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陶禮滿天下 > 陶禮滿天下 > 

0101章 第幾名?(第三章)

0101章 第幾名?(第三章)

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沈雷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任何的間隙讓自己放鬆下來,大腦全程都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要不是CPU性能絕對強,估計這會兒沈雷的大腦就該燒壞了。

自打進入高中以來,沈雷已經很久沒有遇到100分鐘內不能把試卷全部做完的情況了,在所有的年級大型考試中,這還是他頭一次遇到會讓他絞盡腦汁卻不得其解的題目!

從解答題第十九題的第二問開始,沈雷做起來就已經感到有些吃力了,但是還不至於說無從下手,花個十幾分鍾,用一種很原始很繁瑣的方法,居然也讓他做了出來,但是到了最後一題,按照蘇省歷年高考的傳統,自然也是數列題壓軸了!

“居然把數列和平面向量以及三角函數的知識點整合到了一起,命製出這樣一道壓軸題,當真是妙啊妙!”

沈雷一邊啃着筆頭一邊讚歎道。

對於命制思路獨特、考察方法新穎的題目,沈雷非但不覺得偏難怪,反而覺得這樣的題目纔有意思,如果所有題目都能一眼看出答案,那考試的意義何在?

想到這裡,沈雷再次拿起筆,準備在考試結束前攻克這最後一問,而此時,草稿紙的兩面都已經被他寫滿了,沈雷乾脆拿過試卷紙,在試卷空白的地方繼續打草稿,反正到最後只需要交上答題紙就行了。

而另一邊,正在高二某個考場監考的陶禮,也正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着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不讓任何作弊的行爲在他的眼皮底下發生。

對於身懷B級監考技術的陶禮來說,現在想要抓到試圖作弊的考生,簡直太容易了,而且時代在進步,但是這些學生的作弊手段卻很老套,翻來覆去一直都是那麼幾種,沒有任何的創新意識,陶禮就是想不注意都不行。

這一屆學生的作弊素質不行啊,這可能是我監考過得最差的一屆考生了!

再加上陶禮這次監考的考場,並不像上次那樣,是整個高二年級成績最差的一批學生組成的。這一次,陶禮所負責的考場,基本上是成績中等的考生,所以作弊的頻次自然要少得多,偶見一兩次,陶禮也只會暗中提醒一下,並不會做過多的懲戒。

總的來說,考場紀律還是很棒的!

考試的試卷雖說是由高一年級的孫宇龍命制的,但卻是經過陶禮後期完善的,在保留題幹背景的前提下,陶禮稍微修改了某些題目的條件,讓那些原本看起來比較直觀的題目,變得含蓄一點。

但是對於最後幾道偏難怪題,陶禮則是做了大改,讓考試變得不容易的方法有很多,試圖通過用這種偏難怪題來達到這個效果的,陶禮覺得並不是命制試卷的上上之選。題幹設置的簡單一點,通過知識點的融合,使之成爲一道真正的“綜合題”,同樣也可以做得到的!

因爲自己本身也是高二的帶班教師,爲了避嫌,陶禮直到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才從楊忠明那裡拿過試卷的原稿進行修改完善。既然發出話來要讓18班的數學成績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陶禮就要保證,就算18班這次的數學平均成績考到了年級第一,那也不能給任何人以質疑的把柄!

就像《琅琊榜》中梅長蘇一定要在當今皇上在位的時候爲林氏一族翻案,“子翻父案,必然不妥,既然要翻案,就要翻個徹底,不給後人任何以口舌的機會!”

在監考的時候,陶禮在考場裡來回轉了幾圈,也留意了不少考生答題的情況,只能說是良莠不齊,好壞參半。有的學生是大片留白,有的學生則是密密麻麻寫了許多步驟。

考試的時候,陶禮向來不贊同學生以不會做爲理由而大片留白,尤其是語文等文科科目,因爲當試卷難度係數很高的時候,評分標準相對也會降低,有時候考生就算只寫了一個“解答”,說不定也可以拿分的!

這種情況在蘇省的高考歷史中,是有先例的!有一年蘇省的高考物理非常難,那年的評分標準,只要是寫了個“解答”的,就可以得到2分!

在有着幾十萬考生的高考中,2分意味着你可以成功擠掉成千上萬個競爭對手上位!

所以,不管在什麼考試中,儘量不要留白,能寫多少寫多少!

兩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對於認真答題的考生而言,過得飛快,許多人甚至還沒有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就發現聽到了“考試時間已到,請考生停止答題”的通知。

將收上來的試卷答題紙清點完畢,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之後,陶禮這才讓教室裡的考生離開,而他本人,則拿着答題紙,和一同監考的另一名老師,徑直朝着辦公室走去。

一直到所有人走出考場,沈雷依舊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咬着筆頭,皺着眉毛,儘管絞盡了腦汁,但是沈雷到最後依舊沒能做出最後一題的第二問。

陶禮在命制這份試卷的時候,是完全按照高考的標準來的,試題的難度,也達到了普通高考壓軸題的水平,沈雷就算是“數學小王子”,也不過是個高一的學生,在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訓練之前,想要一舉拿下高考級別的壓軸題,還是很困難的。

“算了,回教室再做!”一番苦思依舊不得其解之後,沈雷擡頭看了看教室前方的石英鐘,邊收拾東西邊自言自語道。

下午的考試只安排了數學一門,餘下的時間則是用來繼續複習的。

而在數學考試結束的十分鐘後,18班的學生也相繼回到了教室,從外面看,整個教室裡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所有人都很安靜的坐在座位上,但是此刻,18班的微信羣裡,卻是一下子炸開了鍋。

“大家考的咋樣呀!”率先說話的,是班級裡十分活躍的一名同學。

“感覺還不錯!反正會做的我都做了!”

“我也是!第一次覺得考數學也就那麼回事,你們知道嗎,我居然把填空題全做出來了!”

“考完找人對了下答案,覺得120分沒問題!”

“要是你這個平時90分不到的人都能考120,那我覺得我至少125!”

“不吹不黑,130分,這是最低標準了!”

“我應該能到140吧!”本來在看書複習的張星晨,看着羣裡聊得那麼嗨,實在是忍不住了,就拿起手機默默地發了一句。

然後,原本還很熱鬧的羣,立馬變得死一般的沉寂。

聊天終結者,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吧。

“咳咳……你們覺得這次咱們班能考第幾啊!”

爲了緩解尷尬,張星晨想了想,還是打出了這樣一行字。

求訂閱求月票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