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主三國 > 女主三國 > 

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

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

田蘭記得自己說過。要請陸駿的公子擔任水軍教授,秩兩千石的。陸駿就在身旁,自己說話不算話可是不好。於是道:“伯言,我想請你擔任水軍教授。你願意嗎?”陸議道:“謝蘭帥信任。就任水軍教授,我是願意的。不過,我得事先說清楚。蘭帥也瞧見了,我年齡太小,尚不能自理。因此,我每天只能去一次,也就一個時辰。”

老實說,請這麼一個小孩擔任水軍教授,田蘭的心裡是有點七上八下的。這時,聽陸議說話,還真是條理分明。那就錯不了了。於是,田蘭放心了。一放心,田蘭就道:“水軍教授,秩兩千石的。既然你每天只能去一個時辰,我扣掉一半,秩一千石如何?”陸議道:“理當如此。如其不然,衆軍會不服的。”

田蘭又道:“讓我親親你,可以嗎?”陸議道:“蘭帥不行。得有威儀。蘭姐姐纔可以親。”田蘭道:“蘭帥的事情已經說完了。你也答應了。自明日起,你就上工。到底是早上去,還是中午去,你自己做主就行了。不過,明天你最好是早上去。你還有沒有別的要說的呢?”

陸議道:“沒有了。明日,我就早上去吧。”田蘭道:“公事說完了,我就是蘭姐姐了。來吧,讓我抱抱。”說着,蹲了下來。陸議這才撲了上去。

陸駿在一旁,苦笑着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心裡卻樂開了花。

次日辰時,陸議來了。是一個老媽子和一個小丫環送來的。陸議的媽媽本來想來,硬是讓陸議給勸回去了。田蘭這邊親兵一見,立即報告了田蘭。田蘭就出來了。

“辛苦了,”田蘭道。這時候田蘭是蘭帥,按照陸議的規矩,不是蘭姐姐了,說話就應該嚴肅一點了,“昨夜一定沒有睡好。不過,我也沒有睡好。明天開始,你可以不用來這麼早了。”寒暄了幾句之後,田蘭說,“你跟我來,”就出了房門。

田蘭回身指着剛剛走出來的這溜房子,說:“只要我在建業,我就住兒。當然,還有我的親兵。這院子不是衙門。衙門裡住的是政事方面的人。而我這兒住的。都是軍事方面的人。地方不大,擠一擠就好了。那邊,是於將軍和太史將軍住的地方。他二人,是我軍目前的主要將領。於將軍擅長練兵,太史將軍擅長衝鋒陷陣。這邊,是蔣將軍和周將軍住的地方。蔣、週二位將軍,是水軍將領。以前,是水匪出身。這邊,是馬房。哦,對了,你,以及送你來的家人,可以在這兒選馬。我只能提供馬,不能提供轎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了。這兒,是值守的士兵住的地方。”

一路走來,到了一溜廂房,田蘭說:“你做事的地方,就在這廂。”共五間房。推門進去,“我自作主張,把其中的三間,佈置成了會客間、書寫間和休息間。這間就是會客間。這也是議事的地方。這裡是書寫間,也是你伏案工作的地方。這裡邊是休息間,也就是打盹、睡覺的地方。另外兩間房空着。我準備給你配備四名親兵,讓那四名親兵住那兩間房。你瞧怎麼樣?”

陸議道:“蘭帥心思細膩,安排得挺周到的。四名親兵,我要。分作兩班,每天由兩名親兵接送我。從此也不需要再勞煩家裡人了。地方,看過了。下面該去瞧瞧我們的水軍了吧。”

“你會騎馬嗎?”田蘭問。陸議道:“會一點。但騎得不怎麼好。”於是田蘭吩咐備馬。馬備好之後,田蘭把陸議抱上馬匹,特地收短了腳蹬,讓其雙腳有着落。然後田蘭再把陸議抱了下來,道:“路上我先抱着你。即將到軍營的時候,你再自己騎。”接着田蘭上了馬。親兵把陸議抱起遞給田蘭。一行人出了建業城,馳往岸邊的軍營。

