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兵接住了野利品子。野利品子暫時沒有什麼動靜。不過劉備知道。接下來的破口大罵,絕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因而劉備立即吩咐:“堵住她的嘴。”一名親兵,既要抓牢野利品子,又要堵住野利品子的嘴,是很困難的。不是不能做到,只是如果強行爲之,很可能就會弄疼野利品子。而弄疼野利品子的後果,一定很嚴重。
劉備一向善於察顏觀色,見狀後立即喊道:“來人!”另外三名親兵就進來了。三名親兵其實就在門外。想進來又怕進來。想爲劉備分憂,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野利品子。
劉備道:“抓住她,堵住她的嘴,不要弄疼她。”命令得很仔細,因而執行就不會出現偏差。一名親兵是不可能完成的,四名,足夠完成了。
劉備再道:“岳母見諒。小婿得罪,情非得已。待公事一了,備再向岳母請罪。”然後,劉備就不管野利品子這邊的事情了。將眼光投向了閻柔。閻柔此時,居然還在踱步。於野利品子這一鬧,全然不知。
劉備叫了幾聲賢弟,閻柔自然是不能聽見。劉備就上前。拍了幾下閻柔的肩膀。閻柔醒過神來,道:“兄弟慚愧,尚未想出辦法。”劉備道:“不要緊。敵人太強,並非賢弟學藝不精。今愚兄有一個想法,似乎能夠把困難變成容易。”
“哦?”閻柔此時雖然是醒過神來,但是神思就僅僅侷限在劉備這兒,於親兵及野利品子等五人視而未見,“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劉備道:“如今,我們見到了田潤的漁船。能夠直接得出結論的是,這樣的巨船,肯定不止一艘。能夠直接推論的是,這種巨船級別,也就是比巨船更富有戰鬥能力的船隻,一定也不止一艘。兄弟你看,是不是這樣?”閻柔答道:“是啊,這些,應該都是理所當然的。”
劉備道:“不錯,這是正常的,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爲什麼一定要正常呢?爲什麼就不能反常呢?先有戰船,後有漁船;先有漁船,後有戰船;戰船漁船,同時都有,同時都無,都是正常的。爲什麼只有漁船,沒有戰船就不正常了呢?在我軍剛剛佔領幷州的時候。玄菟、樂浪不也是隻有漁船,沒有戰船嗎?”
閻柔道:“哥哥說得對。只有漁船,沒有戰船這種可能也是客觀存在的。不過,這種可能性極小。如果我軍的行動建立在田潤沒有戰船的基礎之上,那是極不可靠的,極不爲士兵的生命負責的。”
劉備道:“賢弟之顧慮有理。不過,既然田潤漁船就是這麼強,那戰船……依愚兄之意,就不用考慮了。就兩種情況,一種是田潤有戰船,另一種是沒有。如果田潤有戰船,我軍就全軍投降田潤。如果田潤沒有戰船,我軍就奪取他們的漁船,搗毀他們的船塢。爾後,我軍駕着衆多的巨船,隨時遊弋於青州近海。只要他們造船,我們就搗毀船塢。那樣一來,我們就安全了。”
劉備說完之後,閻柔一時未答。想了很久之後,才說:“哥哥所說的辦法,倒也是行得通的。不過。除開哥哥之外,估計手下將士都能夠得到田潤的善待。恐怕就哥哥不能。我聽說,哥哥是跟過田潤的。對於一個曾經背叛過自己的人,人們通常是不願意原諒的。因而,投降之策,似乎並不能湊效。”
劉備道:“我一人事小,全軍數萬將士性命事大。爲將者,臨機當有所決斷。若等到田潤打過來,多半會連累贏州島國數百萬百姓的。”
閻柔道:“哥哥寧願捨己爲人,兄弟便服不已。不過,哥哥可有想過嫂子。哥哥捨身以救全軍,留下嫂子孤身一人,往後千萬個日出,她將如何去看?”
