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道棄儒,不是因爲我對道家思想的認可,而是儒家太不堪了。儒家的不堪在於儒家的規矩,給人定規矩,自己卻不守規矩。張口道德文章,閉口道德文章,將功名利祿拋棄腦後,最後最捨不得功名利祿。我就在鄉試的文章上,寫出我對儒家的不滿。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從鄉試出來,賴布金就看向我的眉目科星,賴布金好奇道:“你寫的什麼?”我把批判儒家道德文章的事情從頭到尾繪聲繪色說給賴布金聽,賴布金道:“它日你封王拜相,朝中敵人無數。”賴布金道:“我帶你去山上看看。”
賴布金有一本手繪圖,會描繪他眼中的山山水水,大到一方郡土,小到窮門小戶。賴布金會根據每日時辰不同,根據日月交替,用9數來定吉凶。賴布金道:“不用看了,它日你我都是風雲鉅變之人。”
賴布金突然途徑小鎮停下來道:“不走了,我的貴人來了,大將軍蕭雨霖。”我果然看到一支隊伍從我們眼前經過,不但有父親還有伯父張客卿和葉榮亭。賴布金道:“這二位是大將軍蕭雨霖的結拜義兄。”
我穿過人羣奔向父親道:“父親。”被士兵攔住,葉榮亭看向蕭雨霖道:“三弟,你可未曾娶妻,何來如此大的兒子。”葉榮亭哈哈大笑看向左右道:“拿下。”賴布金道:“大將軍,在下賴布金,這是我的一個兄弟。”賴布金指向自己腦子道:“有癔症。”
我父親看向賴布金道:“柊葉先生。”賴布金道:“正是。”葉榮亭看向賴布金道:“我等此行回京城授封,你可知我等官居幾品。”賴布金道:“若即刻回京,官居三品,半年後會有牢獄之災。如果拖上個一年半載再回京,蕭將軍官居二品。”葉榮亭道:“一派胡言,來人拿下。”
賴布金道:“你若不信,一年半載便可知曉結果。”張客卿看向葉榮亭道:“老二,稍安勿躁。”張客卿看向老三,蕭雨霖道:“帶上。”到了臨時的驛館,我看到蕭雨霖,張客卿還有葉榮亭坐在一張方桌上,將我和賴布金喚來。
蕭雨霖道:“在這大唐最不缺的就是術士,如果要殺,一年殺三萬要殺三年。”蕭雨霖看向我道:“你叫什麼名字?”我道:“蕭游龍。”賴布金在一旁道:“他真叫蕭游龍。”蕭雨霖對張客卿道:“寫個表書上奏朝廷,就說我等兄弟三人將會沿途剿匪,告知朝廷遲個一年回朝。”
葉榮亭道:“老三,你真信這兩個江湖術士。”
蕭雨霖道:“我夜觀星象,此行回京吉凶難定。”賴布金道:“大將軍也會觀星。”蕭雨霖道:“可有功名?”賴布金就把我和他如何在鄉試上大展拳腳,估計鄉試會謀個好名次。蕭雨霖道:“賴布金我聽過你,新上任的欽天令就是你的同鄉。”
賴布金道:“李淳星可好。”賴布金搓搓手道:“現在應該叫李大人。”蕭雨霖道:“近日宮中有傳聞,皇帝陛下以龍穴土煉丹,這煉丹之人就是李淳星。”賴布金心中一聽,咯噔一下道:“大凶。”蕭雨霖道:“你說什麼?”
賴布金朝我使眼神,我道:“大秀。”蕭雨霖道:“聽聞你也參加鄉試,說說那你的道德文章。”我將我在鄉試如何批判儒家道德文章背了一遍,葉榮亭道:“大膽,一針見血,好文章。”半個月後朝廷的剿匪文書下來,同意蕭雨霖沿途剿匪,蕭雨霖並不急於剿匪,在撿漏村附近住下來。這一住一晃就是半個月,鄉試成績下來,賴布金一我沒過鄉試。看完成績後,蕭雨霖道:“把官府的人請過來。”蕭雨霖道:“我要親自閱卷。”蕭雨霖點名要讀我的文章。
蕭雨霖道:“筆走游龍,好字。”至於文章內容,蕭雨霖道:“這麼好的文章。”蕭雨霖直接將我的文章推上榜一。蕭雨霖這一住就住了三個月,對於剿匪之事隻字未提。旱匪和水匪不同,旱匪長年累月在山上。這一日蕭雨霖道:“大軍開拔。”原來是馬上就要到了雨季,在雨季來臨之時,山路滑行,蕭雨霖要在雨季來臨之前剿匪。
說是匪,其實就是幾個打家劫舍偷東西的蟊賊,山上人數一數還不到三十人,他們怎麼都想不到,居然招上了軍隊。當蕭雨霖的軍隊包圍山林時,這些蟊賊嚇的全部下山投降磕頭。蕭雨霖看向刀斧手道:“斬。”一個沒留,把砍下來的人頭全部裝入食盒,往京城送去。
隔三差五,就能聽到蕭雨霖剿匪的消息。蕭雨霖對賴布金道:“它日你若想入仕門,可儘管來煩我蕭雨霖。”我問賴布金,這蕭雨霖的口碑如何。賴布金道:“殺伐決斷,少年得志。”賴布金帶我去一個蘆葦塘,正值黃昏,遠遠望去天水一色。賴布金坐在蘆葦塘船家船上道:“這河魚味鮮。”原來是賴布金見我已到適婚年齡,想要給我介紹一門親事。我只看到船家,並無看到船家女兒。
船家道:“小女一十六歲,並無殘疾。”賴布金問道:“蕭兄,這門親事如何,你若答應,我明天就讓人下聘。”我道:“古人娶親,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賴布金道:“自由戀愛也有,不過是官宦之家可見一見,只是結果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船家道:“蕭公子,你可放心,小女絕不辱沒公子,小女相貌並非見不得人,至於聘禮。”賴布金道:“聘禮少不了你的。”船家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老朽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倘若蕭公子日後再娶妻室,能不能善待我的女兒,聘禮分文不取。”大唐風氣,男人功成名就,三妻四妾實屬正常之事。
賴布金看向我道:“你來定。”我道:“小婿見過岳丈。”船家的女兒長的不醜,而且很符合21世紀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