷彿瘦了一圈。惟其瘦,才顯得格外精神,格外瀟灑,猶似畫家筆下一幅清淡素雅的畫圖。

她說道,瘦西湖是五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水上面積超過七百畝。這座古典園林羣融南秀北雄於一體,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曲折多變的巧妙組合,互爲因借,構成了一個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山水園林景觀。

也許是大年初二的緣故,加上天氣候比較寒冷,遊船大多停靠在湖邊,水面上遊船不是很多,整個湖面顯得有些冷靜蕭條般的平靜。

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景緻下,王一元此時也從腦海裡掠過揚州古代才子郭士璟的詩句,

皓月登空風景幽,大江千里一揚州。遙分數色三山起,四光清水萬傾流。畫舫不迷隨代路,高樓應照美人愁。來去清影隨心賞,短笛橫蕭夜未休。

只是有些可惜,他們來的時候不是十二分明月夜,要不然此時此刻,如身入其境,景、意、詩就都相與集合了。

導遊介紹說道,瘦西湖中景點非常之多,小金山、diào yú tái、五亭橋、石壁流淙、靜香書屋以及各種花壇和小橋流水,其中名聲最盛的當屬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故名。這是一座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杆,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其白石拱橋橋長二十四米,寬二點四米,圍以二十四根玉石欄杆,擡級上下都是二十四級臺階,均取二十四之數。

姜夔的《揚州慢》裡說唱道,“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爲誰生。”

遙想當年,在月明之夜,清輝籠罩,波涵月影,畫舫裡文士雅聚,湖面深處有歌妓們悠揚婉轉的簫聲傳來,水、月、燈、簫、名士、美人共集於此。讓人不得不感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現在的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復重建的。真正的二十四橋究竟在何處早已不能確定,但而今二十四橋依在,千朵芍藥,又會爲誰而開?

王一元站在橋上,放眼四望。瓊花落盡柳絲長,湖上風生氣轉涼。二十四橋煙雨裡,畫船出沒水中央。

他突然間驚醒,自己在五年前來上海的前幾天,也差不多正是這時候,在寧波阿育王寺曾經求到的那支竹籤,還有在那張薄薄的籤紙上面其中的一句話。

肖曉曉站在王一元的身旁。她恍然間感覺到王一元靠自己更緊了一些,牽着自己的手不知何故更用力了一些,甚至於還隱隱生疼。

王一元站立在那裡,一動不動看着眼前所有的這一切,只覺得它們是如此熟悉和親切,就好像從來都不曾有過任何的距離和陌生。

青山隱隱水迢迢,冬盡江南草未凋。對景懷人,一般歡樂,兩樣心境。王一元禁不住唏噓慨嘆,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