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主三國 > 女主三國 > 

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

第二卷 第266章 整體戰略

“這……我可就不懂了。”劉備迷惑地問道,“既不分兵,又不合兵,那麼怎麼打呢?”

閻柔道:“怪兄弟沒有說清楚。其實,並不是分兵與合兵的問題。咱們前面,無論是分兵還是合兵,都是要與敵軍交戰的,都是正面進攻。兄弟的意思,其實就是不交戰,不正面進攻。”

“哦,這樣說,我就懂了,”劉備又問,“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閻柔道:“具體怎麼做,其實還是取決於敵情。兄弟所想的行動,其實有兩步。第一步,是我軍集中全力,分頭攻戰附近的縣城。我想,攻佔十座左右的縣城吧。十座縣城,每座城池的武裝力量都只有三百個人。五千士兵一到,肯定會立即投降。就算是不投降的。三百人能守多長一段城牆。只消我軍五千士兵散開,肯定能找到沒有人的地方,爬上城牆。因而,一定會打下來,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麼傷亡。這第一步,諸位以爲如何呢?”

公孫續道:“不錯,不會有什麼傷亡。肯定能打下來。”田楷則問:“我軍是要搶劫城內的東西嗎?這恐怕不太好吧……”

閻柔打斷道:“當然不會搶。哥哥仁義傳世,將來還要治理這個地方呢,又怎麼能搶呢?”

關靖終於想到一句好說的話了,問道:“那我軍攻下這些縣城來,是幹什麼用的呢?不會直接就開始治理了吧?”

閻柔道:“敵軍轉瞬即至,時局尚未安定,當然不會直接就開始治理。我軍所做的第一步,攻佔十座縣城,實際上就是向公孫度宣戰,讓公孫度知道,我軍開始打他了。”

公孫續道:“閻司馬,這我就不明白了。通常打仗這種事情都是越隱秘越好,爲什麼我軍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讓敵軍知道呢?”

閻柔道:“其實,該不該讓敵軍知道,應該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我們需要判斷敵軍有不知道和知道的兩種情況下,分別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然後把這兩種行動的後果進行比較,看看哪一種,是對我軍有利的。最後再決定是否讓敵軍知道。”

公孫續道:“閻司馬。你說得很有道理。你能就拿眼前這件事情,仔細說說嗎?”

閻柔道:“好。前面我介紹過公孫度的基本軍情。其實上,我所說過的基本軍情,也就是公孫度方面不知道我軍進攻的安排。他們的這種安排,對於我軍攻打一般縣城有利,但卻不利於我軍全面佔領遼東和玄菟。這樣,我軍就走了一步,攻佔了十座縣城。讓敵軍知道了。假若公孫將軍你就是公孫度,哦,對了,你們都姓公孫啊,該不會有什麼親戚關係吧?”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親戚關係,”公孫續忙道,“都姓公孫,應該是湊巧了吧。假如我是公孫度,得知我軍進攻的消息之後,當然就會派兵來打了。”

“對,”閻柔道,“公孫將軍說得很對。公孫度一定會出兵。但是,公孫度會怎樣出兵呢?”田楷道:“我猜。公孫度會派他的兩個兒子前來。”

“哈哈哈哈,”劉備笑道,“田別駕料中了,不過,卻笑死人了。公孫度在襄平,公孫康在昌遼,派公孫康來是完全能辦到的。但公孫恭在朝鮮,也就是我們的東面。公孫恭的所在,離公孫度十萬八千里,中間還隔着我軍。因而,公孫度派公孫恭前來,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呢,公孫恭知道我軍進攻的消息之後,自己倒是會領兵前來的。所以說,田別駕料中了,但是,卻笑死人了。”

衆人都笑了。然後,公孫續又問:“敵軍來了之後呢?我想,我軍如果仍然佔據十縣,應該是不行的。是否應該緊縮到一座縣城裡面,然後等敵軍來攻打呢?”