“謝謝,謝謝賢弟,我代紀美謝謝你,”劉備道,“紀美之心,與備相通。備之所思,便是紀美之所願。若是備不幸被田潤所殺,紀美必然會追隨愚兄於地下,斷不肯獨生。其實,我的希望與紀美一樣。但願與世無爭,就呆在一座小島,打魚爲生。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永遠在一起。但人生一生,便若草木一春。倘若因爲貪生。使六萬將士兵喪命,更連累幾百萬島國百姓的話,備不會心安,紀美亦不會心安的。故此,兄弟勿需顧忌到紀美。”
“兄嫂之情,古今少見,讓兄弟羨慕不已啊,”閻柔唏噓了一下,然後道,“那,兄弟需要考慮的,就僅僅是針對田潤的漁船了。事情就簡單了。”
劉備道:“對。愚兄準備,集全軍之力,征伐青州漁船和船塢。如今是夏末。明日開始,既行調軍和籌備糧草。除維持地方之外,全軍上陣。估計出動兵力五萬,戰船千艘。完成備軍之時,應該正好就是風平浪靜的初冬。屆時,便該兄弟大展神威嘍。”
閻柔不答,蹲到地上看地圖。地面上,是攤開的衣服地圖。一旁几案上,還放有閻柔以前的地圖。比較而言,閻柔以前的地圖要準確些。所缺的。就是幾塊主要陸地之間的聯繫。衣服地圖,則正好補充了這一塊。閻柔看一會衣服地圖,又去翻一會兒老地圖。像一隻袋鼠一樣,竄上跳下,顯得有些滑稽。不過,此時誰也沒有覺得閻柔好笑。
過了一會兒,閻柔不跳了,又開始踱步了。不過,這次並沒有踱多久。“哥哥,你看這樣如何?”閻柔拉過劉備,指點着地圖道。“明天,我們走佐多,通過陸地,趕到日田。然後立即發佈全軍將士後糧草的集結號令。隨後,我們再趕往唐津,上一支島。通知長奇島公孫將軍派兵偵察玄菟和樂浪。分駐島國各地的士兵,同時押着糧草,往宗像、青谷、能登、酒田、鬆前聚攏。再從五地分水陸兩途陸續向長奇會齊。
如果玄菟、樂浪沒有田潤的軍隊,由全軍聚集地由長奇西向,過濟州海峽,屯於珍島。若玄菟、樂浪有敵情,則屯於濟州島。十月底,我軍沿玄菟西岸北上,挺進泰安半島。十一月,再次北上,進駐夢金浦裡。然後,就以夢金浦裡這個距離青州最近的地方爲根據,進擊青州。三百里海路,六天可至。大約將會從牟平一帶開始,掃蕩青州沿海。”
“嗯,不錯,”劉備站起身,點頭道,“粗略的架子已經有了。詳細的將領分派到時候再調整。就這樣吧。賢弟辛苦了。”閻柔道:“這本是兄弟份內之事,根本就沒有辛苦這一說。哎呀,伯母!”“哎呀,岳母!”劉備也叫了一聲,“親兵,快鬆開快鬆開。”
親兵動作快,立即就鬆開了。野利品子動作慢,還要揉手揉腳的。劉備不待野利品子開罵,上前一揖到地,道:“小婿向岳母賠罪。適才因爲軍情緊迫,小婿故爾失態。還望岳母瞧在小婿一貫孝順的份上,不要介……”說到“不要”二字的時候,劉備才擡起頭來,一瞧。野利品子自己已經走了。
劉備叫親兵架走宇山登,又叫親兵制住野利品子不讓其說話。這兩件事,劉備依然記得。得罪了岳父岳母。不過劉備並不爲此後悔或者煩惱。劉備相信,岳父岳母縱然一時不快,時間一長,就會明白自己的。
劉備煩惱的是紀美花岸。整個作戰計劃裡面,沒有紀美花岸的事情。劉備的軍隊是傳統的軍隊,裡面沒有女將女兵。女子入軍營,是違犯軍紀的。劉備如果帶紀美花岸一起去打仗,麾下將士當然不會說什麼。但如果上行下效,後果就嚴重了。
一支軍隊,尤其是作戰時期的軍隊,是要求心無旁騖的。如果營中還有女子,士兵們作戰的時候就會有所眷念,就不願奮勇殺敵。人人都想着保留性命,以便戰後能夠回營去見女子。因而軍隊是相當忌諱女子的。劉備也是不能帶着紀美花岸去打仗的。
這纔剛剛成親,還沒洞房,就要分別。而且這次分別之後,是生是死還不知道。閻柔說得對,人們通常是不願意原諒曾經背叛過自己的人的。正所謂有一就會有二,一次不忠百次無用。就連劉備自己,也是這樣認爲的。
