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我的財富似海深 > 我的財富似海深 >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塊收拾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塊收拾

這樣的削弱配置,這樣的車身尺寸,顯然是衝着低檔車市場來的!,

龍皇汽車公司不只是要對付那些外國車企,這是要連着他們一塊收拾!

一時之間,所有果內車企都如鯁在喉,非常難受!

面對民衆和董事會的壓力,他們還可以把技術部總監拉出來做替死鬼,當背鍋俠。

同時,向民衆保證他們一定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爭取創造屬於自己的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技術。

面對員工的大量離職,他們也可以適當地調整薪資待遇結構,給員工們升職加薪以穩住公司人心。

可面對龍皇汽車公司的衝擊,他們是一點對抗的勇氣都沒有!

他們本來就沒有技術,沒有一點的優勢可言。

唯一能夠競爭得過龍皇汽車公司的方法可能就是降價!

可是他們的利潤空間本來就低,賣車賺來的錢,大量都入了那些出售給他們發動機、底盤、變速箱技術的外國企業的口袋。

入自己手上的利潤本來就微薄,說得不好聽點,就賺了個總裝的錢。

現在還得給員工們漲工資,能不漲價就已經很好了,如何能夠降價!

就是他們願意降價,也不見得董事會願意割肉!

就算董事會願意割肉,那些民衆在龍皇汽車公司如此火熱的情況下,也不見得會買他們的賬!

而且,龍皇汽車公司還沒有公佈盛唐國禮的上市價格,他們想降價也不知道對方的籌碼是多少!

同樣被龍皇汽車公司這一新聞發佈會搞得火頭火腦的還有那些外國車企。

通過盛唐國禮的推出,他們已經完全確立了盛唐國賓這款車是龍皇汽車公司針對中高檔市、場推出的產品。

可是面對這款車,他們也一樣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除了品牌影響力之外,他們也只有降價了!

但是降價,那隻能作爲最後一步打算。

於是乎,幾乎所有的外國車企都在第一時間針對自家汽車品牌價值進行公關造勢以應對龍皇汽車公司與他們在龍華廈市場的爭鋒。

“對於龍皇汽車公司能夠獨/立研發創造出具有

獨/立知識產權以及進軍中高檔車市場的盛唐國賓,我們奔馳公司非常的佩服,他們的技術和實力確實非常了不起。

但是作爲一臺中高檔車品牌,最重要的就是車企的歷史底蘊、知名度以及用戶的體驗度。

我們奔馳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就是汽車之父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先生。

而我們奔馳也用了超過100年的時間,向世界證明了我們奔馳追求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準、極致的用戶體驗的態度!”

“我們大衆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大戰,我們大衆公司是爲了我們果家每個人都能開得起車,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車運營而生的。

直到現在我們大衆依舊在堅持這樣的宗旨上

我們要爲了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而不懈奮鬥。

正因爲如此我們大衆當年才最先來到了華廈幫助華廈民衆都能夠擁有臺屬於自己的車。

“世人都知道我們寶馬公司曾經是以生產飛機發動機而聞名於世的,成立至今已經超過年.....

在奔馳、寶馬、大衆等外國知名車企的帶領下,衆多外國汽車製造商紛紛召開新聞發佈會,廣泛向華廈內的民衆闡述自家公司的品牌底蘊。

品牌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無形資產,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識別的心智概念來表現其差異性。

品牌效應更是當今商業社會中企業價值延續品牌使用能夠給商品生產者帶來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而龍皇汽車公司作爲一家剛剛成立不久的汽車公司,正是缺少品牌效應的。

第一,龍皇汽車公司沒有他們這些品牌強大的歷史底蘊。

第二,龍皇汽車公司也沒有他們這麼多年曆史底蘊所積攢起來的用戶。

第三,龍皇汽車公司也沒有他們這麼多年曆史底蘊積攢和定位,奠定起來的中高檔車的品牌名聲。

歷史底蘊,就是一家企業產品是優良產品的見證。

一個能夠存活數十年上百年之久的企業,它的本身就是產品優良的證明。

若是產品不好,是不可能存活這麼久的。

忠實的客戶也一樣的重要,因爲人都有從衆心理,一樣得到大多數人喜歡購買的商品,只會越來越多人購買。

因爲購買人數衆多,會讓大家都認爲它好,如滾雪球一樣的滾動、膨脹。

品牌的知名度就更重要了,因爲中高檔車不僅僅只是一臺代步工具那麼簡單了。

最重要的是它還同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而華廈的民衆歷來在從衆心理和麪子問題上,都非常的嚴重。

怎麼樣讓他人看來自己是一個有錢有地位

豪車!

昂貴的豪車!

昂貴的豪車還不夠,還要必須是具有極高知名度的豪車!

奔馳、寶馬、奧迪,衆所周知都是豪車,但不是所有人都認爲大衆是豪車。

買個大衆帶字母的,雖然昂貴,但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價值,想裝個低調脫俗的嗶,人家卻不知道這就很失敗了。

當然在十幾年前的大衆桑塔納,一樣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一樣也是有牌面。

但若是直接開個奔馳、寶馬、奧迪出門,這樣辨識度高的車,誰都知道你有錢。

這就是一輛豪車在民衆心中的地位。

它不僅僅只是一輛車,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這也就是爲什麼奔馳、寶馬、奧迪分明有許多款車的內飾都是大塑料,許多人都還爭先購買的原因。

除了發動機等核心技術確實要優於果產車之外,更重要的是牌面。

這樣的車,開出去,有面子。

至於塑料內飾,雖然差是差了點,很掉檔次,但是是給自己看的,也就沒人在意那麼多了。

就是買發動機送車,也總比買內飾送車來得划算。

而奔馳、寶馬、大衆這些外國車企就是抓住了華廈民衆的這些心理,所以才決定了這樣的宣傳策略。

很快,那些參加他們新聞發佈會的媒體們,就在他們這些公司對自身品牌闡述的言論,轉載發佈到了網上。

“果然買車還是要買奔馳、寶馬,大品牌有底蘊有保障,龍皇汽車這樣的垃圾品牌,有個毛線的品牌底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