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主三國 > 女主三國 > 

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

第二卷 第370章 家聲接武

大敵當前,容不得慢慢細想。七人當即與啄木鳥戰在一起。也許是第一次全城疏理的時候啄木鳥就在暗中觀察。從輕功之中得知了衆人的武功底細,一上來,四個啄木鳥就圍住了尊重,其餘六名啄木鳥則單挑剩下的六名高手。

尊重打點精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化解四敵的一招一式,同時又留意着其餘諸人的戰局。只見除了雲臺派掌門武曇華之外,其餘五人均處於下風。暗道:自己這邊勢均力敵,全局的勝負將取決於是武曇華先勝,還是其餘五人先敗。

這一轉念,分了心思,尊重立遇險情。當即凝聚心神,連拚四十餘招,才挽回了頹勢。再一看衆人,武曇華依然尚未取勝,而其餘五人眼見就快不行了。

正在這危急的關頭,忽聽得下面街上有人叫道:“點子扎手,快下來兩個幫忙。”旋即,與戚長勝等人打鬥的五名啄木鳥中分出一人,縱下房去。戚長勝等人隨即也穩住了陣腳。

肯定是萬臨山脫困發威了。這樣,無論是下面的萬臨山先勝。還是上面的武曇華先勝,從全局上說,自己這邊就勝定了。想到這裡,尊重精神大振,拼命粘住與自己相鬥的四個啄木鳥,不讓其脫身轉向。

“住手!”一聲斷喝,人人感覺心中發麻。尊重待四名啄木鳥先後停手之後,往旁邊跳出一丈,先站在安全之地,再看來人是誰。

從下面跳上六個人。一人往這邊而來,正是萬臨山;五人往那邊而去,乃是啄木鳥。六人均步履不實,似乎都帶了點傷。

“兩位好身手。”聲音再次傳來。尊重、萬臨山二人仔細一看,卻是焦任到了。自己這邊,武曇華等人不知何時已被焦任擒住,就只剩下尊、萬二人了。

“你們都給我瞧好了,看我獨自擒此二賊。”焦任說完,立即便射了過來。

萬臨山剛纔在下面黑暗之中怕傷了自己人而沒有用劍,這時面對強敵,立即把劍抽了出來。尊重曾以聚力劈空掌擊傷席大猷,記憶猶新,故此不待焦任近身就搶先往焦任的落腳之處擊出兩記劈空掌。

誰知焦任似乎料得先機,將要落腳,卻又憑空多滑出三尺。腳步輕輕一點,一下子竄就到萬臨山、尊重兩人之間。緊接着左右開弓,同時向兩人發出一招。

尊重眼見焦任一拳擊向自己肩頭,當即避實就虛。身子伏低,讓過來拳,準備以僕射步逼近焦任,反擊其下盤。誰知焦任左拳一沉,轉而擊向下方,將自己去路完全封死,竟然是尊重一人獨會的“二郎神拳”中的一記“恨鐵不成鋼”!

尊重此時重心已偏,前足正在抓地,後足已經發力,且在久戰之後,內力消耗巨大,反應略微遲鈍,直接抽身已不可能。只得瞧準來拳,變拳爲掌,雙手交叉,以“金鉸剪”之勢,欲以雙臂之力硬封焦任左拳。

說時遲,那時快。眼看尊重雙臂就要接觸到焦任的左拳,焦任的左拳卻突然不知去向,上面明晃晃的,竟然是焦任牽引過來的萬臨山的長劍。

一招之後。尊重雙臂掛彩。而且,萬臨山身形被牽引過來,擋在了自己的前面,阻礙了自己向焦任發招。

就這樣,焦任以涼州詞掌法對付萬臨山,以二郎神拳敵住尊重,不僅大佔上風,而且還時常將二人牽引到一堆,使得其中一人成爲另一人的阻礙。十幾個啄木鳥見了,人人大爲佩服。

萬臨山這邊,涼州詞武功固然厲害,但並非一人所獨會。溫玉華、雷招弟、雷再招三人就經常用涼州詞武功與萬臨山過招。故此萬臨山見到焦任右手使出涼州詞掌法之時,尚能鎮靜自若。想來,定是無玫所教的緣故。但焦任所使的涼州詞掌法,卻與無玫嫡傳的三個女弟子大爲不同,其變招的脈絡大相徑庭。正因爲這一點,剛開始時萬臨山纔不適應。加之腳上帶有輕傷,故此很難應付。