劉備也沒有胡說,兩人的確是心意相通的。如果劉備真的被田潤所殺,紀美花岸的確會追隨愚兄於地的下。但生死這樣的大事,劉備自己竟然都沒有問紀美花岸一聲,就自行決定了。因而,劉備覺得自己很是對不起紀美花岸。
這時,天色晚了。親兵們做了飯,吃了。吃過飯之後,劉備到房間睡覺了。躺了一會兒,劉備估計閻柔等三人應該睡着了,就起身出門,悄悄地走到紀美花岸的房間後面,久久佇立。
時間不會停留,就在這樣的繁忙之中,往191年的11月奔去。在黑山武定,田潤這邊,事情也挺多的。田潤曾經在190年10月得子王業,隨後,停止軍事一年。停止了軍事,田潤在幹些什麼呢?
一位名叫幽蘭黛爾的用心讀者就提出,田潤現在有幾件事,是她明顯可以做的。她主要提了三個方面。一是推行情報機制。二是發行貨幣、促進商業。三是促進科學發展。
非常正確。第一個,是田潤幹了的事情,後面兩個,是田潤想幹的事情。實際上,說得更簡單一點,田潤休戰一年,一是爲孩子積德,二,就是爲了發展經濟。
先說情報機制,機制需要一個機構去完成,機構則由具體的人員所組成,具體的人員又跟幽蘭黛爾在另一個地方提出的,讓王越建立特種部隊,能夠扯上一定的關係。這一部分,田潤幹了,但是,這並不是田潤想幹的。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除了人才,就是信息值錢了。古代社會呢?古代社會當然就不是信息社會了。
假設敵國向我國進兵,而又被我國知道了進兵的路線的話,顯然,我國能夠佔據主動。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信息的重要性。其實,信息的重要性根本就不需要證明,因爲大家都知道。
既然大家都知道,田潤當然也同樣知道。那麼,怎樣去實現信息的傳遞呢?打電話,太荒謬了。把電,放進古代,這樣的先例固然有,但是卻不宜追隨。沒電,那麻煩了。就剩下人力傳送了。當然,人力可以藉助車馬。驛站,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而我國古代的信息傳遞方式,主要就是通過驛站。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說:“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瞧瞧,驛站不僅可以送信,而且還能送實物。
還有一種先例,就是信鴿。信鴿的作用,在武俠小說裡面是被無限誇大了的。本書有王越,允許存在少量的武俠。但本書畢竟以戰爭爲主,本書的武俠就必須受到限制,不能夠上天入地。因而,那像類似於法寶的信鴿還是不出現的好。
於是,田潤的信息傳遞就剩下兩種方式。一是驛站傳遞,二是由王越培養的弟子傳遞。
這樣的排列,可以明顯看出,王越弟子傳遞信息的方式是強加的。實際上就是。驛站的方式,田潤感覺已經夠用了。田潤並不需要王越專門爲了略微加速一點點信息傳送的速度而去培養弟子。
但是,不需要並不等於不做。有了需要,然後安排人手去做,是一種科學合理的行爲,簡稱因事設人。沒有需要,但是有閒人。爲了讓閒人看上去不閒,然後故意找點事情讓他去做,簡稱因人設事。因人設事的行爲,是一種行政上的弊端。但卻是很多時候必不可少的。
田潤安排王越培養弟子傳遞信息就是因人設事。王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無事可做了。因爲愛情的存在,短時間內,王越能夠放下架子來吃田潤掙來的軟飯。時間長了一定不行,堂堂神州第一奇俠,是不可能忍受“廢物”二字的。因而,田潤就把傳遞信息的需要說得很誇張。最後設立了一套人馬,讓王越主持,專門從事高速信息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