閻柔道:“公孫將軍的想法也不錯。緊縮到一座城池,敵軍就無法對我軍各個擊破。而且,我軍還佔據了城牆之利。士兵五萬。敵軍則只有四萬。在攻守易勢的情況下,我軍一定能夠守住。”

“守住?”公孫續一愣,道,“莫非我軍不出城迎擊敵軍?”閻柔道:“出城當然也是可以的。不過,出城之後,就跟前面我們說過的分兵的結果一樣。等到我軍戰勝那四萬敵軍的時候,我軍能剩多少人呢?又能補充多少俘虜呢?”

嚴綱插言道:“五萬對四萬。慘烈的話,我軍大約能剩下兩萬多士兵。俘虜大概接近一萬吧。也就是說,戰後,我軍士兵人數爲三萬。而襄平那兒,公孫度還有四萬。確實跟分兵最後遇到的問題差不多。”

公孫續又問:“難道我軍就只能守嗎?我總覺得,守下去,似乎不太好哎。”“不錯,這種感覺我也有,”閻柔道,“我軍孤懸城內,自身糧食雖然多,但只是個確定的數目。吃一點就會少一點。而城外的敵軍,則能夠從各地得到補充。因此,如果我軍一味地防守,時間一長,糧草必然接濟不上。屆時糧草一缺,軍心必亂。毋需敵軍攻城,我軍就自然潰退了。”

公孫續吸了一口氣,道:“這守又不能守、打又不能打,到底我軍該怎麼辦呢?”閻柔道:“公孫將軍爲何沒想到逃呢?”此言一出,連旁邊的劉備也吃了一驚:“啊!逃?”

閻柔道:“哥哥別一驚一詐的,把兄弟我也嚇了一跳。不錯,就是逃。或許。不應該用‘逃’字。但兄弟肚皮裡面的墨水有限,一時之間,還沒想到別的更合適的字。”劉備道:“賢弟語出驚人,其中定有深意。能明白告知否?”

閻柔道:“兄弟我這不是正在說嘛。我軍不能打、不能守,除了逃走,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公孫康南下了,到了現在的平昌附近。而我軍逃到什麼地方去了呢?當然不是北平。如果是北平,我軍就不來了。實際上,我軍準備去的地方,就是公孫度的襄平。”

“啊?”劉備又吃了一驚,“你這是。直殺敵軍心臟……妙計啊、妙計!”閻柔道:“哥哥,下次別這樣突然大叫行嗎?”旁邊公孫續則插言問道:“閻司馬,襄平有兵四萬,我軍能順利攻下來麼?”

公孫續這一問,劉備纔想起事情的嚴重性。還是五萬打四萬。而且,還是拖不起時間。時間一長,又是前後夾攻、腹背受敵。故此,劉備嘆了一口氣。

閻柔道:“哥哥也不用嘆氣。公孫度的四萬兵,跟他兩個兒子的四萬兵,那是大不相同的。好打得很哪。”劉備道:“哦,有什麼分別呢?”

閻柔道:“其實,要說單個人的作戰能力,也都差不多的。甚至可以說,公孫度本人那邊的士兵還更強一些。公孫度在崛起的時候,打過不少仗。直到半年之前,還打了玄菟和樂浪。可以說,公孫度那邊的士兵,都是能征慣戰的士兵。而他兩個兒子的士兵,裡面的俘虜就多了。”

劉備問:“既然如此,那怎麼公孫度那邊還要好打一些呢?”

閻柔道:“是因爲將領。不是我說公孫度那邊的將領不行,而是公孫度自己就這麼挑的。凡是會打仗、能打仗的將領,就都在兩個兒子那兒。公孫度留下的呢,就是些沒主意的、聽話的將領。不僅如此,公孫度還下達了嚴格的命令,軍營裡面,稍微大一點的事情,都必須由公孫度本人親自下令。時間一長,就算是有點主意的將領,最終也會變成沒有主意。”

劉備又問:“那兄弟覺得,我軍戰勝公孫度那四萬人之後,佔損如何?”

閻柔道:“剛纔嚴將軍算過,如果我軍面對的是公孫度的兩個兒子,五萬對四萬,最後我軍變成三萬。但是對公孫度本人就不同了。不僅戰鬥的過程會大大的縮短,而且戰損一定不大。兄弟我就按照不太樂觀的估計,算我軍損兵一萬吧。然後我軍能補充到兩萬俘虜。人數將變成六萬。其效果,當遠勝於對陣那兩個兒子。”

田楷則道:“但是我軍遲早都會面對那兩個兒子呀。閻司馬認爲。我軍能夠趕在那兩個兒子救援襄平之前,就戰勝那四萬士兵嗎?”

