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互聯網與印刷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上海繁華 > 上海繁華 > 

第96章 互聯網與印刷

第96章 互聯網與印刷

在南通項目的這個前期開發盡調小組,本來計劃的七天時間,王一元最終只待了四天半,就有事匆匆趕回了上海。

原來他剛到南通的第一天下午,他正在項目所在的開發區,隨大家一起聽取開發地塊的情況介紹,突然間海德堡中國公司的宋爲強打過來電話。這位宋總,還是三月份在浦東的那次印刷展會上見過一面,之後兩人其實就很少再有聯繫。

宋爲強在電話裡問王一元,小王,這個星期在上海舉行的全印展,我們公司會有兩場重量級的講座,你有沒有興趣來參加?

王一元開玩笑說道,宋總,你只要不是讓我去主講,我都是願意過來捧場的。

呵呵,這次主題不一樣,不讓你來講演的,捧場也就不必了。宋爲強笑着說道,你現在哪裡?要是你人不在上海的話,那就算了。

王一元講了自己正在南通的事情,他接着問道,宋總,難得你還親自打電話過來,這次演講的內容很重要?

宋爲強哈哈一笑,說道,你猜對了。這次講的都是和互聯網相關聯,主要是關於傳統印刷企業的轉型發展,發言的都是印刷業界有名的企業大佬,所以我個人建議你最好能過來聽一聽。

王一元一聽宋總說的這個主題,就對這次的講座來了很大的興趣。

當前,不要說國內,單一個上海,全市的各類印刷廠,光是登記在冊的就達到五六千家,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印刷費用卻是日益高漲,客戶對價格和速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因爲一直處在印刷業務的第一線,王一元對此也是早就深有感觸,他也一直在不斷的思考,如果要確保工廠未來業務量的持續增長,就必須需要構建有工廠新的市場機遇。

可是新的機遇在哪裡?這幾年,隨着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里巴巴、huì cōng網、淘寶網等大型電子商務的快速普及和發展,許許多多的傳統印刷企業也開始紛紛加入到電子商務行業當中。

王一元敏銳的認識到,現在的這個互聯網的大潮,說不定就是印刷行業一個最大的市場機遇。但是王一元也知道,能意識和識別到機遇,和如何去把握和發展這個機遇,這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他反觀自己的工廠,在電子商務的開發這一方面,目前幾乎還是一片空白。當然也不能說是王一元對此不關注,畢竟互聯網這個看得見,也摸得着的實實在在的大潮,正在深刻的影響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王一元不可能對此假裝視而不見。

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王一元自己,他不怎麼了解和懂得互聯網,不懂得互聯網其中的奧妙,不知道該如何去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這次的講座,剛好就給了他一個瞭解和重新認識互聯網與印刷企業兩相結合的機會。

兩場講座安排在這個星期五的上午和下午。王一元和任學明在電話裡說了自己想去聽報告的這個事情,反正在南通項目的這個盡調小組裡,自己的任務也已經接近完成,經得任學明的同意,於是他在星期四的下午就趕回了上海。

王一元在回上海的大巴上,對於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他聯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王一元最後決定把肖雲華,還有王麗萍他們兩人也叫上,大家一起都去聽這個報告會。

星期五上午,在光大會展中心的會議廳,第一場講座,互聯網時代傳統印刷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會。王一元先去找了宋爲強,取過來三張入場票,然後他們三人進入會場,找了位置坐下來。

這場講座主講的嘉賓,是廣東一家着名印刷企業的朱總。他一開場就直截了當開門見山,說道,兩千多年前,印刷術的出現爲大規模的知識傳播與分享創造了便利條件。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互聯網模式開始深刻地影響和改變着這一傳統產業。

每一個處在風口的傳統印刷企業,都無法在互聯網這一場歷史性的社會和經濟變革中獨善其身,要麼順勢而上,要麼銷聲匿跡。朱總說到這裡,稍微的停頓了一下。

臺下一片沉寂,顯然,朱總的這個開場白,很直接,很到位,說到了重點,抓到了人心,一下子就強烈吸引了在場的衆多印刷人的關注,會場上有好多人都在嚴肅認真的做着筆記。

朱總說,新的世紀,是各種新技術、新企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是一個百家齊鳴的時代,也是一個數字、網絡、多媒體的世紀,獲取信息前所未有的更爲方便和快捷。

接着朱總話鋒一轉,雖然互聯網的發展帶給了人們許多好處,但也還是爲一些行業帶來了困擾,印刷行業就是其中之一。網絡、電子書等等新型媒體迅速的崛起,都正在衝激着我們這些傳統的印刷行業,甚至都已撼動了傳統印刷業的半壁江山。

他說道,對於互聯網對印刷行業的影響,早前便已經有行業專家分析稱,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必然降低人們對傳統印刷品的依賴性。總體來說,目前已經可以看到,互聯網的崛起對印刷行業已經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印刷行業總體上將會繼續衰落,這些都是基本的大勢。

朱總顯然對此也是無可奈何,他說道,歷經多次持續續性技術變革的印刷產業,將會變成怎樣的新業態,是否未來會有新的突破性印刷技術,或者互聯網可以完全顛覆傳統的印刷業呢?我們惟有拭目以待。

接下來,那麼如何用互聯網思維來完成我們自身印刷業務的華麗轉型?一直被人認爲很有互聯網思維這位朱總,結合他自己企業的經驗,暢談了他們公司的獨特的應對之道。

朱總介紹說,自2001年以來,他們公司逐漸從傳統的mo盤,u盤來拷貝文件,菲林曬版,到2003年建立訂單網站,一直到現在公司不斷的先後自行研發出了訂單系統,支付系統,全自動拼版系統,erp系統,配送系統等等。

他介紹說,現在,由這些原本各自獨立的系統,最終組合成了一套高效簡單的公司全流程作業系統。日接單量從最開始的幾十個到現在的上千個,反而公司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

朱總還舉例說明,他說,公司現在所有客服工作、訂單審覈,訂單布產,拼版,印刷生產指令等,所有這些繁重複雜的印前工作,僅僅五個人就能快速完成,基本上每天晚上九點截稿,九點半就能完成排產下班。

朱總再進一步闡釋,我們公司憑藉的就是流程簡單化,服務本地化,生產標準化,管理扁平化來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將流程複雜的印刷產業推向一個極簡模式,從而實現了工作時間12小時送貨上門的快速專業服務。

朱總最後說道,對於將時間視爲產品生命週期重要影響因素的新生代印刷企業而言,這樣的服務恰恰是最理想的狀態。所以說,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同質化嚴重,而且競爭激烈的印刷行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領先駛入快車道,這一些,包括我們公司的每一次業務升級,都離不開對於互聯網思維的深刻理解。

朱總講完,整個會議室先是沉默,繼而響起了陣陣長久熱烈的掌聲。

王一元他們三人也是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聽得全神貫注。朱總的這場演講,對他們三人的認識都震動很大,可以說引起了各自深深的共鳴。

以至於在最後,王一元又向宋總討要過來三個快餐,三個人中午就在這個會議室一旁的角落,邊吃邊開始對剛纔報告的內容,一條一條的討論了起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