蔣欽和周泰實際上就住在軍營裡,並沒有住在建業城中。此時,二人正在訓練士兵。士兵報告,說田蘭來了。二人便迎了過來。

田蘭下馬,然後走到陸議馬前,把陸議抱了下來。周泰道:“喲,這是哪家的小孩,虎頭虎腦的,挺可愛啊。”田蘭道:“他是我剛剛聘請的水軍教授。以後水軍訓練的事情,由他做主。”

“不會吧?我沒聽錯吧,”周泰嚷道,“就這麼一個小屁孩,打得過誰呢?士兵怎麼會聽他的呢?”蔣欽在一旁訕笑。雖然沒有說話,但明顯跟周泰是一樣的想法。

田蘭道:“你什麼歪歪理?想想,我田蘭,又打得過誰呢?爲什麼士兵願意聽我的呢?”“你不同。你是美女……”周泰發覺失言,又急忙改口道:“我是說,你講得有道理,所以士兵纔會聽你的。”

田蘭道:“那不就成了。講得有道理,士兵就聽。別看他是小孩,他可是很有見識的。他講的話,有道理,我聽。所以,你們也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

周泰道:“既然這麼說,那就聽唄。”蔣欽道:“不知水軍教授貴姓大名啊。”陸議道:“不敢。鄙姓陸,名議,草字伯言。初任水軍教授,還望二位將軍通力協作,共鑄水師。”

“咦?”蔣欽道,“果然有門道,不是一般的小孩呢。”周泰道:“能說話,會說話,陸教授已經展示了。那麼,請問陸教授,你認爲我們該怎麼訓練呢?”

陸議道:“某下車伊始,不便擅發議論。但請二位將軍繼續操練,某在旁邊看着。自有分教。”

“好吧,那我們就繼續練吧。”周泰道。又看了田蘭一眼。跟蔣欽二人,又回到士兵叢中。而此時的士兵訓練,正好就是五花八門。有練刀法的,有練跑步的,有練攀爬的,還有練習游泳的。

看了一會兒,陸議對田蘭說道:“好了。我看得差不多了。請蘭帥把那兩名將軍叫過來吧。”田蘭即讓親兵發令。把蔣欽、周泰叫了過來。

陸議說:“到帥帳議事。”蔣欽、周泰見田蘭的臉色,鐵定是聽這個小鬼的了。但只也乖乖地領路去了帥帳。

進了帥帳。田蘭習慣性地就往主位走了過去,卻被陸議叫做了。陸議道:“蘭帥,這邊請。”卻指着側面的位置。田蘭愣了一下。爲了樹立陸議的威信,田蘭就順從了,坐到了旁邊。陸議則自己坐上了主位。

有了田蘭這麼一下,蔣欽、周泰就更不好說什麼了。兩人坐到了田蘭的對面。衆女親兵,進帳兩人,其餘都在帳外候着。

“先認識一下,鄙姓陸,名議,草字伯言。初任水軍教授。二位將軍已經知道了,”陸議道,“你們二位呢,誰是蔣欽蔣公奕,誰是周泰周幼平?”蔣欽、周泰連忙答了話,道了聲請指教之類的話。

陸議接着說道:“我是本地人士,對於蔣、週二位將軍的事蹟,略有所聞。二位將軍時常糾集水匪在三百人左右,以前的州牧劉繇劉正禮,對二位莫可奈何。這就是說,二位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與劉正禮的軍隊相抗衡。

“我沒有貶低二位將軍的意思。雖然二位將軍以前的人馬常常維持在三百人,也是因爲在揚州這塊地面上,三百水軍足以馳騁了。我們都知道,劉正禮是放棄了水軍建設的。而三百水軍就足以取得勝利了,又何需三千呢。二位將軍之所以常規人馬維持在三百人左右,實是因爲陸戰受制,沒有自己地盤的緣故。二位將軍,是這樣的吧?”