“不錯,在公孫康、公孫恭回師之前,我軍定能拿下襄平。”閻柔道。田楷又問:“那,整編俘虜的時間恐怕是沒有的吧?”

閻柔道:“整編俘虜,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實際上,得到那些俘虜的時間肯定是有的。但是呢,要把那些俘虜變成我們自己的士兵,形成差不多的戰鬥力,那些的時間,是肯定沒有的。”

田楷道:“照閻司馬剛纔的分析,最後的情況是,我軍有兵六萬,但其中兩萬是俘虜兵,是不能上陣的。於是,我軍以四萬對陣公孫康和公孫恭的四萬。似乎還是沒有什麼取勝的把握嘛。”

閻柔暫時沒有回答,就這麼沉默着。停了一會兒,見衆人均沒有說話。閻柔就道:“公孫將軍想到什麼沒有呢?”公孫續一怔,道:“沒有。”劉備見了,笑道:“莫非我軍又要逃?”

閻柔也笑了。不過,笑過之後,閻柔卻道:“哥哥所言極是。我軍正是要逃。”

劉備大吃一驚。這是第三次大吃一驚了。劉備嘴一張,剛想“啊”一聲,立即就發覺了。硬生生忍了回去。道:“這次我乾脆不問了。兄弟的心思,實非我等所及。乾脆就不要謙虛了。竹筒倒豆子,全部說出來吧。”

閻柔道:“哥哥言重了。兄弟並沒有超過常人的想法。兄弟的想法,就是從常人中得來的。田別駕應該能夠從兄弟的言談舉止中察覺得到,兄弟沒有讀過什麼書。既然沒有讀那麼多的書,想法是由何而來的呢?真的是從衆人而來。諸位先說一,兄弟再舉一翻三。如果沒有諸位的引導,兄弟我就是糊不上牆的爛泥一團。”

劉備道:“少廢話,還不快快講來,我軍要怎麼逃,逃到哪兒去?”

閻柔道:“好,兄弟這就說。這裡,自然也跟前面一樣,有個比較。如果不逃,四萬對四萬,另外兩萬俘虜不能上戰場,就算能勝,也必然是慘勝。那樣的後果,是很難接受的。如果我軍逃走,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對於公孫康、公孫恭來說,我軍若是不逃,大敵當前,定然並肩攜手,共同對敵。有句話叫做‘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他二人定然配合默契。更因爲父親新亡,同仇敵愾,又有些像‘哀兵必勝’裡面的哀兵。一般地說來,我軍若是不逃,並不只是沒有取勝的把握,而是多半會全軍覆沒的。

“但是,我軍逃了。這就不同了。公孫度死了,公孫康、公孫恭當然會傷心。然而,遼東由誰做主的問題立即就擺到了桌子的上面。公孫康是長子,按理說,應該由公孫康繼續公孫度的位置。但是公孫恭會甘心嗎?不會。他兄弟二人,相互間一向齷齪,都瞧不起對方。因而,我軍一逃,那公孫康、公孫恭自己就會跟自己人打起來。

“因此,我軍也就不挑什麼地方了。只要能儘快離開襄平就行。我軍將逃到草原大漠上去。當然,我軍會留下一些細作,探聽公孫康、公孫恭的情況。等他二人打得差不多了,我軍再度回師,採摘勝利的果實。到那個時候,他兄弟二人的四萬人馬,能剩下兩萬就不錯了。

“兄弟我說完了。哥,你覺得怎麼樣?”

劉備聽了,呆了一會兒,才道:“太好了、太好了。適才我還說兄弟妙計。看來這妙計二字根本就不足以形容兄弟的智慧。應該說神計,對,鬼神莫測之計。兄弟效力於我軍,實乃百姓之幸、蒼生之福啊。”

閻柔道:“哥哥就別糊弄兄弟了。兄弟這副骨架,共有幾斤幾兩,兄弟我自己還能不知道麼?”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