三十四招之時,尊重又被引到萬臨山身後。焦任雙手各發一招,只好由萬臨山一人抵擋。尊重雖在後面,眼睛卻始終注視着前方。留神一看,焦任所發兩招之中,有一招不認識,另一招卻是二郎神拳中的“隔山打牛”。

隔山打牛,顧名思義,乃是隔着山頭打山後的牛。此時山頭是萬臨山,牛就是尊重。此招表面上是擊向萬臨山,而打擊的對象卻是尊重。

尊重精熟二郎神拳,見到此招。立即凝神應付。哪知並不其然,根本就沒有絲毫力道傳遞過來。尊重腦海中靈光一閃,知道焦任只會其拳法,而不會其內功。當下更不遲疑,同樣一招隔山打牛拍向萬臨山後背。

萬臨山此時對焦任變招的脈絡已經大致熟悉,逐漸找回了感覺。發覺焦任手中的涼州詞武功並不那麼厲害,劍光一長,正要搶攻,忽覺一股大力自後背傳到。萬臨山當即凝劍不發,左掌右腿同時向焦任擊出。

涼州詞武功之中,以劍法爲首,掌法、腿法都在其次。萬臨山忽然腿掌齊出,有劍不用,令焦任十分詫異。焦任心道:你自己舍長取短,可怪不得我了。於是,焦任身子伏低,讓過萬臨山左掌,以左掌切向萬臨山右腳腳背。

一聲輕響,萬臨山右腳踢到焦任的左掌;或者說焦任的左掌切中了萬臨山右腳腳背。焦任滿以爲這一下就能將萬臨山右腳擊碎,卻不料一觸之下,萬臨山這一腳力量奇大,而且還有股粘勁。焦任暗道不好,立即發出一股狠勁。解了粘連,反身向後縱出。

身子尚在空中,焦任便發覺胸前衣襟已被萬臨山長劍劃破,不由暗道僥倖。又是豐富的臨敵經驗救了自己。

一招落敗,就有可能招招落敗。看來自己一人之力是不夠了。於是焦任喝令衆啄木鳥道:“齊上,給我攔住。”

焦任落在屋脊之後,轉過身來,才發覺萬臨山、尊重二人並沒有追過來,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逃走了。

萬臨山、尊重二人夤夜翻過城牆,一路逃至蘇坡。在軍營之中,草草包紮完畢。二人疲倦非常。立即睡了。

次日下午,中軍及江湖營趕到。親兵叫醒尊、萬二人。二人不經洗漱,立即趕往帥帳報告昨夜的遭遇。

“好,我知道了。”溫玉華神態從容地道:“你們去洗把臉,吃點東西。我也要想一會兒。嗯,這樣吧:一炷香之後,你們再到我這兒來。順便,你們通知江湖營各派掌門、幫主也一起來。”

因爲要來的人很多,溫玉華調派士兵騰出一大塊空地,並擺設了高低不同的石墩、板凳。

“昨夜,尊重和冰原派的萬臨山與啄木鳥有一番遭遇。”衆人到齊之後,溫玉華介紹道:“同去的十位武林高手悉數被擒。尊、萬二人因爲焦任輕敵,以一斗二,方纔僥倖得以逃脫。尊重與焦任早就認識;加之在交手之時,焦任雙手還分別使出了涼州詞掌法和二郎神拳,這說明了焦任知道他們是軍隊之人還依然與他們作對,同時也表明了啄木鳥與扣留兩位軍師的閉合堂是站在一起的。

“治亂世,常有些非常手段。故此張永大人治理四川之初,便有了啄木鳥。然而,這並非是惟一的辦法。吐蕃被我們接手之後,因爲山高水長,啄木鳥中並沒有一人前往。事實已經證明,治亂世,同樣可以完全按照王法進行,並不一定非得有啄木鳥不可。現在四川各業興旺,百姓安寧,處處有章可循,事事有法可依,因此我認爲,天下已經不需要啄木鳥了。卻不知衆位以爲如何?”