周泰沒有答話。蔣欽說:“是這樣的。教授請繼續。”

陸議續道:“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劉正禮放棄建設水軍的事實。如果劉正禮沒有放棄呢,如果劉正禮有水軍呢?就比如說,如果二位將軍面臨的不是劉正禮,而是荊州的劉景升呢?那三百人,還能不能勝,就是未知的了。是這樣的吧,周泰軍?”周泰被點名,只得應了一聲:“是。”

“我看了前面的訓練。訓練得還不錯,將士們都花了力氣。可以說。現在這些士兵的戰鬥能力,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以往二位將軍所帶的三百人了。但是呢,這還不夠。因爲我們的將來,面對的不再是放棄了水軍的劉正禮。我們的敵人很強大,我們必須更加強大。故此,我決定,所有訓練項目都暫時停下。先從陸軍那邊找校官過來,讓我們的士兵首先成爲合格的陸軍士兵。”

周泰想要說什麼,卻見到田蘭眼神不善,便住了口。蔣欽看周泰沒說話,瞟了田蘭一眼,也跟着住口不言。正座上陸議停了一下,說:“好了。今日就到這裡。我要回去了。”

田蘭立即站了起來,把陸議先送回城裡。並給陸議指派了四名親兵。四名親兵爲了認路,就跟着陸議去陸家莊了。

先把水軍訓練成合格的陸軍,這個主意田蘭是沒有想過的。不過,此時勢若騎虎,也只得照辦了。而要陸軍那邊派人過來訓練,蔣欽和周泰說了是不能算數的,又只得田蘭親自走一趟。故此,送走陸議之後,田蘭略微休息了一下,就帶着親兵,趕到了曲阿。

見了于禁,田蘭說了派校官幫忙操練水軍的事情。于禁一聽,大爲讚賞,說此舉非常高明。談着談着,于禁才知道新請的陸議只是一名八歲的小孩,不由得大爲驚奇,乍舌不已。

于禁這邊,早就有過往建業派校官幫忙操練衙役的先例,因此駕輕就熟,很快就定好了人選。田蘭正準備帶着這些人返回建業,聽到一聲呼喊,原來是太史慈來了。

太史慈跑到近前,道:“蘭帥,發生了情況。原來我們放掉的孫策,蘭帥還記得吧?”田蘭答道:“記得啊。他怎麼了?”

太史慈又問:“那孫策後來的情況,蘭帥也知道嗎?”田蘭道:“知道一點。說是他搶了顧家的錢財做善事,弄了個好名聲。又有人投奔,有兩千餘人了。”

太史慈道:“最新的情況是,吳郡旁邊的楓橋縣,縣尉對縣令不滿,勾結了孫策,裡應外合,佔了楓橋縣。”田蘭道:“佔了一座縣城啊。吳郡旁邊的,那就與我們的治下有一定距離了。對了,佔了楓橋縣之後,是孫策做主,還是那什麼縣尉做主?”

“是孫策做主,”太史慈道,“或許那縣尉與原來的縣令有什麼私怨。殺了縣令之後,那名縣尉就不知所蹤了。”田蘭又問:“吳郡對此事有什麼態度?”

太史慈道:“吳郡肯定是不能同意的。但那孫策這段時間卻又把名聲弄得特別好,吳郡若是派兵圍剿,也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暫時還沒有聽到什麼動靜。”

田蘭再問:“那你把我叫住,是不是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太史慈道:“的確發生了事情。我們沒想到,那孫策的家眷就住在曲阿城中。好大一家子人,已經被接走了。等我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追不上了。”

于禁插言道:“看樣子,那孫策是想要穩坐楓橋縣了。所以,這才接了家眷。”太史慈道:“我也是這麼想的。蘭帥,您說,我們任由他駐紮楓橋縣嗎?”

田蘭道:“楓橋縣,離我們那麼遠。首先沉不住氣的,應該不是我們,而是吳郡的嚴伯虎。孫策接家眷,很可能只是向世人說明,他只想佔據楓橋縣。而實際上,他要打吳郡。”

太史慈道:“打吳郡?恐怕不行吧。吳郡再怎麼說,也是郡城呀,一萬兵總會有的。而孫策這邊,佔了楓橋之後,最多不過三千人吧。怎麼打得過呢?”

田蘭道:“當初的建業,城內有兵三萬多,他七千人還不是照打不誤。”于禁道:“不錯,孫策一定是在等吳郡露出什麼破綻。而只要吳郡的嚴伯虎有什麼行動,孫策就一定會趁隙進攻吳郡。”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