說到這裡,溫玉華停了一下,環視四周。衆人如意料之中那樣,沒有反對。溫玉華俯身端起擺在腳旁地上的大碗,喝了幾口滾燙的開水,將碗放下,站直身子,接着說道:“衆人齊心。其利斷金。既然大家都認爲啄木鳥應該取消,他們的日子也就到頭了。但是,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讓他們退出天地之間。不要讓閉合堂以爲,扣留了軍師,我們就什麼都不敢做了。

“一般人認爲,啄木鳥人數衆多,武功高強,具有很大的力量。我可以告訴大家,啄木鳥總人數約有五十多名,人數確實不少。然而他們的武功,就不那麼高了。

“現在,是啄木鳥行將消亡的時刻,我要說出他們武功上的弱點。啄木鳥雖然是我師父調教出來的,但只有我、招弟、再招三人才是金盛門的弟子,啄木鳥不是。

“各門各派的武功招式,皆有其相應的內功驅使。天下內功千差萬別,有練少陽經的,有練太陰經,還有練奇經八脈的。我金盛門內功一上來就是百脈齊練,最後要達到無脈無穴的境界。故此,本門弟子能夠真正地驅使各派武功招式。其效果,比起各派修煉自身內功的弟子來講,只稍弱少許。然而,啄木鳥卻並非如此,他們的內功是專修三焦經脈的,他們只能裝模作樣地驅使各派的武功招式。雖然專修三焦經脈見效很快,但這條經脈的容納能力有限。當他們打鬥的技藝接近各位掌門、幫主的時候,就不能再進一步了。

“五十多名武功接近各位掌門、幫主的啄木鳥,看起來貌似強大,其實卻並非如此。大家請看,雙掌一擊即分,砰的一下,拼的是掌力。雙掌一擊不分,哎──,拼的是內功。因爲拼內功強存弱亡,非死即傷,且不易對付新來的敵人,故此一般武林同道輕易不願拚內功。但啄木鳥卻不同。對付他們,各位儘管一開始就拼內功,啄木鳥瞬間必然倒地。

“啄木鳥的領頭之人焦任是個例外。焦任的內功師承十大侍衛之首的容高作,本來就非同小可。對付焦任,最好的辦法就是羣鬥。

“說到這裡,我要重申一下,這裡是軍隊。我們要的是勝利,而不是江湖上單打獨鬥的名聲。焦任原來的武功固然不及各位,但加上三焦經脈之後,短時間內,恐怕連丐幫的言幫主也戰之不下。如果他跑了,對軍隊、對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現在,我肯請各位放下武林高人的架子。行嗎?”

溫玉華停了一下,見衆人依然不發一聲,便道:“反對的請說。不做聲便是同意。”再停了一下,才道:“好極了。現在我命令,今天晚上,在座的各位再探錦江莊園。行動的目的,第一是兩位軍師,第二是啄木鳥。由於尊重對焦任最爲熟悉,所以由尊重帶路前往。對一般啄木鳥,各位不必容情,將他們的三焦經脈一律震斷。當焦任出現之後,要形成三重包圍,務必就地處死。”

當夜無月,濃濃的黑雲壓低了天空,正是夜行人出沒的好天氣。

二十七名掌門、幫主、莊主加上萬臨山、尊重二人,像一枝利劍,插向了成都。

衆人穿房越脊,直奔錦江莊園。

說也奇怪,沿途未遇任何阻擋,錦江莊園也消然無聲。

萬臨山曾經在此莊園住過幾日,當即勇敢地站了出來,調派衆位前輩分頭尋找。

找到幾個下人。一問之下,得知不僅兩位軍師不在莊園,而且啄木鳥也不在莊園;不僅兩位軍師今夜不在莊園,而且昨夜啄木鳥在莊園的時候,兩位軍師也不在莊園。

撲了個空。衆人懷着沮喪的心情返回了蘇坡。

次日清晨,哨兵報告,說啄木鳥焦任偕同刑司莫正儀求見溫玉華。

溫玉華按照事先的決定,道:“說我有病,不見。”

隔了一會兒,哨兵又進來稟報:“啓稟溫姑娘,莫大人說,他們是來送還俘虜的。”

溫玉華問道:“這麼說,他們還帶有擔架了?”

“是的,有十來付。”

溫玉華想,十來付擔架,應該是前晚失陷的江湖營高手了。於是點頭說道:“好,我去迎接。”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